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灌注桩的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章诚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2)
  【摘 要】本文阐述大直径灌注桩的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的应用,说明可以有效的解决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的不利影响,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
   【关键词】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承载力
  
其他文献
(鹿泉市地方公路管理站 河北 鹿泉 050200)  【摘 要】通过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与施工技术指南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农村公路线形标准与路面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指南,使所修建的公路同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筑路材料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减少路面提前破坏,节约工程造价,降低养护维修费用。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施工技术;指南  Construction
期刊
(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泡沫板的存在对轨道结构的受力是有利的,但一旦其质量存在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若不能够保证硬质泡沫塑料板质量的可靠性及耐久性,在斜交框架桥上取消硬质泡沫板的设置,直接铺设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也未尝不可。   【关键词】斜角框架桥;无砟轨道;有限元;泡沫板  The Research of putting Ballastles
期刊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03)  【摘 要】结合深圳市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的设计经验,对城市桥梁下部结构的形式选择及机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桥梁;下部结构  Urba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bridge substructure     Xie Zhen-ming  (Shenzhen Institute
期刊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建筑物建造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持,材料是建筑从图纸成为实际项目中最基本的保障。日本建筑师坂茂使用纸作为材料,采用新的防水技术开辟了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时代,这一创新性实践使建筑材料的使用思维面域扩大。坂茂的纸建筑不仅仅是一时心血来潮,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建筑的建造技术或者思维,更重要的是纸作为建筑材料带给我们的新一轮思维创新。   【关键词】建筑;
期刊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西安地铁2号线需穿越10条地裂缝,为消除地裂缝垂直位移对轨道结构产生的严重不平顺性及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地裂缝区段轨道结构采用可调式短框架轨道板。本文通过受力分析,证明对于可调式框长架板轨道,部分垫板脱空不会对轨道结构产生破坏,通过加强巡检,优化轨道板调高方式,可以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可克服短框架板造成的对轨道平顺性和乘客舒适性
期刊
(佛山市建诚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处理与施工监测措施,探讨了在场地条件限制下,采用钻孔桩和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工字钢水平支撑两种不同的支护结构体系结构设计要点和科学验算,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扼要介绍,对支护结构施工效果进行了监测和评析。    【关键词】基坑支护; 结构设计; 支撑; 监测
期刊
(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300)  【摘 要】本文以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为目的,试图论述核爆空气冲击波对人防地下室结构的作用性质、机理、取值大小。本文做出在人防设计中将核爆引起的空气冲击波看作沿水平方向传播的一维平面压缩波这一假定,为结构设计人员正确认识核爆空气冲击波超压和反射超压作用,更好理解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做好人防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爆 空气冲击波
期刊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工设计部 重庆 400013)  【摘 要】近年来,老厂改造工程设计项目越来越多,对既有厂房进行必要的可靠性鉴定成了新的课题,而对冶金工厂钢吊车梁疲劳残余寿命的评估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作者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技术文献,总结归纳了钢吊车梁系统常见的缺陷及损伤情况,分析了产生破损的主要原因,给出了钢吊车梁检测评定要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钢吊车梁疲劳验算、疲劳破坏判定
期刊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供电公司 山东 蒙阴 276200)  【摘 要】本文主要谈一下关于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及智能建筑不足的原因。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不足
期刊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与人的身心体验关系最密切、人在其中逗留时间可达最长的地下公共活动场所。本文针对地下商业空间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方向的迷失,重点研究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问题。通过设计论证,本文得出易识别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的形成,需要整个环境所有构成要素的共同作用,应以建筑设计为主,室内设计为辅,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