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灵绿洲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幸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在灯下看一本好书。偶然间读到一篇精彩的文章,也许是一个好故事,也许是一两句“点心”的话语,触动了内心最纤细的神经,无意中一抬头,发现橘红色的灯光柔柔地铺满房间,内心顿时盈满幸福和快乐。是啊,人一生要面对两个世界: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人的心灵是广袤而深邃的,如果心灵世界一片荒芜,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学好语文就可以让你的心灵世界变成一片绿洲。
  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让思想“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比如你读到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你仿佛自己回到了西汉初年那条尘土飞扬的古道,你头顶华盖,身披黄袍,骑着高头大马,威目横视,雄睨天下,你就成了刘邦。当你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你就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看到泪流满面,身负长剑的荆轲,在易水上架一叶扁舟,义无反顾地踏上西行刺秦之路。当你读《西游记》时,你又来到了云雾缭绕、气候适度、风景秀丽、遍布奇花异草的仙境,在那里,你与一群不饮不食、飞天入地、长生不死,挥洒山河、啸傲日月的快活神仙携手同游。所以,在语文世界里,你优哉游哉地挹芬揽萃,含英咀华,沿着文本的溪流作精神散步,你在有航标和没有航标的河流中进行一次次跨越激流险滩的“灵魂的冒险”。
  学好语文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古语云:有德者行天下。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德行高尚的人,天下尽在其手中。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会油然生起一种忧国忧民的愁思;读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会“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什么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在你眼中都如过眼烟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你会知道“认识自然、灵魂、上帝、爱——这只能通过心灵”;读岳飞的《满江红》你会听到一曲豪气干云的英雄颂,看到一道時间的风沙也永远无法侵蚀的英雄丰碑,你的心中也会飞扬起一股豪情万丈的千古英雄气。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学好语文,我们本来孱弱的生命顿时会丰满光盈起来,就如夏花一样绚丽多姿,我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也会如秋叶一样散发着芬芳,即便死去,那崇高的精神之气也永远会氤氲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在人生的里程中,我们总在不停地奔走,在不停地探索大千世界,找寻人生的意义,学好语文,我们就可以走进华美的人生长卷,领略多彩的人生。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是的,语文正是这样一片森林,滋润着你的呼吸,联结着你的心灵世界,让我们慢慢走近语文这片森林,扩张这片森林,去呼吸清新纯净的空气,我们的心灵就会永远植满绿色!◆(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
其他文献
Within the frame of a novel treatment we make a complet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exactly solvable onedimensional quantum systems with non-constant mass, involv
期刊
摘要:语感能力是文字语言训练的第一要义。它是品读作品的入门向导,是领悟作品精义的钥匙。语感能力的培养不能不重视,应在实践和分析两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關键词:语感实践 语感分析 诵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想,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由于中专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没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语言简练,格式固定,学生不适应,往往学起来感觉乏味,甚至不喜欢应用文写作课。如何让学生由不喜欢到学得进,学得好应用文,是摆在中等专业学校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中专生同样肩负着祖国经济建设的重任,学好、写好应用文是中专生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多年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笔者探索总结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的方法,在此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明
A theoretical method of real-space wave-packet propagations with patch meshes is used to study the photoabsorption processes of hydrogen atoms.
期刊
We perfor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nucleus-nucleus interaction potential of the dinuclear system with deformed nuclei.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properl
期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人类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积极倡导对话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达成“精神敞开”“彼此互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生命活力。我在教学的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深深地体会到了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认真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把学生仅仅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自主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他们主体性的发展。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从。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有
The transition from a flat solid-liquid interface to a skeletal shape during BaB2O4(BBO) single crystal growth in Li2B4O7 flux is observed in real time by an op
期刊
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在总的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样要求学生在素养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的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同样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他
作文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说到作文,学生头痛,因无事可写;老师头痛,因为每每考试或作文竞赛优秀作文不多,而平庸的作文却不少。作文成了亟待提高的重头戏,也成为语文教师极力探索的对象。  第一,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提高  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看自然的千秋,看社会的美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这生活中的点滴。如由不同的季节看到树上叶子的变化,可以问问学生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