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者的短曲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夏天,杨骚(当时叫维铨)到新加坡道南小学教书。
  维铨曾天真地认为,离开日本,离开中国,来到这个远离亲朋好友的异国他乡,那些纷繁的感情苦恼会渐渐地淡漠,再也不会那样的扰人心绪,这个初尝恋情的年青人哪里明白,这种东西并不因为空间的阻隔而稀释,千山万水,哪怕这山陡立如削峰高百仞,哪怕这水浩渺无涯深难测底,也没有办法拦截它的。它如此顽强地在维铨心中爬行伸张,布满维铨身上的处处机关。他长长地叹一声。
  琴如虽然已經结婚,这并不妨碍她窈窕地走进维铨的心里,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笑起来两边微微翘起的嘴角,活脱脱地出现在维铨的眼前。他不想拂开这身影,他希望这是真的。维铨从那张破书桌上拿起小提琴。舒伯特的《小夜曲》。美妙无比的琴声在道南小学这间简陋的卧室里回旋起来,房顶角落那张像八卦图案似的蜘蛛网,也在颤动着。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皎洁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这不是琴如的声音吗?维铨在倾听!
  他的手臂在运着琴弓,下巴抵住提琴。这似乎是许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想起仍历历在目。不知是在听自己的琴,还是听琴如的歌,其实已混在一起。两滴泪珠,从维铨苍白的脸颊上淌下。
  白薇从远远的东京寄来了信:
  “魔殿的女王”你心上的A妹,常常有信给你不?可怜她的丈夫病了。不知她心上欢乐的对手是谁啊?你给她的血书很密吗?请顺便教训她成一个好人!我们爱人,不仅是爱她青春的两分色。爱了的人,不应该纵她发挥邪毒。她向你谗毁我一些甚么?……我奇佩她的才,仍是痛爱她,把她放在心底。
  你莫疑我对A妹有些不好!!她,我终是有几分爱爱的,怕在你爱过她后我还在爱。惜她不懂我,徒摆她的泼!我,有时以蔷薇的幽香给她,有时以红热的爱暗示她,有时也以败北者的带泪的讽刺对她。反,正,都含爱,爱!
  去春A说她又爱你似的,我尽我所有的心理都向她痛快的谈了一回, 并劝她还是爱你,愿她能真爱你。这是我始终的心,不变的心,梦的心,即你解为偏狭的心!
  你和A妹通信与我何干?你一天写五封信给她是你的情。你最后的白孔雀只有一羽?那你一天没有她,你的白孔雀会一天天死去哩。啊,最好你是能在读我这信后三分钟忘记我!所有的东西能退还给我最好,怕障你赏美人的眼睛。
  A妹就是凌琴如。在这越过重洋抵达新加坡的信中,白薇总是不由自主地写到琴如。每当看到信中的这些地方,维铨就无法不回忆往事。这是使人幸福又使人痛苦的往事,这截然对抗着的情绪常常让维铨不堪忍受。
  1926年年底,白薇离开东京回到老家湖南资兴县,同样这个时节,琴如和歌川也从东京回湖南长沙,他们都企盼开始新的生活。这时候,白薇从资兴寄到新加坡的信仍然提到琴如。
  “啊,维弟!你美雅的环珂琳的歌声,故人中谁复来听!?你幻想的飞机,故人中谁和你共乘,──除了你的爱A.与P.?我灵魂葬在日本的旷林,生气灭于浩荡的东海,归到这块灰烬的冷土,弟,你切实地忘记,把我忘记!”
  白薇写这封信的时候,是1927年2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充满希望。可是,但凡维铨收到白薇提及琴如的信,心里便矛盾重重,难以排遣。想忘记,难忘记,根本忘记不了。在这远离故土和亲友的地方,一腔理不清的感情向谁倾吐?
  “提琴,Violin!/爱了你五六年,/算爱到你了,如今!/用几十张纸的银,/算将你买来了,夜夜伴我眠,/……提琴,Violin!哦,听!/自从爱了你,我的头发寸寸生,寸寸生。/人家抱着它哭泣时我也想起你,/人家指着它嘲弄时我也梦着你的美声音;/直到如今,啊!抱着你睡的如今,/……哦!提琴,Violin!/算爱到你了,如今,抱着你睡的如今!/但我朽腐的手指已弹不出完美的心,/我要把长长蓬乱颓废的头发削尽!/过往的浪漫史只遗下痛的哀音,/我或将抱着你望黑旋涡下沉!”
