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其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本文详细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一、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按裂缝的成因进行分类。按照裂缝形成的原因分类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种。其中,结构性裂缝主要是由各种的外界负载引起的裂缝现象,通常也被称之为内在裂缝。它还包括由外荷载的直接的盈利引起的裂缝和荷载作用下引起的结构应力的裂缝。
非结构性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各种变化引起的裂缝。非结构性裂缝主要包括温差、不均匀的沉降和干缩湿胀等引起的裂缝现象。这种裂缝会在结构变化的同时受到限制近期内应力造成裂缝的产生。
2、按发展状态进行划分。根据裂缝的发展趋势和运动状态可分为稳定性裂缝和不稳定性裂缝两种,其中,稳定性裂缝不会影响混凝土持久性的应用。一类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愈,这种裂缝常用于防水的工程中;另一类指的是处于稳定运动中的裂缝。常见的是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的闭合或者扩展的裂缝。
不稳定性的裂缝指的是会产生不稳定性的扩展。这种裂缝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持久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扩展它的裂缝出现部位,采取有效地改善措施。
3、按产生的时间划分
3.1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包括:自身收缩产生的裂缝、沉降收缩产生的裂缝、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和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等。
3.2试用期间出现的裂缝;主要包括由于钢筋生锈产生的裂缝和腐蚀性液体和气体引起的裂缝。
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形式与种类有很多,应该根据不同形式的裂缝,采取不同形式的应对措施,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选用材料的原因。在选料时,由于选料不当可能会引起混凝土裂缝。比如说:当粗细集料的含泥量过大时,便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也容易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在选择水泥过程中,如果选择矿渣硅酸水泥,也会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如果掺量不当也是引起裂缝的原因之一。
2、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在施工现场,特别是浇捣混凝土时,如果振捣不当,便会有漏振、过振等现象出现,这都会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及均匀性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对水化计算的不够准确,以及对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未能做到位,等都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过大,产生裂缝;此外,由于养护措施不当,也会致使混凝土脱水形成收缩裂缝。
3、外部使用因素。由于构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以及超负荷承载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除此以外,野蛮装修,随意在承重墙上开挖,凿孔等也都是引起裂缝的原因。
三、防范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
1.1骨料
拌制混凝土时对骨料的要求很高,应该尽量采购那些质量高、强度高、物理化学性比较稳定的粗细骨料。在投入使用砂、石前应该对产地、品种规格进行取样试验,试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含泥量的测试、密度、颗粒等的测量等。混凝土在选用粗骨料时,所选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也必须小于等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如果适用于浇筑混凝土实心板,选择骨料时最好选择粒径在板厚1/2以下的骨料,并且最大粒径也要控制在50mm以下为宜,尽量少采用那些风化砂、特细砂、铁路道渣石作为骨料材料。
1.2水泥
應保证所有入场水泥都具有质量证明书,在入场时,应对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以及包装和出厂日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水泥合格后才可放行入场。如对水泥的质量产生怀疑,或者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应对其进行抽查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测试,依照测试结果决定是否使用。凡是水泥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指标的一律认定为不合格,严禁入场。
1.3混凝土外加剂
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当添加外加剂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这些外加剂的质量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所选外加剂也是要有质量证书的,在投入使用前还得对外加剂进行减压,特别是对其中含有的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认所含有害物不会影响到混凝土才可投入使用。
在选用外加剂过程中,一定要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为依据,在结合拌制混凝土的原料性能及水泥特性等因素,最终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
此外在储存外添剂时,还要做到不同品种应分开储存,尽量用多少采购多少,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储存期限,降低存储时发生损耗及变质。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用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
2、混凝土的养护
在水泥同水产生水化反应时,混凝土便会凝结、硬化,在浇筑混凝土后的初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水化反应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这一过程创造合适的温度与湿度,通常采取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自然养护、热养护等。采取何种养护方式要视施工现场环境选定。
水泥水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只能在为水填充的毛细管内水化、因此,为了减少毛细管中水分的蒸发,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一直处于水饱和的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水泥的水化速度才能接近最大值。
为了使混凝土达到其所需要的强度,并不需要所有的水泥都进行水化,在工程上,只有极少情况才能达到这一强度。换言之,混凝土的质量可以说是取决于水泥石中的胶空比。而浇筑混凝土后,水分的蒸发则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比如说,如果白天混凝土的水分是处于饱和状态,而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混凝土的水分则会流失,特别是在严寒气候下浇筑的混凝土,即使处于饱和的空气中,也会流失水分。因此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温与保湿,保温的目的在于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以此来降低表面形成的温差,最终防止表面裂缝的形成,保湿的目的在于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出现。就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养护为例,详细论述养护步骤:
2.1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应立刻用毛毡、草垫等保温材料对模板表面进行覆盖,并对模板表面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2.2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混凝土的表面,太阳直射可以加速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特别是在夏季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在混凝土的表面搭设凉棚。
2.3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黑色塑胶部,并经常检查塑胶布内的凝水情况。
2.4浇筑混凝土完成12个小时内,应及时进行洒水,覆盖,直到执行完规定养护时间,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混凝土损害及污染。
2.5在对混凝土拆模后,应马上用毛毡等对基础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护等,具体养护时间应该视当地气候环境而定,通常情况下,夏天的覆盖养护时间应该不少于七天,洒水时间也应该在14天以上。
3、对外部因素的控制
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入这一行业的人逐渐增多,素质良莠不齐,只有不断加强对建筑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裂缝的危害性,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行为,减少由于人为原因产生裂缝,共同控制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当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质量,一定要严格规范浇筑技术,绝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偷工减料,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善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促进我国混凝土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铁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筑科技风-新科技与新工艺(电子版),2012
