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影视资源的特点出发,结合课堂实例,简单阐述影视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资源;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并逐渐影响着现代教学方式。影视资源,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给人真实感,富有感染力。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恰当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设情境,创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巧妙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结合,能够创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愉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建立一个真实的、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制作音乐效果——音频素材的加工与制作》一课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音频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是比较陌生的,但同时也是新奇而又好玩的。在本课中,笔者设置了语文课中常见的配乐诗朗诵的情境,给学生欣赏影视资源《乡愁》,让学生重置于已有的朗诵体验中,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录音以及和背景音乐混音等知识。
二、抽象知识,形象生动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和知识容量急剧膨胀。如果仅限于教师讲解课本,缺少观察、没有想象,那学生只能停留在很浅的认知阶段。如果发挥影视资源的特点,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图文并茂、声画俱全的表现出来,就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信息”的涵义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会片面化。如果展示一段介绍信息的影视资源,学生就会感受到信息的丰富多彩,明白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听到、看到、闻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学生就可以对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在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购置一台计算机》一课中,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解主板是什么、内存有什么作用等,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播放一段关于计算机介绍及组装的影视资源,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平时只是开机、关机,能够揭开机箱内部的神秘面纱,并且学会DIY计算机,他们会有强大的学习驱动力。
三、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课程,在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大部分的实践课,操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个体操作水平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重难点进行帮助性提示。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取舍地录制教学中的重难点,加上声音讲解,配上醒目的提示文字,制作成操作演示的影视资源,即微视频,供学生随时提取和观看学习,可以更好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灵动的触发器》一课中,触发器的设置是重难点,操作步骤较繁琐,教师课前制作好“触发器的设置”微视频,并下发到学生端计算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即可调出相应微视频观看并帮助掌握知识点。
四、结合学科,培养情感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科研、教育等方面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学生不但对教材的理解更透彻,更能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既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信息素养。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上网浏览信息》一课中,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外,教师提供影视资源,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如家庭路由器的设置、网络故障判断等,让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外,借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再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在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影响时,可以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信息技术除了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外,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信息犯罪等,借此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时,更要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增强鉴别信息的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总之,影视资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教师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和巧妙设计,把握影视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叔同教育科研,第三期(2006.4).
[2]吕品.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3]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关键词:影视资源;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并逐渐影响着现代教学方式。影视资源,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给人真实感,富有感染力。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恰当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设情境,创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巧妙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结合,能够创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愉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建立一个真实的、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制作音乐效果——音频素材的加工与制作》一课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音频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是比较陌生的,但同时也是新奇而又好玩的。在本课中,笔者设置了语文课中常见的配乐诗朗诵的情境,给学生欣赏影视资源《乡愁》,让学生重置于已有的朗诵体验中,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录音以及和背景音乐混音等知识。
二、抽象知识,形象生动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和知识容量急剧膨胀。如果仅限于教师讲解课本,缺少观察、没有想象,那学生只能停留在很浅的认知阶段。如果发挥影视资源的特点,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图文并茂、声画俱全的表现出来,就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信息”的涵义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会片面化。如果展示一段介绍信息的影视资源,学生就会感受到信息的丰富多彩,明白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听到、看到、闻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学生就可以对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在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购置一台计算机》一课中,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解主板是什么、内存有什么作用等,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播放一段关于计算机介绍及组装的影视资源,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平时只是开机、关机,能够揭开机箱内部的神秘面纱,并且学会DIY计算机,他们会有强大的学习驱动力。
三、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课程,在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大部分的实践课,操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个体操作水平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重难点进行帮助性提示。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取舍地录制教学中的重难点,加上声音讲解,配上醒目的提示文字,制作成操作演示的影视资源,即微视频,供学生随时提取和观看学习,可以更好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灵动的触发器》一课中,触发器的设置是重难点,操作步骤较繁琐,教师课前制作好“触发器的设置”微视频,并下发到学生端计算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即可调出相应微视频观看并帮助掌握知识点。
四、结合学科,培养情感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科研、教育等方面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学生不但对教材的理解更透彻,更能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既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信息素养。
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上网浏览信息》一课中,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外,教师提供影视资源,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如家庭路由器的设置、网络故障判断等,让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外,借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再例如,在吕品主编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一课中,在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影响时,可以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信息技术除了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外,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信息犯罪等,借此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时,更要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增强鉴别信息的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总之,影视资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教师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和巧妙设计,把握影视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叔同教育科研,第三期(2006.4).
[2]吕品.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3]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