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际沙龙摄影大赛评委眼中的国际比赛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国际展览的作品要突出强调民族性和特色性
  
  其作品《黑衣壮印象》在第27届国际摄联黑白作品两年展中获个人FIAP银牌奖。
  我的这幅作品是从中国摄影家协会在第10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获奖、入选作品中选送的。是去年春节期间在广西那坡县拍摄的。广西那坡有个黑衣壮族,很神秘,拍摄那天,全寨男女老少数百人,穿着黑色的盛装,在锣鼓声中夹道迎接我们的到来。我急忙举起相机,装上长焦镜头,记录了这幅生动而有气势的画面。
  近两年我才开始参加一些国际展览。两年多获得了5个奖。至于送片量和获奖量之间的比例,我觉得没有什么规律,香港37届国际摄影沙龙我只送了4幅就得了金牌。有时送多了还不一定能得奖。目前一般国际展都分彩色照片组、黑白照片组和幻灯片组,每组限4幅,能送满更好,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嘛!
  国际性的展览面广,题材也比较广泛,手法也比较新,特别是表现人和事物的作品比较生动、自然,创意的作品比较丰富和富有想象力,充分运用了数码技术。相对来讲,国际性的展览参加的作品相对数量比较少,但入选率比较高。国内的历届艺术展览参评的作品在5万幅左右,入选只有几百幅,真是双百里挑一,所以入选就很难,得奖就更不容易了。
  参加国际展览的作品一是要突出强调民族性和特色性,所以在拍摄和选送作品时不要弃中求外。二是要自然、生动、抓瞬间,不要有摆布的痕迹。三是要有创新。四是参展的作品一般规格是14—20英寸,最好是求大不求小,因为评选时尺寸大的作品总是比较抢眼,容易吸引评委。
  不过,国际展览的参赛费比较高,加上放大照片、寄照片的费用,国内一般的摄影人是无法承担的。
  一般情况下,国际比赛的参展费每人是100元至150元人民币,有的是按每组100元人民币交费。如以参加3组12幅计算,就得300多元的参展费。国际邮件每幅10元,就是120元。翻译费每人10元,合计下来就得450元左右。例如我参加过奥地利的国际展,每组的参赛费合人民币350元,多一组就得多加人民币50元。如参加10个专题的展览,就得750元。加上国际邮费,再加上参展成品照片放大的费用,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所以国内一般摄影人是无法承担的。另一方面,作者直接向国外投稿也比较复杂,涉及到邮寄作品,文字翻译和外币参赛费等等,不过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做了影友的金桥,帮我们解决了好多问题。
  


  相关链接
  
  在摄影圈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大奖小奖拿了无数, 但最令人向往的恐怕非国际大奖莫属了,别的不说,单听这“国际”二字,便知这奖项的份量。可毕竟参加国际性比赛不像在国内那么驾轻就熟,投稿渠道、题材种类、参赛费用以及翻译等问题成了影友们的绊脚石。为此,我们请来几位刚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作者,就如何参加国际摄影比赛谈了自己的感受,也许您在听了这些获奖者的“现身说法”后,会觉得:其实,国际摄影比赛也很容易!
  -编者
  
  相关链接
  
  国际金桥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主办,向国内摄影师介绍如何参加国际影展,是中国摄影作品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据了解,国际金桥每年至少向广大影友推荐8、9个国际比赛信息,并且负责参赛作品的翻译及投递工作,详细比赛信息可查询《大众摄影》杂志或登录大众摄影网站:www.pop-photo.com.cn。
  一般通过国际金桥参加国际比赛的参赛费用分为三部分:参赛费(由主办方定)、翻译费(10元人民币/人)、邮寄费(10元人民币/幅)。本期推出的获奖者大都是通过国际金桥参加国际比赛。国际金桥电话:010-65131859
  