  在一个无法成眠的长夜,在椰风蕉雨的伴和中,维铨写下这首叫《头发和提琴》的诗,尽管这里只摘了十几行,同样能感受到维铨纷乱的心绪。在诗后,维铨写上“夜半,于星洲”的字样,也写上一个漂落海外的孤独旅人对往昔回忆的痛苦。
  在白薇从远方的国度寄来的信中,湖南妹子充满辣味的感情透过纸背,即使在写到琴如的信中,白薇同样袒露心迹。属于自己的就无须谦让,就是那些带着火药味的责备,后面都是一个个“爱”字。
  白薇的信,甚至谈到还不知在哪里漂渺的子女的教育。“维弟!我相信我的女儿,定是同你一个模样;不过比你白些。你不要吸烟就好了。我把她请你教养。第二天性,完全请你造就她!教她成个享乐的音乐家画家,不如叫她成个辛酸叛逆的女文豪好。音乐绘画,也要叫她能够一门。最好是教她兼当女优,导演Pola Nogri爱演的那些女性本位恶魔派的剧,把向来男子横行的世界,变为女性中心的世界。她的名字要美丽而带音乐的。她的衣裳,总要淡艳怪美。一切你要负完全的责任!再不要像我的父亲,生了我一下就把我丢了!最不要叫她结婚!情愿听她魔五十男子。她如果要问起她的母亲,你说:她不是从母亲胎里生的。她的母亲,是浮离炼狱与天堂间极悲惨的圣处女。她的母亲因为一生找不到爱,不懂得结婚,所以在放光的蛤儿背上,哭出她来改革这‘无爱的乱世’。 ”
  维铨来新加坡后,白薇也曾萌生过到新加坡的念头,问维铨那里可有自己谋生的位置,但这实际吗?这可行吗?维铨的浪漫美梦早已被现实击得粉碎,再来一个人与自己受难,于心何忍?何况要来的人是亲爱的素姐。在他的劝说下,白薇打消了这个念头,但维弟的状况她一直念念于怀。
  新加坡的前景如此黯淡,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又有那么多割不断的情丝牵肠挂肚。白薇回国了,璧如琴如也回国了,我如孤叶飘零。走吧,也回国去。维铨想。   一旦想到回国,维铨又非常踌躇。回国,回到哪里?回到家乡?维铨不敢。故乡半灰的山水,朋友翻起的白眼,是他所不想看到的。已呈老态的母亲,几个稚弱的弟弟,正盼着自己衣锦还乡呢。留学五六年,花掉家中不少钱,别人家看来,已是收取红利的时候了,而自己还苦着三餐的大米,养父过世后,留下的遗产实际上只有几橱子的书,几间房子,家族的生意是分不清的。如此兩袖清风回故里,有何颜脸见江东父老?而且漳州尚属闭塞小城,无甚发展空间,维铨自远行东京后,就不打算回漳州做事。这几年,自己学到了些什么呢?写写诗,拉拉琴,讲讲日语和英语什么的,还有留学日本的不甚夺目的光圈,自己统统的本钱就这些了,能做什么?这些本钱应投向何方?
  毕竟多读了几年书,也见了点世面,思维开阔了些,最后,维铨将回国的落脚点定在上海,打算从文艺方面发展。上海是经济和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大都市,新文学运动正在兴起,同荒漠般的新加坡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虽说前景依然难卜,但上海是那样大的一个地方,维铨自嘲着,这是一个多么可以骗人和骗己的所在,就算自己跟着阔老阔少的身后乞讨,有谁知道?有谁过问?统算人间的全部财产,不过希望两个字。管它希望是空的是实的,不要给人家失去希望就是积德。推之,不要给老母失望便是孝子,不要给弟弟失望便是好长兄。
  回国的旅费,维铨奔忙了一个多月才筹到,买了一张三等舱的船票。
  行前,周筼带他到Batan Maraca去玩,朋友请他们喝啤酒,替他们付了一夜旅馆的租金,维铨和周筼都喝了许多,深夜回到旅馆还毫无睡意。维铨长长叹道:“来新加坡,枉费了我两年的青春,我两年的汗水蒸发到空中,化成了雨落下来,别人觉得凉快了,我得到了什么?”
