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被作为教师个人品德的典范,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不仅表现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强意志与奉献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品质还应转化到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的自觉行动中去,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中外教育史上许多留下光辉篇章的教育家,都鲜明地具有这种意志品质。此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也十分重要,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一、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要走在时代前列,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对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学记》 中早有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所谓“投人以鱼,不如授予渔”, 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教师,很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因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迎接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化”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力、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要重视终身学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未来社会中,就业模式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終身学习的需要,更何况是教师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今教师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对所教专业,更需不断学习,加强信息交流,力求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和科研成果,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可以说,终身学习在今天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深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的确是这样,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儿童更健康地成长。在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特别要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感情深厚,终身不忘。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要象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溶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我们许多老师正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教育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这其中不知凝聚了教师们的多少爱心与帮助啊!
那么,如何用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结合我的教师生涯,我想: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再次,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使她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都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谱写一首首新课改下的《 爱的奉献》之歌吧!
一、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要走在时代前列,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对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学记》 中早有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所谓“投人以鱼,不如授予渔”, 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教师,很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因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迎接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化”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力、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要重视终身学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未来社会中,就业模式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終身学习的需要,更何况是教师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今教师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对所教专业,更需不断学习,加强信息交流,力求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和科研成果,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可以说,终身学习在今天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深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的确是这样,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儿童更健康地成长。在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特别要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感情深厚,终身不忘。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要象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溶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我们许多老师正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教育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这其中不知凝聚了教师们的多少爱心与帮助啊!
那么,如何用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结合我的教师生涯,我想: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再次,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使她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都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谱写一首首新课改下的《 爱的奉献》之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