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姜椿芳狱中酝酿中国大百科全书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4月12日上午,我们夫妇俩骑自行车到了六部口附近的赵朴初伯伯家,按了门铃之后,开门的是赵伯母的妹妹,她看到我俩之后,十分兴奋地说:“你赵伯伯一会儿去你们家,你爸爸明天就要被放出来了,你们快回家吧。”我俩兴冲冲地骑着车回到家中,对妈妈说:“爸爸明天就要被放出来,赵伯伯一会儿就来告诉我们这一好消息。”我俩到大门口望着。一会儿赵伯伯坐着红旗牌汽车来到家门前,我们扶着他进了屋,在家的人都围了上来。赵伯伯还没来得及坐下,就眼含着热泪对妈妈说:“根据最可靠的消息,椿芳同志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回家了。”家里人顿时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爸爸已被关进监狱快7年了,我们天天想、日日念,现在终于可以自由了。赵伯伯又说:“你们告诉椿芳同志,不要管专案组给他定什么样的结论;我还被定成有严重政治问题,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政治问题。让他先去医院看病,好好检查身体,好好休息,到时候我来看他。”可是,爸爸出狱后,却顾不上看病休息,立即全身心地扑到了他在狱中酝酿已久的大百科全书事业上来。
  妈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嘛
  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已被历史认定的大阴谋家康生是一个专爱兴风作浪的人物。爸爸姜椿芳在白区做过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被日寇逮捕过,在上海当过地下党文委书记,又对江青有所了解。他早就成了康生和“四人帮”的眼中钉,康生说:“姜椿芳貌似老实,内藏奸诈。”爸爸被定成“三反分子”、“走资派”,很快就进入“牛鬼蛇神”的队伍,并进了“牛棚”。“牛鬼蛇神”这四个字的创意本属于杜牧,他在为李贺的书作序时,有这样一句,可他哪里能想到一千多年后,竞有那么多的人戴上“牛鬼蛇神”的帽子。爸爸遭到非人的待遇,每天一睁眼便有随时被传唤和带出去批斗的可能,家中被抄了3次,几乎所有珍贵的东西都被抄走。爸爸没有办法改变失去的尊严和自由的命运。他心里明白,只要不承认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便是对抗“文化大革命”、对抗康生。他预感到自己的问题有升级的可能,一旦被捕,年迈的老母亲承受得了吗?妻子、儿女又会受到什么待遇呢?
  有一天,爸爸获准回家取东西,满身疲惫地向家中走去,老远就看见我们的奶奶坐在门前的木椅上,不断向街上张望。离奶奶只有几步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奶奶看着儿子,一种含着悲楚的惊喜弥漫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母子一起步人家门。爸爸面对奶奶,想好的话一时难以开口,他变着法儿地问奶奶:“妈!您相信儿子吗?”“妈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嘛!”“您要相信儿子,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所以您什么也不要怕,儿子的问题总有弄清楚的一天。”这位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儿子做地下工作,当过中共满洲省委交通员的坚强母亲,望着儿子的双眼,有力地点了点头。
  第6902号犯人
  1969年1月,正是严冬,爸爸从中央编译局的“牛棚”被一辆囚车拉走,从此他与家人失去了一切联系。音信皆无,户口也被注销了。因妈妈没有工作,编译局每月给90元,成了全家的生活费。直到过了4年后,我们才得知他被关进了秦城监狱,在那里犯人没有姓名,可能看管人员也不知道他是谁,他成了6902号犯人。69是指1969年,02是说他是1969年第二个被抓进去的犯人。
  囚室有五六平方米,有道铁门和一个木门,门上有镶有玻璃的圆洞,是监管员向室内监窥用的,墙角有个小厕所,离地不到一尺的地方放着一张木板床,监室的昏暗灯光晚上是不关的,睡觉的头要露在外,脸要冲着门,犯人不许在室内走动,只能面对着门坐在床上。每周只有一次放风,每次20分钟,放风地点是用砖墙围起来的放风圈,犯人一人一格单独放风,谁也看不到其他的人。
  “文化大革命”中秦城监狱变成了林彪、江青、康生一伙残酷迫害革命干部的场所。公安部一名干部是监狱的设计者之一。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被关在这里。监狱里大搞法西斯式审查。康生、“四人帮”一伙的谎言扭曲了看管人员的灵魂,他们把所有受审人员都看成十恶不赦的敌人。后来我们曾问过爸爸,在狱中您挨过打吗?现在想起来我们是多么幼稚,爸爸对我们说:“当然他们都很严厉了。”后来我们从监管人员那里得知:每次审讯几乎都被拳打脚踢,说这是让犯人清醒清醒。有时全天被罚站,直到晕倒。主审官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还向爸爸宣布:“你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不知怎的,听说只准吃一顿饭,爸爸脑子里下意识地想起了过去自己的战友,在当时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保持乐观的精神,于是自己也坚强了许多。
