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课论视野下的寓言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结合文本语境和汉字文化语境理解“窜”“此”“乐滋滋”等字词的意思,书写“守”“丢”。
  2.通过分层次朗读、复述,理解故事内容和题目意思。
  3.通过情境劝说,理解寓意,懂得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在课前游戏中识字
  
  1.师:老师想去一片小树林和田野,谁能满足老师的心愿,画出一片树林和田野?(指名学生画)
  2.师:老师在树林旁造了一座房子,并用双手守住。(用甲骨文写“守”)哪一部分表示“房子”?“寸”在古代表示双手。“一”和“寸”上下组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平时,你看见谁在什么地方守住什么?
  3.师:今天,我们去学习一个种田人和“守”有关的寓言故事。
  【点评:素课论观照下的导课,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在师生互动中营造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教师先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创作田园图,并通过风趣的师生对话,营造轻松的学习情境,再将情境图转化为学生识字、言语实践的语境,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字源图发现汉字偏旁“一”“寸”的基本字义,再结合情境图思考两个偏旁组合在一起有什么联系。学生在主动展开形象思维、联系生活进行拓展组词造句中,接触凝聚在“守”中的汉字文化——用自己的双手守卫居住的家园和精神家园。这也为后面深入理解寓言故事主人公愚蠢的想法和行动作了铺垫。】
  
  二、揭示课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欲望
  
  1.教师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学生在课堂笔记上认真书写一遍)
  
  2.引导学生回忆:听过这个故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学生说)
  
  3.介绍作者: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大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韩非。(板书:韩非)他看见身边有很多能引起大家思考的现象,就把它们写了出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个故事。
  【点评:素课论视野下的导课要简洁、明快,能激活学生的前理解,避免在零起点上展开忽视学生已有基础的学习。教师让学生通过写来积累词语,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将自己和故事联系在了一起;接着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趣闻,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又有效地进行了目标导向。教师不是让学生将目标锁定在具体的情节内容上,而是让学生关注故事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让学生一开始就在浓厚的寓言文化语境中学习。】
  
  三、读通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梳理学生的读书方法,素读课文。
  (1)师:有趣的故事该怎么读啊?谁来给大家提提建议?
  (根据学生的发言,梳理出读书方法:①读通、读流利;②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神情和心里的想法;③读懂道理,读出自己的看法。)
  (2)学生自由读4分钟,读懂故事。
  【点评:联系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组块,实现语文学习的增量,这是素课设计的起点。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读有趣故事的好方法,帮助系统梳理后,让他们初步知道读书有三个层次。在第一次素读时,教师不作任何要求,只是让学生在轻松无压力的4分钟里自由读通故事。】
  
  2.在语境中识字。
  导语:这篇故事里面哪一段生字最多最难读?(根据学生发言选择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在汉字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中识记生字。
  ①学习“此”:第一层,学生互相交流有什么办法记;第二层,看教师演示(拿出一些纸,去掉底下一些,再去掉一些,剩下一张,来理解“此”与“些”的字形异同和意思,联系生活场景进行词串拓展——“此张、此文、此时、此刻”:第三层,回到课文语境,种田人“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联系课文读句子)
  ②运用看字形、联系偏旁想意思、编字谜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丢:一 去,字谜“一去不回来”。
  锄:金 助,字谜“铁器帮助挖地”。
  桩:木 庄,字谜“村庄左边树木多”。
  撞:十 童,字谜“儿童走路要手扶”。
  ③理解生字意思后,再读课文第三段,读出语言的味道。
  【点评:素课论观照下的识字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汉字文化语境,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联想字义,再回到文本语境来理解语境意义,这不仅让学生从源头来理解基本字,更是让学生通过意象思维的方式学习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思维方式,让学生渐渐感受到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歌,一个故事。教师从学生认为难读的段落出发,先抓住会意字“些”,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在了解“此”的基本意义后,从“此张”到“此地、此时、此刻”词串拓展,进而理解“此”的本义和语境意义。再让学生也尝试用分析字形、联想字义的方法理解其他生字,并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编字谜,不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再回到课文语境,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使得汉字在阅读中具有原型启发的意义。】
  
  3.理解题目意思。
  导语:你能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题目中四个字的意思吗?
  (1)联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每个字的意思。(指名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画“株”)
  (2)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连词说)
  
  4.概括性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导语:谁能看着这幅图,用简洁的话把故事说清楚、说完整?
  (1)同桌互说。
  (2)创设情境复述:怎么给正在烧菜的妈妈讲这个故事?(师生合作)
  【点评:素课论观照下的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特点。故事类课文教学,要扎实进行复述,把别人的故事转化成自己的故事。教师突出寓言故事教学的“复述”训练,做到有时间保证、有方法引领、有虚拟的“真实情境”支撑,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整体观照,并在听辨中思考怎么让学生说简洁、说清楚、说完整,扎扎实实地进行言语概括性训练。】
  
