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情感剧中的模糊语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han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情感悲剧代表作之一,作品中丰富细腻的语言及人物情感、情节的安排,无不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与此同时,该剧本台词中对模糊语义的运用也极具代表性,这些模糊词语及概念的运用,为整个作品生动的文风做出不小推动。本文将从该戏剧涉及的情感及情节两方面,对其台词中的模糊语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生动再现剧中场景的深刻寓意及人物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 情感剧 模糊语义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奥尼尔的作品颇具独创性,题材广泛,在美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无可替代。中国的文艺评论界对其剧作有这样的评价:“奥尼尔通过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现方法,解释了困扰现代人的各种问题,展示了现代人的各种心灵世界。”(杨文华:2006,186)而奥尼尔的剧作之所以百年传唱、经久不衰,其对语言精妙运用的独特手法值得细究。其中,奥尼尔在作品中多次使用模糊语义来辅助表现人物心理变化、为之后情节作铺垫的手法,也为其剧作增色不少。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义的应用十分普遍。中国第一位从事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伍铁平教授在《模糊语言学》一书曾提到过:“刘再复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中指出:‘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情节等来描述的……。这……便形成文学的模糊性……。”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语言交流,就无法避免模糊语义的存在,因此文学作品中应用模糊语义来分析人物的情感和情节发展,具有切实深刻的意义。
  一 情节方面
  模糊语义进入我国后,在文学界引起的反响是远远胜过其他领域的,在该领域,模糊语义能起到精确所起不到的作用,因为“人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模糊概念,不可能处处用精确盖面代替模糊概念……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更不会有文学作品。”(伍铁平:2002,364)而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在其情景描述、细节描写等方面都运用了模糊词语,通过模糊语义来协助作者传递剧本中要表达的深层涵义。
  该剧第一幕第一场对剧本故事发生地农舍外景有此描述:“1850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屋顶上面的天空呈深红色,榆树绿荫正浓……”这句话中出现了四个模糊表达:“初夏”、“傍晚”、“深红色”及“绿荫正浓”。其中,“初夏”是从“立夏”节气开始,还是“夏至”节气开始?是从25℃开始还是从28℃开始?这些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原文中的“初夏”概念边缘不清,缺乏确指。此外,“傍晚”所表达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它和“夜晚”之间都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从这两个模糊词语的意义中,我们能够收到作者传达来的信息:夏天,万物茂盛,是个有着美好希望的代表词语;而傍晚,接近一天的结束,有“终结”之意。这种有着相对意义的两个词语,在文中多处出现,预示着本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思想的两面性及矛盾性。而“深红色”和“绿荫正浓”这两个带有颜色词的语义也带有边缘模糊性,颜色的数量极大,因此多半用加修饰语的方式表达。“深红色”和“绿荫正浓”这两个语义中,红色深到什么程度?绿色浓到什么地步?都无法特定颜色。奥尼尔用这两个“红”、“绿”的模糊词,相应表达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剧中不同时段悲观失望及怀抱希望两种情绪并存的意义。