  编百科全书的信念
  支撑他要活着出去
  爸爸在秦城监狱,在不写材料让他呆坐反省时,他脑子里经常翻腾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产生这场浩劫?他苦苦思索,认为主要是整个国家文化落后、人民知识贫乏、愚昧迷信,以致听任林彪在造“神”以及“四人帮”之类的胡作非为。中国迫切的问题是要普及知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爸爸联想到18世纪法国的狄德罗等人,通过编写和发行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发挥了启蒙作用的经验。于是他在狱中下定决心,如果能重新获得自由,将倡议并投身于编撰一部集合古今中外知识大成的现代百科全书,帮助人们吸收、借鉴世界文化之精华,启迪觉悟,克服愚昧。这一理想伴随他度过了漫长而孤独的牢狱生涯。
  爸爸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病得不到医疗,只有苦苦地捱着,眼看病情越来越恶化,但只要有一点有利于活下去的机会,他绝不放过。每次很少的一点放风时间,尽管头晕腿沉,他还是尽力挪动到室外去,他大口呼吸着外面的空气,多看眼蓝天,多走上几步。他想自己的头脑也要保护,否则很难达到目的。他想试试自己的记忆力,试着在心里默诵:“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处,去迎接那雷声……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高尔基的《海燕》他太熟悉了,以前曾翻译过。为了保持记忆力,他回忆所认识的人,每天背上一首唐诗。为了防止丧失语言能力得上监狱孤独症,他常常自言自语,来回数数。他想如果有幸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要用这条捡来的生命,用整个余生来填补中国文化的这个空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和死神抗争,一定要活着出去!
  秦城监狱铁门紧锁,但无法锁住爸爸要编辑百科全书、为祖国文化事业贡献力量的耿耿丹心,几十年来积累于心中的古代类书和现代百科知识,开始酝酿发酵。虽然他没有一张纸、一支笔,但经过7年狱中的冥思苦想,反复琢磨未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图景,从宏观布局到细部结构、从组织力量到程序步骤,由艨胧逐渐清晰,一个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腹案成熟了。
  爸爸想着如果能活着出去,要联合志同道合的人一块干,还要向中央写报告建议。他又在心中数次写着建议的草稿,建议中一定要写上: “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全部历史、文化、古籍作出新的叙述和概括,使我国广大人民提高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水平。远离愚昧,大百科全书将是我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客观需要,是历史任务。”
  1975年4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编译局当时的几位负责人王惠德、张仲实和军代表来到家中,对妈妈说:“姜椿芳同志已结束审查,明天就可以回家了,编译局派车去接,家属不用去接了。”我们翘首盼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但是狱中的爸爸当时还没有得到这一消息。
  第二天,4月19日,早上爸爸在狱中吃了早饭,一个监管人员奉命来到狱室,通知他马上到犯人管理处去一趟,通知他出狱。在那段时间里,爸爸被不断地更换牢房,他感到有新的情况。一天傍晚,一个警卫看看左右无人,对着窥视孔小声说道:“多注意身体,有出去的那一天!”在狱中他从未听到过这样亲切的话语,活着出去的梦想离他愈来愈近了。4月19日这一天爸爸真的可以活着出来了。他问管理处负责人员:“我被捕入狱后,我的党籍是否还存在,我出去后工作怎么安排?”那位负责人说:“你不是被逮捕,这是党审查你;你要补交党费、伙食费;你还是回编译局工作,保留你原级别。”
  爸爸在管理处脱下了黑色的囚衣,换上了入狱时穿的蓝色中山装,因为心里太高兴了,恨不得马上飞出去。4月的阳光,已将冬日的严寒驱散,天是那样的蓝,他使劲地呼吸着过去7年里难以得到的自由空气。编译局派来的车接上他向城内开去。汽车开进丰盛胡同后,爸爸在车里远远地望见家门,家门口坐着倚门盼儿归的奶奶。爸爸在最孤独无助时也未流过眼泪。这时他控制不住了,眼里充满了泪水。
  编译局几位负责人正等候着他。爸爸是个备受摧残的人,一个患有糖尿病、视力极度衰退的人,一个在狱中熬过近7个春秋的人。迈出牢门才几个小时,他不谈狱中遭受的磨难,不谈休养生息,而是向编译局几位负责人讲狱中的设想,是否可以用编译局现有的编译力量,配备一些有专业知识的编辑,编辑一部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填补我们国家没有百科全书的空白。爸爸对百科全书的期望何等殷切,对事业是何等执着。编译局的王惠德看到他那苍白浮肿的脸、步履迟缓的虚弱身体,说:“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别想得太多,你先参加《列宁全集》的校订工作,别的以后再说吧!”
  为审批出版大百科全书尽心奔走
