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乐动构筑专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开展10多年,音乐欣赏课作为学生在校的基础文化课也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变化发展。本文从音乐欣赏课的实际教学出发,结合中职导游专业的特点,论述中职导游专业该如何开展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以使音乐欣赏教学更好地为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音乐欣赏 导游专业 学生职业发展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随着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笔者学校为例,从最初一位专职音乐老师发展到如今4位专职音乐教师,学校的开课情况也从最初面向个别专业授课,如今发展成面向每一个专业每一位学生授课的全校性基础公共课。然而笔者学校共有四大类20多个小专业,由于专业特点的差异、班级男女生比例的差异,在音樂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会产生极大的不同。下面以导游专业为例进行具体论述。
  一、正确认识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情,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
  笔者学校导游专业是笔者学校旅游专业下设的一个小专业,是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宁波市现代化专业,北仑区区域品牌学科。该专业培养以导游业务能力为核心,掌握导游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导游行业向导服务、讲解服务、生活服务、突发事件处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导游专业采用“2 1”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行专业实习。现有4个在校班级,2个实习班级,学生共计26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女生,女生与男生的比例为4:l。
  自2008年起,笔者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导游考证学习,从最初24人报名,到如今每年报名人数超过40人,考试通过率从最初的66.67%提高到如今的86.94%,为宁波旅游行业输送了不少导游。
  导游专业学生的中考平均成绩在400分左右,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笔者学校学生的文化成绩中属中等水平。该专业学生城乡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来自北仑区的偏远山区,受师资、教学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未能受到系统良好的音乐教育,因此学生整体艺术素养较差,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经过对学生的课前问卷调查,虽然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较差,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愿意并能较为主动地接受多种类型的音乐学习。
  音乐欣赏课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美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职高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5~18岁,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在心理发展方面走向独立,这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的学生完成了职高的学习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无疑是影响深远的。音乐欣赏课对他们音乐审美取向和艺术修养的养成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一项“由听觉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要求欣赏者不只停留在欣赏的表层,更要深入到乐曲的形象结构以及各种形式要素中,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并最终做到评价作品和音乐实践。不难看出,音乐欣赏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听音乐,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
  二、让学生喜欢聆听——从培育学生善于感知音乐的能力到听取不同的话语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欣赏中最基本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分析,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
  在课程一开始,教师首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类作品让学生进行聆听,不论是好听的或是不好听的作品,逐渐使学生养成安静聆听、听完作品后再发表意见的习惯。其次,由于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因此在不断地聆听中培养学生对于各种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本体出发去欣赏音乐,逐渐改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仅是单纯的好听或者不好听。最后,培养学生们带着问题听音乐的习惯,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例如,欣赏聂耳的作品《金蛇狂舞》,首先学生在听到旋律之后能够感受到作品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描绘的是热闹欢庆的场面。乐曲配以锣鼓等民族打击乐器,使该曲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其次,通过对该作品三个主题的比较聆听和演唱,在复听乐曲时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一组代表一个主题,并带着三个问题听:每一个主题何时出现?每一个主题共出现几次?每次主题的出现用什么音色进行表达?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地找出作品三个主题循环反复的曲式结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主题二重复的次数最多,音色的变化最为丰富。
  再次,重点聆听主题三,用分组模仿器乐演奏形式的方法演唱该主题。通过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了解我国民间乐曲“螺丝结顶”的作曲技法,感受作品情绪逐层高涨的内在动力正是通过“螺丝结顶”的手法最终达到全曲高潮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有目的的聆听,学生能够始终用音乐的“耳朵”去感悟音乐。
  在导游的实际工作中,导游不仅要为游客介绍各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职高的学生往往比较浮躁,容易冲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对方话未说完、自己有想法就“抢”说的现象。“抢话”的工作方式,在导游的实际工作中极易产生沟通障碍,其直接结果很可能将原本与游客或是与工作伙伴的一个小小误会升级为对方对导游人员所有服务工作的不满意或不认可。   通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助于导游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学会耐心地听取不同的话语,为他们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使学生勇于表达——从培育学生善于演绎音乐的元素到挖掘沟通的才能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的《乐记》中就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而音乐欣赏是人们对于音乐作品情感表达所产生的共鸣。相同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相同的,有些人感受到的是美好和快乐,有些人感受到的可能是伤感和愤怒。因此,笔者从不否定学生感受到的音乐情感。在学生对音乐有了最初的感悟和分析能力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运用各种音乐元素进行语言表达,大胆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还记得曾经非常火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主题曲中有这么一句,“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在音乐欣赏课中,笔者不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大声说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将感受到的情感通过主题的模仿演绎出来。
