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说《路》是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作品。《路》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极其夸张地呈现出了世界末日的惨状,横尸遍野、草枯叶落、世界的黑暗、人类的自私和每时每刻的绝望,这些引起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对作品《路》的解读,告诉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呼吁人们要对自然抱有敬仰之情,而且必须学会把关爱带给身边的人,只有这个世界多一点爱,我们才有可能勇敢地与生态危机作斗争,走出黑暗,迎接曙光。
关键词:《路》 科马克·麦卡锡 生态伦理 危机
一 引言
科马克·麦卡锡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还是戏剧家,他是美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个地域小说的特点,有的小说是典型的南方风格,有的是典型的梅勒和巴塞尔姆风格,甚至还有哈特西部风格。他的小说特点鲜明,语言非常细腻同时又很真实,文章中常用大量的暗示,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除此之外,他的小说还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像拼贴、互文性等。科马克·麦卡锡写过很多长篇小说,其中《路》是第十篇,于2006年出版发行,之后《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科马克·麦卡锡也因此得奖。麦卡锡之前的小说一般都是把视角定格在边疆地区,而在《路》中,作者扩大了视角,他把视角定格在全美国甚至是全人类,通过科幻的形式把世界末日的惨状呈现出来,它通过使用犀利的语言把人们的绝望描写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描写了在一场大灾难之后,一对父子如何求生的故事。该作品站在生态伦理的视角,揭示了生态危机。
二 危机之路
生态危机之后,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难以生存,这对父子南下的脚步非常缓慢,时刻担心危险的到来。其中,“路”包含了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指父子两个人真正走的这条时刻充满着危险的路,另一种路是指生态逐渐走向危机的路。
1 自然生态危机
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世界末日是突然之间到来,人们没有一点防备,一瞬间,所有的动物都走向死亡,所有的植物都枯萎凋零,人们的尸体遍布大街小巷,整座城市俨然成为了一片废墟。这次世界末日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这个时间与《圣经·启示录》中的时间形成呼应。虽然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造成世界末日的真正原因,但是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测出,世界末日的来临是由于核爆炸,暗示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置之不理,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世界末日究竟是不是由于核爆炸引起的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环境正在走下坡路,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应该怎么做。因此,如果我们要持续发展,就不能对大自然任意宰割,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明日的朝阳。麦卡锡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感情和思维的,他提倡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反对人类任意践踏小动物,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同样,在《路》中,他提到了很多小动物,但是不同的是,这些动物都成为了尸骸,只有一条骨瘦如柴的狗尚存生命体征。作者描写这些动物,就表达了他对小动物的关心,小说中,这对父子赶路已经饥肠辘辘,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对这条狗痛下狠手,而是选择放了它,这就暗示着人类要爱护小动物,与他们和谐共处。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小说《路》以“动物权利论”为基础,把道德关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描写动物相比,作者花费了更多的笔墨在描写植物上,很多植物都已经完全枯萎,没有了生机盎然,没有了生气勃勃,到处一片狼藉。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世界末日正在向我们招手。作者把世界末日的惨状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读者的心灵一次强大的震撼。
2 社会生态危机
在这部小说中,把世界末日到来的恐怖和惊悚刻画得非常逼真,整个世界就是一片狼藉。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严重破坏,不堪重负,那么大自然必然会将魔爪伸向人类,捕食者只有捕杀同胞才能得以生存,人类也开始自相残杀。世界末日到来,生存下来的人们将如何继续生活下去。艰苦的生活条件,破败的家庭,使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原本的信任和爱,很多人根本看不到生存下来的希望,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绝望。妈妈无法面对这样的生活,最终选择了死亡,父亲只能一个人带着尚还年幼的孩子寻找生活下去的希望。父子二人跋山涉水,不知道走过多少泥泞,多少废墟,忍受着饥肠辘辘,忍受着风霜露宿。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只能杀死幸存者作为自己的食物。在父子二人跋涉的途中,遇到过一个与儿子一样大的小男孩,儿子恳求父亲能够帮助小男孩,但是父亲最终还是拒绝了。在这种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下,人类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越来越麻木不仁。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人类已经完全抛弃了道德观,他们越来越自私。总而言之,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与日俱增的战争战乱、瞬间崩溃的生态系统,使整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找不到精神上的依靠,只是感受到深深地绝望,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三 希望之火
