中学语文古诗文的悲怨倾向及其影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d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理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教材选文层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全六册共168篇课文,文言文、古诗词共45篇,占比为27%,如果把“短文两篇”、“诗四首”之类的篇目分开计数,这一比例将达到三成左右;如果再把每一册后面的“课外古诗词背诵”60首纳入统计,古诗文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在实际的教学层面,一般的操作模式是古诗文教师必教,学生必背;现代文教师选教,大多数现代文学生记住词语、文学知识就可以了。为什么如此呢?因为考试从分值上就“规定”了它们的不同“命运”。正是这两方面的缘故,古诗文就受到了学生的特别“青睐”,相比现代文,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
  一、悲怨倾向的选文问题
  既然古诗文对学生们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选文就十分重要了。可我们发现,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在选文方面存在一大问题——悲怨倾向突出。悲怨倾向,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文存在着一条悲伤哀怨的情感主线,表现在政治理想的破灭、事业的失败、怀才不遇、人生苦短、婚恋失意、对劳动人民的哀叹等方面[1]。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文学现象呢?徐子方先生认为是因为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人生[2],余祖坤先生以大唐盛世、晏殊为例,从社会现实与个体人生两方面指出了这种观点的不全面性,进而指出悲怨文学的出现,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强烈的悲观色彩的性格和明显的女性内倾性格特色相结合而共同决定的[3]。两位方家从社会人生、文人性格方面给出了理由,我们认为,这还与心理学上情绪对记忆、创作及感情共鸣的影响有关。
  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情绪作为人类情感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脑信息加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涉及到信息编码、储存、巩固和提取的记忆过程,情绪更是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影响。”[4]一般来说,正面情绪下记忆的准确性低于负面情绪下记忆的准确性,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总是有“痛苦的回忆很难忘记,而快乐的事却没记住多少”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偏好在悲伤愁苦时进行文学创作,而且这种情绪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成为好作品,也更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正如韩愈提出的“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著名观点。陆游也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澹斋居士诗序》)
  二、悲怨倾向的具体表现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中国古诗文里面一个永恒的悲怨表现。韩愈的《马说》开篇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点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最后对无知无识、狂妄自大的“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再次强调不是世上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发现千里马的人,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这篇杂说表面上是在说马,实际上是一种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以千里马喻人才,以食马者喻愚昧浅薄、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因为“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而产生的怀才不遇之感。再如陈子昂的代表诗歌《登幽州台歌》开头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悠长,“念天地之悠悠”又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在此无限的时空之中曾经有那么多的贤主明君,任用那么多的有志之士,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能够赏识“我”、任用“我”的人啊!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又如李白的《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叔云》表面看是送别之作,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抒发了诗人“人生在世不称意”的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
  政治理想破灭或仕途受挫之后的辞官归隐,消极避世,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求和心理的悲怨表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是我们又不能仅仅只把它作为一篇山水游记来读,因为这里面隐藏着较为复杂的“醉翁之意”。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以看出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的悠闲自适的旷达胸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这种悠闲自适难道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就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么?同样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来的厌恶官场之情,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通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现出来的安贫乐道之志,以及王维在《终南别业》中通过“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来的悠闲自得之境,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视为他们政治理想破灭、仕途受挫之后與社会妥协、求和的结果。
  离愁别绪、婚恋失意对人生打击在程度上可能不及个人政治理想的破灭、仕途受挫、怀才不遇,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悲怨色彩可谓丝毫不减,毕竟离愁别绪、婚恋失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可能经历的,它所涉及的人群范围要大得多。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虽然通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名联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乐观的精神,但前面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依旧透露出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无穷感叹。苏轼的《水调歌头》虽然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但依然可以通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读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挣扎,通过“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读出诗人的无可奈何。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虽然歌咏了爱情的忠贞不屈,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百花残”、“云鬓改”、“月光寒”等词句读出因为相会无期,女主人公的终生痛苦。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虽然被赞意境阔大,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黯乡魂”、“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词句读出诗人内心的愁思之浓郁,使人产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悲怨之感,无法释然。