  四、读出表情、揣摩心理,读懂寓言
  
  1.读出人物表情。
  导语:我们读故事不仅要读通,还要读出表情。同学们看看课文的第一段,你要读出种田人什么表情?怎么把这些表情读到自己的脸上?
  (1)学生自己练读,找出有联系的词语,体会种田人的表情。
  (2)根据学生的交流,组织品读,体会“惊讶”。
  ①体会“死了”“窜”“撞”等词语和“惊讶”神情的联系。
  ②重点理解“窜”:可以换成哪些词语?联系字源,(出示窜的字源图和字体演变)想想动物“窜”时的心情会如何?这一个“窜”,结果会怎么样?
  ③这么一窜,使种田人感到很奇怪。谁来读好?
  (3)这个种田人明白兔子撞死的原因吗?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来?
  ①学生交流对“不知怎么的”的理解。(是啊,种田人不明白,连作者也不明白。所以,他就用“不知怎么的”来表达。)
  ②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请你用“不知怎么的”来说一句话。
  (4)兔子撞死会经常发生吗?(学生交流,师板书 理解“偶然”)
  (5)抓有联系的词语复述:种田人为何惊讶。(指名说、点评)
  【点评:为了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怎么把种田人的表情读到脸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神情的语句,要读出表情就必须反复读课文,抓住有联系的词语,恢复文本的语境,揣摩种田人当时的神情。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围绕“惊讶”来品读“窜、撞、死了、不知怎么的”等词语,体会惊讶的神情。在理解“窜”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从字源图的字根去猜想字义,通过换词比较、回归文本语境推想等几个思维过程,让学生对“窜”所描绘的状态、产生的结果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2.读出人物想法。
  导语:读故事还要读出人物内心的想法。这个种田人白捡了撞死的野兔后,到底在想什么?请和同桌一起读课文第二段。
  (1)读出想的神情:乐滋滋。(出示句子)
  ①比较“乐悠悠、乐呵呵”和“乐滋滋”的偏旁,猜想意思,在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好?默读并找出理由。
  ②乐滋滋的想法会实现吗?这是怎么样的想法?(空想、异想天开)
  ③种田人还会怎么想?
  (2)这种不想劳动就想得到收获的想法叫什么?(不劳而获)
  (3)字源演示理解“获”,联系课文:种田人结果怎么样了?(理解“一无所获”)
  【点评:充分感受寓体形象,是学生理解寓意的基础。学生在“怎么读出人物想法”的任务驱动下,与文本高频度接触,在自己读、与同桌互动、交流读中,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先让学生想象人物空想时的神态读,如采用理解“乐滋滋”的本义后“想象读”的方法;再在复述中,转换语言读,如加上语气词,突出人物的想法异想天开;接着,拓展“获”的字源意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推理、判断,认识到寓言人物的主要毛病,为后面学生理解寓意作了铺垫。】
  
  3.读出自己的看法。
  导课: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出人物的想法,还要看看自己对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赞美他还是批评他?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把自己的态度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
  (1)自己练读课文:抓有联系的词语,读出自己的看法。
  (2)在学生交流中点拨:“丢下了锄头”意味着什么?“整天坐着”不是很尽责吗?
  (3)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儿子,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同桌合作:一位当种田人,整天坐着,自言自语些什么:劝说的人要诚恳地指出他的错误,并帮助想办法改正。)
  (4)情境复述:种田人守株待兔的事情,被一位记者知道了。他来采访种田人的邻居。这位邻居会怎么向记者介绍呢?邻居重点讲什么?
  (5)韩非想出这个故事,是要说给谁听的呢?他是说给皇上听的,不过他说得很简洁,你想知道他怎么说的吗?(出示原文)
  ①借助拼音读读。发现与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②课本上的故事是根据古文改编的。可以把人物的表情夸张,把人物的想法夸张,把人物的行动夸张,这样既让人感到好笑,又给人以启发。
  (6)总结:像这样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就是寓言。
  【点评:教师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种田人的看法。学生自然把自己对寓意的理解融合其中。由于前面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已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劝说情境中,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体验,对种田人提出诚恳的、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又链接原文语境,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
  
  五、在语境中写字
  
  1.导语: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好的想法应该要把它丢弃。(师范写“丢”字的“丿”)什么想法应该把它重重地撇去呢?
  (1)学生谈自己看法。
  (2)让这些不好的东西“一去不还”。
  
  2.师:那我们要守住什么?做人的道理,也是做人应遵循的规律、制度。(范写“守”字)
  
