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今 反映时代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它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名片,又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对中国人来说,书画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碎片化信息和浮躁的情绪正改变着大众的审美和精神世界,也不断影响着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更促使一批书画艺术家绘画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变革。
  杨皓暄就是一位少数书画家中默默的吮吸着传统绘画的精髓,紧扣时代脉动,传承古今,用自己独特的思辨攀创作不断创新,用“勾皴点染”来传承中华正能量文化的棋手。
  和杨皓暄会面的时候,北京正笼罩在一片冬日的萧瑟中,彷如一副宏大幽深的水墨画。来到在杨皓暄的画室,我对面的中年男人,沉稳、爱笑,算不上健谈,甚至还带着一丝腼腆。很难相信,他就是曾被《人民风采》《经济书画艺术》《风云人物》杂志等媒体争相采访报道,集“千年书画院院士”“世界名家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国学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十大书画名家”之一等头衔于一身的军旅新锐书画家。直到目睹一副“水墨牡丹”的问世,那种喜悦和敬畏,再度在心中充盈起来。
  艰苦环境奠定伟大艺术根基
  杨皓暄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幼受教书先生爷爷的影响,对书法、绘画情有独钟。资源匮乏的年代没有笔墨纸砚,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来写字画画,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开启了他的艺术之旅。
  杨皓暄正式拿起画笔是在参军之后,他凭着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不懈努力,先后拜欧阳中石、萧墅、刘国政等名家为师,得以真传。同时,遍访京城名家,把书画艺术的最深刻的美植根于祖国大好河山和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广集博采,笔耕不辍,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次被派出参加连板报培训和书画比赛并获奖。
  胸中有大义 笔下有乾坤
  观国杨皓暄作品,总会被画作中充斥的一种大气而向上的力量所震撼,他作品呈现的不仅是多年沉淀下来的妙笔丹青,更有着对对传统文化、人生哲理、时代变革通透的洞察和悟道。
  杨皓暄书法,浸淫碑帖多年,心无旁骛,心摹手追,笔耕不辍。主攻楷书、隶书、见习行草,日渐成熟。仅一个康熙“福”字,他便写的厚重、丰润饱满,不仅把字表达的入木三分,而且还融入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寄予了他对子画者美好生活的祝福。2014年杨皓暄又自创“华夏五福”等作品获国家版权局专利,该作品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笔下生“画”,点石成“金”。其“福”形似剪影毛泽东与几大教派的头旬,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纵观其书法,给人以厚实稳健中透着灵性,端庄雄浑间充盈着儒雅,既有军人阳刚之气概,又有文人作品之灵秀隽永。
  杨皓暄绘画,他注重气与韵的营造、笔与墨的相宜、虚与实的置换、心与物的交融。但见他“勾”、“染”“烘”“托”以金石入画,淋漓写去,浑然一体,一幅幅逸品破纸而出。比如他的水墨牡丹,用笔苍劲秀峭,浓淡相携。虽未设色,却是五色交映,又花繁枝茂,穿插得势,风吹叶涌,有不胜熏风之富丽娇慵。可谓雍容华贵,美艳绝伦,极具视觉张力。又如他笔下的山水画,“境生象外”,水与墨交融,计白当墨,多了些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多了些东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味,不论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都通过画面诗意地表现出来,为当下忙碌的人们绘得一方净土。
  宁静淡泊的创作理念
  近年来,步入艺术殿堂的杨皓暄,佳作不断,成绩斐然。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被国际友人,名流巨贾,政客明星争先收藏,成为军旅书画家中的新锐人物。2015年十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书画邀请展”活动中,作品由中国外交学会和中国联合国协会收藏。2016年举办个人书画展。2018年,举办《丹青赞美新时代 翰墨描绘中国梦》——当代知名书画家杨皓暄先生书画作品展。曾被《人民风采》《经济书画艺术》《风云人物》杂志等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现为“千年书画院院士”“世界名家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国学书画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书画名家”之一。
  面对业界肯定和荣誉,杨皓暄依然保持着他创作的初心,坚持做真实的自我:“荣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传播的是符合中国发展的正能量艺术作品。”在谈到艺术创作本身时,他说:“作为当代画家在扎根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责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所以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他都希望体现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能表现泱泱中华大国的情怀和艺术风貌。
  用水墨来传播正能量思考
