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戏开台之前,总少不了激越的锣鼓,以壮声势,吸引观众。教师上一堂课,就如演一台戏,也需要有个精彩的开头,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精彩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法;如同序幕,预示着演出的高潮和结局。好的引入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引入,不仅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还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情境。因此,“引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在教学中的实例,谈一谈引课的方法。
一、复习引入
《教学论》中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座新的楼房。”古语说:“温故而知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一种新的教学情境,学习者一般会根据已有的旧知识进行选择,那些能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知识往往能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事实上,生物学科的知识,都有其严密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在复习旧知识同时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处,能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有关内容前,可以先简要复习“有丝分裂”有关内容,指出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然后导入新课。
二、由实验引入
通过做实验引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时,学生做了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学生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此时我水到渠成引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信息交流”时,从生动的问题入手:当你吃的面包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了,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会有一群蚂蚁出现……”选择这个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引出了课题,使得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下面的问题:后面的蚂蚁是怎么得知食物的地点的?……小事情,大学问,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实例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习惯地去留意观察身边的生活,探知欲会成为学生探究科学奥秘、学好生物学的“引子”,从而培养科学嗅觉。
四、利用诗词谚语,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感悟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俗语,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妙用一句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趣味无穷。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的形象表述。在生物学教学中适时引用诗词和谚语,学生津津乐道,久久难忘,它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还能促使生物学知识的迁移,同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故事导入
利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课时,我讲了《三人看戏》的故事。即甲乙丙三人同去看戏,边看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甲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乙却说:“你说的不对,其实今天的戏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丙听了甲乙两人的话后说:“你们都说错了,今天的戏不仅唱得很好,而且行头也很好看。”如果三人都是健全人,他们会有哪方面的生理缺陷?从故事引入感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便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六、悬念和布障引课法
悬念,就是一种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悬念引课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到课堂讨论中来。例如,在讲“人类遗传病”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大西洋的林伊索斯岛上,曾住着300多户居民,他们喜欢月亮怕见日光,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月亮女儿”,原来该岛居民由于近亲结婚而致使绝大多数人患上了白化病。由此引出遗传的悬念,导入新课便顺理成章。
布障就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真谛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原核生物”有关内容时,教师布障:“前面我们学习了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能够光合作用的蓝藻,体内就应该有叶绿体了吧?”学生往往回答“当然”,答案刚好相反,在学生的一片“嘘……”的怀疑声中,教师引出“原核生物”。
七、音乐导入
音樂,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而后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引入新课。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辩论、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引课;还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现成的寓言、诗词、对联、名人名句导课;通过谜语和极其形象的谜底导课;还可以利用歌曲、歌谣、戏曲、舞蹈等音乐形式来导课,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引课环节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它与其他的教学环节,如过渡环节、小结环节、练习环节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设计引课环节时,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兼顾其它环节,要避免为引课而引课,要追求整体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引课这一重要环节,并精心设计引课环节,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安定情绪,进入状态,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感情定调,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复习引入
《教学论》中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座新的楼房。”古语说:“温故而知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一种新的教学情境,学习者一般会根据已有的旧知识进行选择,那些能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知识往往能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事实上,生物学科的知识,都有其严密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在复习旧知识同时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处,能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有关内容前,可以先简要复习“有丝分裂”有关内容,指出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然后导入新课。
二、由实验引入
通过做实验引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时,学生做了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学生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此时我水到渠成引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信息交流”时,从生动的问题入手:当你吃的面包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了,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会有一群蚂蚁出现……”选择这个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引出了课题,使得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下面的问题:后面的蚂蚁是怎么得知食物的地点的?……小事情,大学问,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实例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习惯地去留意观察身边的生活,探知欲会成为学生探究科学奥秘、学好生物学的“引子”,从而培养科学嗅觉。
四、利用诗词谚语,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感悟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俗语,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妙用一句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趣味无穷。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的形象表述。在生物学教学中适时引用诗词和谚语,学生津津乐道,久久难忘,它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还能促使生物学知识的迁移,同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故事导入
利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课时,我讲了《三人看戏》的故事。即甲乙丙三人同去看戏,边看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甲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乙却说:“你说的不对,其实今天的戏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丙听了甲乙两人的话后说:“你们都说错了,今天的戏不仅唱得很好,而且行头也很好看。”如果三人都是健全人,他们会有哪方面的生理缺陷?从故事引入感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便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六、悬念和布障引课法
悬念,就是一种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悬念引课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到课堂讨论中来。例如,在讲“人类遗传病”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大西洋的林伊索斯岛上,曾住着300多户居民,他们喜欢月亮怕见日光,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月亮女儿”,原来该岛居民由于近亲结婚而致使绝大多数人患上了白化病。由此引出遗传的悬念,导入新课便顺理成章。
布障就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真谛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原核生物”有关内容时,教师布障:“前面我们学习了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能够光合作用的蓝藻,体内就应该有叶绿体了吧?”学生往往回答“当然”,答案刚好相反,在学生的一片“嘘……”的怀疑声中,教师引出“原核生物”。
七、音乐导入
音樂,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而后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引入新课。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辩论、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引课;还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现成的寓言、诗词、对联、名人名句导课;通过谜语和极其形象的谜底导课;还可以利用歌曲、歌谣、戏曲、舞蹈等音乐形式来导课,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引课环节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它与其他的教学环节,如过渡环节、小结环节、练习环节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设计引课环节时,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兼顾其它环节,要避免为引课而引课,要追求整体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引课这一重要环节,并精心设计引课环节,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安定情绪,进入状态,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感情定调,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