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金砂湾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湖口,扼江控湖,自古以来即为军事要冲。湖口有石钟山,苍翠秀丽,当年苏东坡月夜泛舟绝壁之下,考证石钟山名称由来,批评某些士大夫“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虚浮学风,写下融叙事议论于一体的散文名篇《石钟山记》,至今仍警策人心。
  湖口县金砂湾学校就在石钟山畔,校长江轶强秉承苏东坡求真求是的务实精神,积极推进大读写教学——教师从读经典、读专业,到读课堂、读学生,阅读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学生从读课本、读课外书,到读社会、读人生,阅读铺陈学生人生启蒙最厚重、最有价值的底色。短短数年,阅读如春潮渐起,激起校园浪花飞溅,一个个生动、朴实、有趣的阅读故事,展示了校园的书香氛围,书写了校园的文化品位。
  大读写的魅力
  大读写是金砂湾学校的一张名片。在江校长办学治校的理念中,有一个重要元素:阅读。他用阅读经营学校,用阅读引领师生。是的,阅读不只是浸润人心,还能温润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要从读懂学生开始,校长的管理则要从读懂教师开始,这种阅读是从书本到人再从人到书本的过程。因为有阅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细腻、更真诚,校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更温暖、更有人情味。金砂湾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大读写在小学、初中一体贯通。小学和初中本是两个学段,时常听到初中教师对小学教师的抱怨,似乎在小学阶段留下很多没有解决的尾巴,影响了初中教学。金砂湾学校实现了小学和初中的有效衔接。大读写就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
  大读写首先着眼于一个“大”字,一是眼界大,二是范围大。眼界大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搞阅读,不是教师简单地、枯燥地布置作业,而是学生发自内心,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就想到与文本有交流、有互动,与作者有沟通、有探讨,就想到探求未知的世界,发现未知的世界。教师和教学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范围大就是时间、空间、学科全覆盖,教师学生全参与。时间上无空档,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阅读有层次、有梯度、成系列,人文主题、语用主题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绝对不会出现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断层和割裂。从这里起步,阅读伴随学生整个人生历程。空间上无空白,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阅读都是孩子的学习主题。学科上无例外,阅读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任务,数理化老师也要阅读。学校明确要求,阅读的量要大,要不断增加,要让学生广泛涉猎、海量阅读。
  学校全体教师以极大的热情理解、支持并参与到大读写教学中。大家一起讨论,制定了给各年级学生的推荐书目,这个书目涵盖面广,从古代传统文化到中外经典,从文学作品到科普作品,如《山海经》《时间简史》《我的父亲邓小平》《孙子兵法》《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等。在讨论书目时,有老师说:“有些书是不是过于深刻,不适合青少年阅读。”这个话题引发热烈争论,最后,大家还是统一了认识,阅读嘛,连滚带爬地读也没问题,现在没读懂,将来还可以继续读。不过,老师们也有感慨,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科普读物太少了,尤其是把深奥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的书更少。浏览这个书目就会发现,教师们的做法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书目,而是充分依托教材,选择了符合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与孩子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文本和图书。
  学校构建的大读写大厦,读只是其中的一翼,写是另一翼,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融合。如果说阅读是知识的输入,是素材的积累,那么写作就是思想的输出,是素材的呈现。读得多了就会有写作和表达的欲望,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么,写什么?又怎么写呢?这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江校长倡议从写校园故事开始,进而写湖口故事、江西故事、中国故事。从身边着眼,从校园落笔,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眼光,又可以美化校园。大家都来关注校园的点点滴滴,发现校园的精彩和丑陋,美好的东西被表扬、被弘扬,丑陋的东西被揭露、被批评,这不就在无形中改变了校园吗?