  楊皓暄生于毛泽东时代,成长于邓小平时代,他忠于祖国,感恩时代,深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怀着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情景作画,并坚持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浓墨与色彩相结合,纵观时代风云,弘扬主旋律,学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在生活实践中把个人精神和领悟的诸多素材,升华到写生、绘画中去,再经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在升华中完美。呈现出来的作品是活的江河,润泽群山热土、自然界对人类的滋养,和努力向上的力量。
  他认为,一幅好的作品,既要有能让人有美好的视觉享受,更要启发和教育人们,还要能激发他们的共鸣和正能量,教育人们有修养,积极向上。所以从他的作品中,你能读出“仁义礼智信”“惜时”“孝道”和对生命的悟道。他的作品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打开你心灵的天窗,启发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对人生、事业、生活、有益的推理判断。正如他所说,我们现在处于盛世,我们要创作一些接地气、向上的作品;要结合新时代精神创作正能量、正思维的作品。
  创新既要师法传统又要符合时代
  不仅如此,杨皓暄还擅长把古今艺术融会贯通,互补互渗,推陈出新。长年的军旅生活,形成了对祖国特有的广度视角和思考深度。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创作的“华夏五福”系列作品就是他用书画表达其对毛主席的追忆方式。   杨皓暄的“华夏五福”创作于2017年9月,现已经注册版权。融合儒释道、开国领袖及天地阴阳。以出世的思想,做人世的事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顺气自然,自我完善;慈爱终生,无私奉献。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杨皓暄的“华夏五福”,包涵了附加崇尚的仁、义、礼、智、信。道家崇尚的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杨皓暄先生创作的“华夏五福”令人难忘,它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其中,既有儒释道的哲学理念,又有人们心中的精神信仰,更包含了长福长寿、吉星高照之意。作品寓意深刻,不仅获得专利证书,而且深得各界人士喜爱。
  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中国梦,为新时代的发展创作是他的理想也是追求。“华夏五福”是近年来杨皓暄先生书画艺术创作的一次全新展示,是深厚的功力与爱国情怀的完美结合,字字皆精品,幅幅皆大作,既有创新又很好地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丰富内涵。
  笔墨含情,字秀花香。白杨诗歌协会副会长杜之渭曾点评杨皓暄的书画作品,认为“不但有很好的艺术价值,还极具视觉观赏性,无不表现出他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无不表现出他书画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后有来者、传承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堪称书画艺术界赞美新时代的一次文化盛宴。特别是他的书法作品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他认为,当代中国画创作需要创新,要先学习各家所长,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如果止于“模仿”,充其量只能算画匠,还不是画家,要成为艺术家,还需要“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也只有“新”,才有可能“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让人们满意的精神文明成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坚守传统领地,扎根深厚的中国文化。先学习各家所长,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中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才会有底气、内涵和生命力。
  书画创作及鉴赏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杨皓暄郑一奇认为书画创作是动静结合的一种活动,要能做到千纷百扰中,此心不乱,千挠百逆中,此气不动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另外,动静兼备的书写绘画过程和赏心悦目的文字画面对“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大有益处。但不是所有书画的过程都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只有遵循书画艺术特有的规律,坚持正确的书画方法,动静兼备,才有功效。
  1.书画之前要有准备过程。首先静心澄怀,调理呼吸,气要下沉,全身放松。书画要求气韵生动,生动必于守静中出之。从生理角度看,入静状态可以平息日常烦恼,消除神经和肌肉的紧张,使身体各脏腑器官恢复正常功能。同时,养成人静的习惯后,必然提高涵养,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刺激增强了抵抗能力。从这方面看,书画与中国气功保健有着同样的效果。杨皓暄在作画前会先把音乐打开,通过美妙的乐曲让自己远离世俗烦扰,尽快的静下心来进入作画的状态中。
  2.书画前入静后,摆脱了杂事的干扰,进入了另—个境界。这时思维清晰,书画兴致浓厚,兴来即写,乘兴挥毫,内心蕴积的情感才能得以充分抒发。这种状态下出来的作品才最有气势。一幅好的书画是一部抒情乐章,它与诗歌、音乐在抒发内心情感方面是相同的。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郁闷、不平之气积于心中,长久下去会影响健康,通过书画的过程,能适时予以抒發遣散,便能排除疾病诱发的因素。
  书画创作是中老年人最适宜的健身选择,书画是动静结合的一种活动,不太激烈,节奏变化不大,因而有益于身体经脉内气的运行协调,绘画技能的提高,还会使置身于其中的人有一种成就感,另外与画友切磋研讨,也增加了交流机会,有助于愉悦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书画创作对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丰富书画艺术理念,提高书画艺术水准,提升文化艺术魅力,必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壮大中国文化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翰墨抒怀,丹青咏志!”多年从军岁月,杨皓暄以其独有的方式,践行着一个中国军人豪迈的誓言,展现着一个军旅艺术家特有的风采。十九大文化自信的新征程号角已吹响,杨皓暄将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再接再厉,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新,塑造未来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