  在第一幕第四场,爱碧出嫁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继子——对她的到来带有明显憎恨及厌恶的继子伊本,莫名地对伊本产生好感而诉说自己的经历时,用到了三个模糊词汇来表达自己早年的不幸:很小、很苦、早早。前两个词中,“小”及“苦”本身即为模糊词,与“大”、“甜”没有明确界限,人们虽然在味觉上能体味甜与苦,有如“甘如蜜糖”、“苦如黄莲”之类的表达,但却无法明确说明从哪个确切的临界点开始,才从“甜”转变到“苦”。在语言的运用中,无论人们如何描述,都有些表达无法清楚地用精确词语表述出来。而这两个模糊词前加了模糊限制词“很”来强调其模糊意义的量变程度,虽然能把模糊语义分成若干模糊等级,然其中各等级之间的界限仍然是模糊的。此处“很”这个模糊限制词的出现,体现出爱碧童年不幸的程度之深。
  同样,“从修辞和认知角度分析,有时模糊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起到良好的修辞作用;精确反倒是不可理解的。”(同上:2002,365)在第二幕第一场中,爱碧被体格强壮的伊本吸引,用言语勾引他:“……这就是大自然…使你越长越高大……像那两棵榆树一样。”奥尼尔用模糊词语夸大但又恰当地表达了爱碧对伊本的欣赏,并且爱碧在此处把伊本与剧本开头情景描述部分寓意不详的两棵榆树对比,也隐隐透出悲剧的尾翼。
  二 情感方面
  “人的感情内容是最不确定的,最难捉摸的,因此也是最模糊的。”(刘再复:1984)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正是通过多次重复的模糊言语及词句,来体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展现他们矛盾复杂的心理世界。在剧本中,奥尼尔频繁用到的三个含有模糊语义词语的表达有:众人感慨周围人物与事物(景物、庄园)的“美”、农场主凯伯特感叹自己的“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真冷”。这些模糊表达分布在剧本的不同情节处,用来强调主人公相应时期的心理状态及表达其感情色彩。
  1 模糊词语“美”
  男主人公伊本是这个家庭最小的孩子,却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干着繁重的农活,加之父亲对他及他去世母亲的蔑视与嘲讽,导致伊本心里极度怨恨父亲、甚至盼望他的父亲能够早日死去,以致对他父亲新娶的年轻女子爱碧有意夺去原属于他的土地而产生警觉及恨意;另一方面,他却没法阻止内心深处对爱碧的爱慕。可以说,这个人物的矛盾心理一直贯穿在作品始终。他的这种矛盾心理,可以通过整个剧本中多次出现的“美”这个表达而有所体现。
  在该剧本第一幕第一场,男主人公伊本对其所处的落日景致感叹道:“天啊!多美啊!”,这是一句典型的模糊用语:到底什么是美?这个定义本身就是模糊的。而奥尼尔在整个剧本中,用其表达众人对美好事物感慨的地方至少出现了11处。而在英文原版剧本中,相应的“purty”一词出现的频率更高,近20处。在这些众人的赞叹中,“美”这个词反复的出现,正说明人们对现实状况不满的同时,仍能发现生活美好的一面。在生存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境况下,伊本能发现夕阳的美好而抒发感叹,真实地显示出伊本虽心里满是对父亲和生活不公的怨恨,但内心深处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一个简单的模糊词,却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人物内心隐藏的千言万语。   另外,在爱碧赞叹伊本的男性之美、伊本情深处夸赞爱碧之美和两者赞叹两人所生孩子的美时,都反复用到了“美”这个词。在第三幕第一场中,爱碧看着自己与伊本生的儿子时,母爱溢于言表,她自言自语对他人描述儿子:“……像画出来一样美”;她与伊本私会时问道:“他漂亮(美)吗?”虽然此处场景用词简单,无复杂语法及大量描述性台词来体现爱碧对儿子的深深爱意,但通过简单重复的模糊词,使原来因为肉欲而与伊本私会的轻浮女子爱碧,转变成充满母爱的母亲角色,体现出其对模糊词汇运用的绝妙之处。
  2 模糊表达“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
  《榆树下的欲望》中除了男女主人公伊本及爱碧,另一重要角色的言语行为同样精彩。这个人就是爱碧进入这个农场家庭的带入者——爱碧的丈夫——农场主凯伯特。这个角色是个75岁的老人,但是他对生活有着强烈的执着:他娶了年轻的爱碧,对财富有强烈的占有欲、宁愿毁灭也不愿意把财富留给后人,而且对自己亲人身上所发生的悲剧没有丝毫不安,只有强烈的抱怨与愤怒。同时,老凯伯特也时常发出对自己变老的感叹。
  第一幕第四场中,凯伯特与爱碧一出场,即道:“……春天来了,可我却变老了。……”这里是凯伯特在该剧本中,为数不多、语调平静地对自己年龄的感叹。在爱碧提到他的土地所属的问题时,凯伯特也发出同样的感叹:“我老了,爱碧。我像只熟透的果子快从树枝上掉下来了。”此句中,“老”这个概念因地域、年代、民族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到底多大年龄算老?“老”和“年轻”的具体界限是多少岁?对于此,并没有关于到底从几十岁开始算为“老”的一致概念。“熟透的果子”也同样如此,不同种类的水果有不同的成熟大致时间,人们亦无法界定“熟透”的精确界限是从具体日期开始、变色开始、亦或是是从树上掉落开始。在剧本中,凯伯特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个老当益壮、脾气暴躁的老人,他贯穿整个剧本的若干次“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的模糊语义表达,清晰地反映出凯伯特对自己已然垂暮的认识,这也是他不甘老去、希望得到反驳之声的隐性呐喊,可惜直到悲剧的发生,都没人真正重视这个外表冷酷老人的内心渴望。