在小说《路》中,麦卡锡赋予了各种场景虚幻的色彩,刻画了大灾难后的恐怖场景,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出了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在小说中,父子二人一直南下,路上充满着各种危险,他们随时都可能受到死亡的威胁。然而,父亲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一直鼓励儿子,给儿子希望。小说中的横尸遍野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萧条的景象让人充满绝望,人类逐渐变的越来越麻木不仁,每一处景象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整个世界似乎真的已经走到尽头,整个社会似乎再没有希望可言。然而,这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把人类推向绝路,他给了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即便很渺茫。在小说中,父子二人称自己是火种的携带者,也许只有这样自慰,他们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这里的“火”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父子二人在南下的途中为了抗寒点燃的火把,另一种是指给人类带来希望的希望之火。父亲临死之前,认为儿子能够把希望之火延续下去,继续勇敢地生存。在父亲死去之后,小男孩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他们总是帮助小男孩。希望之火暗示着人类如果不想被大自然淘汰,如果不想灭绝,就必须对大自然抱有一颗敬仰之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崇敬自然
在《路》中,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世界末日的悲惨场景。作者把视角无限的放大,不仅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还讲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读者描述世界末日的惨状,他是想通过这种惨状让人类进行深刻的思考,让人类敬畏自然。从表面上看,世界末日的到来似乎只是一次偶然,然而实际上这是人类自食其果,是人类的贪欲导致了这场灾难的来临。现在,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环境,沙漠化、雾霾、山体滑坡,近年来发生的频率逐年递增,这些都对我们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哪一种危机,都有可能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为了自己的私欲,人类不断地掠夺大自然,可以说这是一种自取灭亡的方式。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人类如果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坏大自然原有的规律,总有一天,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应。我们如果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崇敬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 关爱他人
生态危机一旦来临,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人们内心的恐慌会与日俱增,或者对于幸存者而言反而是一种煎熬。然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开始扭曲。在小说中,父子二人每天都在面临着死亡,面临着人类道德的丧失,他们每天都在与死亡作斗争,与人类的良知作斗争。这里作者也暗示其实可怕的不是生态系统的崩塌,而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我们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承担起自己对大自然那份厚重的责任。正如父亲最后所言:“也许只有当世界瓦解之时,才能看出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在这里,作者也暗示我们,当我们面临绝境的时候,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坚强的生存下去,这才是充满希望的道路。能够带给我们希望的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而是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彼此关爱。小说中,父亲面对灾难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这也为他最后的死亡埋下伏笔。儿子与父亲不同,儿子有着一颗充满善良和爱的心灵,他同情伤残的老人,怜悯素不相识的路人,即便是伤害自己的小偷,他也请求父亲原谅他,他的善,为他以后的境遇做了铺垫。小说中,父子二人到达“食人窟”是,父亲的内心是极度恐慌和绝望的,但是想到自己的儿子,他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儿子是他生存下来的唯一的动力,如果没有儿子,也许他早就已经追随死神而去,但是正因为儿子,父亲选择了勇敢,选择了活下去。这正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另外,当父亲发现了一瓶可乐时,都没来得及思索就把可乐递给儿子,父亲知道,在这种惨不忍睹的环境之下,这瓶可乐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因为父亲对儿子充满着爱,这种爱是最无私的,不掺杂任何杂质。出于爱的本能,父亲心里只有儿子。然而,儿子坚决要与父亲一起享用这瓶可乐,也许儿子并不清楚这瓶可乐的意义,但是他关心父亲。最后,父亲与儿子共同享用了这瓶可乐。虽然一路走来,儿子看到了很多惨象,他也看到了横尸遍地,看到了人了的自私,然而他心中的爱却一点都没有减少,他依旧会对伤残的人们产生同情,依旧会关心素不相识的路人。父亲虽然明白儿子的善也许正是通往光明的希望,但是父亲更加明白这个世界的险恶,人心的不可测。但是,父亲也在儿子的感染下尝试给予别人爱和关心,对别人有一颗宽容之心。总而言之,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彼此互相关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父子二人一路南下,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的爱,才让彼此坚持地走下去,相信明天是光明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路》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极其夸张的呈现出了世界末日的惨状,横尸遍野、草枯叶落、世界的黑暗、人类的自私和每时每刻的绝望,这些都应该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是用爱化解危机。阅读整部小说,我们可以得知,我们必须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解决危机最有效的方法。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世界末日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且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作者相信,只要这个世界充满爱,我们一定会看到曙光,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 李海娇:《小说<路>中的爱与希望》,《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9期。
[2] 蒋文婧、刘捷:《麦卡锡小说<路>中的生态伦理观》,《名作欣赏》,2011年第3期。
