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古诗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广大老师纷纷进行古诗教学的研究。近几年我校也进行了经典诗文教学的探索,随着探索的深入,我对古诗文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就是深而浅之,浅而深之。下面就《夜雪》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教学具体谈谈。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轻松活泼,深入浅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会遇到很多困难。诗中的一些词语难懂,学生有畏难情绪,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怎样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教师要以读为本,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抽象概括的语言形象化,把画面与诗歌紧密结合,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深入浅出。
  1 把诗读通
  为了把诗歌读通,可这样导入:你知道唐代最有名的两位诗人吗?(李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杜甫写的诗。先让孩子们借助拼音把诗读正确,然后去掉拼音再读一读。再让他们看看课件,想一想,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看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诗中字体随之变色。通过看画面听声音,在让他们说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中已有了鲜明可感的形象,再读就有声有色了。接着让他们在书上找到诗中描写的景物,当学生找到这些景物的时候,诗与画就融为一体了,读来也有滋有味。
  2 把诗读懂
  为了让孩子们读懂古诗,较好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采取了以下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简介背景。这一介绍让学生把握了全诗的基调,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第二,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轻轻地吟一吟这首古诗,提出不懂的地方。在理解质疑这一环节中,原先怕学生会不着边际。结果就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搞清了“千秋雪”“西岭”“东吴”等的意思。将“窗含”一词存疑,因为这是读懂此诗的关键。
  第三,突破难点。用“诗人在描写这些景物的同时还写到了门和窗,这是为什么呢,你明白吗?”引入“窗含”一词的理解。继续追问“诗人站在草堂,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孩子们说说此时诗人站在窗前看到了窗外的景物,进一步理解“窗含”的意思,突破了难点。
  第四,体会感情。窗外的美景给了诗人怎样的感受?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呢?教师描绘:“诗人透过窗户看到了西面的山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向门外望去江边停泊着来自长江中下游的船只。商船云集,说明局势稳定。回想起早些年,兵荒马乱。长江码头冷冷清清,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种兴旺的景象诗人能不感到高兴吗?”
  师: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杜甫笔下的美景吗?
  师:把他的诗带给我们的感受读出来,你行吗?
  在体会感情、读出感受这一环节上,孩子表现得异常出色。不但能将自己想象成诗人,还能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已经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 把诗读活
  要让古诗教学妙趣横生,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那就不愁孩子们不爱她。为了让古诗教学有效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我和孩子们一起演一演,对一对,唱一唱,真把古诗读活了。
  师:小朋友们读着读着,把诗歌中的景物都读活了。听小柳树说话了:我是春天里的柳树,春风一吹,我就随风舞蹈。
  师:还有小朋友听到别的景物说话了吗?我是柳树,你是谁?
  请小朋友分别表演黄鹂、白鹭、雪、船,练习说话,孩子们此时已人情入境了。学生借助诗中的景物练习说话,让景物动起来活起来了。
  师:这首诗写得可好了,诗中还藏着很多对子,我们来对一对。
  通过对对子这一环节,让孩子初步感知诗的对仗。
  师:这首诗我会背,你们会吗?咱们一起背一背。
  师:我不但会背,我还会唱呢。唱(欢乐颂音乐)。
  学生也和着音乐唱一唱,有效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多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的学习也活起来了。
  4 把诗读博
  一节课上仅教一首诗,容量不够,因此课上拓展了杜甫的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精读、略读后,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他们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读更多的古诗。
  二、高年级古诗教学由表及里。感受深刻
  小学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在反复诵读中把课上得简简单单,钪像青山中的一朵红花,大海中的一条鱼一样生动可感,亲切动人。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因为有了多年学习古诗的基础,表面看起来,一些古诗并不难懂,但难的是让学习浅入深出,让学生更有收获。《夜雪》教学中,要努力将课上得简单朴实,让学生由表及里,在浅显中感受深刻,在简单中领悟诗歌的独特魅力。
  1 写出感觉来
  学生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抄写古诗,给生字标音。老师认真规范的书写体现了一种态度:老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伙伴。写完古诗,老师和学生都写出了感觉,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说出诗意来
  对于这首古诗的意思,除了一个“衾”略有难度外,其余内容学生都容易读懂。用猜猜看的方法轻松解决生字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这首诗写什么?学生自由地读与思,自言自语地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先要求学生自言自语地说一说,可高年级的孩子一时间说不出口。老师立即做了调整:看来大家不习惯自己对自己说,那就同桌互相说一说吧。这一调整非常及时,因为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解释诗意,不给学生学习古诗设置障碍,增加难度。仅让学生猜、读、想、说,因此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3 读出诗意来
  紧接着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交流。然后老师提出三个问题,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对诗意的理解豁然开朗。
  
  第一问:晚上外面下雪了,诗人在哪里?乍读古诗似乎平淡无奇,这一问,学生才初感诗的厚重质朴,耐人寻味。
  第二问:他没有在外面,怎么知道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到依据。
  生答:已讶衾枕冷。“讶”“冷”说明冷,大雪让气温骤降。
  生答:复见窗户明。透过窗户看见窗外很亮,说明下雪了,而且雪很大积雪很厚。
  生答:时闻折竹声。不时听到积雪把竹枝压断的声音,说明雪很大。
  生答:夜深知雪重。知:知道,知觉。从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知道下雪了。
  第三问:这是一场大雪还是小雪?怎么知道是下大雪?古诗中每一个字都能表达一种情感,也能营造一种意境。让学生找到最能体现雪下得很大的词,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4 悟出写法来
