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文化人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小张因公派交流,来到美国的一个城市。私底下的她热情外向,喜欢和中国人聚在一起话家常,很快就有了一帮中国朋友。可工作中的小张并不那么如鱼得水。她平时与美国同事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在组会上,因为听不明白别人说话的内容,她很少发言。“根本说不上话。也不知为何,一旦在需要英文交流的环境里,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之前的外向和主动都没了,我完全没法投入。”小张描述的这个问题很多留学生也有。
  如果将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即是:不同的语言会令个体呈现不同的性格吗?这个问题不斷被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乃至神经学家讨论,却从未有过一致的结论。为此,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其中的几个行为学方面的发现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解答的线索。
  经济行为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在他的展望理论中提到一组行为测试:
  政府要应对一场预计会令600人丧命的罕见疾病侵袭。目前只有两种方案:
  1.如果方案A通过,200人将获救;
  2.方案B若被采纳,1/3的概率救活所有的人,2/3的概率600人都无法获救。
  结果,72%的医生选择了有确切结果的A方案,只有28%的医生选择了具有风险的B方案。接着,测试题目被改成了:
  若方案C被采纳,400人将会丧命;若方案D被采纳,1/3的概率无人丧命,2/3的概率所有人丧命。
  这轮测试中,只有22%的医生选择了方案C,78%的医生选择了带风险的方案D。
  两组方案表达的意思相同,却由于表述方式的不同,而导致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倾向。对此,卡内曼解释说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利更敏感。面对获利,人们偏好保守、确切的选项。而面对亏损,人们会本能地回避,更倾向于通过冒险将损失最小化。这种决策上的思维偏差叫作“损失规避”。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波尔兹·科萨在一群受试者中重复了这个实验。不同的是,这群测试者除了母语英语之外,还会说流利的日文。他们被分为两组,分别用英文和日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英语测试组依然呈现损失规避的思维误区,而日语组却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选择A方案和C方案的比例都接近50%。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变化源于使用了外语,科萨和他的团队在韩国一所大学召集了一批当地学生,分别用母语韩语和第二语言英语重复实验。结果还是母语组呈现损失规避,而外语组没有。可为什么外语会造成思维的不同呢?
  近年来,选择出国留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何熟练运用外语,如何融入西方社会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各种语言练习、礼仪培训课层出不穷。可即便在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异国经历着尴尬、孤独和局促。
  这些资源就像各种门派的功夫教程,它们传授的只是招式:对方说这句话时,该怎么接才显得自然;用什么俚语能把对方逗乐等。可很少有人关注核心问题:如何修炼“内功”?为何一个人掌握了各种语言技巧之后,还是没法如母语般直抒胸臆?上述科学发现反映出的第二语言引起的情感疏离或许才是“不自然”的根源。专门从事人类意识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奥·得马西奥认为,情绪反应是自我意识的基石,是思维活动的主要推动力。缺乏情绪中枢参与的推理和思考,虽然也能正常进行,但因感性的缺位,个体很难通过机体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血压的变化)与周围环境产生联结。
  时隔一年,我再次见到小张。她已完成一年的访问交流,准备回国。
  她告诉我,这一年她结识了很多与她背景相似、年龄相仿的中国朋友,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周末他们一起开车去中国超市买菜,放假后一起去周边景点游玩。他们一起度过了中秋节、感恩节、圣诞节、除夕,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录播。只要是个节日,他们就会聚在一起。
  问起这一年在美国生活的收获,她这样回答:“一年时间太短,想要融入美国人的圈子根本不可能,更不要说体验他们的文化了……”
  小张嘴里欢快的中文带着穿越般的迷惑,不断挑战着我对所处空间的清醒认知。我究竟在哪儿,美国吗?可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那么像中国?
  “东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就像油和水一样难以相溶。了解越多,便明白其中的差异越大。”一位在欧洲留学多年的友人曾如此感慨。原来在融入障碍里,除了语言,还有语言背后所承載的更为厚重和深远的东西。它的名字叫文化。
  一天,我正在咖啡厅里阅读一本中文小说。一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走到我跟前,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你好。我知道你看的是中文。这本书不错吧?”老人名叫比尔。20世纪80年代他来到北京学习中文,之后从事旅游贸易生意,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地。如今他已退休,在这个城市买了房子,准备安心养老。
  我想:这个圆滑的美国商人也会经历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不适吗?
  “最初几年确实很难。改革开放才刚开始,很多中国人还不太欢迎外国人。后来就好了很多。这可能也跟我的成长背景有关。”比尔合上正在阅读的《纽约时报》,摘下眼镜,给我讲起了他的身世。
  “我是第三代移民。祖父母100多年前从爱尔兰搬来美国纽约。我在那里出生,在犹太人的社区长大,然后在纽约上的大学。纽约真是个伟大的城市,它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我从小就接触各国的二代、三代移民。大学时代我最要好的两个朋友,一个是意大利人,一个是墨西哥人。作为一个美国人,对于不同的文化,我都能开放接受。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虽算不上是个很好的双语者,但绝对是个双文化人。”
  双文化人!这个词仿佛被荧光笔标记了一般,从比尔的话语中鲜明地突显出来。英语,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里,是与语文、数学并重的主课。然而,双语带来的双重文化,双重文化带来的矛盾,还有处理这些矛盾的技巧却从未在我们的教育中被提及。
  究竟要不要融入?这个经典的问题隐含着一个更为深刻的疑问:在国外,要不要接受西方主流的价值体系,过上完全西化的生活?