[3] 方凡:《绝望与希望:麦卡锡小说<路>中的末日世界》,《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4] 苗春雨:《人类重生之路—科马克·麦卡锡<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刘海杰,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助教;夏青,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助教)
关键词:《路》 科马克·麦卡锡 生态伦理 危机
一 引言
科马克·麦卡锡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还是戏剧家,他是美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个地域小说的特点,有的小说是典型的南方风格,有的是典型的梅勒和巴塞尔姆风格,甚至还有哈特西部风格。他的小说特点鲜明,语言非常细腻同时又很真实,文章中常用大量的暗示,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除此之外,他的小说还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像拼贴、互文性等。科马克·麦卡锡写过很多长篇小说,其中《路》是第十篇,于2006年出版发行,之后《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科马克·麦卡锡也因此得奖。麦卡锡之前的小说一般都是把视角定格在边疆地区,而在《路》中,作者扩大了视角,他把视角定格在全美国甚至是全人类,通过科幻的形式把世界末日的惨状呈现出来,它通过使用犀利的语言把人们的绝望描写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描写了在一场大灾难之后,一对父子如何求生的故事。该作品站在生态伦理的视角,揭示了生态危机。
二 危机之路
生态危机之后,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难以生存,这对父子南下的脚步非常缓慢,时刻担心危险的到来。其中,“路”包含了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指父子两个人真正走的这条时刻充满着危险的路,另一种路是指生态逐渐走向危机的路。
1 自然生态危机
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世界末日是突然之间到来,人们没有一点防备,一瞬间,所有的动物都走向死亡,所有的植物都枯萎凋零,人们的尸体遍布大街小巷,整座城市俨然成为了一片废墟。这次世界末日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这个时间与《圣经·启示录》中的时间形成呼应。虽然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造成世界末日的真正原因,但是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测出,世界末日的来临是由于核爆炸,暗示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置之不理,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世界末日究竟是不是由于核爆炸引起的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环境正在走下坡路,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应该怎么做。因此,如果我们要持续发展,就不能对大自然任意宰割,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明日的朝阳。麦卡锡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感情和思维的,他提倡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反对人类任意践踏小动物,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同样,在《路》中,他提到了很多小动物,但是不同的是,这些动物都成为了尸骸,只有一条骨瘦如柴的狗尚存生命体征。作者描写这些动物,就表达了他对小动物的关心,小说中,这对父子赶路已经饥肠辘辘,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对这条狗痛下狠手,而是选择放了它,这就暗示着人类要爱护小动物,与他们和谐共处。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小说《路》以“动物权利论”为基础,把道德关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描写动物相比,作者花费了更多的笔墨在描写植物上,很多植物都已经完全枯萎,没有了生机盎然,没有了生气勃勃,到处一片狼藉。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世界末日正在向我们招手。作者把世界末日的惨状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读者的心灵一次强大的震撼。
2 社会生态危机
在这部小说中,把世界末日到来的恐怖和惊悚刻画得非常逼真,整个世界就是一片狼藉。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严重破坏,不堪重负,那么大自然必然会将魔爪伸向人类,捕食者只有捕杀同胞才能得以生存,人类也开始自相残杀。世界末日到来,生存下来的人们将如何继续生活下去。艰苦的生活条件,破败的家庭,使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原本的信任和爱,很多人根本看不到生存下来的希望,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绝望。妈妈无法面对这样的生活,最终选择了死亡,父亲只能一个人带着尚还年幼的孩子寻找生活下去的希望。父子二人跋山涉水,不知道走过多少泥泞,多少废墟,忍受着饥肠辘辘,忍受着风霜露宿。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只能杀死幸存者作为自己的食物。在父子二人跋涉的途中,遇到过一个与儿子一样大的小男孩,儿子恳求父亲能够帮助小男孩,但是父亲最终还是拒绝了。在这种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下,人类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越来越麻木不仁。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人类已经完全抛弃了道德观,他们越来越自私。总而言之,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与日俱增的战争战乱、瞬间崩溃的生态系统,使整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找不到精神上的依靠,只是感受到深深地绝望,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三 希望之火
