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泥鳅王”陈生海:身边的创业榜样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荆州公安县藕池镇幸福村,有一大片泥鳅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仅仅是一位30岁的小伙子,名叫陈生海。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是陈生海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坐办公室、西装革履的老总模样,由于长时间在外劳作,脸晒得像条黑泥鳅,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却已是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在他的带动下,公安县及周边的180多户养殖泥鳅近400亩,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180人,已在沙市、松滋、石首建立了10个泥鳅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1000多亩。
  
  活食喂养首战告捷
  
  陈生海自小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由于家境贫寒,仅13岁就辍学在家开摩托车修理店。22岁那年,陈生海父母相继离世,照顾弟弟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通过认真调查研究,他发现只有养鳝鱼和泥鳅最稳定,其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于是陈生海决定试养鳝鱼和泥鳅。
  2007年,陈生海买回全套养鳝鱼、泥鳅的书籍、资料,在家认真苦读,潜心揣摩,不出几个月,他就基本掌握了鳝鱼和泥鳅的养殖技术。2008年春,陈生海在自家后面的池子中试行了1亩田的网箱养鳝,同时放养泥鳅。他一共制作了网箱20口,放鳝鱼种500斤,当年循环收鳝鱼800斤,获纯利8000元。放养泥鳅种10斤,收获大泥鳅60斤。真是牛刀小试,就首战告捷。
  在养殖的过程中,陈生海发现,网箱养鳝不仅技术含量大,而且养殖成本高。20口网箱养鳝,一年要消耗家鱼粉和饲料1500斤。听专家说,用动物活食喂养鳝鱼,鳝鱼不仅长得快,得病率低,而且成本小。于是陈生海到处打听这种新鲜养殖办法。有一天,陈生海的一个同学介绍,说他远在洪湖的亲戚专搞黄鳝养殖,而且使用的就是这种动物活食养殖办法。同年6月,陈生海着手建立蚯蚓繁殖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彭家振被他的创业激情所打动,动员几家农户共同租赁给他几块平整、集中的水田,总面积达7600平方米。11月份,陈生海从洪湖买回了3500斤丝蚯蚓种苗,分别放进了29个池子,然后雇佣了5个民工帮忙,另外从外省聘请一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技术把关。
  
  异中选优大刀阔斧
  
  2009年5月,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临了,陈生海的丝蚯蚓开始上市了。29口池子形成一个周期,每天循环启用一口池子,产出的丝蚯蚓供不应求。陈生海一口池子每天出成品丝蚯蚓260斤,一个月出7800斤,除少部分喂养自家泥鳅外,绝大部分销往了本、外地养殖户,仅5月份一个月就创收2万多元。除去人工工资、水田租金、粪便运费、硬件投入等费用,一个月可以创纯收入1万多元。
  有丝蚯蚓养殖基地作后盾,陈生海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他的水产养殖规划。20lO年春,他看中了自家屋后的几个荒水池,在镇、村领导的帮助,挨家挨户找户主做工作,用自家的良田调换别人的水池,终于使屋后的20多亩荒芜的池塘全部转包到了自己的名下,然后开始对这些茅深草茂的水池进行全面改造。养殖条件是具备了,到底是养鳝鱼还是养泥鳅好呢?通过反复比较,陈生海决定少养鳝鱼多养泥鳅,甚至专养泥鳅。
  去年,在公安县开展扶持农民工回归创业活动的优惠政策支持下,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帮助他获得了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他把款子全部用于引进武汉优质泥鳅种苗4000斤,当年就养了两季,纯收入达55万元。缺少土地,他就利用土地租换形式,租用他人田地35亩创建丝蚯蚓养殖基地;以良田换粗田6亩开发鳝鱼、泥鳅养殖基地,并以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发展泥鳅孵化基地,使泥鳅养殖成片、成规模的健康发展。
  
