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作为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为世人所熟知,但是,那里严厉的惩罚机制也为世人所知晓。分析新加坡美好的原因,“重罚”实在是功不可没——无论是谁,只要你违反了新加坡的法律,都不能幸免严厉的惩罚。经济处罚是一个方面,此外还必须接受一定量的劳动处罚。如果你拒绝接受处罚,那么你最终得到的将是加倍的处罚,直到处罚完毕。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多数人都会受过这样或那样的处罚。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你被罚过吗?那是怎样的记忆?你认为那些惩罚对吗?它对你的人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那些年,我们曾挨过的罚
张晓琳:上初一时,我有一次早上起迟了没吃上早饭,临出门时往书包里揣了只大苹果。到了第二节数学课,觉得饿得慌,就趁老师背对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时偷偷拿出那只苹果啃了起来。哪知“音量”没控制好,被猛然回头的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按照班里不成文的规定——凡上课偷吃零食者必须给每位同学买一份同样的食品——我面临为40多名同学各买一只苹果的处罚。由于苹果价格过高,且数量太大,而且我的“认罪”态度极好,老师遂减轻了处罚,让我给每位同学买一个砂糖蜜橘。那一次,几乎用尽了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从此,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偷吃东西了。但这次处罚也给我带来了一样意外的好处——从这以后,同学们带了什么可口的小吃,往往也会有我一份。真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王子聪:我曾经的一位班主任是位歌迷,所以她最拿手的处罚妙招便是唱歌。如果我班某个同学在一周之内犯了错,那么就必须在周五班会课例行的“演唱会”上露一手。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要演唱《至少还有你》。刚开始唱的时候,由于那个同学唱功不到家,班里传出的哄笑声不断。但是唱着唱着,他逐渐进入状态,有些同学便轻声跟唱。最后,这个同学的个人表演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合唱。虽然我们的歌声算不上好听,但是全班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透过这歌声,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这首歌旋律上的动听,还有我们师生间的默契和一种莫名的感动。此后,班会课上的这一“处罚项目”便成了我们最向往的节目。
蔡一飞:我初三时一位物理老师处罚学生很有创意——不打,不骂,而是面带微笑地让你去做大量额外的练习。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佳,那你就算是遭了灭顶之灾。记得我有次考了平均线以下的分数,物理老师便让我到书店里买了一本他指定的练习册来做题。那是一本16开64页的练习册,要求我一周内做完,而且准确率不低于85%,完不成再加码。于是那一周除了上课和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那本练习册上,直做得两眼昏花涕泪纵横,直到现在看到物理练习都恶心。不过从那之后,我的物理成绩基本上都在平均线以上了——不知是因为做了那本练习册夯实了基础,还是怕再遇到那样的惩罚,从此学习认真了。
彭鹏:我最怕的是数学老师。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惩罚学生有他的一套“独门秘笈”,那就是如果学生考试没考好,就罚学生写一篇3000字以上表扬他的文章,要求不浮夸、不吹捧,真实可信有感情。下次没考好,还写,而且不能与上次雷同。他对我们这种另类“处罚”的理由倒也简单:“我教你这么辛苦,你还考得这么差,让我很不高兴。你得写表扬文章让我高兴,我高兴了,我们就扯平了!”不过他的这种处理方法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那些应该考好却没有考好的同学。而这“3000字”、有“真情实感”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只好搜肠刮肚回忆数学老师的万般好处,你别说,这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顿悟:如果我们再考不好,就太对不起他了。
是鼓掌欢呼“你真棒”“你最棒”效果好,还是有效地惩戒更能触及一个人的灵魂?你是主张“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认为应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请“主罚派”与“反罚派”各自陈述观点,以切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事例进行辩论。
校园bbs:罚之论辩
刘鹏飞(反罚派):我始终相信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教育专家卢勤则说得更形象:“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诀,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因为中小学生心智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出错就会受到家长、老师的处罚,这只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畏首畏尾,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我身边有一些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同学,他们性格的形成,往往都是因为受到过这样那样的处罚或家长、老师管教过严所致。相反,那些性格阳光,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都是平日里老师、家长管理宽松、受到赞赏较多的同学。
赵燕青(主罚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一般来说,惩罚是针对故意犯错的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而适度的处罚恰恰是帮助犯错者记住教训,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少走弯路。其实,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个不断接受自然惩罚(如对雷电的认识等)、积累经验(获得知识)、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惩罚正是为了使学生在认识之路上少走弯路、错路,避免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成本更大的惩罚,所以应成为一种必需的教育手段。
李镇东(反罚派):陶行知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一位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留下。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学生惊疑不定地接过糖。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学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这一连串的“奖励”与大声呵斥甚至体罚相比,哪种效果更好呢?