  爸爸出狱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他一生有许多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他们见面时都相互紧紧拥抱,有的激动地只说一句话:“你可回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任何人没有听到他说一句狱中的情况,听到的是他要把余生献给一个事业,那就是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一面搜集阅读有关外国百科全书的资料,一面向熟悉、有可能对百科全书有兴趣的朋友,谈他狱中的设想。他买了一张公交月票,手里拎着黑色公文包,一个一个找,一天接一天挤在公交车上。他身体很差,眼睛又不好,个子不高,一天不小心头在上车时被车门碰破。由于过度的疲劳,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摔倒在马路牙子上。家里人知道,劝他是劝不住的,他出去家里人必须陪着。我们陪他去找专家、学者,陪他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爸爸对我们说:“像圣马力诺这样很小的国家,也有百科全书,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至今还是空白,外国友人送本国大百科全书给我们,我们回赠的是《新华字典》,从《新华字典》到大百科全书差着十万八千里呀!”
  “四人帮”的倒台,让爸爸兴奋得再也呆不住了,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份《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诞生了。十年浩劫,百废待兴。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以后,提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了一句空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精神得到提倡和扶持。爸爸预感到一个繁荣的盛世,一个科学文化的春天即将来临了。
  爸爸又给中央宣传部、国家出版局送去了书面建议,这个建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情况和建议》上发表,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出版局局长王匡找到爸爸,请他为出版局等单位起草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爸爸到家后连夜改写,第二天一早就送到出版局。出版局也没有耽搁,马上请中科院、社科院会签,联名向中央提出。请示报告一到中宣部,中宣部出版局长边春光就签批了,拟请姜椿芳、朱语今、曾彦修为筹备人员,尽速筹备此事。
  当请示报告送到中央常委那里,叶剑英、李先念等老同志都画了圈,表示同意。更令人鼓舞的是邓小平同志不但仔细看了请示报告,还亲自批准了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批准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此项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草创阶段可以说一路绿灯。每前进一步,爸爸内心的兴奋都是难以描述的。
  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
  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盛世大业有了开端,但要把中央文件变成浩繁的皇皇巨著,爸爸和他的同事们要组建庞大的学者队伍,要做艰苦细致的编审工作,要走很不平坦的漫长的道路。首先要组织两支队伍:一支是学术撰稿队伍,一支是编辑出版队伍。前一支队伍,人员数以万计,称得上是一支高层次的知识大军,编百科全书就是把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化艺术、体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为全书制定框架、选好条目、撰好释文、审读稿件。组织第二支队伍——编辑出版队伍也非易事。当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即批示,要尽快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配备干部,编百科全书需要高水平的学科编辑。
  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人才奇缺。除了从别的部门商调外,爸爸知道,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的群众中不乏才智之士,决心排除阻力、甘冒“招降纳叛”的风险,从中选拔人才。
