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学学业优秀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在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对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对若干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分析产生的原因,最终给出相应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第一章 引言
  (一)前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学校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如何有效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早在1999年8月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又在2002年9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两个文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目标,不同阶段教育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在需要更多的把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与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校管理的专业水平。
  (二)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班级上的学业优秀生通常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标杆,是学生学习的模范,然而对于学业优秀生这一群体,在学业优秀的同时不一定代表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当问题累积到承受能力之外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会十分严重,这样学业优秀生的心理状况在这个时期也会产生不少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发展到严重程度后果不堪设想,而这正需要我们去探索的。因此,这也正是我们提出学业优秀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意义。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完善的操作体系,在各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相比较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一个研究和探索的领域,尤其是对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也是实施和践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也是提出本文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让大家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把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职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相比较,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晚,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很不平衡,但近年来学业优秀生及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较多,中西部地区省份较少。
  (二)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情况
  近代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这里主要以美国为代表阐述在心理上的思维观。在美国等国家,他们正视学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学优、资优群体的学生采取了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他们的教育全程——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类学科各学段的具体目标都遵循着这样的教育哲学。(1)注重社交和理解能力。美国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和理解能力,他们告诉孩子在社交中,理解是相互的。如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2)情绪控制能力。他们在大事上,面对诽谤,也会具有相当的幽默和风度。这些与他们在孩童时代不断被提醒和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美国等国家的教育学者进行有关个性化心理概念影响学生对自我,尤其是态度、情感、价值认识方面的试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启示: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纵观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的新趋势,其实给我们提出了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新课题。(1)重视人本服务理念。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是要尊重人的需要,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人的内心世界体验更加关注,服务理念将会获得更多社会认可。(2)具备国际视野。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的是各国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特点,并从多学科整合的角度研究这一领域,从而构建自己的框架体系。我国起步较晚,更需要广泛借鉴各国的优秀经验,才能与世界接轨。
  第三章 调查影响学业优秀生心理健康因素结果的分析
  (一)影响学业优秀生心理因素的内部原因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正常地进行各种活动,能够积极地探究各种学习问题,那么他就具备了适应良好的健康人格。与适应良好的健康人格相反的是人格的适应不良,它是指个体不能够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上的干扰。学业优秀生的人格适应不良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人格的适应不良往往表现为注意广度低、多动、故意滋事及人格不成熟等,这些问题会阻碍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和坚持性,因此人格适应不良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常常逃避学习困难,有些甚至出现与教师对立、不合作的情况。具有健康的人格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健康的人格往往又是有效学习的必然结果。
  (二)影响学业优秀生心理因素的外部原因
  当下,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知识的教育看的很重,心理和道德教育虽是中学乃至大学的公共课,但学校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很多学校和社会大众的一种普遍思维,就是义务教育的学习为的是求得一技之长、获得更多考试知识、能考资格证、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等。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否有用,常常被用来判断一个人受教育的成功与否,但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也使得学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心理和道德教育,导致受教育人的人文思想缺失,再精湛的技术知识也需要进入社会大学堂和人打交道,因此,现代教育应进一步注重对人心理和道德的教育,从而造就人良好健康的心态。
  第四章  新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的思考
  教育毕业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课题和重要任务。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不断通过社会实践,逐步认识社会。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严峻的升学形势面前,作为指导与学生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用科学的方法和辩证的观点认真加以分析和判断,不断探索就业指导与学生管理新模式,最终实现升学就业和学生工作的整体推进。
  文献:
  [1]张玉、梁红梅.绩优生心理压力解析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参考,2005(16):55.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编写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3]崔景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2009年4月3日.
  [4]沈德立.充分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7:4-5页.
  [5] 张进辅.青少年心理健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modern translation industry. The emergence of diverse machine translation software in mode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中生的健康关注度日益提高。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的体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中不重视体育教学,影响着对学生健康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加重视体育课程的地位,将提高学生的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健康与体育相结合,是当前体育课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的提高,很多乡镇的人口大规模向市区迁移。城乡交界处学校的生源锐减,很多乡镇和郊区的学校因为生源的减少,被迫“小班化”。我校就处于这样的状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校领导在小班化动员大会上强调的重点,这使我产生了触动。我想,美术教学相对于主课教育,更加能够突显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班化”是更加有利于美术教学的一种教育模式。通
期刊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长征作为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转折点,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军事战略转移继而为革命胜利保留了火种,更是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我们在继承和弘扬这一光荣传统的同时,也应该用当代文化视野对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思,为弘扬与回归长征精神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长征精神;传统文化;当代意义  1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事业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古筝演奏是古筝艺术的核心内容,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存在它的具体演奏实践之中,是以音调的形式将音乐思想和情感传达给大家听。由此可知,古筝演奏对音乐作品的真实呈现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古筝表演和音乐美学原则进行分析探究,为音乐表演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展现古筝表演作品的
期刊
【摘要】:英语和汉语相比,英语名词使用频率高,具有静态优势,而汉语动词使用频率高,具有动态优势。通过对汉译英译文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英语的静态优势及汉语的动态优势,而认识到这一规律可以反过来为翻译和翻译研究所用。文章将通过对沈从文所著的《边城》汉译英版本的分析探讨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的动静转换。  【关键词】:静态;动态;英汉对比;翻译  引言  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许余
期刊
【摘要】:听力理解困难在形式上受制于语音识别,在内容上受限于思维定势,在观念上受困于文化排斥,突破此三个瓶颈,一是要深入情境,挖掘语言脚本传达的个性化特质,二是要绕出母语思维误区,强化独立英语思维,三是树立文化认同感,从思想上情感上接受对象国的主流文化。  【关键词】:听力理解;语音;思维;文化  “语言学习主要是一种模仿行为,就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什么都要模仿……观察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可知,听说
期刊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可以说,语文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它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生命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不仅体现了未来课程多元化的趋势,更使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了有力的凭借,语文
期刊
【摘要】:四川灯戏是发源于四川的东北地区,在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工作和劳动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传统小戏,也是集合了人们的心血和艺术结晶的文化精髓。在忙碌是生产,闲暇时演出,很多为业余性质。由于农村和地区经济条件和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对舞台和一些设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在一些小场地演出,三到五人即可。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小戏,并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本文使人们对灯戏的艺术特征,发展前景和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把语文学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可以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语文学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情况,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厌学症,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语文课程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就难以达成。  想要了解农村语文厌学问题的真实情况,就要深入农村教育第一线,对农村初中生语文厌学问题进行研究。  (一)外部原因  1.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