石晓薇(主罚派):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样一段往事:他小时候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赔12.5美元。他的父亲知道后对里根说:“玻璃是你打碎的,这钱要你自己赔,我先给你垫上,你以后必须还我。”于是,里根放学后每天都到街上给人家擦皮鞋,攒足了钱还给父亲。里根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他从这件事中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正因为懂得犯了错要承担责任,他才会时时警醒自己不犯错、少犯错。如果当时里根的父亲不是对他进行适度的处罚,反而夸奖他“脚法硬朗,力度不错”,这能在里根幼小的心灵中种植下“一个人在犯错之后必须承担责任”的意识吗? 惩戒教育必不可少。那么什么情况该罚,怎样罚合适,怎样的惩罚既能起到惩戒作用又能让人心服口服?我们就请学生、老师和家长分别从自身的角度来谈谈这个“罚”字吧。
罚出来的美好
学生如是说——
马小帅:我初中以来已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习作,这得感谢我初一时的语文老师。可以说我今天的作文水平就是他给“罚”出来的。当时只要我们的作文不合要求,他就会在课后将我们叫去,先讲作法,再罚重做。最多的时候,我被“罚”写过五遍。就是在一遍遍的罚写中,我悟出了写作要领,写作水平也一天天提高了。事实上,当时我也常常抱怨,但过后想想,这种“罚写”的办法对于治理我们这些在写作上得过且过的人真是一剂良方。有些老师在教学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随时予以表扬,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短处并及时纠正,这两种老师都是好老师。“为师宜严严是爱”,达·芬奇就是在名师费罗基俄一遍遍罚画鸡蛋中打下扎实的绘画功底的!
朱昕阳:在我的记忆中,收藏着无数我成长中收获的奖赏,但更多地珍藏着我在出错时受过的处罚。而且从理性的角度看,那些处罚更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重要以及各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记得我第一次挨妈妈打,那是我将小朋友的东西带回家;记得我第一次被老师罚站,那是因为我在英语课上偷偷画漫画;记得我第一次被交警训斥,那是因为我怕迟到而闯了红灯……至今回想起来,对那些处罚过我的亲人、老师和陌生人,我没有丝毫的恨意,只有无限的感激,因为他们在我可能走上岔道的时候及时矫正了我,让我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那些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处罚,就像园丁们对树木的修剪,正是为了让这些植物茁壮地生长。那一时间的疼痛,也许正是我们生命中所必须吸取的精神营养。
家长如是说——
庞皓月:今天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很多家庭中过着一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小皇帝”生活。所以很多家长在选择教师时都希望能有一位“严师”来管教孩子,从而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因此我们可以说,那种严慈兼备、赏罚分明的老师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还是很有市场的。虽然“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已有些不合时宜,但一味地宠着、哄着,同样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严格教育孩子,应当成为每个家庭的第一要务。
丰帆:谈到“惩戒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都会拿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虎妈”“狼爸”作为成功的范例。其实,我认为“惩戒教育”值得重视,但“虎妈”“狼爸”绝不是成功的“惩戒教育”的典型,他们是在应试教育语境下才能存活的一种“野蛮教育”的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惩戒教育”是让学生具备一种承担责任的素质。
教师如是说——
张利申:“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事先已经做出了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且这种规定已经得到学生的认知和认可。而“体罚学生”是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其实,“惩戒教育”和“赏识教育”正是教育这架马车上的两只车轮,缺失其中之一,我们就无法前行。
冯晓红: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有过,就需要有人去指点,去批评,去责令其改正;指望一个人去自我反省、“自我修复”,纵然可能,也要多费时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出于爱心,我们的行为迟早会得到学生的理解甚至感激。富有意味的是,在英语里“fine”这个单词既有“美好”之意,也有“处罚”的意思,那么就让我们运用好“处罚”这一手段,罚出个“美好”的人间来!
