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不谈危险的中东战地女记者

来源 :旗帜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70年代,她出生于上海。1998年,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年,她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2005年,她出书《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记录她在中东的所见所闻。她的《在埃及数骆驼》一文被编进了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
  她是不谈危险的中东战地女记者——周轶君。

自己选择了战场


  2002年6月,周轶君去机场的时候,妈妈都不知道她去哪里。她告诉父母是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虽然也很危险,但相对来说,生活条件要好一些。周轶君记得,在去机场的路上听到了“耶路撒冷一个大学发生爆炸”的新闻,妈妈一下子受不了,不知道该不该让她去那里。周轶君当时想,如果耶路撒冷有什么事,她就跟他们说在加沙。如果加沙出了事,就说自己在耶路撒冷。后来父母看到周轶君发电的报头,才知道她是在加沙。
  周轶君在大学学的是阿拉伯语,“总觉得外语是通向外面世界的一个途径,也觉得海外记者的生活特别精彩。”她说,在“冲动和虚荣心的刺激下”,自己去了中东,在战火频发的巴以地区一待就是两年。她目睹巴以双方血腥的相互报复,采访人体炸弹的母亲和妹妹,与阿拉法特共餐。在大乱的间隙,她也会品尝当地美食菲拉菲莱。“真正进入巴以工作以后,我慢慢抛弃掉了当初的虚荣心。”多年之后,周轶君如是总结。
  周轶君是加沙地区唯一一个非阿拉伯语国家的常驻记者。其他常驻记者都是土生土长在那里的签约记者,对于他们,战争就是生活,无法选择。周轶君则是自己选择了向战火纷飞之地而去。

希望自己能做一只漂流瓶


  作为一个战地女记者,是不是勇气最重要?有的时候周轶君也很疑惑,自己是不是很勇敢。
  2003年5月1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大规模入侵加沙城,先是炮声隆隆,枪声不断。周轶君打开电视,医院里满是流血的人。突然,窗口白光一闪,一声巨响,“导弹!”她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经历过数次空袭,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但仍然止不住惊慌。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她忍不住哭起来问自己,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但是,轰炸刚结束,她又摸黑开车去现场拍照片。
  她勇敢吗?周轶君觉得自己不勇敢。她认为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如果她不去报道,新华社就没有这个图片和文字,中国的人民也就不能了解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敬业精神是很重要的,做报道是很重要的。
  周轶君在中东近距离接触了很多危险和死亡,比如住处500米以外的房子被炸掉。但她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就是“你最危险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周轶君觉得,如果她的写作最后被人记住的,是经历的东西有多危险,其实是一种失败。
  她希望大家把她拿开,只是借她看到一些东西。“他们把我当作漂流瓶,什么秘密都跟我讲,然后我再把这些故事给带出去。我们当然不可能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我有我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但是偶尔会觉得,他们跟我一起存在于这个空间里面,我有时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至于冒險这件事,其实有一点点勇气都可以做得到。大家对中东的印象,可能就是“比较危险”。就周轶君自己的体验来说,这种危险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但往往身在其中时,对危险知道得多,担忧反而少。周轶君在利比亚采访的时候,北约空袭,天天扔炸弹。当时正在跟家人通视频,整个电脑都在晃,父母看到外面爆炸了。周轶君说,“没事儿,都习惯了——从几点到几点会炸,大概炸什么区域,我们差不多都会知道。而且酒店住着所有的外国记者,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在国内的时候,周轶君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办公室,而在中东,则是终日长衫长裤“风里来,雨里去”。夏天汗流浃背,根本不可能好好化妆。
  有一次,周轶君在大太阳底下拍葬礼,汗水冲走了她的一只隐形眼镜,周轶君硬是“睁一眼、闭一眼”开着大吉普回来。