  国际比赛注重画面本身的视觉冲击力
  
  其作品《注视》获27届国际摄联黑白摄影作品两年展个人FIAP铜牌奖。
  这次我获奖的作品《注视》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从中国第十届国际影展中选送参展的,此片也获得了中国第十届国际影展铜牌奖。国际摄联要求每一个国家的10幅参赛作品中每一作者只能有1幅,我的这幅《注视》作为人像摄影作品,具有国际沙龙味道,是比较适合参加国际性比赛的。
  照片是几年前在我工作的照相馆里拍摄的,我发现被摄人物明亮的双眸十分动人,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原片是整个头像,后经局部剪裁变成大特写,制作时四周加成暗调,突出眼神力度,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从90年代初开始参加国际影赛,由于国际影赛参赛费较高,所以我每次都是有选择地参赛,一是考虑经济实力,二是看自己的作品风格适合哪一类影赛。十多年来参加比赛数十次,获奖入选也有一些,我记得1992年在圣马利诺国际影赛获奖后,收到的奖金通知单上写着20万里拉,当时我好激动啊,可到银行一取,折合112美元……呵呵,也算是收回了成本。在我参加的多数国际性影赛中我都是以黑白人像取胜。
  大型国际比赛注重画面本身的视觉冲击力。那些作者主观感觉好,视觉感弱的照片很难打动评委。
  因此参赛者要多在视觉感上训练自己的眼力,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多参赛也是对自己的锻炼,从参赛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参赛本身的意义。坚持就有提高,坚持就有胜利。
  


  相关链接
  
  PSA(美国摄影学会)
  美国最有影响的摄影团体,成立于1933年。该会下设八个部,每部主管一种专项摄影。协会的主要活动有:每年举办多种形式的摄影比赛,举办幻灯讲座和组织地区性与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应会员的要求向他们提供技术帮助,以及举办国际影展和国际会议。协会还对世界各国有卓越贡献的摄影家授予“世界摄影十杰”的称号,颁发五星奖和辉煌奖。
  
  光影、线条都能打动人,就比较容易获奖
  
  其作品《山村学校》在香港沙龙影友协会举办的第37届国际摄影沙龙获得沙龙影友协会铜章;《撒网曲》在法国梅利埃·马耶电影俱乐部举办的第2 4 届国际摄影沙龙荣获国际摄联(FIAP)金牌。
  每次参赛我都选送4幅照片,因为一般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举办的国际影展或沙龙,都要求每个类型的照片不超过4幅。
  我选送照片的标准是:画面工整(即构图严谨),色彩出众(即视觉冲击力强),有内涵(即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参赛作品如做到了光影效果、线条、动感都能打动人,那就比较容易入选和获奖。
  《撒网曲》是在浙江丽水创作的,当时是一个大型活动的比赛内容,也许运气好吧,站了一个好的位置。
  《山村学校》是在安徽徽州的一个叫三阳坑的地方拍摄的,此学校被人们称为“金牌学校”,因为在这所学校里创作、并在各种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作品有很多。现在这所学校已搬进了新校舍。
  我从1994年开始参加孟加拉第一届国际影展起,已获得FIAP金牌7次、铜牌11次,PSA金牌7次、银牌2次,PSA最佳创意金牌1次。送片量与获奖量之间的比例为70%。
  在国内比较难获奖的照片,在国际比赛中很可能获大奖,我的《撒网曲》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能是选取题材的缘故,因为在国内这种题材的照片太多了,大家(包括评委)都觉得没有新鲜感了。而这类题材拿到国外,就比较新鲜,容易引起评委注意。
  想要参赛的影友们还应认识到,照相器材的先进代替不了摄影人的头脑,代替不了摄影人良好的艺术修养,拍片子还是要做到有新意、有个性。至于如何参赛,影友们可参考浙江邵大浪先生编著的《世界摄影大展概览》一书,其中介绍了参加国际比赛的途径和方法。
  
  相关链接
  
  香港大众摄影会(Hong KongCamera Club Ltp)
  成立于一九六四年,为非牟利性摄影团体,宗旨在于推广摄影艺术,使之大众化、普及化。该会经常举办月赛、国际沙龙比赛等活动,要参加其举办的各个比赛可登录www.hongkongcameraclub.com查阅。如果成为其会员,在参加一些国际比赛时很可能就会免去参赛费哦!
  
