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学“哭”记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七八岁时常跟堂姐杨金香在天津大舞台演戏。这个班是两大块,梆子、二黄同台演出,名演员很多。这里我说一说河北梆子名演员金刚钻主演的《莲花庵》。这个戏说的是一个儿媳刘氏被后婆母陷害的故事。后婆母乘公公出外讨债之机往儿媳房中丢了一顶和尚帽子,儿子见到后一怒之下休妻,刘氏便到莲花庵出了家。最后真相大白,刘氏的丈夫、公公、儿子去莲花庵请求她还俗回家,刘氏不肯从命。
  儿媳刘氏是金刚钻扮演的,我演刘氏的儿子。这个戏最后演的是公公、丈夫都去莲花庵给这位贤德的媳妇磕头下跪,请她回家。刘氏在庵中念佛,老公公跪求、丈夫跪求,最后儿子求。我演儿子,要念一段白,还要哭出来。念白大致是这样的:“妈呀!儿的养身的亲娘!千不怨,万不怨,都怨我那狠心的后祖母,她不该乘祖父出外讨债,暗设毒计,陷害母亲。我那糊涂的爹爹回得家来也不问清来由,就狠心将母亲休弃。母亲万般无奈,来在这莲花庵出家为尼!妈呀!儿的养身的亲娘!您这一出家,上撇我那年迈的祖父白发苍苍无人侍奉,中有我那爹爹后悔嫌迟痛心难过,下撇孩儿不满七岁,正在学馆念书,衣服破了无人缝补,腹中饥饿无人照料!孩儿我叫声爷爷,爷爷年迈不能照管;叫声爹爹,不在家下;叫声母亲,您……您已是出家之人。母亲哪!儿的养身的亲娘!千不看,万不看,看在您这苦命的孩儿身上,您跟我们全家人还俗回家去……去……吧!哎呀!亲娘呀……”
  这一大段念白十分重要,因为公公、丈夫都已经各自念了一大段白,最后才由儿子念,很不好接坑儿。
  金香姐姐反复地教我这一大段话,要我念得感人。我背得很熟。前边我的戏不多,但接的话不少。我小时候声音很尖,调门儿老是比人家高一倍,内行话叫作“冒调”。我姐姐很生气,说:“唱有乐器量着调门儿的高低,念白也同样有调门儿量着,你老是冒高,这不行。这个念白还要练习,要体会戏里角色的感情,不是在那里光念台词儿就算完了。”
  姐姐一句句地教我念白,说:“你上台要是砸了锅,下台打你!这还不算,以后不叫你演主要的小孩戏。”姐姐对我是最严格的,我很怕她。《莲花庵》这出戏,前边的白都好念,高了就注意低点。姐姐教我听着对方问话的高低,再有就是接话时注意情绪,不要人家说完了马上接上去,经过姐姐的训练我有些进步。但最后在庵中见娘这一大段念白,当中和末尾还得哭,可把我给难住了。
  这一场戏是公公拉着丈夫、丈夫拉着儿子跑圆场,到莲花庵见刘氏。刘氏在堂桌后坐着念经,手敲木鱼。儿子跪在堂桌前,双手扶着堂桌起“叫头”锣经:“妈呀!儿的养身的亲娘!”我演这一段戏总是哭不出来。
  姐姐教我:“起‘叫头’就要把眼泪哭出来,哭不出来可不行!”我在没上台以前就想着哭,非哭不可!“妈呀!”跪下了。想着哭哇,流泪呀!可念完了,眼泪还是没有流下来。到了后台姐姐就骂我:“真是没有吃戏饭的命!”金刚钻老师说:“小孩,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唱戏呢!不要紧。—下次再唱到跪在堂桌前那段,我拉着你的手,用劲掐你的手指头,你一疼就哭了。就这样试试看。”下次演出,金老师果然掐我的手,真疼!可眼泪照样没有流。我心里越想着该流泪了,泪越流不下来。
  有一次,我又演这个戏。姐姐说:“你哭吧,哭出声来也不要紧。小孩子还不会哭吗?”我果然在《见娘》的一场里喊了一聲:“妈呀……”扑在堂桌前,跪着哭了!爷爷念白时我哭,父亲念白时我还哭,该我念白了,我还止不住哭。哭得嗓子嘶哑了,念白也忘了词。我哭得抬不起头来,只顾抽搭着哭个没完没了,把这一场戏搞得唱不下去了。好歹把戏对付下来回到后台,姐姐气坏了,又骂又打,问我为什么哭个没完。我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想哭,心里只觉着委屈。
  不哭不成,真哭也不成,怎么办?不过这次真哭倒是让我找着了一个窍门:原来一拉长音我就想哭,这句长音要是往后延,到最后一句念白眼泪流下来,不就对了吗?好,试试吧。我在念第一句时叫:“妈呀!儿的养身的亲娘!”这句不拉长音。到“千不看,万不看,看在您这苦命的孩儿身上,您跟我们全家人还俗回家去……去……”,到这一个“去”字就带哭音,同时真哭、流泪。然后“去……吧!”,一头扑到母亲刘氏胸前,转脸让观众看见满脸泪。假如转脸慢了,观众就会看不清,要转得恰到好处才行。这一回我得了个满堂彩,很多观众一边叫好一边哭。
  关于在台上流泪,从七八岁时演《莲花庵》这回起,我有了经验:要先准备好情绪,等情绪集中了,达到了顶点,把眼泪催下来,才能感人,才能和观众交流。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后来表演伤心流泪的场景有很大帮助。
其他文献
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这里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在28℃以上。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斯里兰卡人读报的热情,在这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报的路人比比皆是,家庭妇女也把看早报当作一天中的头等大事。  然而近几年,随着网络的盛行,纸质媒体在斯里兰卡同样受到了冲击,斯里兰卡原本最畅销的周报之一M a wb im a也未能幸免。主编阿帝卡利·古塔为如何扩大发行量伤透了脑筋。
