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痛发病率很高,可称得上是“大众病”,据国外资料,发达国家中有70%~80%的人深受其害。但很多患者又不把它当作个大病去医院看大夫,多是到药店选药进行自我药疗。其实,腰痛服药学问不少,患者切莫乱服药物。
病因不清,莫乱服药
腰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不同的病因可引起相似的症状,但用药却不一样。很多情况下,光用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以及结核、肿瘤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还有的腰痛如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最好采用推拿、理疗等治疗方法。病人究竟属于哪一种腰痛。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不经过专科医生检查,难以确定,患者不宜自作主张服用药物。
止痛西药,副作用多
医治腰痛,多喜欢服用止痛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数是解热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片、芬必得胶囊,双氯酚酸钠等。这类药物对大部分腰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方便易得。服用也简单,几片药,一杯开水,半分钟功能就行了。这些是优点。不过,应用不当,不但收不到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这部分对胃肠有比较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以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的可以损伤胃肠黏膜,引起溃疡、出血甚至穿孔。还有的药物可以引起肝脏、肾脏的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过敏等反应。病人如有胃溃疡、胃炎、肝肾功能不好等情况。要如实告诉医生,以免使旧病加重。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先行停药,再到医院请教医生或做必要的检验,或改用其他药物。
中药制剂,辩证选用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辨证推荐中成药制剂。如有的腰痛患者对寒冷和潮湿比较敏感,且多在冬天发病或加重,表现为腰重痛。酸楚不适。有下坠感,这多属寒湿引起的腰痛,可以推荐腰痛宁、壮骨关节丸、伤湿止痛膏等。
有的患者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搬运工人或者长途汽车司机等,由于腰部过度疲劳,血流不畅,积瘀成疾,引起瘀血性腰痛。表现为腰部刺痛,甚至放射至下肢。可以推荐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抗骨质增生胶囊、红花药酒等。有的患者属肾虚腰痛,这些患者大部分见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房劳过度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肾精亏虚。表现为腰部空痛、遗精盗汗、阳痿早泄。患者往往精神萎靡。可以选用补肾益精的中药,例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等。
许多女同志属于血虚腰痛,如产后失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症并发腰痛。表现为腰部酸痛、腰腿无力、头晕眼花等。可选用补血养血的中药治疗,如八珍丸等。还有患者属湿热腰痛,多见于嗜食肥甘、形体肥胖之人,或见于。肾结石或者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表现为腰部绞痛、血尿等。治疗上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四妙丸等。有些结石性腰痛必要时须做手术或超声波碎石才能解除腰痛。孕妇腰痛,一般是怀孕导致的生理反应,是腰椎负重变化所引起,大都较轻,分娩后自然消失。考虑到不少药物可能危害胎儿,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只要注意休息和行走坐卧的姿势就行。
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如腰痛病人常用的活络丹中含有的朱砂,即为汞化合物。汞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服用在体内蓄积,可发生蛋白尿、尿道炎。各种药酒也是腰痛病人常用药。有的人对酒精耐受性差或肝功能不良,长期服用可能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损害肝脏。因此,不论西药、中药,都要注意副作用。
局部用药,效优安全
不少人遇到身体上关节或肌肉出现酸痛不适,首先会想到用膏药进行自疗。这也是大部分腰痛病人在腰痛发作时首先使用的自疗方法之一。的确,膏药外贴在治疗腰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具有操作简单、针对局部、副作用小等优点,对治疗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等腰痛疾患均有疗效。其治疗原理与热疗基本相同,同时运用中药渗透到局部组织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疏筋活络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膏药品种繁多,其中药药理成分基本相同。腰痛病人可选择使用。如天和骨通贴剂、代温灸膏、麝香壮骨膏、关节镇痛膏、奇正消肿贴、筋伤宁贴剂等均有疏筋活血、祛风止痛、祛湿活络之功效。在购买和使用之前首先要看清膏药是否有药准字号和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包括保质期),包装是否有破损。膏药外贴部位可选择体表压痛点或根据经络穴位来选择。膏药外贴时间一般不超过8~12个小时。如外贴时间过久,即便是正常的皮肤也会出现皮肤过敏,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若局部皮肤有炎症或表皮破损,则不能使用膏药外贴治疗;若使用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瘙痒,则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膏药治疗,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久服药物,当心依赖
有些病人腰痛经久不愈,用药物治疗时间太久,就会发生累积性副作用。甚至有极少数病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服用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明知副作用很大,也要服下去。因此,病程长的腰痛患者,从开始治疗就要争取不服或少服止痛药,尽量采用局部用药或换用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措施。实在要服药的,可以隔一段时间后更换药物的品种。同类的药不要合用。因为合用并不是人们想像的相加作用,相反,其副作用明显。单用一种药,也不是服药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因此,不要随意增加药物的品种或剂量。
