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立于2300年前的稷下学宫,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这所学院规模之大、聚集人才之多,应该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在这里,各种不同门派汇集、各抒己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西方现代政治的一种现象。研究这所学院,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历史的需要。本文从稷下学宫的主要人物入手开展讨论,希望从这些人物身上发现稷下学宫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稷下学宫 人物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韩泰伦先生编著的《白话二十五史》中讲到,“创立于公元前375年的稷下学宫与古希腊柏拉图创立的雅典学院年代大致相当,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
柏拉图创立的雅典学院,建于公元前387年,比稷下学宫早12年;雅典学院由柏拉图自筹经费创立,运用他老师苏格拉底的不断质询的方法,探寻通往真理的道路,打开并扩大了当时希腊青年的视野,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稷下学宫则由田齐时代的齐国君主齐桓公创立,集中了当时中原各国有才干的学者,培养学生,研究治国之道。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在东西方几乎同时成立,看似偶然,其实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从规模上讲,雅典学院比稷下学宫小得多。从老师到学生总共不过几十人,出名的学生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稷下学宫要比雅典学院规模要大得多,且看那时稷下学宫的学生数量:“淳于髡带弟子三千,孟子从者数百人,田骈有徒百人,宋研、尹文率其群徒,辩其谈说……”,(韩秦伦,1999:427-429),这样算起来,稷下学宫学生达到四千人之众。雅典学院内没有门派之争,而稷下学宫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各种不同派别、不同观点在这里共同存在,互相辩论,探讨治国、富民之路。
关于雅典学院的历史文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研究古希腊的重要文献。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历史上的稷下学宫加以深入地研究与探讨,使我们的历史瑰宝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本文重点探讨了稷下学宫的主要学者和他们的思想观点,希望对稷下学宫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关于屈原和孙膑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这是说:屈原在楚国被楚怀王免去了副丞相的官位,怀王不愿再见到屈原,故意疏远屈原,派他到齐国任楚国驻齐国大使。这段话说明了屈原来过齐国,但他在齐国住了多长时间呢?干了些什么?是值得考证的。
从《史记》中可以发现这样的记载,在屈原被疏后,秦国要攻打齐国,首先要离间和齐国关系友好的楚国,因此秦国派张仪找到怀王,答应给楚国六百里的土地,换取楚国与齐国绝交,怀王见利忘义,答应了张仪的要求,遂于齐国断交。等怀王派人去秦国要地时,张仪却只给楚国六里的土地,怀王见受骗了,又派兵去攻打秦国,直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史记·屈原列传》)这时算起来,屈原在齐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屈原一直关心着自己的祖国,当了解到怀王办了很多糊涂事,他怀着一腔爱国热血,从齐国返回楚国,面谏怀王。但为时已晚,楚国因为背信弃义而成为各国共同的敌人。
屈原在齐国一年多的时间里,干了些什么事呢?可以想象的是,屈原到齐国不久,楚国就与齐国断交了,作为大使的屈原已无事可做,但作为一个文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文人交流,如孔宝先生在其论文《稷下先生与黄老之学述论》中讲到,“屈原等也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是完全有可能的。屈原只有到稷下这个文人聚集的地方,才能找到与自己思想相通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得以敞开。屈原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了对齐文化的了解,并把地处偏远的楚文化带到了齐国,他带来了他写的《离骚》等辞,带来了不为人认识的《楚辞》,让齐国人知道了楚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充满想象力的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他也把齐文化的精华部分带回了楚国。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齐国的《黄老帛书》等文物。其中的《黄老帛书》正是稷下学宫、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品,这在齐国早已散佚,可见楚国对齐文化是非常重视的,这或许与屈原当年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
关于孙子,历史上曾有两个孙子,而且两个孙子的家都在齐国,属亲戚关系。据冯克诚编著《中国通史》载:第一孙子叫孙武,他去了吴国帮助吴王操练军队,并指挥军队打了几次胜仗,深得吴王器重。在公元540年时,写下了第一部《孙子兵法》;第二个孙子叫孙膑,他比孙武晚190年,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对象。孙膑年轻时投靠在魏国担任军事统帅的同学庞涓。但庞涓心胸狭隘,容不下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他认为孙膑的能力超过自己,就找茬将孙膑双腿膝盖砍下,使孙膑成为一个站不起来的废人。孙膑只好装疯,与猪狗混在一起抢吃抢喝,骗过了庞涓。后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孙膑逃回齐国,受到了当时执政的齐威王的器重,并被任命为军师。他与大将军田忌一起打了几次大胜仗,挫败了魏国的锐气,庞涓也饮恨自杀了。其后,孙膑在齐国带学生传授军事知识,完成了军事巨著《孙子兵法》。齐威王时代正是稷下学宫发展的高峰时期,孙子带学生写兵法,很有可能是在稷下学宫进行的。
