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老区情牵扶贫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性的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习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集老区、库区、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安徽省金寨县,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志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金寨人民也情不自禁地想念起邓六金、陈兰这两位心系老区、情牵扶贫、曾为金寨“鼓与呼”的革命老妈妈。
  1982年,邓六金(国务院原内务部部长曾山夫人)、陈兰(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夫人)两位老红军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本来,有关人员准备安排她们去外地休息,而她们的第一个愿望却是回到当年战斗过的苏皖地区看一看。虽然苏皖两省处处皆有旅游胜地,但是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没有寄情于青山绿水,而是往返奔波在第二故乡的山水乡间,探访当年的房东、看望当年热情支援革命的老区人民。
  一路风尘一路行。她们用了近40天时间,几乎走遍了当年所到之处:歙县、岩寺、泾县、金寨、天长、宿县、泗洪、淮安、盐城……她们乐此不疲地走着看着,关注着当年出生入死、支援抗战的老区人民。她们敏锐地发现了许多问题,她们深深地陷入忧虑之中。解放都30多年了,在这片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老百姓们仍未完全解决温饱,这片土地依然贫瘠!她们晓行夜宿,路过每一个村庄都要停下来,迈进乡间的土房,在那吱呀作响的床板上和大娘交谈、看望乡亲。晚间,听取地方领导的汇报,详细了解老区的发展情况,到十一二点才休息是常事。
  安徽金寨,这个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地方,红军时期、战争年代曾为部队输送了十几万人,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当时却是安徽省最穷的一个县。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兴修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移民并村后,很多人衣食无着,被迫返回到原来的住地,无田无房。库区实行封闭管理,连打小鱼、摸虾米充饥的行为也被强行制止,多数人只好在山坡上搭个小竹棚,以挖野菜、挖山笋度日。更有甚者,白天行乞为生,夜晚如野人般地居住在树上栖身,最穷的人家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
  听到这些,邓六金和陈兰难过得从饭桌边站起身来,流着泪水感叹道:金寨苦啊!老区人民在挨饿,我们怎能吃得下饭?!因为贫穷,没有姑娘肯嫁到金寨,一些人只得近亲结婚,导致一些家庭多人弱智,痴呆憨傻的比例整体上也很高;由于山区缺碘,导致发育迟缓的侏儒残疾者随处可见……身临其境、亲眼所见,她们身心震撼!她们决心,帮助金寨脱贫,要让外乡的姑娘自愿来金寨落户;改善金寨的医疗卫生条件,不能让老区人民继续缺医少药地生活下去了。
  在奔波中、在调查时,邓六金、陈兰她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这片无数人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土地上,在这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后面,还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老红军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新中国成立初期返乡的残疾军人尚未得到很好的安置,老区的建设明显滞后,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大力扶持,对这样贫穷的老区需要有一定力度的倾斜政策。
  一个多月的“休假”,使她们大病一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1983年春,她们又风尘仆仆地赶回闽西故乡。在那里,她们同样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回到北京后,她们就如何解决老区问题,反复通电话、或当面商谈,经过多次探讨、反复思忖,她们慎重地写下了一份报告,呈送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案头。她们上书总书记:今后修水库要先妥善解决移民的安置问题后再开工,以免难民层出、后患无穷;对于告老还乡、居住乡村的老红军要给予固定的生活费用,做到老有所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幸福地安度晚年;要让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要重点解决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要关注当年对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员,告诉他们共和国没有忘记昨天、没有忘记有功之臣!
  对于她们的倡议,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胡耀邦总书记亲笔写给习仲勋、乔石同志批示:“这些老大姐下乡作调查,很不容易,要适当鼓励。办公厅可派人去看看,代我们向她们致意。1983年6月27日 胡耀邦”徐向前元帅看到她们的报告,称赞道:“两位大姐不辞劳苦,深入老区考察,精神可嘉。”她们的《回乡见闻》(即她们的报告)还作为1983年的中央传阅文件下发到各个部委。
  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办公室,国家计委、财政部、民政部、妇联、卫生部等单位分别派出工作组去实地解决问题;解放军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用专列给金寨人民送来了军队换发下来的旧军服。不长时间,山上的小窝棚拆了,移民们搬进了新建成的房屋里,不再惧怕雨雪风霜了;政府专门派来技术员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网箱养鱼;养蚕一条龙、茶叶一条龙,种植木耳、蘑菇、板栗,实行山货深加工;青年人进厂作工缫丝、纺纱、织布,年长者留在家中种桑养蚕……金寨在安徽的经济水平由末位上升到中等水平;逢年过节省市县的领导还要划着小船去同库区的乡亲们一起过年……
  听到老区人民的欢声笑语,得知他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两位老妈妈的脸上漾起了由衷的喜悦!