  诗人有没有直接描写黑夜里雪下得怎么样?诗人是怎么写雪的。有什么不同?他用什么感官怎么感知雪的?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作者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知觉来写外面的大雪。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去描摹。而夜色中雪的形象难以捕捉。然而,诗人却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层次叙写,真是尽态及妍啊。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明白了侧面描写,明白了白描手法的精妙之处了。“你能学着这种方法,侧面描述雨大吗?试一试。”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体会了侧面描写后再学一学,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5 诵出诗境来
  最后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对夜雪的感觉,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觉,然后,让学生想象诗境,把自己当作诗人背古诗,学生的背诵让全场的人深深感动了:好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样一首诗的作者是谁?学到这里学生早已从中感觉到了。借机简介白居易,介绍写作背景。学生从中证实自己对诗的体会与情感基凋的准确把握。另外拓展介绍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古诗,介绍了白居易的一类诗,在最短的时间里扩大了教学成果。
  我们要让孩子读通、读懂、读深、读活,在品读、诵读中,将深奥的东西化为真实可感的形象,透过浅显的事物明白其中蕴含着的道理,一句话。那就是深而浅之,浅而深之,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更好地领略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在经典诵读中润泽心灵,提升品位。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在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美丽的长江边上,在江津二中的校园内,活跃着一位身患肺癌却坚守着工作岗位,鞠躬尽瘁献身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在近一年多来的时间里,用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在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演绎出一连串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他就是重庆市江津二中语文教研组长、高三(5)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共产党员甘平。  甘老师1983年大学毕业,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已有20多年,正处在年富力强、事业有成的黄
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因教师对复习课的价值理解与把握不到位,常常会把复习课与练习课混在一起,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或是“炒冷饭”,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讲一遍,没有新的内容,没有新的增长,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也不爱上复习课。  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笔者认为,复习除了以上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理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课堂上只让学生一味地读、说,那么学生的情绪将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一堂缺少凝神静思的课堂,何来智慧的碰撞?所以,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只动口不动手”的痼疾,结合阅读教学巧设即时练笔。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紧随阅读教学,读写结合,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因此,能否把握“练机”,
哲人其萎,巨星殒落。随着以“三钱”为代表的一代学界泰斗的渐次乘箕归去,也再三引发国人对钱学森大师暮年多次提问“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的思考。钱老之间,反映着钱老的忧切和焦虑,同样,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忧虑与关切。钱老之问,必有他的心底之答,但他没有明言,留白于人间,也就成了国人共同企求、探寻的谜底。  在思答钱老之问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以西南联大为参照系。当年,战火纷飞,灾难频仍,侷处西南边陲,除了聚集
教学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必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    一、 抠“文眼”——由课题设计主线 
【案例】《尊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回忆一下,这是发生在哪两位人物之间的故事?  生: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年轻人哈默和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故事。  师:请××同学把这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分别写在课题的两边。  (生上台板书,学生在板书时,“哈默”写得小,“杰克逊”写得大,课堂上笑声一片。)  生:老师,他写得不好看。  生:他的字一大一小,不协调。  
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抽象在数学教学中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规律、性质和定理等的推导,都要用到抽象概括[1]。抽象是有层次的,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的抽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抽象是基于现实的,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具体的思维过程;第二阶段的抽象是基于逻辑的,是从理性具体上升到理性一般的思维过程”[2]。算法即计算法则,其本质是一种用于计算的数学模型,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抽象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体悟数学道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不能忽略的教学要务。数学理解就是理解数学的能力,在学生的诸多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学生理解数学、感悟问题的方式不一而足。但是如若将他们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真正促进儿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然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文章重点从学习资源混合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采用雨课堂教学工具,优化学习资源混合过程、提高混合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平台;混合式教学;大学物理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改课题“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研究
汉字难学,这是不争的事实。几十年来,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风起云涌的教学改革,催生了几十种识字教学方法,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自成体系。其中随文识字被广泛运用,已经成为识字教学的主流。随文识字,也叫“随文分散识字”,最早由斯霞老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种方法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利用人的记忆规律,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在情境中理解、表达和运用,将识字任务自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