  周筼带着歉意说:“没想到新加坡这两年如此景象,学校也没发展起来,委屈你了。”
  “唉,这是什么话,要不是你一再关照,我早已潦倒街头,真要感谢你才是。”维铨仰倒床上,燃起一根烟,吸一口,重重吐出来。
  “到上海看看,能过得下去最好,实在不行,要写信给我,说不定这里什么时候说好就好起来了。”
  “回来,回来干什么?”维铨激动地跳起来,“当个先生是讨厌极了。或者做人家的店伙计?呃,一想到资本家的那副脸孔,舌头先得吐出来。到汽船上去搬土炭?看看我这瘦长的胳臂。”维铨甩着自己双臂,“我都要羞愧得汗流满脸。再不然,去当个代书人,替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写家信。”
  周筼将维铨按回床上,宽慰着:“说说罢了,说说罢了。”
  维铨嘟哝着:“我是不会再回来的了。”
  他哪里想得到,十多年后,他会重返星洲,以另一种姿态回到这个地方。每个人都难以预测自己的未来。
  第二天,维铨又去向自己的提琴教师辞行。教师说他有天赋,希望他能在音乐上有所成就,维铨答应将努力。他说要拉一曲提琴给老师听。维铨调好弦,拉起马斯涅那首《悲歌》,凄切的旋律在空中徐徐地飘荡,当最后一个音符降下,维铨对老师说:“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歌,受难者的短曲。”
  维铨告别了新加坡,告别了流落一地怅惘的地方。他登上“伏见丸”号客轮,钻进一间肮脏的三等舱。这艘客轮将驶往上海。这是1927年10月。
  维铨后来的经历表明,他作出了自己人生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这个抉择确定了他运行的轨道。
  一年后,维铨在上海由开明书店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抒情诗集,收入了在新加坡期间写的20首诗,诗集的名字就叫《受难者的短曲》。诗集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半年后再版,1930年又再版。《受难者的短曲》的封面由时任开明书店美术编辑的钱君匋设计创作。半个世纪之后,已是美术大家的钱君匋仍记得此事,并收藏着《受难者的短曲》装帧稿。《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王瑶,1953年版)这样评价这本诗集,说作者“表现了追求光明的失败”“充满了愤慨和激越,好像披发行吟的浪漫的骚客。”
  这本受难者的诗集踽踽行走于人世间,然后在冥冥之中蜇伏,又不甘寂寞地游荡了90年,像一朵饱含情意的云,飘落在孕育了自己的那块土地。2017年11月,《受难者的短曲》在新加坡骆明工作室重新出版。
其他文献
早期,漳州老火车站,位于市区北面清静的南坑路终点。南面未建大马路,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两旁桉树林立,右边一片仓储库房,左边是高低错落的水田。土路沿一条水沟延伸通往岳口街道。  漳州老火车站,简陋淳朴,候车室低矮,空间狭小,没有疏散广场。候车室门口,一些小商贩摆摊设点,最吸引人的是一篓篓装好的香蕉、菠萝、龙眼荔枝干。只见络绎不绝的旅客,一手提着香蕉、菠萝;一手拎着行李,穿梭在候车室,正在等候上车;只
期刊
与飞机赛跑的棉花  还是棉花吗  全然不见了当年  被的确良冤枉的颓丧  蓝天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  舞台,你成为这个舞台上  可以纵情撒娇的宠儿,爱怎样  绽放自己,唯有初心可以驱使  我懂得你此刻的心情  被平反以后,天上地下  城里城外,尽是雀跃的你  风使起坏来没有边际  约好的结伴成了独行  云心急火燎先走了  让我始料不及  三马赫的速度够快了吧  飞机打开了加力  我却还一再催促机师 
期刊
按理说,赏荷对于自幼生长在洪湖之滨的我而言,早已司空见惯。每到夏日,浩瀚无边的洪湖便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誤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晚上归来鱼满仓”的场景如今历历在目。然而,最近我却折服于一个深山古村的别样荷塘。  仲夏时节,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城市开始炎热,而藏在漫漫绿海之中的岛濑村却清凉如春。驾车去深山小村颇费周折,山路蜿蜒起伏,怎一个险