[2]韦祝.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5).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一、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按裂缝的成因进行分类。按照裂缝形成的原因分类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种。其中,结构性裂缝主要是由各种的外界负载引起的裂缝现象,通常也被称之为内在裂缝。它还包括由外荷载的直接的盈利引起的裂缝和荷载作用下引起的结构应力的裂缝。
非结构性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各种变化引起的裂缝。非结构性裂缝主要包括温差、不均匀的沉降和干缩湿胀等引起的裂缝现象。这种裂缝会在结构变化的同时受到限制近期内应力造成裂缝的产生。
2、按发展状态进行划分。根据裂缝的发展趋势和运动状态可分为稳定性裂缝和不稳定性裂缝两种,其中,稳定性裂缝不会影响混凝土持久性的应用。一类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愈,这种裂缝常用于防水的工程中;另一类指的是处于稳定运动中的裂缝。常见的是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的闭合或者扩展的裂缝。
不稳定性的裂缝指的是会产生不稳定性的扩展。这种裂缝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持久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扩展它的裂缝出现部位,采取有效地改善措施。
3、按产生的时间划分
3.1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包括:自身收缩产生的裂缝、沉降收缩产生的裂缝、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和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等。
3.2试用期间出现的裂缝;主要包括由于钢筋生锈产生的裂缝和腐蚀性液体和气体引起的裂缝。
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形式与种类有很多,应该根据不同形式的裂缝,采取不同形式的应对措施,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选用材料的原因。在选料时,由于选料不当可能会引起混凝土裂缝。比如说:当粗细集料的含泥量过大时,便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也容易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在选择水泥过程中,如果选择矿渣硅酸水泥,也会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如果掺量不当也是引起裂缝的原因之一。
2、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在施工现场,特别是浇捣混凝土时,如果振捣不当,便会有漏振、过振等现象出现,这都会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及均匀性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对水化计算的不够准确,以及对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未能做到位,等都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过大,产生裂缝;此外,由于养护措施不当,也会致使混凝土脱水形成收缩裂缝。
3、外部使用因素。由于构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以及超负荷承载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除此以外,野蛮装修,随意在承重墙上开挖,凿孔等也都是引起裂缝的原因。
三、防范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
1.1骨料
拌制混凝土时对骨料的要求很高,应该尽量采购那些质量高、强度高、物理化学性比较稳定的粗细骨料。在投入使用砂、石前应该对产地、品种规格进行取样试验,试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含泥量的测试、密度、颗粒等的测量等。混凝土在选用粗骨料时,所选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也必须小于等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如果适用于浇筑混凝土实心板,选择骨料时最好选择粒径在板厚1/2以下的骨料,并且最大粒径也要控制在50mm以下为宜,尽量少采用那些风化砂、特细砂、铁路道渣石作为骨料材料。
1.2水泥
應保证所有入场水泥都具有质量证明书,在入场时,应对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以及包装和出厂日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水泥合格后才可放行入场。如对水泥的质量产生怀疑,或者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应对其进行抽查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测试,依照测试结果决定是否使用。凡是水泥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指标的一律认定为不合格,严禁入场。
1.3混凝土外加剂
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当添加外加剂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这些外加剂的质量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所选外加剂也是要有质量证书的,在投入使用前还得对外加剂进行减压,特别是对其中含有的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认所含有害物不会影响到混凝土才可投入使用。
在选用外加剂过程中,一定要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为依据,在结合拌制混凝土的原料性能及水泥特性等因素,最终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
此外在储存外添剂时,还要做到不同品种应分开储存,尽量用多少采购多少,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储存期限,降低存储时发生损耗及变质。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用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
2、混凝土的养护
在水泥同水产生水化反应时,混凝土便会凝结、硬化,在浇筑混凝土后的初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水化反应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这一过程创造合适的温度与湿度,通常采取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自然养护、热养护等。采取何种养护方式要视施工现场环境选定。
水泥水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只能在为水填充的毛细管内水化、因此,为了减少毛细管中水分的蒸发,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一直处于水饱和的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水泥的水化速度才能接近最大值。
为了使混凝土达到其所需要的强度,并不需要所有的水泥都进行水化,在工程上,只有极少情况才能达到这一强度。换言之,混凝土的质量可以说是取决于水泥石中的胶空比。而浇筑混凝土后,水分的蒸发则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比如说,如果白天混凝土的水分是处于饱和状态,而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混凝土的水分则会流失,特别是在严寒气候下浇筑的混凝土,即使处于饱和的空气中,也会流失水分。因此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温与保湿,保温的目的在于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以此来降低表面形成的温差,最终防止表面裂缝的形成,保湿的目的在于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出现。就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养护为例,详细论述养护步骤:
2.1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应立刻用毛毡、草垫等保温材料对模板表面进行覆盖,并对模板表面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2.2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混凝土的表面,太阳直射可以加速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特别是在夏季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在混凝土的表面搭设凉棚。
2.3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黑色塑胶部,并经常检查塑胶布内的凝水情况。
2.4浇筑混凝土完成12个小时内,应及时进行洒水,覆盖,直到执行完规定养护时间,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混凝土损害及污染。
2.5在对混凝土拆模后,应马上用毛毡等对基础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护等,具体养护时间应该视当地气候环境而定,通常情况下,夏天的覆盖养护时间应该不少于七天,洒水时间也应该在14天以上。
3、对外部因素的控制
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入这一行业的人逐渐增多,素质良莠不齐,只有不断加强对建筑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裂缝的危害性,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行为,减少由于人为原因产生裂缝,共同控制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当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质量,一定要严格规范浇筑技术,绝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偷工减料,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善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促进我国混凝土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铁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筑科技风-新科技与新工艺(电子版),2012
[2]韦祝.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