病因不清,莫乱服药
腰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不同的病因可引起相似的症状,但用药却不一样。很多情况下,光用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以及结核、肿瘤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还有的腰痛如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最好采用推拿、理疗等治疗方法。病人究竟属于哪一种腰痛。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不经过专科医生检查,难以确定,患者不宜自作主张服用药物。
止痛西药,副作用多
医治腰痛,多喜欢服用止痛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数是解热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片、芬必得胶囊,双氯酚酸钠等。这类药物对大部分腰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方便易得。服用也简单,几片药,一杯开水,半分钟功能就行了。这些是优点。不过,应用不当,不但收不到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这部分对胃肠有比较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以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的可以损伤胃肠黏膜,引起溃疡、出血甚至穿孔。还有的药物可以引起肝脏、肾脏的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过敏等反应。病人如有胃溃疡、胃炎、肝肾功能不好等情况。要如实告诉医生,以免使旧病加重。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先行停药,再到医院请教医生或做必要的检验,或改用其他药物。
中药制剂,辩证选用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辨证推荐中成药制剂。如有的腰痛患者对寒冷和潮湿比较敏感,且多在冬天发病或加重,表现为腰重痛。酸楚不适。有下坠感,这多属寒湿引起的腰痛,可以推荐腰痛宁、壮骨关节丸、伤湿止痛膏等。
有的患者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搬运工人或者长途汽车司机等,由于腰部过度疲劳,血流不畅,积瘀成疾,引起瘀血性腰痛。表现为腰部刺痛,甚至放射至下肢。可以推荐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抗骨质增生胶囊、红花药酒等。有的患者属肾虚腰痛,这些患者大部分见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房劳过度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肾精亏虚。表现为腰部空痛、遗精盗汗、阳痿早泄。患者往往精神萎靡。可以选用补肾益精的中药,例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等。
许多女同志属于血虚腰痛,如产后失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症并发腰痛。表现为腰部酸痛、腰腿无力、头晕眼花等。可选用补血养血的中药治疗,如八珍丸等。还有患者属湿热腰痛,多见于嗜食肥甘、形体肥胖之人,或见于。肾结石或者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表现为腰部绞痛、血尿等。治疗上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四妙丸等。有些结石性腰痛必要时须做手术或超声波碎石才能解除腰痛。孕妇腰痛,一般是怀孕导致的生理反应,是腰椎负重变化所引起,大都较轻,分娩后自然消失。考虑到不少药物可能危害胎儿,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只要注意休息和行走坐卧的姿势就行。
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如腰痛病人常用的活络丹中含有的朱砂,即为汞化合物。汞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服用在体内蓄积,可发生蛋白尿、尿道炎。各种药酒也是腰痛病人常用药。有的人对酒精耐受性差或肝功能不良,长期服用可能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损害肝脏。因此,不论西药、中药,都要注意副作用。
局部用药,效优安全
不少人遇到身体上关节或肌肉出现酸痛不适,首先会想到用膏药进行自疗。这也是大部分腰痛病人在腰痛发作时首先使用的自疗方法之一。的确,膏药外贴在治疗腰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具有操作简单、针对局部、副作用小等优点,对治疗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等腰痛疾患均有疗效。其治疗原理与热疗基本相同,同时运用中药渗透到局部组织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疏筋活络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膏药品种繁多,其中药药理成分基本相同。腰痛病人可选择使用。如天和骨通贴剂、代温灸膏、麝香壮骨膏、关节镇痛膏、奇正消肿贴、筋伤宁贴剂等均有疏筋活血、祛风止痛、祛湿活络之功效。在购买和使用之前首先要看清膏药是否有药准字号和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包括保质期),包装是否有破损。膏药外贴部位可选择体表压痛点或根据经络穴位来选择。膏药外贴时间一般不超过8~12个小时。如外贴时间过久,即便是正常的皮肤也会出现皮肤过敏,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若局部皮肤有炎症或表皮破损,则不能使用膏药外贴治疗;若使用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瘙痒,则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膏药治疗,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久服药物,当心依赖
有些病人腰痛经久不愈,用药物治疗时间太久,就会发生累积性副作用。甚至有极少数病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服用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明知副作用很大,也要服下去。因此,病程长的腰痛患者,从开始治疗就要争取不服或少服止痛药,尽量采用局部用药或换用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措施。实在要服药的,可以隔一段时间后更换药物的品种。同类的药不要合用。因为合用并不是人们想像的相加作用,相反,其副作用明显。单用一种药,也不是服药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因此,不要随意增加药物的品种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