(编辑 文 墨)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多数人都会受过这样或那样的处罚。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你被罚过吗?那是怎样的记忆?你认为那些惩罚对吗?它对你的人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那些年,我们曾挨过的罚
张晓琳:上初一时,我有一次早上起迟了没吃上早饭,临出门时往书包里揣了只大苹果。到了第二节数学课,觉得饿得慌,就趁老师背对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时偷偷拿出那只苹果啃了起来。哪知“音量”没控制好,被猛然回头的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按照班里不成文的规定——凡上课偷吃零食者必须给每位同学买一份同样的食品——我面临为40多名同学各买一只苹果的处罚。由于苹果价格过高,且数量太大,而且我的“认罪”态度极好,老师遂减轻了处罚,让我给每位同学买一个砂糖蜜橘。那一次,几乎用尽了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从此,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偷吃东西了。但这次处罚也给我带来了一样意外的好处——从这以后,同学们带了什么可口的小吃,往往也会有我一份。真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王子聪:我曾经的一位班主任是位歌迷,所以她最拿手的处罚妙招便是唱歌。如果我班某个同学在一周之内犯了错,那么就必须在周五班会课例行的“演唱会”上露一手。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要演唱《至少还有你》。刚开始唱的时候,由于那个同学唱功不到家,班里传出的哄笑声不断。但是唱着唱着,他逐渐进入状态,有些同学便轻声跟唱。最后,这个同学的个人表演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合唱。虽然我们的歌声算不上好听,但是全班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透过这歌声,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这首歌旋律上的动听,还有我们师生间的默契和一种莫名的感动。此后,班会课上的这一“处罚项目”便成了我们最向往的节目。
蔡一飞:我初三时一位物理老师处罚学生很有创意——不打,不骂,而是面带微笑地让你去做大量额外的练习。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佳,那你就算是遭了灭顶之灾。记得我有次考了平均线以下的分数,物理老师便让我到书店里买了一本他指定的练习册来做题。那是一本16开64页的练习册,要求我一周内做完,而且准确率不低于85%,完不成再加码。于是那一周除了上课和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那本练习册上,直做得两眼昏花涕泪纵横,直到现在看到物理练习都恶心。不过从那之后,我的物理成绩基本上都在平均线以上了——不知是因为做了那本练习册夯实了基础,还是怕再遇到那样的惩罚,从此学习认真了。
彭鹏:我最怕的是数学老师。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惩罚学生有他的一套“独门秘笈”,那就是如果学生考试没考好,就罚学生写一篇3000字以上表扬他的文章,要求不浮夸、不吹捧,真实可信有感情。下次没考好,还写,而且不能与上次雷同。他对我们这种另类“处罚”的理由倒也简单:“我教你这么辛苦,你还考得这么差,让我很不高兴。你得写表扬文章让我高兴,我高兴了,我们就扯平了!”不过他的这种处理方法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那些应该考好却没有考好的同学。而这“3000字”、有“真情实感”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只好搜肠刮肚回忆数学老师的万般好处,你别说,这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顿悟:如果我们再考不好,就太对不起他了。
是鼓掌欢呼“你真棒”“你最棒”效果好,还是有效地惩戒更能触及一个人的灵魂?你是主张“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认为应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请“主罚派”与“反罚派”各自陈述观点,以切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事例进行辩论。
校园bbs:罚之论辩
刘鹏飞(反罚派):我始终相信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教育专家卢勤则说得更形象:“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诀,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因为中小学生心智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出错就会受到家长、老师的处罚,这只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畏首畏尾,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我身边有一些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同学,他们性格的形成,往往都是因为受到过这样那样的处罚或家长、老师管教过严所致。相反,那些性格阳光,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都是平日里老师、家长管理宽松、受到赞赏较多的同学。
赵燕青(主罚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一般来说,惩罚是针对故意犯错的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而适度的处罚恰恰是帮助犯错者记住教训,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少走弯路。其实,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个不断接受自然惩罚(如对雷电的认识等)、积累经验(获得知识)、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惩罚正是为了使学生在认识之路上少走弯路、错路,避免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成本更大的惩罚,所以应成为一种必需的教育手段。
李镇东(反罚派):陶行知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一位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留下。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学生惊疑不定地接过糖。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学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这一连串的“奖励”与大声呵斥甚至体罚相比,哪种效果更好呢?
