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寓意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图,在影视拍摄中至关重要,场景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构图方式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画面内涵。一般来说,电影拍摄的构图比电视构图来得更加严谨甚至苛刻,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段落内表现更多的内容,需要精心提炼才可以,我们DV拍摄也要学习这种工作态度,时刻以分秒必争的状态谨慎对待每个镜头的构图,采用反复权衡的观察方式,做到:多一分太长,少一分太短的恰到好处。
  电影的长方形画幅和DV的高标清16∶9画幅相似,构图上比4∶3灵活一些,如果DV拍摄不是为了新闻类标准4:3画幅播出的,建议使用宽幅构图拍摄。
  拍摄中,应该仔细琢磨所采用的构图所具备的画面寓意,不是为了构图而构图,而是为了表达而构图。当然,不同风格类型的影片构图是各具特点的,没有通吃的标准,无论是静态的固定镜头构图,还是动态的移动中构图,都要根据影片的节奏来把握,本文仅以《小城之春》的部分构图方法进行一点探讨。
  
  电影与电视整体构图区别
  
  技术上,电影的分辨率远远高于电视画面,就如高清DV大大超越标清DV一样。那么,在构图的技术处理上,就有很大区别,最关键的是,景别的处理和细节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电视是特写的艺术,这在一贯的教学理论中经常会被老师提及,因此,标清电视的构图对于大范围的全景是非常小心使用的,就怕观众无法看清细节。而在高清电视拍摄中,则可以大胆一些使用,分辨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细节和层次的再现,尽管,和电影相比,差距依然不小,但运用得当,足以在很大范围内媲美2K电影了。
  


  
   对角线构图
  
  《小城之春》作为经典的艺术片,在摄影构图处理上相对沉稳老道,不事张扬,又暗暗传递了影片的整体风格品味。
  
  …………………………………………………………………………⋯⋯1,2
  
  这是两个向上的斜线构图,采用对角线静态场景加动态人物模式,简洁明了。大全景的使用,使观众从远处了解了人物的大致形态,并不需要在这个时候表现人物的局部细节与表情,这是叙事的开始,只需要我们能通过人物的步态外形有个第一印象。倾斜的对角线寓含不同的意思,图1的女子缓慢而忧郁地向上走着,似乎有些困惑的懒散。图2男子的脚步匆匆则暗示着某种轻快的情绪。同样是斜线的运动,构图相似,动态人物的步伐速度不同是需要导演掌握的。
  


  
  前景的运用
  
  …………………………………………………………………………⋯⋯3,4
  
  剧中的道具与场景,可以用在前景和背景上,看似不经意的构图,其实也有很多技巧。图3的前景是阁楼上的窗棂,仿佛一个人在有适当遮挡的房间内看着女子的一举一动,既能清晰看到人物的行动,也能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旁观者的心态,此时的不远不近的客观构图是合适的。图4则完全隔着透明的窗户看情节,表明了人物之间的举止言谈是在一种稍有隐私的环境下进行着,交代了内容的大致环境,也表达了剧中人此时的心态,就是一种并不明朗的意境。同样的利用前景的方法在剧中还有几处,比如,代表女人心情的盆栽兰花等等。
  
  与对话内容相关联
  
  …………………………………………………………………………⋯⋯5,6
  
  这两个静态画面是同一场戏的不同构图,随着人物对话进展,使用了变化的构图。图5是两个人略有轻松地倾诉过往,前景的干枯纷繁的树枝暗示这个春天还没有完全来到,过去两人之间的错过的情感就如这树枝一样,是否能够重新萌发春意?一切并不明了,无绪但又有些希望的繁杂中,与两个人的心态不谋而合。图6,两个人面对过去的遗憾和眼前突来的事实,无奈中透漏出已经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如画面中的巨大裂缝,说明,这历史形成的现实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填平两人之间的距离,但很难。
  
  与人物情绪相关
  
  …………………………………………………………………………⋯⋯7,8
  
  女主人公多次出现在郊外荒弃的城墙上,摄影师也多次给了全景或大全景,而近景和特写等主观镜头则相对较少,这是同一场景下的不同构图,图7中,人物的前方留有空白,表明人物所向往或者思考的事情是一种希望,它存在幻想的余地,也有实现的可能。图8正好相反,人物的后方留下空旷的环境,而前方则面对着无路可走的高大崖壁,说明,这前面是行不通的。这一反一正的构图,正好符合情节发展的过程,希望与失望在变化,切合了故事情节的需要,构图上的处理预示了这种结果。
  
