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营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丽和脆弱,
将自然纳入为我们生活中始终相伴的话题。
第三极的馈赠
作者: [美]乔治·夏勒
译者: 黄悦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未有一本书能令人更关心那片荒野,并更认真地思索我们该做些什么。乔治·夏勒博士20世纪80年代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此后,他一直关心着中国野生动物和它們的栖息地。在本期专题中你们将会多次看到他的名字。本书以夏勒踏遍青藏高原追踪藏羚羊为主线,穿插他在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蒙古国和巴西等国考察的13个故事。他将深奥的科学研究与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结合起来,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野生动物传奇。
种子的胜利
作者: [美]索尔·汉森
译者: 杨婷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沉睡了两千年的种子,为何还能再发芽?为了寻找豆肉蔻与胡椒,竟然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中东的小麦种子,如何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命运兴衰?在本书中,畅销书作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者索尔·汉森(Thor Hanson)带领我们跨越全球,去追寻种子在这个星球上的故事。从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花圃园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来,我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修道士,体验一段充满趣味又有着智力快感的科学冒险,共同见证生命的优雅与奇迹。
北极梦
作者: [美]巴里·洛佩兹
译者: 张建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里·洛佩兹(Barry Lopez)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学作家之一,是当代从伦理角度重估人类生态行为的主要代言人。在5年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洛佩兹揭开了北极的神秘面纱,用科学的严谨与诗意的表达,描述了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从洋流、冰川、土壤,到动物、植物,再到土著居民、探险者、科学考察家、开发商……重塑我们对北极的认识,同时也对西方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书曾获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堪称北极题材的生态文学经典。
杂草记(上下册)
作者: [日]柳宗民/三品隆司
译者: 烨伊/虞辰/曹逸冰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人们总是习惯将不知道名字、长得也不够漂亮的草统统归为杂草。它们生长在田间、路边、河畔,因太过寻常而被熟视无睹。著名园艺家柳宗民却没有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草。“只要认真观察,再不起眼、再无趣的植物都蕴蓄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他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体悟,并娓娓道来每一株普通杂草的独特与不凡。在他笔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丽与功用,配合三品隆司手绘的120幅精美插图,带我们走进小草的世界。
鸟的感官
作者: [英]蒂姆·伯克黑德
译者: 沈成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鹬连续迁徙上万公里,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本书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蒂姆·伯克黑德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行为学和科学史专业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研究生涯中,他曾前往世界各地去了解鸟类的生活。
商务印书馆新出版的这套自然文库系列共8册,除了《鸟的感官》之外还有《羽毛》《探寻自然的秩序》《看不见的森林》《鲜花帝国》《醉酒的植物学家》等,热爱自然的读者当然不会错过。
伟大的海洋
作者: [美] 梅拉尼·L. J.斯蒂斯尼
译者: 祝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的秘藏珍宝之一是一座藏书50 万册的自然历史图书馆。梅拉尼博士是该博物馆鱼类部研究馆长,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鱼类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她甄选了其中40本与海洋有关的珍本图书,书中带有精美迷人的插图,让我们得以欣赏那些作为开拓者的博物学家、插画师以及那些定义了海洋学的探险家们留下的作品,领略海洋的伟大与美丽。
山之四季
作者: [日]高村光太郎
译者: 王珏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喜欢岩井俊二、《四月物语》《小森林》,如果你喜欢松浦弥太郎、无印良品这样的日式生活美学,你应该会喜欢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高村光太郎绝不与世俗妥协,一生都在追求生的意义。”高村光太郎(1883~1956),日本诗人、雕刻家,战后蛰居山间,写下《山之四季》。15篇唯美文字记录他的山中隐居生活: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人与自然的交织交融、新知故人的相知相爱。纯真、质朴、清新,领略一种归园田居式的生活哲学。
物种日历
作者: 果壳网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它是一本日历,更是一本便携的百科全书。一年50多周,一周一张手绘生物写真,一年365天,每天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一篇物种介绍科普短文。果壳网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介,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深入浅出的讲述、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新鲜有趣的表达方法让科技更有意思。这本《物种日历》将线上、线下的内容相结合,开创了科学传播的新途径。他们的公众号每天零点更新一篇生动的科普短文,带读者重新认识神奇的自然世界。