  还是以作品《金蛇狂舞》为例,欣赏主题三时,笔者要求学生用分组模仿器乐演奏形式的方法演唱该主题。谱面上,我们不难发现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螺丝结顶”的作曲技法,但如何通过对主题的演唱使自己和听众都能感受到作品情绪逐层高涨,并最终达到全曲高潮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反复的吟唱和默契的配合才能达到作品中情绪的再现。
  此時,学生在小组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指挥者的角色,协调并指导其他人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演绎。无形之中每一位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导游的工作犹如此时的指挥者,作为一个以语言表达为主的职业,导游需要用严谨的语言向客人介绍一系列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同时,导游在整个旅途中还起着调节旅游者情绪,让旅游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作用。
  中职导游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服务技能,但服务意识和综合应变能力都有待提高。特别是服务意识,导游要时刻以游客为工作重心,处处为游客着想,但这是当下许多中职导游所缺乏的。
  由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百般疼爱,因此很少能主动为游客着想,而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不能受一点委屈,难以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当学生与单位的领导、同事或者游客发生矛盾时,会轻易放弃现有工作,频繁跳槽。
  在音乐欣赏课中,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感知到的音乐用“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挖掘了学生的沟通才能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彼此包容。
  四、引导学生乐于实践——从培育学生敢于展示音乐的完美到发展自身的潜能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作品被作曲家创作出来后,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二度创作环节传达给欣赏者,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
  学生在职高阶段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他们的情绪内容广泛、充满热情,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然而,由于很多学生从小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受到过多的否定,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被压抑,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自信满满地面对生活,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上,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抬头挺胸,后背挺直,保持良好的体态,这不仅利于课上笔者和他们眼神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自我表现欲的激发。中职的音乐欣赏课不应只注重单一的功能性的音乐欣赏,还应该有情感的体验、理性的认知、音乐的表现与创造。
  笔者仍然以《金蛇狂舞》为例,学生在进行作品分析与主题三的歌唱演绎后,有的学生提出原曲的情绪更为热烈,能否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拍手和跺脚来表现打击乐,更完美地展现作品的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意见非常符合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但是部分学生怕自己手忙脚乱完成不好,并不太愿意去配合。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拍手跺脚,也可以利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如肢体语言来表现这一欢庆热闹的场面。
  学生们“放开手脚”的表演让他们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乐趣。通过一次次的艺术实践,学生们不仅重拾了自信,更让他们发现并认识到自身的巨大潜能。
  再者,通过规范有效的聆听和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音乐基础能力不断得到强化,音乐的视野不断拓宽,音乐表现能力不断加强。
  例如在教材中有一个模块《中国民歌》,其中不仅涵盖汉族民歌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同时还包括我国少数民族民歌,如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苗族的飞歌、侗族大歌、藏族的囊玛和堆谐。传统的课堂中,由教师进行各个种类民歌的分类讲解和比较。但是,笔者在对导游专业进行教学时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把每一个内容设定为一个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团队合作、竞赛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要求学生与平时的专业课相结合,运用民歌这一形式编写相关的导游词。
  在最终进行课堂呈现的时候,学生们的创造力远远超出了教师们的想象。有的小组运用相关视频材料,通过视频展示,告诉大家蒙古族民歌长调与短调的流传和发展,与蒙古人生活环境变化的关系,以及这两种类型的民歌在蒙古人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并通过音频材料让大家一起学唱《牧歌》和《嘎达梅林》。有的小组借助少数民族的服饰,制造身临其境的生活环境,唱着民歌跳起民族舞蹈。还有的小组模仿实际的劳动场景,让大家感受到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有着鼓舞劳动士气、统一动作节骤的实际功用。
  作为未来的服务型人才,导游这一职业就是要带着五湖四海的游客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中职导游往往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导游词的编写和讲解上。
  根据旅行社的反馈,发现不少中职导游在带团的过程中使用的讲解词照、搬照抄导游面试准备材料和网络上的大众导游词,死记硬背,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见解,比较呆板机械。而且导游在讲解时也只是满足于去哪讲哪,见啥讲啥,没有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容易遭到游客的投诉和不满,甚至有游客提出,导游的讲解还不如景区的讲解机或者景区的自助式APP。
  因此,导游要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和积累,既要博学,成为一名“杂家”,又要钻研某一方面,成为一名“专家”,形成自身独特的讲解风格。尤其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于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更需要导游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更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每一次的带团经历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艺术实践,学生们借助音乐中收获的力量,自信满满地走上工作岗位,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审视自我,突破自我。
