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底线要求,这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之一。党员干部理应成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拥护者、实践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带头人,坚持政治与法律并重,积极营造优良法治环境,主动维护司法权威,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意义;途径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意义
1、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有机统一,建立科学的法治体系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把法治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载体和基本方式。党员干部只有带头树立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去谋划发展、应对危机、化解矛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学法懂法、尊法守法,才能做到依法用权、依法办事、依法执政, 从而建立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党员干部只有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才能在法治化轨道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本要求。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一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拥护爱戴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法治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的國家。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重视法治建设,从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理念和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是全党共识并有序推进。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尊崇宪法和法律,要对法律规定有敬畏之心,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法治”,抵制“人治”,赢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以此深入推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群体的带头示范作用所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拥护者、实践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带头人,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担负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同时,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语言、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备受百姓关注,群众评价党的公信力和政府的执行力往往很大程度来源于对党员干部的直接感知,党员干部对群众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守法治定力,自觉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工作实践,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
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途径
1、加强教育培训,把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作为党员干部的必备能力。要通过加强思想引导,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法治思维对于党员干部科学决策、理性思考、依法用权的重要意义,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凝聚改革共识、协调利益关系、规范行政行为、化解社会矛、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个部门要重视对党员干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使党员干部能熟练掌握工作领域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形成法律信仰,自觉自愿的守法用法,带头维护法律权威,自觉为依法治国做出应有贡献。要将普法教育考核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结合国家“七五”普法工作中长期规划一并实施,使党员干部树立明确的法治意识,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法治手段干事创业。
2、完善法治环境,影响和促进党员干部自觉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通过积极营造和优化法治环境来促进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形成和自觉行为的养成。要重视法治体系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积极将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升华为制度规定,做好现有法律的完善与修改,做到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并重,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程序严密、规范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通过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优良法治环境,强化对依法治国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进行正面宣传,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争议和诉讼等百姓法律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三重一大”问题必须加强过程监管,保证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权限合法,依法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
3、完善考评机制,使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重要奖惩依据指标。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将党员干部权力制约、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并扩大监督渠道和意见征求范围,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做出评价。提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述职述廉,还有“述法”,使带头学法用法、自觉遵章守法情况接受监督考核。要坚持明确正确的法治政绩导向,把依法履职作为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奖惩、晋级、晋升、选拔的重要依据参考,使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真正成为一种硬要求和硬标准。要强化法治监督、问责和惩处,以此强化法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参考文献:
1.黄栩鑫.对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哲学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1)
2.尤杰.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6(03)
3.吴仲钢.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4.宋洪德.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6(01)
关键词: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意义;途径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意义
1、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有机统一,建立科学的法治体系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把法治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载体和基本方式。党员干部只有带头树立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去谋划发展、应对危机、化解矛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学法懂法、尊法守法,才能做到依法用权、依法办事、依法执政, 从而建立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党员干部只有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才能在法治化轨道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本要求。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一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拥护爱戴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法治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的國家。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重视法治建设,从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理念和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是全党共识并有序推进。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尊崇宪法和法律,要对法律规定有敬畏之心,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法治”,抵制“人治”,赢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以此深入推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群体的带头示范作用所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拥护者、实践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带头人,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担负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同时,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语言、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备受百姓关注,群众评价党的公信力和政府的执行力往往很大程度来源于对党员干部的直接感知,党员干部对群众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守法治定力,自觉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工作实践,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
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途径
1、加强教育培训,把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作为党员干部的必备能力。要通过加强思想引导,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法治思维对于党员干部科学决策、理性思考、依法用权的重要意义,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凝聚改革共识、协调利益关系、规范行政行为、化解社会矛、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个部门要重视对党员干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使党员干部能熟练掌握工作领域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形成法律信仰,自觉自愿的守法用法,带头维护法律权威,自觉为依法治国做出应有贡献。要将普法教育考核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结合国家“七五”普法工作中长期规划一并实施,使党员干部树立明确的法治意识,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法治手段干事创业。
2、完善法治环境,影响和促进党员干部自觉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通过积极营造和优化法治环境来促进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形成和自觉行为的养成。要重视法治体系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积极将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升华为制度规定,做好现有法律的完善与修改,做到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并重,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程序严密、规范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通过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优良法治环境,强化对依法治国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进行正面宣传,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争议和诉讼等百姓法律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三重一大”问题必须加强过程监管,保证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权限合法,依法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
3、完善考评机制,使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重要奖惩依据指标。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将党员干部权力制约、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并扩大监督渠道和意见征求范围,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做出评价。提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述职述廉,还有“述法”,使带头学法用法、自觉遵章守法情况接受监督考核。要坚持明确正确的法治政绩导向,把依法履职作为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奖惩、晋级、晋升、选拔的重要依据参考,使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真正成为一种硬要求和硬标准。要强化法治监督、问责和惩处,以此强化法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参考文献:
1.黄栩鑫.对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哲学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1)
2.尤杰.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6(03)
3.吴仲钢.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4.宋洪德.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