厌恶做高端访问


  作为资深战地记者,周轶君曾多次采访过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她还是第二届CCTV“中国记者风云榜”得主。
  但周轶君现在厌恶做高端访问,她认为一部分政治家跟“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那个年代不一样了:他们出现在媒体前面的频率太高,随时随地知道怎么对付你,给你的时间不多,讲的也都很套路。很难捕捉到他真实的东西。
  周轶君去见阿拉法特的时候,他当时经历了几次以色列的围困,处境非常艰难。周轶君发现,作为一名记者能接触到政客的时候,往往是他们不很如意的时候,这时他们说的也会比较多。此外,他们对记者相对来说都会展现比较和善的一面。虽然有近距离的接触,阿拉法特确实也很和善,他的话也不假,但是他永远不会让你知道他真正的东西,包括他的出生地等等,全都是谜。
  2006年,周轶君加入凤凰卫视,她的视角也由中东扩展到朝鲜半岛乃至欧洲。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世界大势,她去剑桥大学修读了国际关系硕士。2017年6月,周轶君加入现代传播集团任新闻中心总监。但无论在哪里工作,她关注的重点,一直是中东和全球的国际关系。
  周轶君的文字很有味道,在她的笔下,国际关系不再是冷冰冰的术语、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表演,而是一个个身居其间的普通人的生活与故事。
  她把这些年的经历写成了两本书:《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在这些当时写的一些随笔里面,会看到一些很幽默的东西。
  周轶君本身是一个挺喜欢开玩笑的人。在巴以冲突当中,很难用幽默的语调写一些东西。所以在她的新闻报道里,也不可能笑得出来。她觉得,其实以一种放松的幽默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话,会收获更多。因为笑容本身是有力量的,会去掉一些虚伪的东西,让你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关注你所生活的环境。
  (本文选自:华声 2019年01期)
其他文献
健康以及养老这个话题,是人到中年以后常常思考的问题,中产即使在收入上看似风光,但对于养老的焦虑似乎也不少,甚至更多。收入总是和付出成正比,因为挣得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然更多,而这种压力也会威胁着中产们的健康问题。因此,对健康的投入和对养老的规划,成了他们不得不思考的大事情。今天在職场拼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是美剧里的场景:绿树成荫、二层小楼、独立车库、修剪
期刊
2018年5月14日上线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附属电子刊物eNeuro刊登了一篇论文,得出结论说记忆是可以移植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因为此前只有科幻小说里才会有类似的情节,比如《黑客帝国》里的主人公曾经通过记忆移植软件让自己迅速掌握了开飞机的技能。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大卫·格兰兹曼(David Glanzman)教授,他和同事们训练一批海兔(一种海洋软体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由此而产生的肥胖、体质下滑、亚健康等问题却困扰着现代人的正常生活,我国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征途上奋发向前,人民健康问题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重点前调通过全民健身等运动实现人民健康目标。健美运动是一种非常时尚且易于开展的健康运动,积极探索全新环
期刊
中国环保行动的轻舞蝶翼,在全世界卷起了风暴。美国的废品回收站,日本的电子工厂,马来西亚的稀土矿,柬埔寨的生物质电厂……看似相对独立的事物,从进出口贸易、产业转移到政府决策乃至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英国伦敦白领。  清早,你习惯带一杯咖啡上班。不过,2018年2月份开始,你会因为使用外带咖啡杯,承受更高的价格——伦敦市中心的星巴克每杯要涨5便士,相当于人民币8角。不仅
期刊
共享经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从出门路边打车到在家先叫好滴滴让车等你,从出地铁站后挤上危机四伏的黑摩的到骑上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从顶烈日跑出数百米到餐馆买餐到吹着空调等外卖,从花费一个下午跑去送材料到同城闪送小哥代你火速送达……  共享经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就很多新兴行业独角兽。滴滴出行——据公开信息,滴滴出行成立5年来融资17轮,融资总额达200亿美元,最新估值576亿美元
期刊
他,叫曹原!一个外表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一个震惊世界的年轻科学家!  2018年底,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的中国学生曹原。  他是该杂志创办149年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也是中国最年轻在该杂志以第一作者刊登学术论文的科研工作者。他的科研成果攻克了困扰全球物理学界100多年的世界超导物理学难题,震惊全世界!  如今,
期刊
古代小说研究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勇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德国汉学家告诉他,有次在德国的一个景点,看到几位工程师模样的人,正在热烈地讨论小说《红楼梦》的问题。这位汉学家觉得这一幕非常有意思,他说自己无法想象,几个德国工程师去别国旅游,会在那里讨论歌德的某部作品。  不仅《红楼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内的“四大名著”,在中国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常识。一个中国人,即使没有完
期刊
市场之手已经走在政府前头,正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过去垂直化的产业分工、贸易分工,转向水平化的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  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民营经济发达的沪苏浙皖等地,依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新经济增长迅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长三角经济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同时随着区域分工优化、整体营商环境提升,系列稳投资政策效果成效明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一名工人、7
期刊
美国佬来了  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近宰赫兰市中心的那一天,一群沙特阿美公司的工程人员正在准备搭建一座举办庆典用的舞台。2018年恰逢沙特石油工业迎来起步80周年纪念——1938年3月,正是在靠近达曼港的宰赫兰7号试掘井下方喷出的“黑色黄金”,宣告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陆上传统油田加瓦尔油田被发现,继而戏剧性地改变了伊本·沙特建立的这个新国家的命运。如今,7号井原址上已经竖立起了一块带有象征意味的纪念碑;它被
期刊
2019年1月4日,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去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长串“遗珠”名单中,现在又加上了哈罗德·德姆塞茨的名字。  1930年,哈罗德·德姆塞茨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西区。德姆塞茨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母工作很勤奋,也非常注重教育,但是他们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未来能改善生活状况。  德姆塞茨于1953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