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讲”的艺术。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讲”出热情、“讲”出智慧、“讲”出激励、“讲”出广阔,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讲的艺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86-01
成功在于改进和创新,作为执教者,应当时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素养为目标,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使其将课堂视为自己的兴趣园地,在此茁壮成长。
一、导课,“讲”出热情
谚语讲“万事开头难”,导课,就是一节课的开端。谚语又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上课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奠定学生渴望新课堂体验的一种基调。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感染学生,用敬业的热情与个人风度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是一种毒品,它曾经被外国殖民者用来毒害中国人的身心。后来,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制鸦片进入中国,而林则徐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当年的壮举。”生:“老师,我知道这个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生:“老师,我也知道,林则徐当年当着外国人的面把鸦片销毁在洋鬼子的面前,真是太威武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饶有兴致,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地听着课,生怕错过了什么内容。而笔者在讲出热情的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对历史故事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会主动要求给大家讲讲自己在课外书上看到的知识,这种氛围正是笔者所追求的。
二、点拨,“讲”出智慧
课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学堂,当学生殚精竭虑而不得解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处,加以点拨,为其“授业解惑”,彰显智慧之风。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在讲课中就课文中一些知识丰富的细节进行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点拨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师:“虎门销烟现场礼台上的一侧是穿着官服的清朝官员,礼台的另一侧是什么人物呢?”生1:“另一侧是官府邀请的外国商人,其实这些人都跟鸦片有关系。”师:“清政府为什么邀请他们来观看销烟呢?”生2:“这样做,一来表明了国家禁止鸦片在中国贩卖的决心,二来是对外国商人的警告。”学生回答的都很有道理,并且显示出他们在认真思考。这样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式的点拨,能够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养成在发现问题时,不满足于表象,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对于那些未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会提出其他问题让他们在课下完成,通过对其观点进行点拨,给予学生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三、评价,“讲”出激励
课堂如果只有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在努力经营的话,课堂将会变得渐渐失控,或者教师因学生不能给予预期的响应而失去讲课的热情并且轻视学生,或者学生因教师讲述得乏味单调而失去听课的渴望,厌恶课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其做出评价,使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热爱学习的作用。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对学生的问答环节做出了回应,鼓励他们求真知,追求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对待知识要努力探索,直到获得自己的答案为止。对生1的评价:“看来你认真阅读了课文,找到知识点的所在,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期待你下次精彩的表现。”对生2的评价:“你概括得很好,你肯定也是认真阅读过课文,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还能恰当地表达,真是很棒!如你所讲,林则徐是为了宣告中国对抗外侮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向中国的百姓证明,清政府对外国列强是不会姑息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表现出教师的关怀和公正,鼓励他们不断学习与思考。
四、延伸,“讲”出广阔
一堂有成效的语文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对课堂做出适当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独立思考精神的养成。课堂的延伸,可以是对人文精神的讲解,对文章独特写作风格的讲解,对文章作者个人生平的讲解,对诗词平仄韵律之美的讲解,对某项技能学习技巧的讲解等。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就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作了一番延伸,让同学能够深深认识到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报答祖国的必要性。师:“同学们,虎门销烟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代表着近代中国的爱国志士同帝国主义列强破坏中国的行动坚决抗争到底的决心与毅力,代表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外国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的不屈斗志。”生1:“是的,老师,落后就要挨打。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才会被外国列强一再欺凌。”生2:“不忘国耻,努力学习,做祖国未来的领头兵。一定要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来维护世界和平。”笔者认为,对学生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延伸,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教师及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修正,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反馈建议进行认真研究。通过导课点燃课堂氛围,唤醒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讲”的艺术,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03).
[2]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小学语文;讲的艺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86-01
成功在于改进和创新,作为执教者,应当时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素养为目标,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使其将课堂视为自己的兴趣园地,在此茁壮成长。
一、导课,“讲”出热情
谚语讲“万事开头难”,导课,就是一节课的开端。谚语又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课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上课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奠定学生渴望新课堂体验的一种基调。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感染学生,用敬业的热情与个人风度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是一种毒品,它曾经被外国殖民者用来毒害中国人的身心。后来,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制鸦片进入中国,而林则徐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当年的壮举。”生:“老师,我知道这个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生:“老师,我也知道,林则徐当年当着外国人的面把鸦片销毁在洋鬼子的面前,真是太威武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饶有兴致,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地听着课,生怕错过了什么内容。而笔者在讲出热情的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对历史故事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会主动要求给大家讲讲自己在课外书上看到的知识,这种氛围正是笔者所追求的。
二、点拨,“讲”出智慧
课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学堂,当学生殚精竭虑而不得解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处,加以点拨,为其“授业解惑”,彰显智慧之风。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在讲课中就课文中一些知识丰富的细节进行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点拨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师:“虎门销烟现场礼台上的一侧是穿着官服的清朝官员,礼台的另一侧是什么人物呢?”生1:“另一侧是官府邀请的外国商人,其实这些人都跟鸦片有关系。”师:“清政府为什么邀请他们来观看销烟呢?”生2:“这样做,一来表明了国家禁止鸦片在中国贩卖的决心,二来是对外国商人的警告。”学生回答的都很有道理,并且显示出他们在认真思考。这样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式的点拨,能够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养成在发现问题时,不满足于表象,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对于那些未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会提出其他问题让他们在课下完成,通过对其观点进行点拨,给予学生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三、评价,“讲”出激励
课堂如果只有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在努力经营的话,课堂将会变得渐渐失控,或者教师因学生不能给予预期的响应而失去讲课的热情并且轻视学生,或者学生因教师讲述得乏味单调而失去听课的渴望,厌恶课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其做出评价,使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热爱学习的作用。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对学生的问答环节做出了回应,鼓励他们求真知,追求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对待知识要努力探索,直到获得自己的答案为止。对生1的评价:“看来你认真阅读了课文,找到知识点的所在,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期待你下次精彩的表现。”对生2的评价:“你概括得很好,你肯定也是认真阅读过课文,知道其中的关键所在,还能恰当地表达,真是很棒!如你所讲,林则徐是为了宣告中国对抗外侮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向中国的百姓证明,清政府对外国列强是不会姑息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表现出教师的关怀和公正,鼓励他们不断学习与思考。
四、延伸,“讲”出广阔
一堂有成效的语文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对课堂做出适当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独立思考精神的养成。课堂的延伸,可以是对人文精神的讲解,对文章独特写作风格的讲解,对文章作者个人生平的讲解,对诗词平仄韵律之美的讲解,对某项技能学习技巧的讲解等。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销烟》时,笔者就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作了一番延伸,让同学能够深深认识到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报答祖国的必要性。师:“同学们,虎门销烟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代表着近代中国的爱国志士同帝国主义列强破坏中国的行动坚决抗争到底的决心与毅力,代表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外国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的不屈斗志。”生1:“是的,老师,落后就要挨打。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才会被外国列强一再欺凌。”生2:“不忘国耻,努力学习,做祖国未来的领头兵。一定要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来维护世界和平。”笔者认为,对学生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延伸,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教师及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应不断进行自我修正,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反馈建议进行认真研究。通过导课点燃课堂氛围,唤醒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讲”的艺术,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03).
[2]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