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穿破十二指肠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4岁.因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1周,伴呕血、黑便2次于2003年9月4日入院.既往史:患者4年前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图1), 1年前曾有间断发作上腹部隐痛,偶伴恶心、厌食,对症治疗无效,体重减轻约20 kg.入院查体:皮肤及黏膜苍白,上腹部深压痛,余无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Hb:84 g/L,RBC:2.72×1012/L,HCT:24.8 g/L,WBC:4.3×109/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入院诊断:下腔静脉滤器穿破十二指肠致消化道出血.入院后情况:患者入院后又出现呕血1次约30 ml,血便黑便2次,Hb降至77 g/L,治疗病情稳定后急诊行下腔静脉造影,提示:下腔静脉通畅,显示鸟巢型滤器,滤器上下端支脚突出下腔静脉壁(图2)。

其他文献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auxiliary partial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APOLT)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辅助性肝移植技术,该术式兼有原位肝移植和异位肝移植的优点,应用于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某些肝脏先天代谢性疾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的疗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年7月采用该术式并结合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
期刊
本研究通过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检测,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与ER的关系。
期刊
患者女,26岁.因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8个月于2006年3月入院.9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左侧耳后及上颈部肿块,无红肿热痛及触压痛,抗炎(具体用药不祥)治疗无效,肿块逐渐增大.无发热、咳嗽等其他症状.X线胸片、血常规检查及"OT"试验均未见异常。
期刊
患者女,17岁.因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2年,于2004年3月20日收入我院.患者足月顺产,出生后生长发育正常.入院时体检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腹部膨隆,扪及包块,上极至肋弓下缘,下极至脐部,纵径约15 cm,横径约10 cm,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小,余无阳性体征.B超提示"右中腹部实质性包块"。
期刊
Fournier's坏疽(Fournier's gangrene,FG)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外科感染,病情凶险,病死率可达50%以上[1].本院普通外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期刊
我院从1993年11月至2005年3月共对56例血液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脾切除,其中全腹腔镜脾切除39例,腹腔镜辅助脾切除15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2例,均获成功.1988年7月至1993年8月行开腹脾切除治疗血液病患者22例,现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41岁.因盗汗发热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30/80 mm Hg,贫血貌,左季肋部有叩击痛,腹部体征阴性.实验室检查:Hb 81 g/L,WBC 3.7 ×109/L,血小板122×109/L,AFP 2.63 ng/L,CEA 0.69 ng/ml,血沉69mm/h,结核抗体阴性。
期刊
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20例巨脾行脾切除术,采用术中脾动脉加压灌注的方法,以促进脾血回输,提高自体脾血回输量,避免了异体输血,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肝移植已经成为挽救各类终末期肝脏疾病确定性的治疗手段.随着我国临床肝移植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多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待移植患者.门静脉血栓在终末期肝病中发生率从2%至19%不等[1,2].虽然在肝移植发展的早期阶段,门静脉血栓曾被列为手术的反指征,但近年来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有能力在绝大多数的病例中克服这一技术上的难点而施行肝移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