  参加香港影赛获奖几率高
  
  其作品《西出阳关》由香港大众摄影会举办的第34届国际摄影沙龙荣获该会银像奖,《寻梦多依树》获香港沙龙影友协会举办的第37届国际摄影沙龙铜章。
  参赛信息是从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得知。这次我的参赛作品彩色黑白两组各四幅。之所以选这两张片子,是因为无论在色调还是在光影上自己都比较满意。而且要去香港影友少去的地方拍摄,因为他们拍摄的风光片获奖几率很高。另外,参加由香港主力的影赛获奖几率比较大,因为参赛作品比较少,入选率高.
  


  民族风情照片优势大
  
  其作品《临河人家》在马来西亚影艺协会举办的第26届国际摄影沙龙中荣获FIAP勋条奖。
  这次参赛我共选送了6幅照片,选送的作品大部分为民族风情类型。
  《临河人家》拍摄于2003年11月15日,无锡市文化馆组织摄影班全体同志到江西婺源进行摄影创作活动,当我们来到李坑,就被那里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所深深吸引。我选择了高角度拍摄,以匾和屋檐为前景,拍下了这张照片。后期将对比度稍作了一下调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同时还参加了2004马尼拉国际摄影展览,其中我的一幅作品《晨影》被分别入选,送片量和获奖量的比例大约为6:1。
  
  画面感染力强是获奖的重要原因
  
  其作品《人跃龙腾闹元宵》获香港沙龙影友协会举办的第37届国际摄影沙龙铜章。
  此次参赛我共选送4幅照片。这幅获铜牌作品——《人跃龙腾闹元宵》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举办的元宵节。那里的传统的舞火龙活动,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特色,我曾于去年和今年两次参加创作活动。此作品从内容到场面热闹气氛与一般的照片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度。
  我参加过4次国际比赛(包括第十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每次都获奖和入选。
  
  国际比赛同国内比赛不同之处,表现在观念
  
  其作品《听泉》在菲律宾多彩摄影学会主办的2004马尼拉国际摄影展览中获FIAP勋条奖。
  我是从中国摄影报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上看到比赛信息的。这次马尼拉国际影展我选送了4幅不同类别的作品,有风光小品类、人像类、生活类。
  我选送作品的标准是:1、有新意。2、有个性。3、画面要美。这张《听泉》就比较符合上述标准,我大胆采用了反差强烈、主体色彩突出、画面较硬的后期处理,使整张片子有一种奔放粗犷的感觉,同时,也有中国特色的内涵。我想,正是因为做到了这几点才能获得评委的青睐吧。
  


  这张照片一直没有参加过比赛,这次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赛,没想到却得了奖。
  这些国际比赛同国内比赛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观念的不同上,评委的审美角度和取向不同。在国内获奖入选的作品在这些国际影赛中就很难说了。不过,对于想参加国际比赛的影友们,只要你的片子形式感强、画面很美、光影漂亮、有新意、有个性,最重要的是还要有民族性,当然制作要精良,就有希望入选获奖。
  
  落选的照片将会成为你成功的奠基石
  
  其作品《影子》在菲律宾多彩摄影学会主办的2004马尼拉国际摄影展览中获FIAP勋条奖。
  此次参赛我一共选送了8幅照片,按比赛的要求黑白、彩色照片各4幅。选送照片时,我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画意好、唯美、有创意;二是图片质量一定要好,因为选送的照片   

如入选将是直接参加展出的。
  这次选送《影子》,主要是考虑这幅照片的构图和影调都比较好,梯级对角构图,韵律较好。而且, 最主要的是有创意、 趣味性较强。一个人两个影子,会引来观众一连串的思考。
  其实,这是因为我在后期制作时,去色和去掉走在后面的人,只留影子,并补上边角的部分梯级。
  与国内比赛相比,国际比赛有如下特别之处:
  国际比赛参赛作品数量是有限制的, 一般每类不超过4幅;
  国际沙龙强调技艺性,要求唯美,讲求画意和创意;
  成绩知道较快。我曾直接参加过两次国际比赛,都很快收到成绩单.
  此外,还要敢投稿,积极参与,善于总结。不要怕落选,落选的照片将会成为你成功的奠基石。我第一、二次参赛作品就全部落选了。
  还要提醒影友的是,一定要多看国际沙龙作品,掌握欲参加的每一个沙龙的特点、要求,有所侧重地选片参赛。
  最好按要求的数量送足作品。因为,有许多比赛会对总成绩进行再评比授奖。
  