  五、小结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常说:“每当我遇到难题时,为了使头脑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进行演奏;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用亲身的体验向后人预示了音乐对于人生的影响及对其他事业的相互作用。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笔者有责任通过音乐构筑起学生们走向美好明天的专业发展道路。导游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通过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基本掌握导游服务的业务要求,但在他们漫长的职业道路上,拥有基本的职业技能显然是不够的。
  音乐欣赏课以自己独有的功能,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音乐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如果说专业知识是一艘可以让人欣赏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风景的船,那么音乐欣赏就是船长手中的望远镜,它能让你把远处的美景看得更清晰更多彩。作为一名中职音乐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拿好拿稳这支望远镜,指引着他们的船驶向更美的彼岸。
  (作者单位: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3 3”分段培养模式是近几年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之一,在研制“3 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重要内容。笔者分析2012-2014年三所高职院校牵头合作的旅游管理专业《“3 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体现“职业能力”方面的内容不够。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要求,提出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的设想。  关键词:职业能力 “3 3”中高职衔
摘 要:本文以一堂英语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逐层渐进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 学科素养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景简析  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中职学生毕业后会提前成为职业人,对他们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部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英语学科的
一、教学背景  《椭圆的标准方程》选于《数学》拓展模块(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它是继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后,进一步利用坐标法研究和解决曲线问题。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章具有向导和引领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也是整个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针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这堂课,由于方程的一系列的推导和论证
摘 要:在中职德育新课标的理念下,德育课堂教学急需摒弃传统的被动学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中职德育教学中融入拓展活动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创体验、重感悟、促实践”的德育教学设计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 班组拓展 教学设计  课 题:本文系現代企业班组管理在我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018年9月7日上午,2018年秋季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安徽省技工院校同步开展。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佩刚、团省委副书记李波等领导同志与上千名新生在新华技工学校现场参加第一课活动,安徽省60多所技工院校4.3万名新生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在本校同步聆听开学第一课。第一课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向安徽省技工院校赠送了工匠精神系列读本。  开学第一课以“工匠精神”
摘 要: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迁安职教中心通过构建三维育人体系,以实施“十大措施”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德道素养、认知和行为水平,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育人体系 德育措施 实效性  职业教育如何面对复杂的生源和多元化社会,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心理品格和一定生产生活技能的职业人,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迁安市职教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建设“愉悦学习、健康成长、人人成才、尽展其才”的育人
摘要:在中职语文课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能集中反映学生思想认识、语文基础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开展微写作教学,既能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让学生爱上微写作,一要善于观察生活,学生想写;二要多写片段,学生会写;三要创设情境,学生乐写。  关键词:观察生活 写片段 创设情境  一、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学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句容市作为江苏省首批10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之一,积极围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主题深化全市职业教育改革。近年来,句容市财政局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创业就业培训、加大资金绩效管理等多种途径,倾力为句容市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而不懈努力。近日,记者走进句容市财政局,与局长吴新梅进行
农场娃怀揣飞机梦  能够有一架玩具飞机,是邹芳忆儿时最大的梦想。  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到他结束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没有实现。因为,他是一名出生于江西瑞金农村的孩子,父母亲种田,上有哥哥,下有弟弟。  他没有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农村娃,自己的人生会跟修理飞机联系起来;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还有可能成为全世界修理飞机技能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这一切,只因他上了一所技校——江西航空技师学院。  1996年
2月23日,龙岩技师学院2019年春季开学教职工大会在学院礼堂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生,常务副院长董祝元、副院长黄春耀、纪委书记赖志雄、副院长朱毅贤等院领导以及全院教职员工参加大会。  为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技能成才的信心,龙岩技师学院在2019年春季开学之际,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观看世界技能大赛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活动。  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