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宫腔内病变导致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46例异常子宫出血并进行宫腔镜检查的妇科病例临床资料。 结果 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正确率较高,诊断同时还可兼做治疗。 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准确的描述子宫腔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病灶部位及形态特征,针对性强,能在检查的同时进行病灶清除,起到诊断兼治疗的作用,具有传统的诊刮和超声检查不可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 R7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3-80-02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宫腔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直视下活检是目前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1]。笔者所在医院对异常子宫出血46例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43例,所有患者经妇科检查,排除外阴、阴道及宫颈病变,年龄20~48岁,平均3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7 d,不规则阴道流血者选择出血较少的时间进行。20例患者采取静脉麻醉,26例直接操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窥器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宫颈,宫颈钳夹持宫颈,探针了解宫腔深度及方向,扩宫后置入宫腔镜并观察宫腔全貌,发现异常进一步观察局部,检查完毕边退出镜体边再次观察宫腔、宫颈管情况,以免漏诊。退出镜体后对子宫内膜异常部位行定位活检、诊刮,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刮宫后再次置入宫腔镜观察,明确子宫内膜异常部位诊刮到位。术后常规应用口服抗生素。所有病例未发生宫颈裂伤、子宫穿孔、低钠血症、过度水化综合征以及术后发热等严重并发症。
  1.3 宫腔镜诊断标准
  以夏恩兰[6]提出的镜下各种病变表现为标准,包括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
  2 结果
  2.1 B超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提示宫腔异常回声共32例,占69.57%,其中子宫内膜增厚14例,宫内占位性病变18例,其余B超检查子宫内膜无明显异常。
  2.2 宫腔镜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4例,黏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例,子宫内膜炎2例,宫腔粘连2例,子宫中隔2例,节育环残留1例,妊娠组织物残留2例(1例为大块胎骨残留)。
  2.3 子宫内膜病理结果
  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3例,子宫内膜炎4例,妊娠组织物残留2例,6例黏膜下肌瘤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肌瘤。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复杂,特别是宫腔内病变所致子宫出血,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难以明确病因,常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笔者多采用超声及诊刮协助诊断,超声检查虽具有价廉、方便且无创的优点,但对宫腔内微小病变及内膜病变诊断具有局限性。诊刮具有盲目性,对病变的位置及范围难以做出正确的估计,研究表明,即使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刮宫后内膜残留率仍高达20%~25%[2],而对于较大或较小的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诊刮并不能将病变刮出,亦不能起到诊断的意义,据国外文献报道,刮宫可使50%~85%的内膜息肉漏诊[3]。宫腔镜的镜体将冷光源导入宫腔检查,膨宫介质扩张宫腔,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并对所观察图像放大4倍,减少了对微小病变的漏诊率,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在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对子宫腔内的占位病变和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异常具有良好的识别性[4]。宫腔镜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直观准确取材活检避免了传统诊刮的盲目性[5],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可靠方法,同时对于某些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妊娠物残留等病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3.1 B超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第一线检查方法
  能发现盆腔包块、子宫肌瘤,但对宫腔内小的病变很难发现,单纯B超检查不能发现小于2 cm的宫内病变[6],如患者有明显症状但B超未发现异常病变,需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宫腔镜能准确的描述子宫腔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发现B超检查无法发现的宫腔内病变。可见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B超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3.2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
  宫腔镜可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病变,对病灶部位及形态特征描述准确,但本组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5%(18/24),陈丹等[7]分析其与病理诊断不符的可能原因:刮宫、钳夹时息肉破碎而混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缺乏特有的组织结构;因病理切片角度问题未能看到息肉结构;分泌期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内膜呈息肉状而非子宫内膜息肉。故摘除息肉应注意保持其完整性,组织送检时应区分息肉和周围内膜。
  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传统的诊刮因其盲目性,误诊及漏诊率高,以及为求减少漏刮而反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容易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以至于难以恢复正常的宫腔和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宫腔镜检查能准确的描述子宫腔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病灶部位及形态特征,针对性强,能在检查的同时进行病灶清除,起到诊断兼治疗的作用,具有传统的诊刮和超声检查不可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53-1656.
  [3] Bakour SH, Gupta JK, Khan KS.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domet rial polyps in abnomal uterine bleeding [J].Int Gynaecol Obstet, 2002, 76(2):165-168.
  [4] 段华.宫腔镜应用范围变化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51.
  [5] Epstein E, Ramirez A, Skoog L, et al.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fails to detect most focal lesions in the uterine cavity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1, 80(12):1131-1136.
  [6]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5.
  [7] 陈丹,陈丽.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40例临床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6):83-85.
  (收稿日期:2011-05-0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有效的保守性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2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26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90例手术成功;10例未成功,其中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成功研制出“人造小脑”,并在实验老鼠的身上获得了成功。小脑是脑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帮助动物控制自身的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农(居)民体检中的影响,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取参加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后和2009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
目的探讨超声在定期追踪胎儿脑室扩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产前系统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95例脑室扩张胎儿,采用超声定期追踪检查。结果 695例胎儿经定期追踪检查发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汗腺搔刮,部分结合皮下修剪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Ⅱ级患者采用小切口汗腺搔刮法,Ⅲ级患者结合皮下修剪治疗。对86例患者中的71例进行术后3个月~4年的随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患者在MECT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MECT的依从
乙型肝炎和疫苗的背景 中国一直以来被称为“乙肝大国”,几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每年因为乙肝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带来的健康损害和社会经济负担都是
[摘要] 门诊输液室常存在护理管理缺陷,本研究分别从患者的识别、健康教育、医务人员、患者等因素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制作座号牌,制定健康教育宣传单,实行量化管理、弹性排班、对输液室护士进行急救理论及技能的培训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