  环境道具的应用
  
  ………………………………………………………………⋯⋯⋯ 9,10,11
  
  利用环境中存在的道具做构图素材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图9中是典型的镜中人拍摄模式,这是一个从人物背影慢摇到镜中清晰前侧近景和表情的运动镜头,在交代了房间环境的同时,不用人物直接面对镜头拍摄,更加客观一些,也有利于在真实性中体会此时人物的举止言行。图10,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表现了房间内和房间外的情境,隔着透明的玻璃窗,房间内人物谈论着的话题就是与窗外人物相关的事情,两个人的静态对话相对窗外人物的动作,一静一动中,一个镜头全部概括。图11,整部影片对于历史背景的描述很少,而这个环境非常明确地表明,这是一个经历战乱之后的残破颓废的社会背景,而得以保留的老宅就是这个家庭曾经拥有的既往富庶,现在已然凋敝的没落。女主人公优雅的旗袍装扮和孤独的行走,在这个历史背景道具下,显得有些遗世独立、郁郁寡欢。
  
  多人对话的构图
  
  ………………………………………………………………⋯⋯⋯12,13,14
  


  在拍摄三人及以上人物同画的镜头时,要妥善安排他们的画面比例,图12和图13是典型的三人场景,拍摄者把画面进行了二分之一分割,其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人物占据画面的一半,而另两个相关人物则位居一侧,通过这样的分割,把人物关系进行了合理叙述,如果需要台词的关联,可以采用中间人物左右交叉语言沟通的方式,作为一条引线构图引导左右人物的对话关系。图14是四人同镜,把双方平均分配在左右均衡构图中,通过焦点的变化转移内容要点,比如,哪个人物讲话可以焦点转换到他的脸上。如此,把静态构图灵活起来。
  
  静态双人对话的构图
  
  ………………………………………………………………⋯⋯⋯15,16,17
  
  这三个镜头是最常见的双人对话构图,使用了平行拍摄角度,比较客观、简洁,布光及背景的设置较为方便,但对人物的刻画相对平均,生动性稍差,适合平静自然的场景。如图17,人物可以通过走位改变构图,此时,镜头保持静止,但需要演员的走位非常准确,摄像师的跟焦和景深控制技术也都要非常严格的精确,这样的构图观众感觉不到多少视觉的冲击,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叙事过程,但在光线和焦点稍有疏忽的情况下也可能失误。
  
  动态双人对话的构图
  
  ……………………………………………………………⋯⋯⋯⋯⋯18,19
  
  利用焦点的转换改变构图的视觉重点,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说话者为焦点。引导观众通过焦点的虚实变化构图感受到情节内容。这类构图时,关键是摄影师要选择合适的焦距和光圈,很好地控制焦点与焦外的虚实比例效果,做到焦点准确,焦外自然而又不失一定的细节,并能在拍摄中自然流畅的转换,这需要下一番工夫去练习。
  
  ………………………………………………………………⋯⋯⋯20,21
  


  这是一个连续镜头的不同构图,此时,镜头只能在左右横摇中动态构图,因为人物在画面中是走动的,并有交叉换位的过程,那么,在构图中,一定要事先安排好人物的情节位置,画面中的道具也要格外注意,不要干扰构图,同时还要让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摇镜头的速度一定要和演员的行走动作一致,不能慢也不能快,要锁住人物的画面位置和比例关系,走停之间不着痕迹。另外要注意的是,这个场景中背景有人影镜面反光,切记不可把摄像机和其他无关物体拍摄进去,那就穿帮了。实拍之前,务必做好消光减光工作,并反复确认试拍。同样,场景中的灯光布置也要随着人物位置的改变,构图发生变化时而变化,做到真实光环境效果。
  
  光线在构图中的作用
  
  ………………………………………………………………⋯⋯⋯ 22,23,24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现场照明布光,对于构图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光线是构图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手段。图22,可能随时停电的灯泡和昏黄的烛光渲染了气氛,也暗示着两人的关系暧昧而飘忽不定,构图时,用灯光隔离两人,仿佛有些温暖,却又黯淡忧伤。两个人都是坐在阴影里面,但是处理构图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图23的女子透过照射的阳光,面部有一半的光明,似乎预示着某种明亮的喜悦即将发生,淡淡的一丝小城的春光。图24的男人体弱多病,郁郁寡欢的样子最适合坐在阴影里欣赏这庭院的明亮阳光。所谓画面情绪的好坏,这光线和构图决定了结果。
  
