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单组分系统相图”为例

来源 :科学咨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3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STEM教育理念,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构建了”学科融合四步法”混合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单组分系统相图”为案例开展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依托多通道阅读的助推,我园开展了小班种植课程《落叶飘飘》.该课程主题完全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定下来的,幼儿、老师、家长们一起收集和利用丰富的绘本资源,拓宽了活动途径,让小班幼儿从绘本中”走出去”,玩转各种树叶.孩子们由对树叶的兴趣,延伸至对植物的兴趣,并催生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萌芽.
本研究的目标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高等工程能力,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师资、生源、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以重庆两江国际KAIST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筛选出关键性问题,经过分析和实践,探索出可持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高等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笔者结合当地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和自身工作实践的探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意义、综合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进行探索性的实施,以期更好地培养出服务当地经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娴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对数”知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中会碰到较多的问题,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进行研究,以”对数”教学为例,分析了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希望可以提升对数教学的效果,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接收的知识也日益丰富起来,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是非的分辨能力差,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将课程教学与德育渗透同时进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信息人才.
重庆市融汇·清华实验中学校英语备课组践行高效的在线集体备课理念,认真组织、精心筹划、推陈出新.本文对我校初中英语线上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为学生提供高度适配的线上学习资源,并寻找切实的实施途径,提高学生线上乃至以后的线下学习效果.
项目课程是一种能满足所有幼儿需要的教学方式.项目课程对幼儿的语言发展、社会互动、动作技能、观察能力、推理及创造思考能力都有帮助.项目课程对幼儿的另一个潜在益处是:让家长欣然且易于参与学校活动,我们将通过观察、自主学习、探索、寻找、搜集资料,知道月亮有着不同的月相,月亮是会行走的等,通过家长的参与及天文专家的介入,使活动达到高潮,把”月亮的故事”融入每个游戏,整个活动体现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家长与幼儿的共同行动,捕捉并记录了月亮的不同形态、月亮的运动、月亮上有什么等,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新高考改革提出”3+1+2”模式后,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师范生发展的新尝试.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科学”复合型公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报考动机、课程设置、学习困难和自我认同感四个方面分析此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结果表明此专业学生报考的外部动机大,而内部动机相对不足;课程设置整体符合学生需求;学生存在思维转变困难、无相关学习经验指导、学科基础薄弱等学习困难;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高.因此,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课程设置,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维持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期、新时代的学前教育要求,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关心,并促进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新媒体手段探讨了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