  国际比赛小品类作品竞争较强,所以要精练、直观、形式感强
  
  其作品《渔光曲》在菲律宾多彩摄影学会主办的2004马尼拉国际摄影展览中获多彩协会奖牌。
  此次参赛我共选送两幅照片,标准是不过于“泛”。从类别上尽可能选小品之类,不选普遍的风光之类;从数量上控制不求多,选之相对有竞争力之作。这幅获奖作品我觉得图面形式感较强,用光独到,光影较美,画面真实动人,视觉冲击力较强,具有真善美的完整统一,同时真实地反映出渔家劳作的生动细节并反映出丰富的内涵及艺术趣味。
  这幅作品原来彩色效果不够悦目,制作成黑白并附之题名后,显得较为抢眼,光影、视觉冲击力也增强。
  过去一直觉得国际比赛竞争较强,因此一直未投稿国际比赛。这次在影友的鼓动下首次送片国际比赛,想不到首次参赛首获成功。这次送片两张就得一张获奖,获奖率50%。
  我认为国外参赛作品以小品类竞争较强,且要精练、直观、形式感强。
  选片时应把握好国外比赛的特点,我想普遍性的风光作品竞争较弱,作品应精练明了,真实动人,当然自己觉得称心之作也不妨送片一试。
  
  特别提示
  
  制作VS原创
  有了数码相机、有了PHOTOSHOP,摄影人可以将自己的想象见之于行动,将现实的画面以出其不意的效果展现出来。因此,针对现在数码和后期制作的流行,有些国际大赛专门设置了数码或后期制作专项奖,而有的大赛则坚守着摄影原创的阵地,坚决不收数码或后期制作的照片,例如本专题第24页提到的“统一千禧之爱全球华人摄影比赛”,就要求作者将照片原底上交核实后才准予颁奖。所以想要参加国际影赛的影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参赛细则。
  
  外国评委审片标准是新、奇、特
  
  其作品《晨雾》在香港大众摄影协会举办的第34届国际摄影沙龙中获铜章.
  我是从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得知的消息。这次共选送了四张照片。自己认为美的、有创新的。选择这幅照片是因为它的色调非常符合我所希望表现的意境。
  


  这幅作品是我在2002年2月份创作于吉林雾凇岛,当时气温在零下24度,当我发觉视野中浓浓的晨雾萦绕着远处的树林时,顿时触动了我的灵感,但是我知道这片景象需要光的映射才能表达我所期望的思想和意境,在等待中我心中那轮代表希望的太阳从晨雾中显露出来,由于清晨导致的高色温和阳光的红光相融合产生了粉红色的效果。
  参加过六次国际比赛。总共选送作品24张,其中获奖一次,入选作品14幅。
  国际、国内比赛的评片标准和审片观念有差异,西方国家审片标准是新、奇、特,而国内比赛审片观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完美。
  
  相关链接
  
  “统一杯千禧之爱全球华人摄影比赛”是由台湾统一企业公司和台湾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2003年是第二次对大陆征稿,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1名均为大陆作者。一般主办方会在当年8月底9月初将参赛章程及表格寄到大陆相关影协,截稿日期多定于10月至11月间。参赛作品不收数码作品,主办方最后收到获奖作品底片核对后才给予颁奖。
  
  尽量少送风光片,多选人文情怀作品
  
  《幸福家庭——全家福》获“2003年统一杯千禧之爱全球华人摄影比赛”金奖,获7000美元奖金。
  我以前参加过这个比赛,因此今年主办方直接将参赛表格寄给我。这次我选择了12幅作品,9幅黑白,3幅彩色(其中2幅获奖作品都是黑白)。选送标准是根据主办方的主题来选片,而国际性大赛多是以人文为主题,我送的12幅作品也都是以人为主的题材。
  在云南贡山县的丙中洛乡,居住着傈僳族、怒族和少数藏族村民,这是村里的一户人家,他们很友好地答应了我为他们拍合影的要求。
  我一共参加过8次国际比赛,获过6次奖,送片和获奖比例为20%。
  建议影友们选片时尽量少送风光片,多选表达人文情怀的片子,一定要注意摄影语言的表达和照片本身的内涵。
  