期刊
300個人参加一个研讨会,讨论快乐的秘诀是什么。课堂上,一位演讲者请大家参与一个活动。他让每一位参会者都领一个气球,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气球上,然后他把这300个写着每个人名字的气球放进了另一个房间。接着,他让大家去那个房间,在5分钟之内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那个气球。大家立即开始行动,忙不迭地冲进那个房间找写有自己名字的气球。一大群人在房间里拥挤、碰撞,现场乱成一团。  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人找到属
期刊
接连受挫  1978年,秦海璐出生在辽宁营口。父母忙于生意,对她照顾很少,她经常不能正经吃饭。9岁时,父母把秦海璐送到一所寄宿的戏校学习京剧。她长相一般,也没有什么玩得来的朋友,室友都在一起玩时,她却在练习刀马旦的基本功。几年后,凭借过硬的基本功,秦海璐轻松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去戏剧学院的路上,秦海璐还一路哼着歌,可是一看到同班同学章子怡、袁泉、胡静、梅婷等等一个个长得跟花儿似的,她的情绪顿时低
期刊
一般来说,面条儿是很接地气的吃食,吃起来大多比较随意。尽管如此,做面条儿也有做的讲究,吃面条儿也有吃的规矩,这些讲究和规矩又随着地域和时代而变化。  就拿吃面条应不应该出声儿来说,您别看这么简单的事儿,不同的地方规矩也不一样。在日本的一些寺院里,吃别的东西都要悄没声儿的,唯独吃面条儿,最好大声吸溜着吃。日本的寺院做一次面条儿不容易,僧人们平时轻易吃不着,偶尔吃一次,是难得的放松机会—有张有弛,才是
期刊
于谦,1969年生于北京,1982年考入北京市曲艺团学员班学相声,2002年开始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深受观众喜爱。不久前,他的散文集《玩儿》再版。  于谦属于这样的相声演员:在台上能制造无数欢乐,下了台也能给自己找乐子。于谦喜欢文玩。老搭档郭德纲为于谦的《玩儿》写序,说于谦的文玩应有尽有:“核桃、橄榄子、扇子、笼子、葫芦、手串儿,头头是道、珍藏无数。”于谦还发过一篇微博《寻串儿》,写自己寻找一串
期刊
加拿大:冰雪酒店  加拿大魁北克城的冰雪酒店每年仅有3个月的“寿命”。每年11月底酒店开始搭建,次年1月开张,3月底停业,任冰雪自行消融。  冰雪酒店的設计师们用不锈钢制成模具,然后在外围竖起木墙,将雪放置在模具与木墙之间。当雪完全冻结后,再拆除不锈钢模具。无论是大堂、餐厅还是家具、烛台,都是用冰块雕琢而成。由于室温只有大约-5℃,冰雪酒店建议客人们只住宿一晚。  美国:图书馆酒店  2000年,
期刊
作为钢琴家玛丽安娜和音乐教师维克的女儿,克拉拉继承了他们的音乐天赋。她12岁那年,以一场个人演奏会一夜成名。  维克望女成龙,自然不希望她毁在自己的学生舒曼手里。舒曼之前考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对艺术的热爱令他拜在维克门下。  他住在老师家,每天与师妹四手联弹。青梅竹马,情愫像漫天柳絮一样飞舞。几年后,维克发现了舒曼的小心思,坚决要阻止这场“爱情游戏”。  舒曼期待早日功成名就,以获得迎娶克
期刊
丹柿象征吉祥喜慶,历代有许多名家将它入画,画法各具特色。柿子的画法  1.用斗笔先蘸少量藤黄,笔尖再蘸朱磦,也可蘸少许大红。从柿子上部画起,一般情况下,三到四笔即可完成一个柿子,然后在柿子的顶端添画脐,以连接枝干。  2.柿子的组合要注意正侧呼应及深浅变化,同时要注意主次及疏密关系。叶子的画法  1.画单片叶子,先蘸石绿或花青或淡墨,也可蘸石绿加朱磦,然后笔尖再蘸墨—笔尖蘸墨可浓可淡,根据画面的需
期刊
一天,一位醫生给60岁的病人检查身体。医生说:“你的身体太棒了,和40岁的人一样健壮。顺便问一下,你父亲是多大年纪时去世的?”病人说:“谁说他死了?他现在80岁了,每年还要去海边冲3次浪。”  医生说:“哦,那你的祖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病人说:“谁说他死了?他现在100岁,每年去海边冲1次浪,而且他下个星期就要结婚了。”  医生说:“哦,为什么他这个年龄了还要结婚?”病人说:“他也不想啊,都是被
期刊
束皙的《饼赋》  西晋有个文人束皙,写过一篇《饼赋》,其中饼泛指各种面食。文章开头就讲,虽然古书上就谈到吃麦,但并未提吃饼,可见饼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他罗列了许多面食,说这些面食有的是从遥远的异域传过来的,有的则是从社会下层流传开的。  束皙分析:春天不冷不热,适合吃“曼头”(馒头);夏天酷热的时候,适合吃“薄壮”(可能是凉面皮);秋天降温了,最好吃“起溲”(发面饼);隆冬天寒地冻,那就是“汤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