  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怜悯,也是中学古诗文悲怨倾向的重要内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残暴以及秋风之后自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艰苦生活,但诗人并没有在秋风的摧残之下沉沦不振,反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表现了诗人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从潼关“山河表里”的险要地势写起,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接着通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两句间接地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最后通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永恒不变的历史旋律:一个朝代兴起之后,必定大兴土木,从而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之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连年的战争之中遭殃的也是无辜的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哀叹,是杜甫和张养浩文学作品中悲怨之美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与其他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的不同之所在。   国破家亡、末世之哀是一个沉重的文学史主题,从《诗经》的“黍离之悲”开始一直就是我国古代悲怨文学的重要类型。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上阙通过“无言”、“梧桐”、“深院”、“清秋”等词渲染出了一种凄婉的缺月之境,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无限孤独。下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抒发了词人阅历人间冷暖,经历国破家亡之后的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悲痛之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里虽然通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但前边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四句依然道出了诗人对危在旦夕的国家命运的担心,对一生坎坷的自身命运的悲叹,读来感人肺腑,潸然流涕。
  综上,我们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古诗文为例,详细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文选文悲怨倾向的具体表现。宽泛估计,在八年级下册总共28篇(首)古诗文中,具有明显悲怨倾向的占了大多数,而真正思想积极的作品只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范仲淹《岳阳楼记》、刘祯《赠从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安石《登飞来峰》等数篇(首)而已,由此观之,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悲怨倾向尤其突出。
  三、悲怨倾向的影响思考
  悲怨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其作者的独特心境,学习这些古诗文,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了解古代文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然而,中学语文古诗文过分的悲怨倾向也会产生一些列的问题。第一,我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不是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一个作品的接受态度,一些古诗文所抒发的感情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能不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初中学生年纪轻轻,教他如何感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透露出来的“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又如何理解王维《终南别业》浓浓的禅意?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估计一学完就又交还给老师了。第二,假如学生领悟了这些古诗文里面的悲怨情结,然而我们知道诗歌对人心有着不可小觑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这些极具悲怨倾向的古诗文读得多了,又是否会使本该朝气蓬勃且对未来充满无限幻想的学生渐渐地形成遇挫便长吁短叹、消极避世的性格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就需要特别注意。台湾地区现行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或许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它提出了国文课教材选编的基本原则,即切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指出选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思想纯正,足以启导人生意义,培养国民道德者。(二)旨趣明确,足以唤起民族意识,配合国家政策者。(三)立义深邃,足以体认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者。(四)内容切时,足以培养民主风度及科学精神者。(五)情味浓厚,足以培养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者。(六)理论精辟、情意真挚,足以启发思路、激励志气者。(七)文字雅洁、篇幅适度,足以陶练辞令、便于熟读深思者。(八)层次分明,合于理则;文词流畅,宜于朗诵者。”总而言之,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要面向现实,面向生活,使学生能够借助它认识自我,关心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注释:
  [1]金声.論中国古代文学的悲怨情结[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2]徐子方.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余祖坤,汤黎.悲怨文学的文人性格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4]朱丽萍,袁加锦,李红.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应用启示[J].心理科学,2011(04).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论述。  关键词: 英语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成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
在教学中,书册阅读教学课包括“书册导读课”、“书册交流课”、“书册研读课”等组成.书册导读课的目的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书本的魅力、提示阅读方法、安排阅读计划,以
期刊
由于古诗词历史的久远、表达晦涩、当前古诗词考试方式等多方面原因,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面对这一难点,现实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会淡化甚至回避古诗词教学,教材中的古诗词似乎成了只需背诵不可言传的展品。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学生阅读诗歌“跟着感觉走”,即使是应试也不可能有好的表现,并且对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也没有清醒的认知,只有“糊涂地爱”。值得庆幸的是当下古诗词考试方式正在不断调整,
期刊
一篇文章,摆在学生面前,如何进入文章,分析文章,进而理解文章,找准切入口是关键. 抓住了他,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学生顺藤摸瓜,凭借这个切入口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
期刊
结合当前煤矿辅助运输现状和丁集煤矿LZS-150型机车使用情况,介绍防爆普通轨齿轨卡轨机车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优势。并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Combin
于漪老师曾经形象地称文言文为“渗透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的确如此,文言文蕴含着作者的思想与智慧,潜藏着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可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语言的隔阂,在课堂上,有不少老师过分注重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将大量时间花在枯燥乏味的字词串讲上,而忽视了文言文中“文”的价值,结果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兴趣索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收效甚微。难怪文言文在不少学生的眼中成了“木乃伊”,毫无生命力,更遑论
期刊
高中语文教育构成了大学文学教育[1]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 大学文学教育的开展必须考虑学生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语文教育情况. 而与高中语文教育相比
期刊
冬季来临,空气变得干燥、寒冷,这会让我们呼吸道黏膜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因此,在冬天我们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等。对于一般人来说,在秋冬季节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过后,高中语文的教学即全面转入选修。面对苏教版近20本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当仁不让地成为选修教学的首选,其意义各有各的解读,道理也各有各的说法。大家普遍认同的有两点:一是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论是语言文字的传授,还是文学表达的传承,作选修教学之用毋容置疑;二是按“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标准以及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导向,为考而选也无可厚非。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中的
期刊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29例经临床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灌注成像,其中17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全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