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石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因素进行细致剖析,从安全理念、文化、环境等多方面介绍了如何让员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保障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产安全;心态
华北油田公司HSE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责任、持续改进”,把以人为本放在了第一位。企业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是重视人本管理的一个好的举措,同时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和和谐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应对员工的心理状态变化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一、影响心理状态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中影响心态变化的因素 。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整个工艺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员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之发生变化。适度的紧张,在工作中是正常和必要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工艺操作比较复杂与员工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体力、经验及技能不符;承担的工作责任重大;某些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兼职过多、过于频繁的轮班劳动;工作时得不到领导信任与支持;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使人的神经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下,而这些因素又是人本身的能力难以控制或改变的,就会导致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 ,进而导致员工心理上的疲惫。心理上疲劳会使人的惰性增强,警觉能力下降,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心不在焉,从而引发人为的工作失误,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
(二)社会因素对心态的影响 。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其心态的变化,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发生的矛盾;一些管理干部由于工作方式不当或处事不公,很大程度的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腐败问题和分配不公现象导致员工心理失衡;邻里不睦和与夫妻不和影响员工情绪;业余生活过度紧张导致员工上班时间精力较差;生活困难和遭遇疾病及种种不幸使员工的心态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发生变化。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人的精神会变得紧张,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若此时让员工从事危险作业则非常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二、消除影响的措施及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为员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提供给员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的渠道,并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互助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的态度,互帮互助的友情等,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过程中确立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
(二)强化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的灵魂。“三违”导致伤残和死亡人人皆知。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增长势头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保证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最能体现党的群众观点,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员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情感式的安全管理。安全制度条款是冷冰冰的,人心是热乎乎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员工感情上受到伤害,前者不但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取得相反效果;而后者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执行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把出发点摆正,对违章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管理人员的纠章行为就容易得到执行,员工就不会产生负面心态,安全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的管理方法。
(四)合理的调配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人对紧张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短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使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能达到一种平衡,而不至于引起不良后果和疾病。而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和精神不集中从而造成发生事故的几率提高。因此在工作中合理的安排工间休息或者休息期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充分帮助单位员工缓解精神压力和减轻疲劳对于防止事故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五)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加强员工思想教育。要经常深入员工中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准确掌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员工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等。各企业领导要主动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法规教育等,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分析、借鉴系统内外以及本单位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并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员工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防护水平。同时要增强员工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规定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实现员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六)要做好员工良好心理健康的培育及维护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亲情化管理环境,特别是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时,要考虑到员工的劳动环境及安全保护措施,让员工在具体工作时感到有一种安全感和尊重感;对员工出现的违章违纪事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态度要诚恳,分析要全面和彻底,理由要充分,处理时不能简单地以处罚了事,且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员工有一个心理上的过渡和适应期,不要产生过分的心理紧张;同时要作好员工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反复出现的思想准备。这样一来,使员工在心理上自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进而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对于事故隐患和失误的发现,要积极开展员工事故自愿报告安全管理系统,肯定员工的所作所为,让其在无忧无虑的心理状态下自愿地报告和反映自己工作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和真实的反映,真正作到有效的安全防范。
(七)注重舆论环境的导向。舆论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的心情。舆论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绝大多数员工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形成的一种主体氛围。它包括员工口头议论和传播媒体如报刊、电视、网络等形式。依靠道德引导、目标认同、精神激励等方法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而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结束语
安全就是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加强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把握和动态管理,积极研究人的心理健康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安全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安全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遵循心理健康规律,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产安全;心态
华北油田公司HSE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责任、持续改进”,把以人为本放在了第一位。企业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是重视人本管理的一个好的举措,同时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和和谐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应对员工的心理状态变化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一、影响心理状态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中影响心态变化的因素 。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整个工艺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员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之发生变化。适度的紧张,在工作中是正常和必要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工艺操作比较复杂与员工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体力、经验及技能不符;承担的工作责任重大;某些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兼职过多、过于频繁的轮班劳动;工作时得不到领导信任与支持;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使人的神经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下,而这些因素又是人本身的能力难以控制或改变的,就会导致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 ,进而导致员工心理上的疲惫。心理上疲劳会使人的惰性增强,警觉能力下降,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心不在焉,从而引发人为的工作失误,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
(二)社会因素对心态的影响 。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其心态的变化,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发生的矛盾;一些管理干部由于工作方式不当或处事不公,很大程度的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腐败问题和分配不公现象导致员工心理失衡;邻里不睦和与夫妻不和影响员工情绪;业余生活过度紧张导致员工上班时间精力较差;生活困难和遭遇疾病及种种不幸使员工的心态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发生变化。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人的精神会变得紧张,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若此时让员工从事危险作业则非常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二、消除影响的措施及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为员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提供给员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的渠道,并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互助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的态度,互帮互助的友情等,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过程中确立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
(二)强化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的灵魂。“三违”导致伤残和死亡人人皆知。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增长势头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保证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最能体现党的群众观点,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员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情感式的安全管理。安全制度条款是冷冰冰的,人心是热乎乎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员工感情上受到伤害,前者不但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取得相反效果;而后者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执行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把出发点摆正,对违章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管理人员的纠章行为就容易得到执行,员工就不会产生负面心态,安全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的管理方法。
(四)合理的调配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人对紧张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短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使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能达到一种平衡,而不至于引起不良后果和疾病。而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和精神不集中从而造成发生事故的几率提高。因此在工作中合理的安排工间休息或者休息期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充分帮助单位员工缓解精神压力和减轻疲劳对于防止事故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五)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加强员工思想教育。要经常深入员工中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准确掌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员工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等。各企业领导要主动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法规教育等,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分析、借鉴系统内外以及本单位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并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员工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防护水平。同时要增强员工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规定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实现员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六)要做好员工良好心理健康的培育及维护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亲情化管理环境,特别是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时,要考虑到员工的劳动环境及安全保护措施,让员工在具体工作时感到有一种安全感和尊重感;对员工出现的违章违纪事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态度要诚恳,分析要全面和彻底,理由要充分,处理时不能简单地以处罚了事,且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员工有一个心理上的过渡和适应期,不要产生过分的心理紧张;同时要作好员工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反复出现的思想准备。这样一来,使员工在心理上自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进而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对于事故隐患和失误的发现,要积极开展员工事故自愿报告安全管理系统,肯定员工的所作所为,让其在无忧无虑的心理状态下自愿地报告和反映自己工作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和真实的反映,真正作到有效的安全防范。
(七)注重舆论环境的导向。舆论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的心情。舆论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绝大多数员工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形成的一种主体氛围。它包括员工口头议论和传播媒体如报刊、电视、网络等形式。依靠道德引导、目标认同、精神激励等方法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而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结束语
安全就是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加强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把握和动态管理,积极研究人的心理健康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安全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安全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遵循心理健康规律,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