将自然纳入为我们生活中始终相伴的话题。
第三极的馈赠
作者: [美]乔治·夏勒
译者: 黄悦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未有一本书能令人更关心那片荒野,并更认真地思索我们该做些什么。乔治·夏勒博士20世纪80年代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此后,他一直关心着中国野生动物和它們的栖息地。在本期专题中你们将会多次看到他的名字。本书以夏勒踏遍青藏高原追踪藏羚羊为主线,穿插他在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蒙古国和巴西等国考察的13个故事。他将深奥的科学研究与公众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结合起来,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野生动物传奇。
种子的胜利
作者: [美]索尔·汉森
译者: 杨婷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沉睡了两千年的种子,为何还能再发芽?为了寻找豆肉蔻与胡椒,竟然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中东的小麦种子,如何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命运兴衰?在本书中,畅销书作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者索尔·汉森(Thor Hanson)带领我们跨越全球,去追寻种子在这个星球上的故事。从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花圃园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来,我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修道士,体验一段充满趣味又有着智力快感的科学冒险,共同见证生命的优雅与奇迹。
北极梦
作者: [美]巴里·洛佩兹
译者: 张建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里·洛佩兹(Barry Lopez)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学作家之一,是当代从伦理角度重估人类生态行为的主要代言人。在5年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洛佩兹揭开了北极的神秘面纱,用科学的严谨与诗意的表达,描述了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从洋流、冰川、土壤,到动物、植物,再到土著居民、探险者、科学考察家、开发商……重塑我们对北极的认识,同时也对西方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书曾获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堪称北极题材的生态文学经典。
杂草记(上下册)
作者: [日]柳宗民/三品隆司
译者: 烨伊/虞辰/曹逸冰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人们总是习惯将不知道名字、长得也不够漂亮的草统统归为杂草。它们生长在田间、路边、河畔,因太过寻常而被熟视无睹。著名园艺家柳宗民却没有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草。“只要认真观察,再不起眼、再无趣的植物都蕴蓄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他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体悟,并娓娓道来每一株普通杂草的独特与不凡。在他笔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丽与功用,配合三品隆司手绘的120幅精美插图,带我们走进小草的世界。
鸟的感官
作者: [英]蒂姆·伯克黑德
译者: 沈成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鹬连续迁徙上万公里,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本书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蒂姆·伯克黑德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行为学和科学史专业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研究生涯中,他曾前往世界各地去了解鸟类的生活。
商务印书馆新出版的这套自然文库系列共8册,除了《鸟的感官》之外还有《羽毛》《探寻自然的秩序》《看不见的森林》《鲜花帝国》《醉酒的植物学家》等,热爱自然的读者当然不会错过。
伟大的海洋
作者: [美] 梅拉尼·L. J.斯蒂斯尼
译者: 祝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的秘藏珍宝之一是一座藏书50 万册的自然历史图书馆。梅拉尼博士是该博物馆鱼类部研究馆长,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鱼类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她甄选了其中40本与海洋有关的珍本图书,书中带有精美迷人的插图,让我们得以欣赏那些作为开拓者的博物学家、插画师以及那些定义了海洋学的探险家们留下的作品,领略海洋的伟大与美丽。
山之四季
作者: [日]高村光太郎
译者: 王珏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喜欢岩井俊二、《四月物语》《小森林》,如果你喜欢松浦弥太郎、无印良品这样的日式生活美学,你应该会喜欢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高村光太郎绝不与世俗妥协,一生都在追求生的意义。”高村光太郎(1883~1956),日本诗人、雕刻家,战后蛰居山间,写下《山之四季》。15篇唯美文字记录他的山中隐居生活: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人与自然的交织交融、新知故人的相知相爱。纯真、质朴、清新,领略一种归园田居式的生活哲学。
物种日历
作者: 果壳网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它是一本日历,更是一本便携的百科全书。一年50多周,一周一张手绘生物写真,一年365天,每天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一篇物种介绍科普短文。果壳网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介,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深入浅出的讲述、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新鲜有趣的表达方法让科技更有意思。这本《物种日历》将线上、线下的内容相结合,开创了科学传播的新途径。他们的公众号每天零点更新一篇生动的科普短文,带读者重新认识神奇的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