石晓薇(主罚派):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样一段往事:他小时候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赔12.5美元。他的父亲知道后对里根说:“玻璃是你打碎的,这钱要你自己赔,我先给你垫上,你以后必须还我。”于是,里根放学后每天都到街上给人家擦皮鞋,攒足了钱还给父亲。里根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他从这件事中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正因为懂得犯了错要承担责任,他才会时时警醒自己不犯错、少犯错。如果当时里根的父亲不是对他进行适度的处罚,反而夸奖他“脚法硬朗,力度不错”,这能在里根幼小的心灵中种植下“一个人在犯错之后必须承担责任”的意识吗? 惩戒教育必不可少。那么什么情况该罚,怎样罚合适,怎样的惩罚既能起到惩戒作用又能让人心服口服?我们就请学生、老师和家长分别从自身的角度来谈谈这个“罚”字吧。
罚出来的美好
学生如是说——
马小帅:我初中以来已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习作,这得感谢我初一时的语文老师。可以说我今天的作文水平就是他给“罚”出来的。当时只要我们的作文不合要求,他就会在课后将我们叫去,先讲作法,再罚重做。最多的时候,我被“罚”写过五遍。就是在一遍遍的罚写中,我悟出了写作要领,写作水平也一天天提高了。事实上,当时我也常常抱怨,但过后想想,这种“罚写”的办法对于治理我们这些在写作上得过且过的人真是一剂良方。有些老师在教学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随时予以表扬,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短处并及时纠正,这两种老师都是好老师。“为师宜严严是爱”,达·芬奇就是在名师费罗基俄一遍遍罚画鸡蛋中打下扎实的绘画功底的!
朱昕阳:在我的记忆中,收藏着无数我成长中收获的奖赏,但更多地珍藏着我在出错时受过的处罚。而且从理性的角度看,那些处罚更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重要以及各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记得我第一次挨妈妈打,那是我将小朋友的东西带回家;记得我第一次被老师罚站,那是因为我在英语课上偷偷画漫画;记得我第一次被交警训斥,那是因为我怕迟到而闯了红灯……至今回想起来,对那些处罚过我的亲人、老师和陌生人,我没有丝毫的恨意,只有无限的感激,因为他们在我可能走上岔道的时候及时矫正了我,让我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那些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处罚,就像园丁们对树木的修剪,正是为了让这些植物茁壮地生长。那一时间的疼痛,也许正是我们生命中所必须吸取的精神营养。
家长如是说——
庞皓月:今天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很多家庭中过着一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小皇帝”生活。所以很多家长在选择教师时都希望能有一位“严师”来管教孩子,从而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因此我们可以说,那种严慈兼备、赏罚分明的老师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还是很有市场的。虽然“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已有些不合时宜,但一味地宠着、哄着,同样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严格教育孩子,应当成为每个家庭的第一要务。
丰帆:谈到“惩戒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都会拿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虎妈”“狼爸”作为成功的范例。其实,我认为“惩戒教育”值得重视,但“虎妈”“狼爸”绝不是成功的“惩戒教育”的典型,他们是在应试教育语境下才能存活的一种“野蛮教育”的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惩戒教育”是让学生具备一种承担责任的素质。
教师如是说——
张利申:“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事先已经做出了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且这种规定已经得到学生的认知和认可。而“体罚学生”是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其实,“惩戒教育”和“赏识教育”正是教育这架马车上的两只车轮,缺失其中之一,我们就无法前行。
冯晓红: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有过,就需要有人去指点,去批评,去责令其改正;指望一个人去自我反省、“自我修复”,纵然可能,也要多费时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出于爱心,我们的行为迟早会得到学生的理解甚至感激。富有意味的是,在英语里“fine”这个单词既有“美好”之意,也有“处罚”的意思,那么就让我们运用好“处罚”这一手段,罚出个“美好”的人间来!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