二荀子与学生李斯、韩非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荀子时道:“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这里讲荀子在初到稷下学宫的几年里,受到尊重;因为荀子年龄最大,学术水平最高,除了被齐国封为大夫,他还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者,即主持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主持重大的仪式,与现在的校长相当;三为祭酒,可以理解为担任了三届校长,如果一届为三年,说明荀子至少在稷下待过九年之久。读荀子的著作,会发现他的思想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荀子的前期作品,基本上是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爱民、亲民思想,主张“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荀子,《儒效》),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但荀子后来的思想,钻进了“性恶论”的怪圈,即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个性情恶劣的人,仅靠教育是不起作用的,要用刑罚加以惩治,酷刑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犯错误。荀子不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只认为刑法的作用最大。他的这种思想和孟子是相反的,孟子主张人性是善良的,只要后天注意学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荀子最终脱离了儒家的思想,另辟蹊径,创立了法家学派。
荀子有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这两个学生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跟荀子学习的,这方面的资料很难找到,但可以推测在李斯、韩非子成名前,正是荀子在稷下的阶段。因此,李斯、韩非子在稷下跟荀子学习的可能性很大。孔宝先生在其《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中,对李斯和韩非子在稷下学习给予了肯定的结论,这是有道理的。李斯和韩非子接受了荀子“性恶论”的思想观念,比荀子走得更远。在后来他们的论著和帮助秦朝统一中原的行动中,他们对人民实行了残暴的镇压,正是法家思想在行动上的表现,韩非子在《孤愤》一文中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说白了就是:“君主要治理国家,不用讲教育,只告诉老百姓法律怎么遵守就行了,也不要用以前君王的教导统一思想,只要让老百姓听官吏的话,官吏怎么说老百姓怎么做就成了。”韩非子把教育的作用和道德的作用全盘否定了,走上了一条极端的专制主义道路。
从历史上分析,法家的源头是来自稷下的,是稷下的学术氛围允许百家争鸣,才产生了一种与儒家的思想相对立的残酷的法家思想。从世界发展史的角度分析,法家的思想从秦朝开始,直到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法家的思想,对人民进行了带有残酷一面的统治,其特征就是:国家君王有极度的享乐权,而百姓的生活没有保障。反观西方的两千年历史,国家君主受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制约,生活极其节俭,而百姓拥有广泛的参政和学习科学、研究哲学的权利。从而使西方的科学、人文哲学得到更空前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法家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源头。
三孟子与墨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孟子是齐国齐威王时代的三位才子之一,这说明孟子长期生活在齐国。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稷下学宫,他担任过稷下学宫的掌门人,他写的《孟子》一书,其内容很多与齐国有关,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这样写道:“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就肯定了《孟子》一书是孟子在稷下学宫完成的。
孟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仁政和亲民方面,他主张君主注意改善农民的生活处境,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具体的意义就是:“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就是要求君主要道德讲仁义,做表率。这与法家提倡的君主可以为所欲为穷奢极欲,而老百姓稍有犯法就要屠杀九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墨子生于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轻时做过木工,后来就以木工用墨斗为比喻成立了墨家学派。按说墨家学派应该在节俭、创新方面有所成就,可是从《墨子》一书中看到的,除了对当时社会发表一些评论,就是讲鬼神的故事,墨子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个很平常的人。在《孟子》一书中,孟子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这段话的意思是:脱离墨子学派的人,会去信杨朱的学说;而脱离杨朱的学说,肯定会信奉儒家的学说。孟子的这句话把墨子学说放到了最低层次,似乎表明他对墨子的学说很不喜欢。