  这道选择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这里我也无心去比较孰优孰劣,倒是愿意提出另一种可能的选项:成为双文化人。也许东西方的文化真的不能调和,然而世界也不是二元对立的,那么为何不同时接纳二者,调制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比尔选择了在双重文化框架中积极探索自己的位置,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灵感。
  语言使用的正确与否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对能否融入外国人的圈子也不应太过纠结。无论最后选择归国还是留下,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两种文化纳入自身,建立感性联结。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绘就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独特图画。到那时,希望你也愿意花上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与我分享你独一无二的双文化故事。
  (行 方摘自微信公众号“先生手账”,勾 犇图)
其他文献
胡蘭成有一本集外集《无所归止》,内有一篇《日本的风物》,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日本的器皿令人喜欢,尤其是托盘特别精美。招待客人的一碗茶与一盘点心必是放在托盘里端出来的,对自家人亦是如此,这就是礼。”  子贡舍不得在告朔礼上杀一只羊祭庙,孔子对他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看了《无所归止》所记,我竟被日本人这一个小小的托盘感动了,且更懂得孔子的“我爱其礼”了。礼,让人世端庄了些,温暖了些,好看了些。 
期刊
“纸上文章贵,毫端血泪多。”这是赵焕亭的诗句。1922年,他将武术改称为武功。原本帝王开疆平乱,方是武功。大家沿用他的概念,却忘了他。  他1922年开始写武侠小说,因总拿不到稿费,于1937年前后放弃。他的第一部小说叫《奇侠精忠全传》,寫乾隆、嘉庆年间事,开篇写个大雨天,两名四品武官躲在民宅屋檐下,不敲门入户——扰民失身份。  写一人考得了秀才,要承担公益,要损许多“不声不响”的钱——办事的路费
期刊
我去北大拜访金克木先生,是在1996年秋天。那次我是赴京组稿的,因为5岁的儿子在家没人带,所以我以长见识为由让他随行。  从丁聪及金克木自己的文章推想,金先生一定是个儒雅、洋气又风流倜傥的人。有个传说,有一次他去赴一个很隆重的会,有位领导夸夸其谈且不知所云,别人都装出洗耳恭听的样子,唯獨他屁股未坐热即气宇轩昂地拂袖而去,可见他的狷介。  然而这些判断未必全对,他是个小个子的干瘪老头。天气未凉,他便
期刊
福楼拜觉得雨果有点粗俗,但也承认:“我们在有些人面前要欠身相让,说‘您先请’,雨果就属于这一类人。”于是在1862年,他等雨果的《悲惨世界》出版以后才发表自己的小说《萨朗波》。  在雨果面前要欠身相让,凭什么?有些青年可能会这样问。因为雨果确实很了不起。他天賦异禀又勤奋异常。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背诵25行至30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或贺拉斯的诗歌,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就把它们译成法
期刊
时间战场  2016年,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GDT)。  3年来,人均每周上网时长变化趋于平缓,稳定在每周26.5小时。估计极限的数字是,有10亿网民人均每天花5个小时上网。互联网可以开采的国民总时间,大概为18250亿个小时。  这将带来商业上的巨变。  第一,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  电影、视频、游戏、休闲、度假、直播,在时间维度上,它们都是竞争对手。  时间战场,变成了特别重
期刊
我非常喜欢纪德的小说《窄门》。“窄门”是从《圣经》中的一句话引申来的:“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故事说的是两个极富宗教熱情的青年杰罗姆和阿莉莎相爱,他们在情书中相互勉励,希望离上帝更近。阿莉莎在与杰罗姆柏拉图式的爱情交往中,她那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信仰不断发展,最终相信通向天国的窄门确如《圣经》所说不能容二人同时通过,认为自己爱上帝更甚于爱杰罗姆,并且相信杰罗姆也是如此。然而
期刊
“我第一次看到他时,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吗?园子里新摘的蔬菜包在干净的白手帕里面,刚从土里出来的蘑菇。他真的是鲜嫩可食。他的身体还是一个新玩具,大人对身体满不在乎的态度,他还没学会。”  这是女教师希芭对她的学生情人康纳利的感觉。恋情发生时,她41岁,他15岁,而希芭自己的大女儿都17岁了。这场不伦恋,这桩大丑闻,是小说《丑闻笔记》里面的一条主要线索,但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描写恋情上面,而在于分析人性。
期刊
很快你就82岁了。身高缩短了6厘米,体重只有45千克。但是你还是那么美丽、优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58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越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茫,只有当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我们之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可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仍然能够感觉到,我们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一种很特别的伤痕——这就是我谓之为“根本经验”的东西,对于你我来说,它都意味着我们在世界上没
期刊
1  我开始工作的那年,不知是小姨娘还是母亲说了一句话:“把宗轩带去念书吧。”我就把他带走了。  宗轩是我小姨娘的儿子。  我工作的那年刚满20周岁,本来性格就有些急躁,又要忙着适应工作和环境,内心就更为惶恐、焦虑。宗轩转到我任教的学校时,成绩非常糟糕,几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学习习惯也差,这让我十分恼火;对他,我除了斥骂,还动手打。他那时对我实在是怕,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趕忙装成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的
期刊
巴尔扎克活著的时候,国家学会不要他,因为他是一个负债的作家;正人君子不理他,因为他是一个潦倒的作家。这个不懂人情世故和阴谋诡计的幻想家,总在找门道发财,却总发不了财。在他成名之前,贫穷总是困扰着他。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后来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緊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支援,他写的那些玩意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