  评委眼中的国际比赛
  
  听过了获奖者的“自白”,我们又采访了曾在国际摄影比赛中当过评委的许坚,也许他对国际大赛的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权威。
  记者(以下简称记):根据您当评委的经验,概括一下国际性比赛在操作流程上与国内影赛有什么显著不同?
  许坚(以下简称许):国际性比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沙龙比赛,受美国摄影学会(PSA)和国际影艺联盟(FIAP)认可,因而比赛规程也受到两大组织的约束,比如入选率必须达到20%以上,由于这些沙龙规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沙龙只有近千幅参赛作品,有的则有数万幅,所以操作流程也有所区别。有的比赛先由组委会自行筛选约30%的片子,然后由国际邀请的国际评委进行评选。而小规模的沙龙由于作品数量有限则全部一次性评选。而一些摄影器材商赞助的比赛(如尼康,佳能,爱普生等),奖品价值较高,参赛者较多而获奖名额较少,且多数没有入选这一级,所以评选多以多轮淘汰制进行,由于器材商的参与,评选各有倾向,有些比赛并不强调专业性,而是更多强调一些个人感觉的东西,如爱普生的比赛。摄影媒体举办的赛事(如美国《大众摄影》杂志年赛)通常也来稿量很大,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家庭照的比例很大,但获奖照片还是具有相当水准的。
  记:什么样的照片比较符合国际大赛的口味?
  许: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前所述每个比赛都受到主办地区,主办方和评委的影响,评选标准差异不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作品的品质要好,必须焦点清晰,曝光准确,制作精良。
  记:国内摄影师参赛获奖几率如何?
  许:沙龙类比赛由于入选率极高,所以获奖相对容易,但获奖难度要看比赛的规模和设奖情况。以奥赛为例,设奖400多个,但由于来稿量达4万余幅,所以获奖难度还是很大的。大陆摄影师今年获得其中28个奖,成绩相当出色,但专门设立的中国组几乎占获奖数的一半。总之,我国摄影师近年参加国际大赛的成绩非常出色,引人瞩目,但也不能据此骄傲。从我国摄影师获奖的作品来看,主要还是题材上的优势,也就是国外对中国题材的新鲜感,而在作品个性和创意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记:对准备参赛的影友还有什么建议?
  许:中国摄影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祖国摄影题材实在太丰富了,这方面我们绝对是占了大便宜。不仅西部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变迁都是令国外摄影界感兴趣的题材。不管是纪实还是创意的作品,都要立足中国特色,不要盲从扎堆,要拍出自己的个性。
  