  大读写不只是在活动层面,还落实到了考试中。学校明确要求,考试命题必须贯彻大读写内容。让老师们高兴的是,大读写不仅没有影响考试成绩,反而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大大提升了。就连家长也很高兴,很多家长不但热心帮孩子选书、买书,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读书节和艺术节活动中,在展示亲子阅读成果时,很多家长争先登台亮相。
  有格局的教师
  做一个有格局的教师,这是江校长对全校教师的要求。“一个教师格局的大小,取决于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没有阅读,英才也会退化成庸才;有了阅读,璞玉终能雕琢成大器。”江校长用这话勉励教师。
  向名师大家学习,这是给自己树立一根人生的标杆。学习的方式,一是课堂观摩,学校组织老师们外出学习考察,见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学校、外面的教学;学校也会请外面的名师来校做讲座,让老师们与名师互动、交流、对话。这种开阔视野的方式最受老师欢迎。另一方面,就是读名家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自不必说,当今名家如于漪、霍懋征、于永正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学名家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江校长特别强调要学他们的思想和人格操守,一个教师的成长必须是技进乎道。像叶圣陶、于漪绝不是一般的經师,而是德高望重的人师,老师们的学习要从大家名师的技法层面发现其道德价值和人格魅力。
  从这一点出发,学校要求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做好人生规划。一个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从上好一堂课开始的,但教师的成长目标,绝不能止于上好一堂课,也不能满足于给学生带来好的考试成绩。志高者行必远,教师的人生规划要以高远的理想和目标为支撑,又要有从小事做起的毅力和韧劲。一个教师的格局在这里就打下了基础。
  青年教师张越,大学刚毕业,她认真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制订了以多听课、多讲课、多阅读为前提的三年成长计划:第一年提高课堂掌控能力,深识教材;第二年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手段、课堂设计等方面积累经验;第三年不断深入反思,向优秀教师靠拢。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倾注了巨大心血。青年人往往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容易流于空疏,学校提醒他们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搜集和积累。已经工作两三年的教师,电脑里面、笔记本上收集、整理了多少微课、慕课资源,有多少名家的讲座,有哪些重要的报刊文章;数理化教师积累了多少例题,对当今科技前沿理论了解多少。资源积累奠定了教师的信心基础。一个教师的课堂是从容还是局促,是自信还是紧张,会透过某种方式传递给学生。   三年、三十年、三百年的思考
  在学校校门口,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八个大字:“习惯好就是好学生。”这是学校的校训。江校长说:“习惯其实就是在小节、小事上的规矩和规范。管理学上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是习惯决定成败。因为好习惯里面包含着守时、守纪、诚信、自律等优良品质,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前提。孩子在我们学校九年时间,这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我们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事实上中考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三年后的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也不能代表他未来三十年的人生发展。我们说要为学生的人生负责,就是要为他们未来三年、三十年打好底色,这个底色我以为就是好习惯。说得更长远一些,我们要为国家民族未来三百年、未来千百年的前途命运着想,就不能忽视孩子们好习惯、好品质的培养。”
  好习惯的第一条是学习习惯。学校精心编制了各学科学习的基本习惯和方法,编写了习惯养成的校本教材,对阅读、书写、听课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每年十一月份,是学校习惯养成训练月。从孩子走进校园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把读写姿势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老师们创作了朗朗上口的学习习惯歌:
  眼离书本要一尺,
  脚放平、背挺直;
  胸离桌子约一拳,
  书本稍倾用手持。
  在学科学习习惯中,比如阅读要有圈点批注的习惯,比如在做数学几何作业时,作图占作业本左侧三分之一,推理论证占右侧三分之二,这些看似琐碎,但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实在大有助益。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这是学校的独特提法。对教师的尊重与欣赏要成为一种习惯,看起来是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呢?教师首先得学识渊博,同时要能力卓越,更重要的是做出表率,以身作则。
  金砂湾学校提出,教师要做有本领的人。有本领的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的本领不仅是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掌握、发现知识的本领。学校要求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这些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举个例子,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卡壳了怎么办?辩论时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的本领就体现出来了,老师不能以权威服人,而应以理服人。还有,学生质疑老师,如果老师答不上来怎么办?这样的场合特别考验老师的智慧和知识素养,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节点。
  如果说学习上的规矩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让学生增强自律意识,那么尊重、欣赏、质疑、发现则是一种人文情怀,前者奠定了学生严谨严格的学风,后者则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其影响和价值都是深远的。学生养成了这些良好的品质,他的人生必定是充实的。
  彭蠡千尺浪,拍岸向长江。在通江达海的鄱阳湖口,看长江在前,大海在前,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思想敢作为的江校长一定会带着金砂湾学校的师生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作者单位:华樾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729628267@qq.com
