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东的山,说不上高,多在千米上下,但峰峦起伏,山势峭拔,且因为近海的缘故,云气缭绕,峰尖直入云霄,所以自有一种雄浑的气概。溪则短而流急,涓涓斯泉,由岩隙草棵间沁出,渐渐聚为一潭,汇成道道细流,沿着峡谷潺潺而流。透明的水色,映着摇曳不定的水草,碧綠莹莹,诗一般的抒情柔美。什么时候,小溪在舒缓行进中,忽然发出一声喊,从高高的崖豁口跌落,而后穿山透地,攀崖过滩,带着剽栗之气,向着海的方向,一路疾奔,让人不禁为之感叹,流水中竟有这样的韧性,这样的劲道。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些身姿轻盈、貌似柔弱的素练飞湍,还会演化出怎样的世间奇迹。
  相对于活泼灵动的水,大山则显得安稳沉静。一列列山峰,穆然耸立于天地之间,任凭疾风骤雨、霜雪冰雹,始终不移。不过,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品性。有的孤峰峭立,旁若无人;有的挽手把臂,俨然铁壁;有的袒露胸襟,足显磊落;有的草木繁复,难见真容。
  在闽东诸山中,白云山是最不显山露水的一座,尽管它是闽东两大高峰之一,但之前却很少有人瞩目。白云山当是一位山的隐者。悄然藏身于丛峦密菁之中,偕云霞为友,与草木相伴,看每日云起云飞,四时花开花落,自得其乐。白云山林木繁茂,琪花瑶草,触目皆是。春来杜鹃满山,夏至兰花吐艳,秋去枫林尽染,冬临蜡梅绽放。如同一位丹青妙手,一年四季,尽情泼墨,而得山水图卷。白云山主峰名缪仙峰,相传古时一位叫缪从龙的隐士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忘归,在此得道成仙,遂名。古老而缥缈的传说,加之常年云雾萦绕,给大山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日出、云海、佛光,是为白云山三绝,但大山从不轻易示人,只有潜心攀登、不畏艰辛、不倦跋涉的游人,或有机会一偿心愿。
  我们是在一个初冬细雨蒙蒙的日子造访白云山的。这个时节,山上少有行人,空山寂寥,间或一两声清亮的鸟鸣从树林里传出,霎时峰鸣谷应,回声悠远。那当是大山的殷殷问候。一条凌空栈道紧贴着悬崖,引领我们走向深深的峡谷。天空中飘着淡蓝色的雨丝,仿佛是一群大山的精灵们在快乐地翔舞。感觉身旁的流水声渐渐地响亮了起来,探身一看,什么时候,周遭赭红的山石围出了一口葫芦状的深潭,潭水呈墨绿色,泛着粼粼波光。清浅处可见卵石、细沙,其深处则如一坛浓酒,只一瞥心已醉。不禁想,这深邃的潭底里该会藏着多少地老天荒的故事?一道瀑布自天而降,飞花散绮般落入潭中,交织成一幅幅美丽变幻的图案。再定睛一看,水帘中现出一个又一个壶状的石穴,沿着陡崖峭壁,高低错落,密密分布。究竟是怎样一只神奇的巨手,生生在坚硬的崖石上雕刻出如此精美又如此生动的壶臼景观,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这条峡谷叫九龙涧,是蟾溪的上游,顾名思义,藏着九个洞穴。但最让人称奇的,还是石臼景观。从游龙洞到九龙洞,十里河床上,布满了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壶状石臼,如缸似盆类瓮,或套叠、或联通、或聚合,各尽其态。
  蟾溪,原本只是白云山间一条不起眼的小溪,壶臼的发现,纯属偶然。2005年,当地村民在蟾溪上修建水库,筑坝拦水,溪床陡降。水落石出,人们惊讶地看到,跌宕的溪床上居然现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壶状石臼。谁也不知道,这些石臼群,已经在溪水里静静地等待了几千万年。这一国内外罕见的石臼奇观一下打破了白云山的宁静。大山的隐士生涯因为一个偶发事件就此打上句号。白云山因此名声大噪。白云山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优美的地貌景观,和相邻的白水洋、太姥山一起成了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一员。
  白云山位于福安境内,仿佛是鹫峰山脉东行的脚步,在将近大海之处骤然而止。其实,白云山和闽东的这些大山都是海的杰出作品。一亿多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白云山丰富多采的山岳地貌,有的耸如高塔,有的凝成石壁,有的架为洞壑……山间溪瀑曲折,十步一滩,百步一潭,千步一湾,山和水在这里相遇相知相惜相怜,演绎出怎样动人的场景?有的地方,石根深探于水中,水石相依,一片柔情,缱绻缠绵;有的地方,水线直上山崖的胸间,让人想见溪水奔涌时的热情。当然,最为人称道的是壶穴景观了。大自然用一双神奇的手,假千万年时日,细雕慢刻,终成其功。瓮状壶穴,套叠壶穴,穿壁壶穴,通心壶穴,琳琅满目,一条溪堪称一座壶穴博览苑。