  评委简历
  
  许坚,男,1970年8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首期高级摄影师职衔。
  2002年以累计入选国际摄影沙龙360余次的成绩获得美国摄影学会“四星级展览家”名衔。
  2002/2003/2004连续三年受邀担任哈苏“奥赛”国际评委。
  个人网站为 http://www.best-photo.com。
  使用摄影器材为:佳能10D数码,禄来6008和玛米亚7。
其他文献
市场上常见的微距镜头除了Nikon、Canon、Minolta等品牌外,Sigma、Tamron、Tokina、Pentax、Olympus、Zeiss、Leica、Vivitar、Cosina以及俄罗斯的厂商也都有出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厂家的产品。
期刊
编辑手记:焦作的领导人是最善于用摄影为自己的城市服务的。他们举办摄影节宣传城市、提高城市知名度,搞活了旅游,发展了经济,被许多人称为“焦作现象”;焦作的普通摄影人同样善于用摄影搞活自己的个人小经济,他们从过去单纯的对摄影投入向利用摄影赚钱转变,要在图片市场开辟一片新天地。    老外喜欢风光照片    老外买东西出手大方、购买量又大,谁遇上这样一个买主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工作的
期刊
微距摄影的魅力在于,除了可以使用专业的微距摄影镜头外,还可以通过附加各种微距摄影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距摄影体系,获得更大的微距放大倍率、更高的拍摄自由度和更多发挥创意的玩法,令微距摄影充满了探索的魅力和无穷的乐趣。这些附件主要包括:近摄皮腔、近摄镜片、近摄接圈、镜头反接环、增距镜、微距闪光灯等,下面我们就来探个究竟。    一、 近摄皮腔    近摄皮腔就是一段可以拉长或缩短的不透光的空腔,两端
期刊
“新即物主义摄影”,又称作“直接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支配摄影”和“新现实主义摄影” 。这一摄影流派于20世纪20年代由“纯粹派摄影” 演变发展而来。它最先出现于德国和美国,后遍及欧洲。  它的理论先驱是P . 斯特兰德(P .STRAND)。他认为∶“新即物主义仍是摄影的本质,并且也是摄影的产物和界限”。下面这段话他更为明确地阐述了“新即物主义”概念∶“问题是在于要尊重被摄对象,要利用几
期刊
喜好走南闯北的摄影人,相信对祖国大西南——云南和贵州——都十分熟悉,那里不仅囊括了从热带丛林到高原雪山的各色壮丽风光,还有几乎全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风情,有关那里的风光以及风情的摄影作品不光在《大众摄影》等专业摄影杂志上屡屡出现,在各类的旅游、时尚类杂志上更是数不胜数。那里的摄影资源大家有了了解,那么大西南的摄影人怎样呢?他们有什么样的所思、所想和所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8月中旬,编辑部一行借与云南、
期刊
参加国展评选的作品有多少?  21届国展共收到参加作品5万余幅,其中艺术类参加作品3.8万幅(组),纪录类作品1.3万幅(组),商业类1千余幅(组)  有多少作品入选国展?  国展将评选出单幅作品400幅入选  系列作品(组照)92组入选    入选作品中有多少获奖?  入选作品中艺术类和纪录类获奖作品各35幅(组),其中金奖5枚,银奖10枚,铜奖20枚;入选作品中商业类获奖作品共14幅(组),其
期刊
数码伴侣的出现使数码相机的存储卡减轻了压力,同时也减轻了摄影师外拍时需要背负笔记本电脑的负担。早期的数码伴侣非常简单,不但可兼容存储卡的种类较少,而且耗电量也比较大。如今的数码伴侣已经越来越成熟,不仅存储的可靠性越来越高,而且附加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带有MP3功能,并可支持所有主流存储卡的数码伴侣——爱国者数码伴侣王Ⅱplus。    时尚的外观    爱国者数码伴侣王Ⅱplus采
期刊
手记:苏州给人的印象总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苏州人更给人以灵秀、精巧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印象。文艺作品在描述苏州和苏州人的时候往往离不开上面几个角度,我们的摄影人在以苏州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时候自然很难跳出这些“老套子”。  前不久,苏州举行了一次题为“苏州印象”的摄影比赛。大多数来稿自然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题材,但其中也不乏另辟溪径的“另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些作品有的摒弃苏州的小巧和灵秀,
期刊
尽管我先后六次来过中国,但这次在丽江的几天时间才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中国古老城镇的魅力。是的,所谓的“现代主义”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让今天成为昨天,让昨天成为历史。时代在转变,也许转变的太快了,但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特别是在我的国家美国,在那里任何东西只要超过30年历史就会被人称作“古董”了。然而,在古城丽江,风土人情依然得到了很好的留存,
期刊
亲密接触之纪实组评委    真新美深难  解海龙,是中国摄影届、尤其是纪录摄影中的知名人物,他作为21届国展纪录类的评委,是如何看待纪录摄影创作和评判标准呢?我们不如去听听他纪录摄影的五字箴言——“真、新、美、深、难”。  真:即纪录作品的真实性,也是纪录摄影的最基本要素。它要求作者真实地记录客观事实,即不能用电脑等手段的涂改画面,也不能对拍摄对象进行人为的摆布。  新:要求作品有创新。除了选题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