在小说《路》中,麦卡锡赋予了各种场景虚幻的色彩,刻画了大灾难后的恐怖场景,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出了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在小说中,父子二人一直南下,路上充满着各种危险,他们随时都可能受到死亡的威胁。然而,父亲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一直鼓励儿子,给儿子希望。小说中的横尸遍野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萧条的景象让人充满绝望,人类逐渐变的越来越麻木不仁,每一处景象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整个世界似乎真的已经走到尽头,整个社会似乎再没有希望可言。然而,这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把人类推向绝路,他给了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即便很渺茫。在小说中,父子二人称自己是火种的携带者,也许只有这样自慰,他们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这里的“火”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父子二人在南下的途中为了抗寒点燃的火把,另一种是指给人类带来希望的希望之火。父亲临死之前,认为儿子能够把希望之火延续下去,继续勇敢地生存。在父亲死去之后,小男孩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他们总是帮助小男孩。希望之火暗示着人类如果不想被大自然淘汰,如果不想灭绝,就必须对大自然抱有一颗敬仰之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 崇敬自然
在《路》中,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世界末日的悲惨场景。作者把视角无限的放大,不仅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还讲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读者描述世界末日的惨状,他是想通过这种惨状让人类进行深刻的思考,让人类敬畏自然。从表面上看,世界末日的到来似乎只是一次偶然,然而实际上这是人类自食其果,是人类的贪欲导致了这场灾难的来临。现在,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环境,沙漠化、雾霾、山体滑坡,近年来发生的频率逐年递增,这些都对我们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哪一种危机,都有可能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为了自己的私欲,人类不断地掠夺大自然,可以说这是一种自取灭亡的方式。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人类如果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坏大自然原有的规律,总有一天,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应。我们如果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崇敬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 关爱他人
生态危机一旦来临,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人们内心的恐慌会与日俱增,或者对于幸存者而言反而是一种煎熬。然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开始扭曲。在小说中,父子二人每天都在面临着死亡,面临着人类道德的丧失,他们每天都在与死亡作斗争,与人类的良知作斗争。这里作者也暗示其实可怕的不是生态系统的崩塌,而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我们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承担起自己对大自然那份厚重的责任。正如父亲最后所言:“也许只有当世界瓦解之时,才能看出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在这里,作者也暗示我们,当我们面临绝境的时候,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坚强的生存下去,这才是充满希望的道路。能够带给我们希望的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而是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彼此关爱。小说中,父亲面对灾难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这也为他最后的死亡埋下伏笔。儿子与父亲不同,儿子有着一颗充满善良和爱的心灵,他同情伤残的老人,怜悯素不相识的路人,即便是伤害自己的小偷,他也请求父亲原谅他,他的善,为他以后的境遇做了铺垫。小说中,父子二人到达“食人窟”是,父亲的内心是极度恐慌和绝望的,但是想到自己的儿子,他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儿子是他生存下来的唯一的动力,如果没有儿子,也许他早就已经追随死神而去,但是正因为儿子,父亲选择了勇敢,选择了活下去。这正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另外,当父亲发现了一瓶可乐时,都没来得及思索就把可乐递给儿子,父亲知道,在这种惨不忍睹的环境之下,这瓶可乐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因为父亲对儿子充满着爱,这种爱是最无私的,不掺杂任何杂质。出于爱的本能,父亲心里只有儿子。然而,儿子坚决要与父亲一起享用这瓶可乐,也许儿子并不清楚这瓶可乐的意义,但是他关心父亲。最后,父亲与儿子共同享用了这瓶可乐。虽然一路走来,儿子看到了很多惨象,他也看到了横尸遍地,看到了人了的自私,然而他心中的爱却一点都没有减少,他依旧会对伤残的人们产生同情,依旧会关心素不相识的路人。父亲虽然明白儿子的善也许正是通往光明的希望,但是父亲更加明白这个世界的险恶,人心的不可测。但是,父亲也在儿子的感染下尝试给予别人爱和关心,对别人有一颗宽容之心。总而言之,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彼此互相关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父子二人一路南下,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的爱,才让彼此坚持地走下去,相信明天是光明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路》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极其夸张的呈现出了世界末日的惨状,横尸遍野、草枯叶落、世界的黑暗、人类的自私和每时每刻的绝望,这些都应该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是用爱化解危机。阅读整部小说,我们可以得知,我们必须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解决危机最有效的方法。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世界末日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且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作者相信,只要这个世界充满爱,我们一定会看到曙光,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 李海娇:《小说<路>中的爱与希望》,《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9期。
[2] 蒋文婧、刘捷:《麦卡锡小说<路>中的生态伦理观》,《名作欣赏》,2011年第3期。
[3] 方凡:《绝望与希望:麦卡锡小说<路>中的末日世界》,《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4] 苗春雨:《人类重生之路—科马克·麦卡锡<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刘海杰,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助教;夏青,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