  著名编辑家、学者刘尊棋和周志成撰文说:《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姜椿芳耗尽心血搞起来的,同他一起从规划到定稿的人,有的是北大荒的“流浪者”、新疆的“农民”,有的是他从公安部门手里接过来的、还没有脱离劳改身份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属于冤假错案,均量才录用。后来他们在政治上得到平反,成了大百科的骨干力量。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钱伟长“右派分子”的身份还未改正的时候,中国大百科全书即依其学术成就,聘请他任物理学和力学两个学科编委会副主任。季羡林在题为《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的文章中说:“大百科出版社成立时,我参加了许多与大百科没有直接关系的学术会议,在昆明、在成都、在重庆、在广州、在杭州、也在北京,内容颇复杂,宗教、历史、文学、语言都有。姜老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言,每发言必很长,不管会议的内容如何,他总是讲大百科,反复论证,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唯恐顽石不点头,他的眼睛不好,没法看发言提纲,他根本没有什么提纲,讲话的内容似乎已经照相制版,刻印在他的脑海中。”朱光潜先生曾对我们讲过:“姜椿芳这个人头脑清楚得令人吃惊。姜老就靠这惊人的大脑,把大百科讲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古今中外,人名地名,一一说得清清楚楚。他那种执着坚韧的精神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其他的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那一颗为大百科拼搏的赤诚的心。我们在背后说,姜老是‘百科迷’,后来我们也迷了起来,大百科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了。”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出版是我国上百个部委、几百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第一次大协作,是我国学术界的一次大检阅,是社会各界2万余名专家、学者的一次大会战。爸爸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编辑,把生命中最后10年的全部心血倾注到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的编纂之中。《人民日报》称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事业奠基人,《中国日报》称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
  1987年12月17日,爸爸因积劳成疾,患胰腺癌去世,赵朴初伯伯在给他的挽联中写道:“魔氛谷里捷报遥闻,最难忘万喑孤灯时代传声手;文化园中灵苗广种,不独是百科全书事业奠基人。”也许这是人们对他一生最中肯的评价吧!
  (责任编辑 刘海飞)
其他文献
“读——议——验——写”式课堂教学结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符合现代化教学论中提出的“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
4月22日,劳动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刘永富副部长及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莅临部社保中心考察工作。郑部长走进中心每间办公室,与工作人员握手,交谈,询问有关情况。随后听取了中心
中国现代早期文化名人向培良,抗战时期在桂林广泛参与了抗战宣传方面的各种活动,积极推进桂林抗战宣传,热心参加西南剧展,其态度上是积极的,理论上是有创见的,行动上是有成效
几年前在一家外资公司供职的时候,我曾担任过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助理”一职。所谓经理助理,说白了就是给经理大人当秘书。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日常工作也跟秘书差不多,无非是打打
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从7月3日开始,国家档案局网站开始公布45名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每天公布一人,分45天完成。7月3日公布的战犯是沈阳审判的“一号大案”中
文字题是由数学术语和数组成,而用文字表达的式题。它与式题和应用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在文字题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简单
有人说,“复习量越大,复习效果越好”。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妥的。诚然,“熟能生巧”,“温故知新”,要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某种技巧,一定的复习量是必要的。这里,“一定的复
为了深入贯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民主管理的总体要求,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在“崇尚科学、崇尚民主、崇尚一流”的校训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指导高年级教材中阅读课文的学习,首先要明确它所负担的训练重点和训练任务。所谓重点就是它在哪一组,该组的训练项目是什么;所谓任务就是重点项目经过讲读课文的学习,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