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跨文化创新传播路径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之初,我国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国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需要继续努力。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本文将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入手,结合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提出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
  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以来,我国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传统曲艺等在海外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经过各传播团体的共同努力,政策保障更趋完善,文化贸易日渐繁盛,交流平台更加多元,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受到海外国家宗教及文化差异的阻碍,因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传播效果往往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刻板和传统,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特点,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传播交流方式。
  二、跨文化创新传播路径的建议
  (一)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突破宗教及文化壁垒
  根据德国哲学家齐美尔“陌生人”的概念,对于中国与海外国家来说,彼此都是“陌生人”。“陌生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距离”。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对于原有的社会成员而言,“陌生人”的行为是不能确定的、难以预测的,是怪异的行为。久而久之,人们会对“陌生人”由恐惧到仇视,引发种种非理性的“排外行为”。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将内容传播给“陌生人”,就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传播时,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信仰都有很大的不同,跨文化传播并不是要追求价值观层面的统一,而是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交流和交融,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倡导不同国家和文化要加强交流,而不是带着对“陌生人”的恐惧和偏見采取对峙和敌视的行为。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中,人们要着重强调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原则,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了解尊重各国文化及宗教差异,强调各国的共同目标和利益,这是打破跨文化传播中宗教及文化壁垒的法宝。
  (二)发挥网络及新媒体的强大作用
  西班牙裔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提出“网络社会”的概念。新媒体使用下的跨文化传播就置身于“网络社会”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媒体技术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以往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工具障碍、语言障碍、边界障碍、时间障碍等都得到了缓解和释放,进而产生了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网络社会,人们利用新媒体,增强在不同文化氛围中的自我、彼此的文化认同及传播效果。
  结合“网络社会”的观点,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就需要创新跨媒体传播形式,整合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传播形式,积极运用全媒体的传播理念,利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增强传播作品的表现形式。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当前对外传播也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和互动性。微信也同时支持文字和文档即时翻译成多国语言。微信正在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国外公众的沟通平台。当前,微信已经在27个国家的App Store上排名第一,将在中国的对外传播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要充分运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
  (三)建立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
  中国文化“走出去”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人们对每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宗教习俗的了解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因此,笔者提出了建立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的设想。这就需要人们加强对不同地区涉及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研究的数据建立相应的资料库,对资料库的数据和现象进行专业系统的分析,得出一些规律和结论,然后纳入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以便相关人士参考,更加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跨文化传播规律。
  具体来讲,人们可以对现有学术文献和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和整理,总结和归纳出相关的跨文化差异、冲突与融合的观点和案例。另外,为保持案例库的动态性和鲜活性,人们需要增加能够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中的人群。上至相关的我国驻外人员、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学者、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下至在海外工作的员工、做外贸的商人、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以及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真实的经历及身边的跨文化案例,最后将其纳入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中。除此之外,从地理民族角度来看,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与某些国家的民族具有很深的文化渊源。这些群体有着相同的风俗和文化背景,对汉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和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比如,与中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中,同一民族、不同名称的有缅甸的克钦族和云南的景颇族、泰国的泰族和云南的傣族等;同一民族、同样名称的有越南的京族和广西的京族等。那么,是否可以调动中国少数民族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政策和平台让他们广泛参与进来,发挥其文化接近优势,共同开展跨文化传播的日常活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的建设。
  三、结语
  本文着眼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现状,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创新路径。对于文化交流,人们要兼容并蓄、求同存异,要发挥网络与新媒体的强大作用,也要加强跨文化传播信息交流库的建设。跨文化传播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各种社会团体的共同责任,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需要每一个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开花结果。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岳怡然(1992-),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其他文献
为弥补儿时因摔毁风筝对弟弟造成的伤害,深感负疚的“我”企图通过向弟弟反省以获得宽恕从而实现自赎。但是,弟弟以“忘却”的方式使“我”看到“我”与他之间早已形成一层难以消除的隔膜,并令“我”永远陷于自赎与落空、故乡与他乡的生命困境中难以脱身。  《风筝》创作于1925年,后收录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之中。鲁迅曾形容《野草》大多数篇目恰似“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相比起《过客》《墓碣
期刊
据说,善是恶的粮食,它一口一口喂养恶,直到把恶喂大,消灭自己。那么,如果没有恶,这世间是否也便没有了善。   老三反复听取他年少的故事,支离破碎,絮絮叨叨,从母亲口中以唠叨或争吵的形式。那许许多多的故事就像素描一般,渐渐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轮廓,再由铅色一层一层呈现出真相的阴晴明暗来。   故事里的他,与老三尚且互不相干,甚至与母亲也互不相识。他当时不过只是承担着人子身份,是这个丢弃一切,赤裸裸
期刊
隐元隆琦禅师是明清之交闽地禅僧,俗名林曾昺,1592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出生于福建省福清东林村,29岁从福清黄檗山鉴源禅师剃度出家之后,先参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后嗣法于费隐通融禅师。从崇祯十年(1637)年开始,隐元先后两度主持黄檗法席,跨越明清两朝历时十六载,“南明永历八年(1654)应请至日本长崎兴福寺,后至摄津(今大阪)普门寺。谒德川家纲将军,住麟祥院。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为基地广传禅法,开
期刊
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集“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  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  一、物语文学的产生  
期刊
严歌苓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严歌苓的代表作《陆犯焉识》和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某些相同处。本文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恩娘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婚姻、人性、人物形象塑造三个角度来分析她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  从婚姻来看,二者都有不幸的婚姻。《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
期刊
诗意是儿童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切入角度,在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家三三的儿童小说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表达,都如同她本人如水般纯净、柔美的气质一般,富有诗意之美,并且体现出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坚守与改变。  三三,本名王丽莹,70后儿童文学作家,其儿童小说创作至今虽说数量不算丰富,却不乏良作,譬如长篇小说《舞蹈课》《骑单车的少女》、中短篇小说集《三十三只黑山羊》等。三三儿童
期刊
《长物志》作为我国晚明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百科全书,以花木、服饰、器具等“物”为视角,建构了一个融微观叙事和审美情趣为一体的特殊书写范式,其具有系统化、完整性以及生活化等特点,堪称古代的“百科全书”。细细品味下来,《长物志》中对物的表达,反映了文人们对“物”特有的关心和重视,并以此为视角抒情达意,蕴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长物志》不单单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范式,融情、融心于“物”,还
期刊
人生礼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中,有关于本民族完整的人生礼俗书写,其中母性崇拜下的生育礼、摩梭人的成年礼、纳西族多元的婚姻习俗以及东巴文化下的超度仪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索纳西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分析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于礼仪习俗的书写是少数民族作家写作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将风俗礼仪迁移到文学创作中,既是民俗文化的诗意描述
期刊
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家对“雪”这一景象的描写,与林冲的人物特征、情绪状态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作为情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凄凉悲壮的气氛;作为意象,暗示了社会环境;作为媒介,表现了人物性格。  以景写情是汉语言文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中意象往往与故事、情感、人物性格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理想状态是“情景交融”。《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期刊
归有光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而他主张散文秉承“自然本色”论和“言生于情”论。他的重道不轻文的“文道合一”观,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平淡中求真,在細节中抒情的特点。归有光用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平淡自然、叙事简洁、情深意切,同时有的散文将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和夹叙夹议的抒情手法巧妙结合。本文即从细节抒情、叙述语言和叙事技巧三方面分析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