  
  3.学生生书写“守、丢”,评价。
  【点评:素课论观照下的写字指导,不只强调把字写端正,停留在表面的字形指导,还要结合语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知意构形”的过程,也就是要把汉字背后的文化和汉字构形的思维方式,直观地、富有趣味地渗透给学生。教师在指导写字时,应注重结合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每一个笔画及其位置关系的文化信息,感受到“丢”的一撇会说话,在写这个笔画时,仿佛听到故事的作者在告诉我们“要丢弃不劳而获的想法”,起笔要有力;在指导写“守”时,引导学生思考做人应该守什么,让学生理解“寸”中一点的内涵和写法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到写好字就是学会做人的道理。】
  
  【总评】
  
  本课例体现了素课论“本色朴实,让学于学生,减少教师排放量”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情境中走进文本。通过“读通故事,了解大意,理解题意”“读出人物神情和想法”“读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等几个层面进行反反复复地潜心会文,通过把握文本的语言现象进行“语言感悟、理解、巩固、应用”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阅读寓言的方法。
  立足语言文化进行识字教学,体现“素本”思想。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汉字的原型启发作用,让学生观察字源、分析汉字字根之间的关系、联想汉字的基本意思,再结合生活语境和文本语境理解汉字的语境意义,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在汉字文化背景中进行词语积累和运用。
  复述,是寓言故事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概括性复述、创造性复述等言语过程中走进人物内心,还让学生感受寓言文体的表达方式,为今后创编故事打下基础。
  从“个”走向“类”的学习。让学生在识字中总结方法,再进行迁移识字,从而认识一类汉字:让学生在“抓有联系的词语,品读人物的神情、内心想法、愚蠢的行为来体悟寓言人物的可笑,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习得了阅读寓言的方法,从而为今后学习更多的寓言故事奠基。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310003浙江外国语学院310012)
其他文献
习作目标:  1.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一件事写具体。  2.体验写作的轻松愉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和兴趣。  3.在习作中表达对爸妈的一份孝心。  教学过程:  聊—演—写—评—改。  课前话题:  1.欣赏《感恩父母》的动画,说说心里的感受。  2.心中有爱,我们要大声喊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板书爱心)  一、聊中忆 解“材料”之困难  呈纸巾,引孝心  师:就凭这
摘 要:让农村学校校园足球有效开展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健全各大职能体系,让校园足球的运转顺畅和谐;调控足球各类活动,让校园足球发展得以全面提升;借助校外力量,让校园足球尽显活力与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终的活动者及受益者。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学方法;全面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
“会写”一直被认为是识字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在笔者看来,“会”字里面的内涵十分丰富,一是指所写的汉字呈现的最后形态正确无误,如笔画、间架结构等;二是指写字的过程正确无误,如笔顺、写字姿势;三是指写出来的字比较美观,容易辨认,让人看着舒服。  但是汉字书写有其独特性:一是每个汉字面貌不一,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是独特的生命体,每个汉字都体现了古人对某种事物的理解,这给写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二是汉字在其发展
本年度讨论以2017年版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指标及其实施方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附录1、附录2]为参考,探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如何体现体育核心素养等问题。理论研究者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基层研究者则可侧重于实践操作层面的分析或以“案例与分析”形式呈现。  第三期:如何根据“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
钱梦龙老先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过“四关”:认读关、概括关、感悟关、探究关。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要素中层级较高的一种能力。2011年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段的概括能力培养是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其过程并未得以充分展开,具体表现为教师对阅读能力要素认识的不清晰,学生缺少概括
一只叫紫岚的母狼,漂亮、聪明、有野心。它时刻铭记着丈夫黑桑想要成为“狼王”的遗愿,希望黑桑的未酬壮志,在它们的孩子身上得以实现。紫岚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大白狗虎视眈眈的注视下,艰难地产下了自己的孩子,其中一只雄性的小狼不幸夭折。它最偏爱黑仔并有意培养,可是,这个最有可能成为狼王的幼仔,却被金雕夺去了生命。紫岚只得转而培养蓝魂儿,可在狼群中渐渐崭露头角的蓝魂儿最终命丧猎人的机关。被逼入绝境的紫岚
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虽是极而言之,却说明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物对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传统国学经典诵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落实,但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校园里传来国学经典诵读声的同时,也出现了如过程繁杂、死记硬背、歪曲误读、
困境:作茧自缚     跟随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学习期间,在虞老师的指导下,我上了《两只小狮子》一课。《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勤-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
【设计意图】  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性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课并不是科学知识探究课。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对课文中的有些农业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而且农业知识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怎样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了解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不忘语文的本性——字词认识与书写、朗读、语言的积累?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参观农业展览馆为线索,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分散识字、观察插
人教版三下《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孤儿院里的孤儿阮恒为救护受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同伴生命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体现崇高的友情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反复诵读课文,查找资料,精心设计了一份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时,我却发现自己的设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只想着如何把这篇文章上得感人,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理解的程度。我让学生抓住阮恒“克服献血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