  外出取经合作共赢
  
  陈生海听说江苏省连云港市浦南镇有个威龙泥鳅养殖协会,遂不远千里,寻访该协会。当协会会长听说陈生海的新型泥鳅养殖方法后,终于同意与他合作开发泥鳅养殖项目,向韩国出口泥鳅,他的泥鳅产业走出了中国。
  2009年5月,陈生海为了体验竞争、广交益友,报名参加了荆州市“垄上创富英雄”擂台赛,他从2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登上了荆州市“垄上创富英雄”擂台赛冠军的宝座,同时还获得了5万元的创富奖金。在“创富英雄”
  冠军光环的辐射下,他的生态养殖产业走出了荆州。2009年12月,在武钢集团的帮助下,他与鄂州新农村建设项目生态养殖产业链实现了对接,由他提供技术和产品,签约了100亩泥鳅养殖、30亩丝蚯蚓养殖合作项目:他还与四川省瑞江市孵化专家刘孝伟先生合作,建孵化池800多平方米,开展泥鳅育苗、孵化、精养。2010年7月,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在荆州主办的“榜样到身边”路演活动,主持人现场采访了他,使他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与四川省邛崃市英杰外贸出口公司负责人沈明国实现了对接,销售成品泥鳅,互相供应泥鳅种苗。2010年8月,他组建成立了“公安县千汇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出任理事长,业务范围以本社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从事水产养殖及水产品饵料养殖,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的产品,开展与水产养殖有关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幸福村及周边的20多户养殖泥鳅近100亩,外地160多户养殖泥鳅近300亩,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180人,已在沙市、松滋、石首建立了10个泥鳅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1000多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其他文献
在金融危机和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邵小倩开办的“创业会”却愈发红火。如今,“创业会”在服务大学生的同时,更把服务社会人士作为重点。危机给邵小倩带来了让人羡慕的商机……    办“创业会”服务大学生    读书时,邵小倩最喜欢看的是励志类、创业类的书。这些书让她开拓了视野。2004年邵小倩从广州大学毕业,当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初现端倪。竞争激烈,工作难找,是否可以自己做小生意呢?邵小倩想破了脑瓜,也想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增加及高校扩招,其在校生队伍不断壮大。  由此,间接催生了高校生对于学生用品的需求,势必成为一个巨大市场。  目前,由于多数高校生远离家乡,大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而且,他们中不少人尚处于消费能力较低的阶段。因此,二手学习生活用品对其而言,显然更为经济实惠。    商机乍现    2002年初,小张随同乡到广东打工。期间他参加了某培训中心的电工技能培训,次年便回到老家
期刊
走进百工坊二楼,目光很容易就被右手边的第一家门店所吸引。店门上挂着一张名为“大吉祥”的手撕纸作品,一只轮廓简单生动的大象仰首朝天、栩栩如生。它没有剪纸般细致的边缘,却另有一份粗犷和豪放。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东方神韵剪纸世家传人赵润兰。    剪纸也是生财之道    赵润兰是河北省晋州市人,小时候在乡下长大,她的母亲彭秀慧是五里八乡有名的“巧女”之一。“巧女”是乡下对那些精通绣
期刊
在一条不长的街道,街口就可以看到牌子,顺着牌子进去,不用问不用找,如果你看到左手边排起长队的小店,那就是高亮加盟的“张记秘制冒菜店”了,据说这张记秘制冒菜的“最牛的地方在于张老师独家秘制的酱料。    食客排长队买张记秘制冒菜    上午11时许,店前排着近10米的长队,店面不大,整个操作间都很窄,左边老板娘负责点菜收钱、添饭卖饮料,右边老板系着白围裙,在冒锅后面干得热火朝天。操作间后面,有两间屋
期刊
7年前,竺培军丢下“铁饭碗”开始创业,最初因为选错了创业项目,他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第二次创业,竺培军选择家教服务,并因为有“1+1家教”等特色服务项目,公司得以快速发展,如今他又涉足培训市场,公司年营业额达百万元。    初次创业失败    中国宁波网讯竺培军在大学里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到一家机关工作,捧起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但不安分的竺培军一直想自己创业,2000年,他毅然辞职开始自
期刊
“无聊产生商机,创意决定生意。”在卫生间里安放广告牌这种方式,是在利用有限的空间、闲置的空间,来实现无限创意价值,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商机不是个新鲜词,但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被大多数总是在想着创业、赚钱的人忽略了。今天起,我们推出这样一群广告人,他们善于在生活中不起眼的小地方发现大业务。在眼下重庆为净化城市环境,大范围拆除户外广告的背景下,这些案例或许能给正在寻找广告分流出路的企业一些启迪。 
期刊
热情开远民族风情    主持人:开远的姑娘果真漂亮!  李存贵:开远除了山美水美,怎么样,人更美!这是我们评选的乡村丽人。  主持人:咱们开远的乡村佳丽们为什么一上场都拿着棒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来打人的。  李存贵:不是打人的。  主持人:果真是来打人的!  李存贵:姑娘们不要吓他。  主持人:我觉得我走过很多地方啊,敬花的敬酒的都不如挨揍的感觉舒服。  李存贵:她们拿着棒子欢迎你。  主持人:
期刊
一个名叫张燕的女孩,怀抱着无限希望来到深圳,却多次在职场中撞壁,万般无奈的她萌生出自己创业的想法,却没料到她的事业从此风生水起,在大赚了都市潮人的浪漫钱后,她也收获了一份爱的真谛……    一个玩笑引发开店灵感    2008年,益阳女孩张燕大学毕业后,抱着去沿海闯荡的念头,踏上了去深圳的火车。半个月折腾下来,她都没有找到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了生存,她只得放低要求,最终在一家房地产公司站稳了脚
期刊
无论在繁华吵杂的大都市,还是偏远孤僻的小乡镇,下岗一直是人们所畏惧的一件事!因为下岗对于他们来说就面临着失业,失业了做什么?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一个实实在在的下岗工人创业案例—“下岗五兄弟靠豆芽发家”,那么他们下岗如何创业呢?和笔者一起去看吧:  栖霞区万寿村,一座600平方米的厂房。每天有2吨多无公害豆芽从这里走向市民的餐桌。  创办这家工厂的是5名亲兄弟。他们过去都是下岗职工,经过共同的努力,如
期刊
发卡、头花、皮筋……这些路边小摊上随处可见的小饰品,除了喜欢打扮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可能没多少人会留意它。可是,44岁的大男人杜中华,就是靠这些小玩意儿,鼓捣出了一番大名堂。    一盘烧鸡。促使他一头扎进发卡业    说起杜中华创业的缘由,居然是一盘20多块钱的烧鸡。  杜中华原是江西九江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民,在家务农之余,养鸭子补贴家用,偶尔出去打零工,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1994年,杜中华到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