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表现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条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是中国人物画当中最为基本的构成元素。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绘画艺术当中,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绘画艺术,在以“似与不似”的风格造型的影响之下,自然不能去刻意的追求绘画的逼真性。这样一来,中国人物画便最后回归到了绘画的艺术之上。线条的连续、间隔、粗细以及疏密的变化都使的中国人物画具有了独有的魅力和韵味。本文从中国画线条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全方位透视了线条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当中的精彩表现,解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当中的表现力,对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表现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线条;中国人物画;表现分析
  线条在整个中国的绘画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的,在中国人物画当中,线条亦是最为主要的艺术语言。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上,线条的内涵和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也日益变得更加的深邃和丰富。
  线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深植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当中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便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线条艺术。他们在自己的图腾和使用的石器上留下了一条条浑厚的线条,这同样也是人类最早的线条艺术。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当中之所以如此的重视用“线”来勾勒各种各样的事物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以及“中庸”的世界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正是这种独有的审美观念,使得中国的人物画在线条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体系。
  一、中国画线条产生的历史渊源
  1、线条是最为单纯的造型方法
  在日常的绘画过程当中,我们知道线条可以说是表达自身所见所闻的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这点上可以说都是互通的,在中国最早有用线条勾勒的图腾壁画,而在西方同样也是如此,其中中国的彩陶绘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有无数的画家在自己时代的历史实践的过程当中,对线条的艺术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而且他们还在运用线条造型的过程中夹杂了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以及内在的修养。这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线条早已不仅仅代表一种绘画的技巧,更加有了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它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画家们自身的情怀和哀思,蕴含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底蕴。
  2、线条蕴含着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
  在线条的产生发展过程当中,中国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而然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以儒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因此,在其哲学的观念上,中国的画家善于抛开事物的表面而去追求事物的道,对世界万物的美的感受,主要通过“内审”的方式,即自我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样中国人物画的主要题材都不太注重形似,而强调传神。这样与西方善于用强烈的色彩和尽量的写实不同,中国的诸多画作并不看重对真实的事物本身的再现,而主要通过对事物观察、分析的基础之上,在进行抽象的提炼和重组,进而表达出作者自我的思想情感,起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发展规律的目的。因此,中国画在以线条为基础的构架上就形成了一种似与不似的画风,并承载了更多的独有的文化使命。
  3、线条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上成长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之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佳神之趋失矣。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这是在六朝时,顾恺之对自己“以形写神”的主要论述。所谓的“以形写神”的理论指的是在绘画的过程,不要过分的注重于事物的外在表征,而应该在其表面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与此同时,还要大胆的进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传神。
  也正是中国这种独有的文化土壤,才使得线条的写意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亦是线条自身的和谐、中正、恰到好处的造型手段完全的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所以,中国的人物画尽管看着比较简单,但是却拥有自身独到的韵味。它虽然没有显示出科学、自然的严谨,但是却巧妙的结合了深奥的哲学思想,并将东方朴素的辩证法融入了其中。可以这样说,线条是中国人精神的产物,它联系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具有很强的意境美、抽象美和韵律美。
  二、线条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当中的精彩表现
  在对线条艺术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当中,如果脱离艺术作品,那么这种研究便会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谈。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画,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厚的遗产,诸如“吴带当风”、“春蚕吐丝”等都是我国、乃至人类绘画史上的瑰宝。
  1、先秦以及秦汉时期的线条艺术