  文章写到这里,邓妈妈常说的那些的话仿佛又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树高千尺不能没有根,老区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绝不能让他们为革命洒下的鲜血付诸东流!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绝不能忘记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
  今天的文字记录着昨天的历史,老一辈的爱心启迪我们、教育我们:要加大力度脱贫老区、致富老区,要加快进度建设老区、发展老区,要让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心系老区、情牵扶贫的革命老妈妈——邓六金、陈兰,我们永远怀念您!
  (责任编辑 党亚惠)
其他文献
李爱云2010年被评为“中国好人”、“江苏好人”,2013年7月成为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提起“李爱云”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她为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默默守灵46载的感人故事,在淮阴那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无人不知。  为了民族解放,哥哥李云鹏和烈士们把生命留在了淮阴的热土上;为了让烈士们的精神发扬光大,妹妹李爱云默默来到淮阴,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烈士们身边。  在淮阴区老促会的联系下
期刊
陈毅作为元帅,军事才能卓尔不凡。无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都经常指挥部队以弱胜强,打了许多著名的胜仗,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作为诗人,诗词创作贯穿了他曲折、坎坷的一生,写出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诗词精品,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陈毅的许多诗作,都是革命斗争中艰苦岁月的真实记录。抗日战争时期,他根据自己在赣南地区经历的游击战争生活,用《忆江南》词牌,
期刊
年逾耄耋志尤坚,迈向山苔赋国篇。  公祭英灵陵寝静,墓碑松柏夜难眠。  前辈血躯归鹤去,后人白菊手持来。  勿忘历史常思远,怀念英灵鸣怒雷。  苦雨哀愁风带悲,今生哭戚祭前辈。  和平岁月不容易,宝贵精神励后代。
期刊
9月30日上午九时左右,“杜鹃”台风过后,冒着蒙蒙细雨,浙江省新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代表一行五人,在老干部局带领下,前往烈士陵园纪念广场,参加烈士公祭活动。张昇年逾95岁高龄,仍然精神抖擞,上下近百步台阶,高唱《国歌》,列队参加了公祭烈士仪式。这次公祭活动由县长主持,县五大班子领导、县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人武干部、消防官兵、少先队等参加。 (良之)
期刊
本刊讯 10月12日是新四军成立纪念日。12日上午,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在市委党校新校区揭牌成立。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和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副局长张程为学院揭牌,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葆少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等出席。  盐城是华中局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烽火硝烟中熔铸的伟大铁军精神,是盐阜人民弥足珍贵的精
期刊
9月10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召集17名受阅、观礼老战士“畅谈阅兵感受 弘扬铁军精神”。赵征、周东葵、樊明辅、卢辉、朱介元、唐炎、夏昭、金祖光等8位老战士谈了参加纪念大会和受阅、观礼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  受阅、观礼是祖国给老战士的最高荣誉,大家感到很知足、很自豪。90岁的原新四军一师女战士赵征说:9月3日上午参加受阅经过天安门检阅台时,我一直注视着习主席,我向习主席敬礼,习主席向我们挥手,我感到
期刊
8月15日,由国家文化部批准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大型音乐展演颁奖盛典开幕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举办的全国性评选展演活动,是文化部所属中国大众音乐协会精心组织、由全国著名音乐家担任评委的一次高规格的鼓励原创优秀作品的主题文艺活动,全国共有300多个单位参与。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创并选送的大型交响合唱史诗《华中人民的长城——铁军组歌》在众
期刊
江南闺秀,赴欧留学嫁给比利时医生  1913年3月12日,钱秀玲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开明的乡绅家庭。她聪慧过人,成绩优良,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学生时代起,她最大的理想是去法国居里原子能实验室学习,希望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1929年夏天,年仅16岁的钱秀玲随同哥哥一起到了比利时留学。22岁,她便获得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获鲁汶大学博士学位的唯一中国女人。在校期间,钱秀玲和同校医学
期刊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最实际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看一个政党好坏,不是看说的如何,而是看做的如何。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作风优良,是新四军的特殊品质之一,也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组建那天起,新四军领导人就像“传宗接代”那样,把优良作风当作安身立命的根本来培育和传承。今天我们弘扬铁军精神,也要把传承新四军的优良作风作为根本来抓。  保持和发扬老红军革命特质  《新四军
期刊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以二十一集团军特种作战旅为主抽组,该旅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反恐特战部队,隶属兰州军区。这个旅的前身是由名将彭雪枫在抗日战争中创建的,改为特战旅后,干部战士自豪地将本旅称之为“雪枫旅”。77年来,部队走出过百余位将军和数以千计的功臣模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军队职能使命的拓展,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