  缘溪而下,眼前现出一面面陡立的山崖,石面上竖刻着深深的凹槽,像排列整齐的竹笋,更像是老榕遒劲的道道树根,这是长年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水纹。这让人想起老子的一句话: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水流之功,在崖壁上展露无遗。蟾溪上,最有代表性的壶穴是九龙洞。九龙洞其实就是一处硕大无比的四洞相连的壶穴。四个洞穴分别被形象地命名为“四厅”:“观潭厅”“窥仙厅”“如意厅”“问天厅”。从九龙壁侧身而下,由架设的铁梯攀缘进入狭窄的洞隙,洞穴中现出一片平展的空地。这里即为“四厅”之一的“观潭厅”,有如剧场内的观众席,也是观赏壶穴内部的最佳地。我们小心翼翼地在壶穴的心脏行走,时而跳跃,时而贴壁,直到“问天厅”。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大单体壶穴,高38米,宽23米。仰视洞口,只见高天之上,一道瀑布如同一位位飞天仙女,腰肢袅娜,裙裾飘飘,结伴而下,轻盈入潭,一时飞珠溅玉。这个洞口就叫作飞天井,“问天厅”也因此得名“天下第一漏斗”。
  曾有国内地质学家认为,这是距今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作用所产生的冰臼。其分布广泛且品种丰富,是我国低纬度地区冰川遗迹保存最多、最好的地区。白云山也因为冰臼群的发现而名声大噪。但之后更多的地质专家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后认为,该地并未发现有冰川时期生物化石的记录,这些石臼群应是现代河床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壶穴。壶穴正是由旋涡流或水流携带沙砾不断磨蚀河床而形成的圆形、碗状、圆柱状或不规则状的凹坑。
  冰臼也罢,壶穴也罢,都是一场水石相搏的见证。造物主旷日持久,以非凡的耐心和毅力精心描摹的这部石头记,自然不同凡响。
  这是一条溪流的发轫之作,也是一座大山的惊世绝唱。因为山,因为水,让一场绵历千万年的故事流传至今。
  待我们从铁梯攀缘出洞,天色已暮。淡蓝色的雨丝还在空中飘着,大山精灵们的舞蹈似乎余兴未尽。蟾溪依然静静地流,水声轻柔,浅斟低唱。山的剪影,在云气里忽隐忽现。天地之间,一片幽寂,仿佛什么故事都没有发生过。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其他文献
雨一下,就下了一生  那么久。屋檐下,渐轻渐缓渐无言  有时辽阔,有时无声  躲在茶香里,万物都有了明亮的深情  四周都是时间。要是风就好了  记忆,穿不过雨水。很多的人跑过来  一遍遍  怎能忍住  遗憾一深再深  我坐在那里  我能看見你,我能看见我  责任编辑 林 芝
诗中隐藏着许多情感情绪。刘禹锡的《秋词》经常让我感觉到胸襟顿时开阔,舒展了时时的忧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气势雄浑、意境壮丽的秋歌,唱出了诗人无限浪漫和宽广的情怀。诗歌中体现了人的七情六欲,这些情感有的你不认同,有的会让你内心倒海翻江。记得有一年的中秋,遥望天边圆月,想起苏轼的诗情,苏公咏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角,西邻巴布亚新几内亚,扼西南太平洋海上要冲,是所罗门群岛众多岛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奇形怪状的小岛。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军与日军围绕争夺瓜岛的控制权,在陆地、海上和空中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血战。“瞭望塔”行动突变  1942年6月,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惨败,航空兵遭受严重打击,FS计划被迫停止。为巩固和完善太平洋战场的防御态势,扼制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交