  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线条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单调、质朴的层面。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以线条为主的人物画是《龙凤人物图》和《人物御龙图》。这两幅画都体现了简洁、淳朴的特点。对人物表情和神态的刻画都显得比较夸张。但是它表明中国人物画中以线条造型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已经出现,并开始形成。
  秦汉时期,是线条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汉朝,实行“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出现了许多纪念性的壁画。目前,秦汉时期可见的典型的人物画主要有马王堆出土的“T”型帛画以及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等。这些画面的形象较为逼真,整个线条的应用也显得十分流畅,显示出了线条艺术的不断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线条艺术
  线条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在这一时期,社会动乱不堪,人们一方面对战争充满了痛恨,另一方面又非常的渴望和平、美好的世界。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史上第一批杰出的画家。他们将之前的传统文化与自身的创作相结合,“创神”、“骨法用笔”等线条造型的概念也形成在这个时期,并逐渐出现了线条使用的各种风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晋以顾恺之为代表,形成了线条的“以形写神”的线条风格。他的传世作品主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其绘画造型已经发展到了“迹简意淡而雅正”的境界。不仅恰到好处的表现除了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神态和气质,而且对每一个人物的处理都显得恰到好处,以至于其后的许多画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的线条使用的启发。
  (2)南朝陆探微是线条“密体”的集大成者,在南朝王陵当中的一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砖画,以周密的笔迹塑造了八位不受礼教束缚的高士,与
  陆探微的画风十分的相符。此外还有萧梁时期的张僧繇开创了“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在许多的野史当中还一直流传了他画龙点睛的传说。此外,依据北齐杨子华稿本所创的《北齐校书图》的宋代摹本,可以说也是线条在人物画当中极为高超的表现,后人点评其已经达到了“多不可减,少不可逾”的程度。
  综上所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线条的发展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日臻成熟的地步。无论是“以形写神”还是“密体”与“疏体”
  对后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隋唐时期的线条艺术
  线条艺术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蓬勃发展之后,在隋唐时期终于达到一个顶峰。隋唐时期,许多我们现在都能耳熟能详的绘画大师,如吴道子,阎立本以及王维等等,都对线条艺术的发展作为非常杰出的贡献。
  吴道子作为赫赫有名的“画家四祖”之一,对于线条艺术的贡献毋庸置疑。其绘画的风格被后人尊称为“吴带当风”,具体而言指的便是他在做人物画是,线条变化多端,时而圆润,时而锋利,充满了非常强烈的节奏和力度。与吴道子相比,阎立本更加善于人物的绘画,其《历代帝王图》以及《步辇图》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作。阎立本开创了后世被称为“铁线描”的线条使用方式,对人物身份以及精气神的刻画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此外,张萱、周防等画作大家,在利用线条对人物进行刻画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总之,隋唐时期,是线条发展的巅峰时期,对后世线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4、宋元明清时期的线条艺术
  在经过五代十国近半个世纪的动乱之后,宋代又迎来了我国线条艺术的一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用线大家最为著名的便是李公麟。李公麟可以说是古代线条的集大成者,其开创的白描法以简洁、明快的风格成为了之后传统绘画的主要样式之一。在元明清时期,由于文人画家的不断涌现,许多画家都重精神而轻基本,当然这一时期也同样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线条使用的画作,如赵孟頫、陈洪缓等等。
  三、线条在中国人物画当中的表现力分析
  1.线条的质感表现
  在整个绘画的过程当中,线条既可以画高山流水,又可以绘画花草虫鱼。通过正、顺、逆、侧等诸多的笔法,可以使得整个人物画显得精气相合。在前人使用的绘画线条当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高古游丝描、铁线描、蓝叶描、减笔描、行云流水描等十八中线条笔法。
  除此之外,线条在整个人物画当中还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性格等等。在线条造型的过程当中,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刻画可以说都是为了人物的性格、地位等服务的。线条处理的过程当中,处理手法不同,人物的性格也会相应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在人物画的线条造型当中,还有许多带有人物姓名的线条。
  例如,在线条的造型当中,“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以及“周家祥”等等以人名来命名的线条。这些线条一般都自称一体,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前人留下来的这些线条的程式,为我们用线条来刻画人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还应该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创新的风格,而不能墨守成规,导致线条艺术的窒息和发展的停滞。
  3、线条在人物画当中,还体现出了其他的特点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线条在人物画当中的表现之外,线条还体现出了其他的特点。例如,线条长短、疏密、粗细、快慢以及软硬的不同都是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人物特点。线条在人物特征的表现上不仅拥有庄严古朴、苍劲有力的特点,而且还有柔美温婉、平和纤细的特征。因此也正是因为线条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才赋予了中国画人物中造型各异、构图讲究、人物刻画鲜明的特点,赋予了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伟大的线条艺术。可以这样说,线条艺术是贯穿于中国人物画,中国绘画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它不仅向世人彰显了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还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之魂。因此,对于传承已久的线条艺术,我们无法、也不能忽视。珍视线条艺术,就是珍视我们的文化之魂,珍视我们自己的根。
  参考文献:
  [1]韩喆:以“气韵”论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东方艺术[J],2005(10).