  3 模糊词语“冷”
  本文中,凯伯特有三处台词都声称自己感觉“冷”,在第二幕第一场,爱碧与伊本在爱欲交织中吵了一架,随后凯伯特和爱碧关于伊本的交谈中提到:“……我老是觉得又冷又孤单——即使外面热得要命,里面还是冷……”。此处的“冷”与“热”这一对反义词,与许多形容词性反义词一样,都是模糊词语,其边界不甚清晰。《现代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冷”的定义为“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用扎德的模糊集来绘制其剖面图即可得知,“冷”的始点处于10°左右,但根据不同地域和人的认知而有所不同,两者在概念的定义上有交集。因此“冷”和“热”的概念边缘都是模糊不清的。在此剧作中,“冷”这个模糊词的应用,无论奥尼尔在诸如第二幕第三场的情境描述中,还是人物的表情及台词中,都预示整个剧本中充斥的冰冷人际关系及由此导致的在初夏本该温暖、炎热的季节里处处充满的凉意。
  在第二幕第二场,凯伯特对爱碧说道“你有时叫我浑身发冷。这屋子真冷……”凯伯特与爱碧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他理解不了爱碧的思想而感觉“浑身发冷”,由此感觉周遭环境都随之变冷。最后在他得知他的儿子并非他亲生、而是爱碧与伊本的儿子并已被爱碧扼死后,他沉着脸,透过牙缝自语:“……这屋子这么凄凉——冷冰冰的……”,也是奥尼尔在处理文字时,预示悲剧结局的语言手段。
  正如刘再复所言:“模糊性是艺术形象的本质特点之一,也是人物形象的本质特点之一。”在语言的世界里,模糊词语无处不在。通过分析奥尼尔作品中人物语言的模糊性,人们能够在此剧情节的发展中,发现两位主人公所做出的既善既恶既善的行为的根源,和由此导致的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Annette T.Rubinstein.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2] 金李俪:《20世纪英美戏剧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杨文华:《西方现代戏剧艺术论》,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张乔:《模糊语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权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讲师;黄莹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影片中的笑话让人欢喜也让人动容,这些小演员们的表现出奇精彩。一部套着小短裤却意味深长的电影。  ——《巴黎竞赛》  小淘气尼古拉是法国著名插画绘本,曾伴随许多法国人度过快乐的童年,以小尼古拉的形象创作的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于1959年,在法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法国拥有无数的“小尼古拉迷”,可与“小王子”相媲美。  “小淘气尼古拉”诞生于战后的法国,属于经济稳定的“黄金年代”,最早出现在1959年3
期刊
《我们从哪里来》是诗人南永前对千古的追问,是时代的呼唤,它关乎自然、社会、人生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学习研究图腾诗的价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 图腾诗的原创价值  图腾是早期人类社会群体认为与之有特殊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图腾信仰是人类社会随着氏族部落的形成而产生的信仰。氏族成员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图腾的化身或转世,图腾有超人的能力,能庇佑他们,并将图腾视为部落的徽号和象征,以此来划分
期刊
摘要 《狼图腾》是一部以内蒙古草原中狼群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它以几十头狼的故事为主体,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主要人物活动将其串联起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四起,引人入胜。而作为绝对主人公的狼一改过去我们熟悉的狡诈、残暴、忘恩负义的形象,被作者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形象与解读。本文对小说《狼图腾》背后主题全面解析,以便更为全面地解读这部经典生态文学作品。  关键词:《狼图腾》 狼群 形象 主题  引言