其他文献
邓彤老师的公开课《侍坐章》,在文言文教学“死于章句,废于清议”两个极端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解决了分析课带来的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又不使教学流于空疏浮泛,真正让课堂有趣、有料。  一、营造气氛,引入情境  师:哪位同学模拟一下子路的发言?  (生举手)  师:你把子路的话读一读。  生1(读):“子路率尔而对曰……且知方也。”  师:很好,有几个我怕他读错的字,比如“千乘”的“乘(shèng)”和
期刊
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读童话的同时,教学目标指向帮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第九课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浅显易懂,文笔生动,讲述了巨人如何由自私、任性转变为学会分享,表达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美好含义。  在教学这篇童话时,班里有个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桃树底下的小男孩是谁?为什么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赶快逃走?为什么他要用自己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这三个问题一
期刊
1  “不曾在黑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网络热语很适用于理解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观点:“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对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有着直接联系的。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与困境的愿望。”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和追求成功一样,也是个体得以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个儿童心里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只是这种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开出一朵怎
期刊
儿童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神圣的,也是朦胧的。因此,我们把三年级儿童诗的写作定位在——简简单单吟,轻轻松松诗。吟者,诵也,教也。取其后者也——教。即简简单单教,一课一得之。诗者,抒也。让孩子们轻轻松松抒,快快乐乐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此,我们选用大自然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入诗,教孩子们用拟人、重叠的手法,学写儿童诗。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遵循“以
期刊
“习作”起始于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之一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它要求从习作起始就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且“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换言之,也就是提出了从习作起始就要做到“读写一体化”的要求。那么,如何处理好起始年级习作教学“积累”与“运用”的关系呢?  一、在单元导语中把握  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的核心概
期刊
一、在备课中成长  我是第一次接触到“功能性写作”,尝试以“任务情境”的形式来设计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参与过课例模式的实践和交流,仅凭着临时抱佛脚,阅读了几篇大博们的相关文字和课例介绍,带着一知半解,闭门造车。三个月的备课磨课,我的确有点困顿、迷茫和煎熬。  (一)写什么,任务情境的艰难选择  写作教学要“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要“帮助学生唤醒、激活生活经验,思考、整理自己的思
期刊
导 读: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是“语文共生教学”的倡导者,他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做到“眼动”——有质量的读、“嘴动”——有质量的说、 “脑动”——有质量的思考、“语言动”——有质量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训练。他执教的课例《背影》,就是运用上述理念进行教学的代表。  一、关注反常处  师:黄老师现
期刊
【片段一】  师:上星期,我们班同学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每人可以投三次。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三次都投中了5个球。……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接着小林出场,麻烦来了。(出示小林三次投中的个数:3个,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不同。  师: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
期刊
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思想表达、数学思考加深的过程,有序、有理、有法是其内在的重要标尺,也是数学教学所应该追求的“本原”。在杭州的“千课万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李白喝酒”一课,以古典名题为依托,视角独特,价值厚重,意蕴悠远,诠释了“策略”思想特有的魅力,细细品鉴,犹若旷谷幽兰,清新脱俗,恰似静水流深,别具韵味,养眼,怡心,导行。  【片段一】“暗香浮动
期刊
一、教什么:備课过程中的难题破解  新课程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定位为习作,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制,一条线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课文,一条线以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以及写作、综合性学习分成若干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来编排。下面以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