墨子是一个极善于到处游说的人,他的出生地鲁国与齐国紧邻,因此齐国他肯定到过。《墨子》一书中的《公孟篇》记录了墨子与孟子的对话,这说明了孟子与墨子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并且两人曾经有过接触。既然孟子在齐国的时间较长,那不妨可以设想墨子来到过稷下,并拜访过孟子。这也是墨子到稷下的一种合理的解释。
四“黄老学派”的形成
“黄老学派”是把黄帝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合在一起研究的一个学派,当时稷下学者中有:慎到、乐臣公、环渊、宋研、尹文、邹衍、田骈、接子等人。黄帝在春秋时代已是一个很久远的伟人,对于黄帝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他属于传说中的人物,像神一样尽善尽美。而老子在这时已去世100多年了,只留下一部《道德经》;《道德经》除了语言难懂,其内容也与众不同。老子解决了儒家所涉及不到的领域,那就是当君主对人民不讲仁义,十分残暴时,百姓不能坐以待毙,要拿起武器推翻这种统治。
司马迁在谈到稷下学人时讲:“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司马迁所讲的“十二论”、“上、下篇”肯定是研究黄老思想的,现在已很难找到。所幸的是,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掘出土了《黄老帛书》等黄老学派研究的专著,这些都是研究黄老思想难能可贵的资料。
稷下学宫自公元前374年创立,在其150年的历史中,创立了丰富多彩的学说。其中,孟子把孔子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孙膑完成了《孙子兵法》的写作,法家的思想产生于此,并由此开始走向了极端;稷下学人研究最多的《黄老之术》成为道教的基本理论,以“博大精深”来形容稷下学人的研究成果一点也不过分。稷下学宫的人物及思想,值得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韩秦伦:《白语二十五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书仪:《齐文化丛书》(外国论文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3] 于孔宝:《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管子学刊》,2008年第4期。
[4] 荀况:《荀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 墨翟:《墨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6] 《人类文明史图鉴》,美国时代生活公司,2005年版。
[7] 司马迁:《史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冯克诚:《中国通史全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王正立,男,1956—,山东淄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文化、古建筑学,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王明星,男,1984—,山东青岛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古建筑学,工作单位:青岛腾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关键词:稷下学宫 人物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韩泰伦先生编著的《白话二十五史》中讲到,“创立于公元前375年的稷下学宫与古希腊柏拉图创立的雅典学院年代大致相当,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
柏拉图创立的雅典学院,建于公元前387年,比稷下学宫早12年;雅典学院由柏拉图自筹经费创立,运用他老师苏格拉底的不断质询的方法,探寻通往真理的道路,打开并扩大了当时希腊青年的视野,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稷下学宫则由田齐时代的齐国君主齐桓公创立,集中了当时中原各国有才干的学者,培养学生,研究治国之道。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在东西方几乎同时成立,看似偶然,其实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从规模上讲,雅典学院比稷下学宫小得多。从老师到学生总共不过几十人,出名的学生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稷下学宫要比雅典学院规模要大得多,且看那时稷下学宫的学生数量:“淳于髡带弟子三千,孟子从者数百人,田骈有徒百人,宋研、尹文率其群徒,辩其谈说……”,(韩秦伦,1999:427-429),这样算起来,稷下学宫学生达到四千人之众。雅典学院内没有门派之争,而稷下学宫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各种不同派别、不同观点在这里共同存在,互相辩论,探讨治国、富民之路。
关于雅典学院的历史文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研究古希腊的重要文献。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历史上的稷下学宫加以深入地研究与探讨,使我们的历史瑰宝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本文重点探讨了稷下学宫的主要学者和他们的思想观点,希望对稷下学宫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关于屈原和孙膑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这是说:屈原在楚国被楚怀王免去了副丞相的官位,怀王不愿再见到屈原,故意疏远屈原,派他到齐国任楚国驻齐国大使。这段话说明了屈原来过齐国,但他在齐国住了多长时间呢?干了些什么?是值得考证的。