  ………………………………………………………………⋯⋯⋯⋯⋯⋯ 25
  
  用这幅空旷的构图结束本文吧,这也是剧中最后一个画面,如同整个故事情节一样,小城的春天来了,却带来一段不期而遇的情感邂逅,在这个恢复了长远寂寞的孤独画面中,恢复了平静!
其他文献
『梅兰芳重生』记    贺岁电影《梅兰芳》带着过亿的票房离开了院线,与此同时,『梅兰芳』也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从黎明到章子怡,从孙红雷到陈凯歌,从梅派的表演艺术到梅的逸事传奇,从梅府家宴到梅家旧居……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梅兰芳的外孙范梅强先生正是我们这期技术专题的采访嘉宾!于是,就有了想让范先生做杂志封面的想法。没想到范先生真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并在百忙之中,专门为杂志拍摄了封面照片!  
期刊
王小峰,中国著名博客、《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作家、乐评人......(名号仍在不断添加中。)  毫无疑问,王老师是个勤劳的人,积极进取的人,勇于发掘自己的人。在“黑猩猩们”眼睁睁的注目礼下,王老师分身不断。  如果说孙悟空可以用猴毛“化身无数”,那是品种问题;王老师的若干分身,则确定无疑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如我们所知,尽管王老师以平均每年一部DV成品的速度亮相于大众面前,多腿横跨若干领域,
期刊
蛰伏几年之后的陈凯歌,终于携电影大片《梅兰芳》现身2008年岁尾。作为年度最受关注的重量级电影作品之一,商业性决定了这部影片的定位,无论从故事演绎到场景表现,都以大制作的形象捕捉观众的眼球,尽管上映以来,褒贬不一,更多的似乎集中在演员和影片整体结构的把握上,那么,单纯从拍摄角度上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学习之处。  戛纳金棕榈大奖曾经授予陈凯歌,这是中国电影导演的最高荣誉之一,源于十五年前那部摄人心魄
期刊
今年9月底,我去贵州参加“多彩贵州,首届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将大展第一站安排在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尽管当时在西江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但自那时起,我决定尽快再返西江,因为,我喜欢上了这个居住着上千户苗族人的美丽山寨。  尽管初到西江千户苗寨是因为“摄影”的机缘,但我仍不忘拎上自己的另一只手——DV。这是我近些年来的深切体会,也是我兴致所在的另一个领域——握紧“摄影”、“摄像”两只手,尽揽无
期刊
等待了一季的“半夏的纪念”,终于在大家穿上冬衣时,隆重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帷幕缓缓拉开,期盼良久的“女神”露出了端倪——八块流光溢彩的LED灯板与舞台中间的方形屏幕相得益彰,嘉宾进场的璀璨珠帘更增添舞台的诗意与别有洞天的神秘感。一场影像盛典就此绚丽绽放!      影像传情 张扬品牌    “半夏的纪念”通过六年的探索积累,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生影像活动原创品牌。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扩大,今年,北京市国
期刊
有一则故事,抗战初停的中国南方小镇,一个乡绅带着家眷住在残垣断壁的祖宅里。一日,乡绅的旧友来访,这客,正是女主人的昔日情人。这样的故事,不用说就会知道大概内容,甚至观众十之八九都能猜到最终的结局。  可就是这么个破落俗套的故事,外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人物:一夫、一妻、一妹、一客、一仆,被导演演绎得百转回肠。这个初春的南方小院,这部看似无头无尾、素雅清淡的故事,着实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没错,我们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专栏作者:肖欣 张铁军 蔡元卿     创造别样精彩   《小城之春》的剧本改编    作者...玄武  1948年费穆拍出了中国电影史上文艺片的杰作《小城之春》。五十多年后,田壮壮翻拍了这部电影。新版本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演员和拍摄技术,只有剧本是和费穆版一脉相承。费穆版《小城之春》故事简单,人物不多,却有着非常精彩的心理刻画。这种刻画通过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用带有象征性的场
期刊
当然,这一切都逐渐淡出为过去。  这就是我在九次自驾车进藏拍摄,并走遍西藏所有国道之后,对川藏线的真实感受。  如果说进藏拍摄是DV拍摄者的“终极目标”,那么自驾车从滇、川藏线进藏拍摄,就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极限任务”。  川藏公路以成都为起点,经过雅安和康定后,到新都桥镇便分为南北二线,各自挺进,直达拉萨。川藏南线全程在国道318线上(全长2140公里),川藏北线全程在国道317线上(全长
期刊
关于电视摄制流程  一部电视片的产生,大致需要以下过程:策划、编剧、分镜头稿本确定、拍摄、后期剪辑、合成包装、成品播出。完成这些过程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按部就班分阶段实施;二是,把其中的拍摄和剪辑,甚至包装程序统一打包成一次性实时操作,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EFP摄制模式。在这个流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其目的是唯一的,就是要把剧本和主题用最恰当的影视画面和音效表现出来,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更需
期刊
在视觉艺术的大范畴之中,DV的使用和后期编辑只是其中一部分,和视觉影像有关的技术是五花八门的,其中可以涉猎到的内容和使用的前后期设备也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怎样,目的都是吸引眼球,渲染视觉。其中有一些很经典的软件,另辟蹊径地将它们应用在DV制作中,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呢?  让我们分裂影像,进一步瞧瞧。    上一讲我们详细地介绍了Resolume软件的界面和简单操作,这次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操控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