  [2] 杨栩:浅谈历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艺术研究[J],2006(3).
  [3] 孙献华:论传统中国画的“繁”与“简”.国画家[J],2008(6).
  [4] 邓刚,程新颖:从“十八描”看历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7,21(2).
其他文献
【摘要】:摹仿说是一种始于古希腊的最为古典的艺术起源学说,它或许算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摹仿说在整个西方文艺史中具有双重性含义的特征,对摹仿说的含义科学正确地审视,不仅是对西方文艺理论的系统认识,也是正确认知整个西方文艺发展中关于扬弃问题的重要途径, 所以对其含义的双重性展开系统深入的探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模仿说;双重含义;西方文化;艺术观  在西方美学史上,艺术起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
期刊
【Abstract】:As the essence of art and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Flash of Chinese fabrics,gorgeous national color,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期刊
【摘要】: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戏剧创作突破苏联文坛的禁区,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本文将从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戏剧创作的爱情主题、女性生存主题、道德主题出发探讨作家笔下普通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在戏剧创作特色方面,本文将分析作家的录音式语言、戏剧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以及颠覆传统的戏剧人物形象。  【关键词】: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戏剧主题;诗学特征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Петрушевская
期刊
【摘要】:应科学认识繁简字,它们不是两种字体,只是一种字体的两种体式,虽然繁体字有很大优势,但简化字的一些理据也是合乎汉字构字规律的。繁简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人们使用的需要而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从而去汉字之短,扬汉字之长,让汉字在信息时代仍弘扬光大。  【关键词】:繁体字;简体字;繁简之争  继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关于“用10年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经
期刊
【摘要】:万物有灵论影响下产生的自然崇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中植物崇拜在各个地区都有表现,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于槐树的崇拜,这是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在新乡地区,槐树崇拜尤其突出,调查此现象的现状情况对于研究区域民俗文化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万物有灵;植物崇拜;槐树崇拜;  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极其有限。人类一方面努力摆脱大自然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却由于自身力量及生产
期刊
【摘要】:拒绝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内容丰富,从实际生活中升华出来,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设定两种不同情境,分析汉语拒绝言语行为表层模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关键词】:拒绝;表层模式;帮助;邀请  1.引言  一直以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国内外语言学家已对拒绝言语行为作过一系列的
期刊
【摘要】:关于汉字的性质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本文试从表词特征方面谈谈汉字的性质。分析汉字性质时,要注意区分古今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汉字都具有表词性。此外,本文还想说明汉字“表意文字说”存在一些理解误区,需要加以辨别。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词性;表意文字  一、汉字性质的概念界定  讨论汉字的性质,首先要界定“汉字”和“性质”这两个概念。对于“汉字”这个概念,学界基本已有统一认识,那就是应当将
期刊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Spanish architect Antoni Gaudii Corne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is work spans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in different areas, based on national and
期刊
【摘要】:在西方汉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诸多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汉学家及研究者,法国奇人路易·拉卢瓦是最早按照中国音乐的价值体系来研究中国的法国音乐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值得研究的汉学家。在西方汉学研究中,德国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德国在研究中国音乐上有着不同的阶段,所以对中国音乐研究的投入群体,研究视角, 深度及广度也不一。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与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 或是与来自中国的音乐学者不可分
期刊
【摘要】:“摹仿说”作为艺术起源诸学说中提出最早、影响最广的一种艺术观念,自古希腊文明初始发轫时期即被提出并传播开来,一直备受关注。无论从文化角度来说还是艺术角度来说“摹仿说”对后世的影响都是重大的。  【关键词】:摹仿说;文论史;美学史;地位  由于历史的积淀,西方美学、文论中形成了一整套有系统的审美范畴,诸如摩仿、灵感、和谐、优美、崇高、滑稽、再现、表现、想象等等。希腊艺术理想的逻辑基础在于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