其他文献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玩弹簧或利用弹簧做游戏的方法。  生:用手拉或压,一颤一颤的很有意思。  生:手指捏住弹簧两端可以使它弯曲变形。  生:弹簧上放个乒乓球,可以做弹球游戏。  生:蹦蹦球可以任我揉捏而不会坏。  生:竖起有弹簧的圆珠笔,按一按,它会跳起来。  师:这么多有趣的玩法,有的同学已跃跃欲试了,先别急着动手,玩也要玩出学问来。要边玩边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在你压缩或拉伸弹簧时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 2.43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了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任务是:一是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武术逐渐形成,并逐渐涌现出丰富多彩的武术表现形式和技击特点,形成风格各异的武术流派。“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武术,是中国“国术”,
都说电萨克斯、电吉他、电子口琴等电声乐器是年轻人玩的新鲜玩意儿,可近两年一支活跃在天津各大公园的老年电声乐队却成为了那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支老年乐队还经常深入部队、社区、老人院进行义务演出,已经拥有大批铁杆粉丝。  都是文艺骨干玩音乐乐此不疲  “长虹电声乐队”的大部分成员退休前就是文艺骨干,都有一些音乐基础。刘玉桂在上学的时候参加过文艺宣传队,一直喜欢吉他,但那时候可不是插电的,就是普通的木吉他
随着人类文化生活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21世纪的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新时期的女性更勇敢,更自信,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越来越多的重要角色。重担越多,压力越大。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所定,过于劳累、高度紧张、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过度使用脑力,都极易诱发各种慢性病,例如心烦失眠、焦虑、忧郁、偏头痛、肥胖、注意力不集中、皮肤无光泽等等。女性承载着传统、文化、家庭,其中最关键的是承载着健康,为深入
2007年7月8日,河北省满城县白龙乡龙居村村民张淑芳上山捡柴,左手掌被锐利的树叉刺穿。第二天,她手感染,肿的像发面馒头……咋整,家里还有十多付鞋底子没有纳完,北京那边的公司等着要活儿哪。她这才想起去村卫生所治疗。她的伤手经过村医邸金坡大夫用毫米波照射治疗,7天后开始消肿,14天后痊愈。  满城县龙居村地处太行山区,是这个贫困县中贫困村,人口1031人,主要经济收入靠果木,人均年收入還不足800元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扶贫协作这一项重点任务,各相关单位、国有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区里一直提倡紧盯受帮扶地区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围绕医疗、教育、慈善、产业、人力等方面重点发力,非公企业作为政府对口扶贫协作力量的补充、加强和完善;找准当地需求和企业时机的最佳结合点,根据企业的资源禀赋,创新对口帮扶模式,激发当地内在发展动力,实
科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沿着他们思维发展的进程进行活动设计,使学生的探究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样,教学目标就会自然而然地落实在每一节科学课中。下面笔者以《它们都是鸟》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沿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推进教学。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课。这节课中,学生借助对常见鸟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特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了解到学生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同时发现学生思维的模
【摘要】档案资料作为最具潜在价值的信息资源,将其合理且充分地利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益。本文旨在运用“一动力三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式,从动力源、决策环、创新环和目标环等方面着手,提升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管理质量,优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服务医院发展乃至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一动力三循环;医院管理;文书档案;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益,即
在澳大利亚《STEM学校教育国家战略2016—2026》(下文简称《澳大利亚STEM国家战略》)背景下,昆士兰州提出STEM发展路线图,关注STEM课程开发、STEM教师培养和STEM学习三个层面的筹备,旨在提高当地的STEM教育,培养STEM的科技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种模式对我国当今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STEM国家战略》的概况  1.提出背景  澳大利亚的产业调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