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的“死亡回忆”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说起来也是中古轶闻,当年做记者的时候,难免要采访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可那种真正能上杂志的案件不多——常常在地铁里和同事讨论,这个案件只死了三个,是不是不够级别?这个杀人犯太普通,有没有出奇的成分?有时候在地铁里几人瞎扯,旁边认真听的人一脸好奇加崩溃,这是些什么人?
其他文献
《告别之年》的结尾处有一处细节.女主人公“我”同男主人公“宋”的一位朋友聊起这位意外离世的故交,对方提到,宋竟然成功错过了同他们那帮兄弟朋友们的所有合影:“诡异 ?任何一张合影他都不在.我有时觉得,他像一团什么,白色的烟雾.”
期刊
期刊
一、素描与白描rn十六世纪,米开朗基罗名字前冠以“圣”字,之前是教士贵族专利,不会给艺术家,他的素描草稿也成为商品,有人买.rn十九世纪,卖不出画的梵高,认定自己在美术史上,将和米开朗基罗并列,在日记里自我嘱咐,可以多画些素描了,像米开朗基罗一样.
期刊
《告别之年》有着独特的“流年”形式.人物、细节、情节作为内容在这不足两万字的篇幅中,为形式而内容,然后以形式最先打动你.rn历史地看,如何想象和认知“时间”已成为“书写此时”的第一重困难,所有的故事、情感都需要“时代”的物质支持.
期刊
宋明炜:疫情以来有没有读到有趣的书?张惠雯:疫情以来学校改网课了,所以小孩儿天天在家待着,读书变得比较困难,因为干扰的力量太大.不过这也许是一个借口.我读的新书一直比较少.我现在想到的是扎加耶夫斯基的两本诗集《永恒的敌人》《无形之手》,还有一本散文集《捍卫热情》,我都非常喜欢.
期刊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的使命之一就是祛魅,将无数零散的个人经验驱散,代之以巨型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一旦被客观化和中立化,就成为后来者踏入这段时空的界标,那些被驱散的个人经验将变得更加杳不可寻,在这一点上,历史“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任何人”.张玲玲的小说通常有着切近生活的面相,切口不大,人物不多,故事也难言什么高潮,但是她的小说又总关联着一个极大的思考,那就是与代际置身的历史时空对话.
期刊
读张玲玲小说《告别之年》,我首先想到的,是但丁《神曲·地狱篇》里写到的一对情侣,弗兰采斯加和保罗.长诗里,但丁在进入地狱第二圈的时候,遇到了一群被永无止歇的暴风吹拂的魂灵.他们生前都因爱欲而失去生命.历史上,弗兰采斯加于一二七五年因政治原因嫁给一个身患残疾的贵族,后与丈夫的弟弟保罗相爱;两人都被她丈夫杀死.长诗中,但丁听了他们相爱的故事后,因怜悯而晕厥,如同一个尸首倒下.
期刊
山东长清大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始由晋宋之际(约420)法定祖师开创.这一论述最早见于唐代李邕的《灵岩寺碑颂并序》.然而“灵岩”之名缘起,却与僧朗入泰山创建朗公寺的传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灵岩寺朗公石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密切相关.自宋代张公亮撰写《齐州景德灵岩寺记》后,灵岩寺与山阴神宝寺的始建年代开始混淆,众说皆以神宝寺的创寺年代北魏正光元年(520),当做灵岩寺之始.经查证,宋人张公亮的说法可能与神宝寺曾为灵岩寺的下院有关,尚未见有其它依据.灵岩寺于北魏正光元年创建的说法不实.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时期,为了与中国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合,并能在社会广泛传播,译经方面采取了格义的方法,以黄老之学比拟佛经;在传播方式上则与方术、星象、占卜等神异现象相结合,因此,神异便成为了塑造僧人法力深厚、德行高尚的重要手段.僧朗是泰山乃至山东一带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弘法僧人,他在坚定佛教教理教义立场的同时,利用神异取得社会大众的认识,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为佛教在山东一带深入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佛教实现本土化、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操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