期刊
海天一色、金色沙滩、浪花拍岸……  说起大海,眼前便自然地浮现许多美好的画面,对大海的向往,是很多人的共同情结。漳州地处沿海,作为一个漳州人,有较多的机会与大海“亲密接触”。不管是东山的马銮湾、金銮湾,或者是漳浦的翡翠湾、火山岛,还是龙海的白塘湾,许多漳州人都曾到过。  说起大海,一定要说说夏日的海边风情。每到炎炎的夏日,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到海边去避暑纳凉,是许多人的“优选”,吹着海风漫步沙滩,游
期刊
朦朦胧胧,似乎从这片宽阔的江面上传来了轻轻的吟唱:  “海邑望茫茫,三隅筑女墙。旧曾名月港,今已隶清漳。东接诸倭国,南连百粤疆。秋深全不雨,冬尽绝无霜。货物通行旅,资财聚富商……”  随着低吟之声,思绪渐渐飘远,依稀看见一位身穿灰色绸袍,手握紙扇的文弱书生站在九龙江畔,瞭望江面叠叠层层的帆影和码头上来来往往的客商,任江风拂过耳际,让发丝随风飘逸……当回过神来,徐勃的诗句依旧在耳畔回荡。  明代文学
期刊
花香溢小城  春是绿色的季节。没有留意地上还是枝头,哪里先有了这悦目的颜色,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万绿丛中的这团花丛歇了,那团花丛又闹了。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翻滚着引领着我们向前。春光中,风翩翩拉开漳州——这个九龙江畔的小城千家万户新一轮故事的篇章。人们在春天的怀抱里彼此祝福:把囤积了一个冬天的情怀呼唤出来吧,和新春一样,绽放其固有的生机。  人们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孩子
期刊
雨势忽大忽小,没有间断过,雨把庄稼泡得奄奄一息,也把人心泡得发霉长毛,所幸,天终于放晴了。1481年5月18日,天边最后一抹云霞悄然隐退之时,时任漳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姜谅约了几个同僚,带着贴身随从,沿着蜿蜒石头小路,来到云洞岩北坡附近的仙亭。站到山的最高处,凉爽的微风轻抚脸颊,放眼望去皆是盈盈碧绿,抬头,是被冲洗得透明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飘荡其中,此时,一想到百姓的庄稼暂时摆脱雨水的侵扰,一丝笑意爬
期刊
距漳州城东南约五十里,在大海与九龙江入海口的接壤处,有一个因海浪冲击而成的月牙形港湾,这个港湾因此拥有了一个诗意般的名字——月港。  当年月港的主要位置就现在海澄镇的境内。但对于月港,对于繁华的商贾船运而使海澄建县这件事而言,小镇外边有条叫豆巷的古街则更有意义。否则,月港古街就会被轻易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条不起眼的古街,它曾有过太长时间的寂寞。在前些年多少还让人有些生疏,但近段日子它倒成了一个
期刊
夏夜苍穹,晴朗如洗,繁星闪烁,构成一幅灿烂的巨大天幕。亮丽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飘带,隔河遥望的牛郎、织女星如同明眸含情脉脉。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被喻为“中国情人节”,《天仙配》中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勇敢追求是七夕节的主题。还有就是“乞巧”了,它反映古时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身怀绝技,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
期刊
清晨,和几位文友,迎着“二月春”扑面而来清凉的风,从铜山古城出发,直奔今天要去的“主题地”,创意网红打卡点——港西村。港西村是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我一个闺蜜的婆家就在这个村,这村也是东山商会会长、企业家、慈善家、我的好友林先生的家。港西村,有着古方留下的本土特色美食,不一样味道的“羊肉粉汤”,更有那一品就使人难忘的“海蛎饭”,如此乡土风味,想着都让人很是兴奋。  车轮滚滚,不知不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