期刊
摘要 《文学的邀约》是一部从整体上“反思现代性”进而寻找文学新生的著作。格非运用福柯、韦伯、浪漫主义美学、现代语言学、中西文学传统等思想文化资源,清理了18世纪以来现代文学观念中的成规,重新理解传统文学资源,呼唤“真正意义上文学”。“现代文学的终结”这一观念并非对文学沦落的悲悼,更是一种望其速朽进而涅槃的冲动。  关键词:格非 文学的邀约 现代文学 终结 涅槃  格非身兼大学教授与作家两种身份。在
期刊
摘要 “五四”以来,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线索,金庸小说,打破了这条界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武”和“侠”为载体,传播了中国文化,其主题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梳理,真实地展现了儒、道、佛家和我们的世俗生活。  关键词:金庸小说 传统文化 文以侠化  “五四”以来,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在经济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现实处置下,始终在主流与非主流的阅读视域中处于对峙状态。前者一直居高凌下
期刊
摘要 中国20世纪的知识分子主要与两个重要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从根源上看,这两种主义的发端并非源自中国,而是一种外来的思想。在不断的冲击与浸润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其在与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伦理思想之间形成一种思想文化意义上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都未能真正地融入和内化成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思想概念,相对而立。鲁迅在进行文学创
期刊
在当代文学史上,文学对民歌的吸收和接纳有两次高潮。一次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的民歌搜集和创作浪潮。这次浪潮是政治权力话语主导下的民歌与文学的联姻,各种赛诗会、民歌演唱会、诗歌展览会、诗擂台、诗街会等以口头演唱、诵读等形式,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令人瞠目的“虚假繁荣”,与此同时,大量的民歌进入文学作品成为作家创作时有意识的选择,文学作品中的民歌也就在意识形态和狂热激情的共谋中走上
期刊
摘要 《我是猫》中“猫”的陌生化视角,意味着在现代知识分子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时,其动力源于本能反应。现代主体“我”在文明转化过程中无处认同,在一种“文化不适症”的“病态”中漂流着。夏目漱石及其小说主人公在“拆穿西洋镜”的文化实践中,发展出一种作为“社会感觉学”的“审美现代性”。  关键词:我是猫 主体 审美现代性  一 批判的动力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的一天,日本东京,珍野苦沙弥先生坐
期刊
摘要 有位诗人说过,从“境界”方面来说,戴望舒不能算大诗人,因为在他的诗里,很难看到时代的影子,也很难听到民族的声音。笔者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戴望舒在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做着韧性的抗争,表现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道义 自主 象征 朦胧  在国运维艰、民生凋敝的时代里,对一个诗人的考验首先来自于某种写作道德的规定。时代往往都设定了一个相应的道义和责任承担的方式,以此来“约束”和“考量”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小说《鸽翼》中的女主人公米莉·西奥尔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女性,由于罹患不治之症,所以她必然要走向早逝。但在面对人生和爱情的时候,米莉·西奥尔却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和命运抗争。本文重点分析了米莉·西奥尔这种多元性格形成的轨迹,以及她身上的两种重点性格:抗争,自我的身份错位。  关键词:米莉·西奥尔 亨利·詹姆斯 《鸽翼》  《鸽翼》是亨利·詹姆斯晚期所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内容相对于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