从《史记》中可以发现这样的记载,在屈原被疏后,秦国要攻打齐国,首先要离间和齐国关系友好的楚国,因此秦国派张仪找到怀王,答应给楚国六百里的土地,换取楚国与齐国绝交,怀王见利忘义,答应了张仪的要求,遂于齐国断交。等怀王派人去秦国要地时,张仪却只给楚国六里的土地,怀王见受骗了,又派兵去攻打秦国,直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史记·屈原列传》)这时算起来,屈原在齐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屈原一直关心着自己的祖国,当了解到怀王办了很多糊涂事,他怀着一腔爱国热血,从齐国返回楚国,面谏怀王。但为时已晚,楚国因为背信弃义而成为各国共同的敌人。
屈原在齐国一年多的时间里,干了些什么事呢?可以想象的是,屈原到齐国不久,楚国就与齐国断交了,作为大使的屈原已无事可做,但作为一个文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文人交流,如孔宝先生在其论文《稷下先生与黄老之学述论》中讲到,“屈原等也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是完全有可能的。屈原只有到稷下这个文人聚集的地方,才能找到与自己思想相通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得以敞开。屈原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了对齐文化的了解,并把地处偏远的楚文化带到了齐国,他带来了他写的《离骚》等辞,带来了不为人认识的《楚辞》,让齐国人知道了楚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充满想象力的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他也把齐文化的精华部分带回了楚国。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齐国的《黄老帛书》等文物。其中的《黄老帛书》正是稷下学宫、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品,这在齐国早已散佚,可见楚国对齐文化是非常重视的,这或许与屈原当年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
关于孙子,历史上曾有两个孙子,而且两个孙子的家都在齐国,属亲戚关系。据冯克诚编著《中国通史》载:第一孙子叫孙武,他去了吴国帮助吴王操练军队,并指挥军队打了几次胜仗,深得吴王器重。在公元540年时,写下了第一部《孙子兵法》;第二个孙子叫孙膑,他比孙武晚190年,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对象。孙膑年轻时投靠在魏国担任军事统帅的同学庞涓。但庞涓心胸狭隘,容不下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他认为孙膑的能力超过自己,就找茬将孙膑双腿膝盖砍下,使孙膑成为一个站不起来的废人。孙膑只好装疯,与猪狗混在一起抢吃抢喝,骗过了庞涓。后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孙膑逃回齐国,受到了当时执政的齐威王的器重,并被任命为军师。他与大将军田忌一起打了几次大胜仗,挫败了魏国的锐气,庞涓也饮恨自杀了。其后,孙膑在齐国带学生传授军事知识,完成了军事巨著《孙子兵法》。齐威王时代正是稷下学宫发展的高峰时期,孙子带学生写兵法,很有可能是在稷下学宫进行的。
二荀子与学生李斯、韩非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荀子时道:“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这里讲荀子在初到稷下学宫的几年里,受到尊重;因为荀子年龄最大,学术水平最高,除了被齐国封为大夫,他还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者,即主持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主持重大的仪式,与现在的校长相当;三为祭酒,可以理解为担任了三届校长,如果一届为三年,说明荀子至少在稷下待过九年之久。读荀子的著作,会发现他的思想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荀子的前期作品,基本上是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爱民、亲民思想,主张“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荀子,《儒效》),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但荀子后来的思想,钻进了“性恶论”的怪圈,即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个性情恶劣的人,仅靠教育是不起作用的,要用刑罚加以惩治,酷刑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犯错误。荀子不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只认为刑法的作用最大。他的这种思想和孟子是相反的,孟子主张人性是善良的,只要后天注意学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荀子最终脱离了儒家的思想,另辟蹊径,创立了法家学派。
荀子有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这两个学生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跟荀子学习的,这方面的资料很难找到,但可以推测在李斯、韩非子成名前,正是荀子在稷下的阶段。因此,李斯、韩非子在稷下跟荀子学习的可能性很大。孔宝先生在其《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中,对李斯和韩非子在稷下学习给予了肯定的结论,这是有道理的。李斯和韩非子接受了荀子“性恶论”的思想观念,比荀子走得更远。在后来他们的论著和帮助秦朝统一中原的行动中,他们对人民实行了残暴的镇压,正是法家思想在行动上的表现,韩非子在《孤愤》一文中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说白了就是:“君主要治理国家,不用讲教育,只告诉老百姓法律怎么遵守就行了,也不要用以前君王的教导统一思想,只要让老百姓听官吏的话,官吏怎么说老百姓怎么做就成了。”韩非子把教育的作用和道德的作用全盘否定了,走上了一条极端的专制主义道路。