一  拔不净、割不死,牛羊啃不完、野火烧不尽,这就是南国的野草。少儿时期觉得,除了饥饿,似乎没有比野草更讨我嫌了。与所有的山里农民一样,年轻力壮的父亲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和辛劳是花费在与野草你来我往、难分难解的缠斗之中,且总是处于下风,而少年时的我,也时常牵涉其中。但我的加入,并未能改变战场胜负的走向。  冬还未褪尽,苍老斑驳的蓝色穹顶下尽是萧瑟枯黄,野草的根却嗅到了数百公里外太平洋上的春向北回归线趋
我们所处的时代比科幻还要科幻。  就在春节前不久,原《收获》编辑、作家、科技创业者走走告诉我,他们用名叫“谷臻小简”的AI软件“读”了2018年20本文学杂志刊发的全部771部短篇小说,并以小说的优美度,即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节奏变化的规律性,以及结构的流畅程度对这些作品进行打分。  截至2019年1月20日,分数最高的始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的《等待摩西》。然而,21日下午3点左右,参与此次评
“我是周扒皮,最后只剩一张皮了。×××发财了,××也发财了,我成了穷光蛋,我拿100块钱都困难。”12月10日,为调查字画被盗事件,《新民周刊》记者在北京301医院和季羡林见面。    无论如何,提到季羡林的字画事件,张衡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他“打响了战斗,踢开了山门”。      举报人者    仅看媒体的报道,这个福尔摩斯迷看上去有点像国产007。事发后,他对媒体声称,自己花
医学研究证明,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及基因的突变与自由基的损伤有关。因此保持机体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及时清除自由基,是抗衰老的重要手段。专家指出,蔬菜、水果在防治人类一些与自由基损伤相关的疾病以及抗衰老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的膳食指南都把摄取蔬菜、水果列为重要内容。  近日,天津环境医学研究所有关人员对国内常见的66种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如下。  36种蔬菜抗衰老排行
重 点 推 介  山姜苏叶(中篇) 曹 永(2019.01)  曹永的文学视域(评论) 金赫楠(2019.01)  无处告别(中篇) 李西闽(2019.02)  奇观化、现实症候与心灵救赎(评论)  郑润良(2019.02)  友谊路2号(中篇) 李迎春(2019.03)  文学的通灵:悬而未决,或神秘部落之巫?(评论)   赵 依(2019.0
期刊
有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我们不少青年作家好像都偏爱写回忆,爱写过去,爱写历史。一个上了退休年纪的老作家,喜欢回忆,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一个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作家,也总喜欢怀旧,就不禁令人奇怪了。明明一直蜗居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笔触却折返跑地回到了沧桑十足的乡下。我说的这种怀旧,不是简单地指字面上的追溯逝去时光的意思,而是作家笔下的题材,叙述的腔调,以及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审美追求和艺术趣味,是
五年级的那个期末,学校突然宣布,从整个年级里挑出学习拔尖的同学,集中在暑期上课。我带着这个消息到家时,妈妈正就着黄昏的光线熨一件苹果绿短袖上装的领子。  “暑假怎么还要上课?”妈妈疑惑地瞄了我一眼,接着埋头跟那几道顽固的褶皱较劲。熨斗缓缓推过,褶子压平,又皱起,像泛着波纹的湖面。  对于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暑期补课确实是个新鲜事。据张伟男说——张伟男的姨妈在县文教局工作——县里正在开展优秀乡小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