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痨”金克木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去北大拜访金克木先生,是在1996年秋天。那次我是赴京组稿的,因为5岁的儿子在家没人带,所以我以长见识为由让他随行。
  从丁聪及金克木自己的文章推想,金先生一定是个儒雅、洋气又风流倜傥的人。有个传说,有一次他去赴一个很隆重的会,有位领导夸夸其谈且不知所云,别人都装出洗耳恭听的样子,唯獨他屁股未坐热即气宇轩昂地拂袖而去,可见他的狷介。
  然而这些判断未必全对,他是个小个子的干瘪老头。天气未凉,他便早早地穿上了皱巴巴的中山装。在我到过的学者寓所中,金宅是最混乱的一家。
  以他的客厅为例,一张床,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的那种木板床,已铺了棉絮,那破棉絮不知怎的就翻到了床单上头,实在“惨不忍睹”。床脚旁放着一只很旧的篮子,用一条积满灰尘的毛巾盖着。令人意外的是,他对一台电视机倒很注意防尘,只可惜用一只大塑料袋罩着。大学者的客厅居然不见一个书架。当然,书是有的,是“二十四史”中的几本,线装的,被胡乱堆在一個墙脚边。
  金先生健谈,宾主无拘无束,有时他说到得意处,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我儿子大概觉得这位老爷爷很好玩,冲着他哈哈大笑起来。金先生便开心地指着小孩说:“你看,他也听懂了!”其神情活像个调皮的小孩。金先生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恃才傲物。是啊,他只有小学学历,全靠自学,成就却极大。
  赴京前,施蛰存先生问我准备去看些什么人。我说了一大串名字,其中就有金克木。一听“金克木”这3个字,施老便说道:“这个人油得不得了。”施老了解他,因为20世纪30年代施老办《现代》,金克木便以现代诗投稿。只是,施老不曾想到,都过了那么多年,他的这位老朋友还是那么“油”。我想这种“油”,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机智和自信吧。
  金克木那一辈的学人中,我见得多的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金先生可能是另类,所以至今让我怀想并津津乐道。
  (飘 雪摘自《文摘报》2016年12月29日)
其他文献
母亲的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年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需要尽快做手术。母亲操心地里的庄稼,等到把麦子收到仓里,又种上了玉米,她才去医院。尽管花了很多钱做手术,可是母亲的视力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她仍旧看不清楚东西,医生说:“她的眼睛就这样了,手术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母亲的世界越來越小了,她基本上不怎么出门了,只能在家里转来转去。不过即使闭着眼睛,她也照样能熟练地找到家里的案板和菜刀,也能把风箱拉得
期刊
亨利·夏尔的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他被迫退学,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了出来。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骤变,声称如果亨利·夏尔继续待在这所学校,他的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刽子手!”  实际上,不只他爸爸。亨利·夏尔的家族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传了好几代,杀人如麻。每一代的家长都想让孩子转行,每一代的孩子——包括亨利·夏尔
期刊
证婚的牧师要照例问新郎:“你愿意娶她做你的妻子吗?”还要问新娘:“你接受他做你的丈夫吗?”答案自然都是“愿意”。有人认为这样的问答实在多余,因为答案可想而知,凡是答案可想而知的问题都不必问。  答案可想而知往往就省略了一问一答,双方心照不宣,凭共同的默契办事,这是一种很美的经验。这种经验在道德标准一致、思想单纯的古代社会里往往可以获得。但现代社会去“古”已远,人們观念复杂,甲心目中的“理所当然”,
期刊
阿城姓钟,生于1949年的上半年,于是自我介绍说是从近代过来的人。王朔如日中天时,用高八度的音调说:“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成精的就是阿城。我是极其仰慕其人。”王朔难得这么谦虚,为增加说服力,顺手将我也拖下水,“我脑子里有一个比喻,我和陈村是那种油全浮在水面上的,阿城是那种把油全撇开后只留下一汪清水的。” 
期刊
《续茶经》引《玉堂丛语》记:“愧斋陈公,性宽坦,在翰林时,夫人尝试之。会客至,公呼茶,夫人曰:‘未煮。’公曰:‘也罢。’又呼曰:‘干茶。’夫人曰:‘未买。’公曰:‘也罷。’客为捧腹,时因号‘陈也罢’。”  世人多烦恼,怕就是因个个都不肯“也罢”。  (刘 振摘自《今晚报》2016年11月24日)
期刊
我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平时住在北京。我想跟大家谈谈我对家的理解。  家应该是家庭的容器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很多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可能父母的家还在,但那已经不是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了,他们搬到了新的住宅楼里。而我现在回日本的老家,父母住的房子还是我小时候住的房子,我小时候学习用的桌子、睡的床都还在。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一个缺少家的概念的群体
期刊
过去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叫作“风范”的东西,就是他们对人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  风范听起來很抽象,按我自己的观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从小读古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从而受到东方文明非常优秀的训练,使他们对人性有一种道德上的相信。  我们读古书,如《庄子》《老子》《论语》《中庸》《孟子》,基本上都是在谈人的定位,很少有技术、知识上的东西。因此,过去的知识分子在“人文”这个部分,基础深厚。后
期刊
     
期刊
胡蘭成有一本集外集《无所归止》,内有一篇《日本的风物》,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日本的器皿令人喜欢,尤其是托盘特别精美。招待客人的一碗茶与一盘点心必是放在托盘里端出来的,对自家人亦是如此,这就是礼。”  子贡舍不得在告朔礼上杀一只羊祭庙,孔子对他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看了《无所归止》所记,我竟被日本人这一个小小的托盘感动了,且更懂得孔子的“我爱其礼”了。礼,让人世端庄了些,温暖了些,好看了些。 
期刊
“纸上文章贵,毫端血泪多。”这是赵焕亭的诗句。1922年,他将武术改称为武功。原本帝王开疆平乱,方是武功。大家沿用他的概念,却忘了他。  他1922年开始写武侠小说,因总拿不到稿费,于1937年前后放弃。他的第一部小说叫《奇侠精忠全传》,寫乾隆、嘉庆年间事,开篇写个大雨天,两名四品武官躲在民宅屋檐下,不敲门入户——扰民失身份。  写一人考得了秀才,要承担公益,要损许多“不声不响”的钱——办事的路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