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策略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1 重视课堂教学 提升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乐学,最为关键的,离开了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索然无味,枯燥了。
  1.1 剖析形象,审美鉴赏
  审美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审美的对象是形象。小学语文大多作品是艺术经典,它用语言来刻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它所呈现的形象是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鲜活起来,把课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语言,使学生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共鸣,强化艺术感受。要使学生加深对形象的鉴赏,可从哲学角度出发。
  1.1.1 联系的角度。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时,若孤立理解人物形象,那只能是片面的。必须全面地,联系地理解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更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物性格。课堂教学时要从联系的角度,对课文写作的相关背景进行相应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理解形象。
  1.1.2 突出重点。历来的文学作品,以塑造典型人物,最逼真、最能打动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重点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图片、音像等情景、激情朗读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1.1.3 注重细节。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句话的教学,都应显示教者的睿智,学者的聪慧。细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紧扣细节,一点突破,由点及面,既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又能凸现文章主旨,提高了语文教学实效。细节教学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现实生活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事情固然能打动人,给人以美感。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正如美的范畴一样,除了崇高之美,还有和谐之美。血战沙场、英勇献身是一种崇高的美,而生活中的一颦一笑有时也会令人铭刻在心,因此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细节进行启迪,十分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1.2 激发想象,美化心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如此,欣赏亦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义和意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老师们可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和想象能力,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画面,这不仅顺应儿童长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心理年龄特点,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2 注重课外活动 重视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是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一样,但若只限于课内,是十分狭隘的。因为,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美育,所以美育在语文 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能促进课堂教学,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2.1 开发思维,促进交流。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举办辩论比赛,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运用完备的陈辞,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尽意驰骋飞翔,此过程,开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能力。活动中,让学生交流好词好句,开展评论,既能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2.2 增强体验,朗读探究。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当重视朗读,在朗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像。如诗歌《瀑布》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的由衷的赞美。教学时,首先,我通过让孩子们从欣赏画面入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奇妙世界中去,并让他们喜爱朗读心爱的作品,同时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梦幻世界,达到了文与情地交融,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然后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那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通过范读激情、配乐激趣、情景动情、角色悟情等形式,引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语言美。在课外,学生创作、排练、表演课本剧、相声,写调查报告,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与此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和美感。
  语文的审美化教学体现了"鉴赏美-内化美-表现美"这一动态的过程,而语文课外活动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美育在其中的渗透显得更加的自然,其功效不仅潜移默化,而且是事半功倍的。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大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必修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必修模块的功能,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探究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模式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究性教学  学校提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通过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我认为:其一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
【摘 要】“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突破口。“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把中职体育课纳入整个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形成终身体育能力。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中等专门职业技术人才的重
期刊
“共振”是指物体在受振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脑力劳动过程,也应力求和谐共振。如何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谐共振呢?  1 “换位思考”是和谐共振的前提  教学双方,由于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及所处角色位置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往往成了师生交流的障碍。语文教学欲和谐共振,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以消解交流障碍,准确把
期刊
【摘 要】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关键词】英语;课外活动;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英语课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积极的奉献精神,有热心、有责任心、有信心;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中职学校班主任。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称职;工作  1 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具有积极的奉献精神  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时长比中小学班主任多,压力更大。大多数班主任每天早早的
期刊
【摘 要】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沟通;交流;成长;个性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不断积累,也是教师成长道路中的基石。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时候觉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以陕西高校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找出问题,为该群体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特征;陕西  前言  高校教师是高校科研、教学的主体,尤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他们体育健身
期刊
【摘 要】由于语文教材担负着德育、美育、文学熏陶的多项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情感,几乎每一次与中学教材鲁迅作品调整有关的话题都会引发激烈的争论。抛开“鲁迅大撤退”背后的社会思想争论不谈,我们可以从历次鲁迅作品的调整中窥视到中学教材出版思想演变的痕迹。  【关键词】小学;历史;思想演变  1 在编辑思想上,从“政治挂帅”向“以人为本”转化  纵观中国百年语文教材史,语文教材实际上承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物理新教材中变以往验证性的分组实验为主动探究式的分组随堂实验,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的时空。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并从实验中感悟、探究,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期刊
【摘 要】认真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得以全面而充分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无意识地渗透与强化培养相结合期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乃是音乐欣赏教学所肩负的任务。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  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音乐)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教学秩序的课程模式。显然是与学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