从历史上分析,法家的源头是来自稷下的,是稷下的学术氛围允许百家争鸣,才产生了一种与儒家的思想相对立的残酷的法家思想。从世界发展史的角度分析,法家的思想从秦朝开始,直到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法家的思想,对人民进行了带有残酷一面的统治,其特征就是:国家君王有极度的享乐权,而百姓的生活没有保障。反观西方的两千年历史,国家君主受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制约,生活极其节俭,而百姓拥有广泛的参政和学习科学、研究哲学的权利。从而使西方的科学、人文哲学得到更空前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法家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源头。
三孟子与墨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孟子是齐国齐威王时代的三位才子之一,这说明孟子长期生活在齐国。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稷下学宫,他担任过稷下学宫的掌门人,他写的《孟子》一书,其内容很多与齐国有关,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这样写道:“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就肯定了《孟子》一书是孟子在稷下学宫完成的。
孟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仁政和亲民方面,他主张君主注意改善农民的生活处境,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具体的意义就是:“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就是要求君主要道德讲仁义,做表率。这与法家提倡的君主可以为所欲为穷奢极欲,而老百姓稍有犯法就要屠杀九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墨子生于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轻时做过木工,后来就以木工用墨斗为比喻成立了墨家学派。按说墨家学派应该在节俭、创新方面有所成就,可是从《墨子》一书中看到的,除了对当时社会发表一些评论,就是讲鬼神的故事,墨子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个很平常的人。在《孟子》一书中,孟子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这段话的意思是:脱离墨子学派的人,会去信杨朱的学说;而脱离杨朱的学说,肯定会信奉儒家的学说。孟子的这句话把墨子学说放到了最低层次,似乎表明他对墨子的学说很不喜欢。
墨子是一个极善于到处游说的人,他的出生地鲁国与齐国紧邻,因此齐国他肯定到过。《墨子》一书中的《公孟篇》记录了墨子与孟子的对话,这说明了孟子与墨子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并且两人曾经有过接触。既然孟子在齐国的时间较长,那不妨可以设想墨子来到过稷下,并拜访过孟子。这也是墨子到稷下的一种合理的解释。
四“黄老学派”的形成
“黄老学派”是把黄帝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合在一起研究的一个学派,当时稷下学者中有:慎到、乐臣公、环渊、宋研、尹文、邹衍、田骈、接子等人。黄帝在春秋时代已是一个很久远的伟人,对于黄帝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他属于传说中的人物,像神一样尽善尽美。而老子在这时已去世100多年了,只留下一部《道德经》;《道德经》除了语言难懂,其内容也与众不同。老子解决了儒家所涉及不到的领域,那就是当君主对人民不讲仁义,十分残暴时,百姓不能坐以待毙,要拿起武器推翻这种统治。
司马迁在谈到稷下学人时讲:“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司马迁所讲的“十二论”、“上、下篇”肯定是研究黄老思想的,现在已很难找到。所幸的是,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掘出土了《黄老帛书》等黄老学派研究的专著,这些都是研究黄老思想难能可贵的资料。
稷下学宫自公元前374年创立,在其150年的历史中,创立了丰富多彩的学说。其中,孟子把孔子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孙膑完成了《孙子兵法》的写作,法家的思想产生于此,并由此开始走向了极端;稷下学人研究最多的《黄老之术》成为道教的基本理论,以“博大精深”来形容稷下学人的研究成果一点也不过分。稷下学宫的人物及思想,值得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韩秦伦:《白语二十五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书仪:《齐文化丛书》(外国论文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3] 于孔宝:《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述论》,《管子学刊》,2008年第4期。
[4] 荀况:《荀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 墨翟:《墨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6] 《人类文明史图鉴》,美国时代生活公司,2005年版。
[7] 司马迁:《史记》,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冯克诚:《中国通史全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王正立,男,1956—,山东淄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文化、古建筑学,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王明星,男,1984—,山东青岛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古建筑学,工作单位:青岛腾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