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梧桐细雨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uwe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风不解,挟雨伴雪,摧梅折枝去。听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中国的风韵莫过于此。
  一直喜欢的是欧美流行音乐。那种不同于我们文字的组合方式,总会带来一分惊喜。音乐可以这样毫无保留地喷发出来,撞击着耳膜,怦怦像心跳。这样的音符会漂浮,会心慌。
  朋友喜欢听古风,有一天,她递来一只耳机:听听,国风,《凤凰于飞》。
  很悠扬的前奏,像清风小心地亲吻每一朵花。渐渐地,如舞娘踩起了节奏,一步一莲,一步一韵。
  忍不住想象,舞娘身着一袭朱红的长裙,如瀑黑发上别一朵硕大的牡丹,花钿宛在眉中央,夭红的唇。她仰望着,听着曲子如琐碎的星光在夜之初的低语。慢慢地,像春寒料峭无所牵挂的暖雪,那么柔和,那么亮敞。舞娘旋转着,红袖掩面,浅笑若杏。像被人稳稳地向上抬,乐曲拾级而上,似夏末杨絮的盛宴,漫天漫地,肆无忌惮地飞舞;又像栀子的最后一次花开,花香浓郁如醉。舞娘脚尖踮地,提起裙边,一个奋不顾身的跳跃,又似潮水般急向后退,回眸又退。
  曲戛然而止,想象亦被残暴地打断。恍惚间,像喝了一杯醇厚的牛奶,纯净安然。
  中国风的歌曲竟是这样,温润如玉,而又能回味无穷。仿佛托起了一方土地,不骄不躁。
  朋友笑问:“是不是比外国歌稳当得多?”
  我点了点头,心里思索着:是啊,中国歌旋律不仅平稳,听起来也舒服许多。忙问朋友原因。
  朋友笑答:“我们是中国人呀!”
  对啊,我们是中国人,说着中国话,读着《论语》长大,喝着长江水生存,我们熟悉着五声调式。
  表哥在法国,他说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在街上听到中文,他说他觉得心安。
  是的,这是中国风所带给我们的归属感,依赖与宠爱都被浸泡其中,酿成岁月长短的二月春风,被温柔地呵护。
  中国风承载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因为不是每一个民族都能听懂梧桐细雨,听懂凤凰于飞。
其他文献
存朴,江西石城县人,现居广东深圳。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天涯》《散文》《文学报》等报刊。著有散文集《私人手稿》《慢生活》等。曾获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广东省第三届散文奖,散文作品入选二十余种文学选本,《慢生活》入选2012年度香港国际书展。  南风起于海边,越过大半个城市,一路寻寻觅觅,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院子外的街区上空徘徊。暮晚的余光,像时间的一种苍老方式。  下班以后,大院很安静,也很空洞
我们把所有不愿意展览的,都堆在那里,把它们藏在阳光之外。即使有丝丝缕缕的阳光进来,也只照亮最外面的一层,许多深埋的,如处永夜。角落似乎是我们刻意给遗忘留出的位置,它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却连目光都不愿意给它。  有时候走得累了,不经意地回首,便一不小心扎进角落里。然后会发现,许多东西,许多当初不肯再想起的,再见时竟多了些感慨。没有了最初的心情,时光洗去了太多曾经的种种,那些在心里不见天日的,却仿佛化作
窗边火红的枫树最后一片秋叶落于窗台,它无言宣告着秋天的落幕,我突然意识到,冬天来了。  古城的冬天来得比家乡要晚许多,朋友打电话来说家乡已经下了第三场雪,这时西安才刚被冬天的魔法所笼罩。我抬头望着窗外,微转着手中的笔,打量着雪中的长安。西安的冬天的确美,似江南亭台轩榭般精致如画。原本挂满金叶的树木此刻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夕阳余辉的点缀下穿上一身火红的嫁衣,盛情艳丽。天空蔚蓝而又纯净,像一块空灵的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长有倔强的白胡须,一头凌乱白发的老人,目光深邃,满脸皱纹,穿着白大褂,永远在实验室对着常人所难以理解的公式废寝忘食……是的,这就是我们对于爱因斯坦的全部印象。  然而,不知你是否也曾看过截然相反的一张照片:他吐着舌头,眼神似赤子,老顽童似的冲着镜头做鬼脸;或是再拿出一张他年轻的相片,你会惊叹:哇!这也是一枚浓眉大眼的小鲜肉呢!  这一期,带给你不一样的爱因斯坦。  年少也疯狂 
用双手可以触摸许多的事物,我却用手触摸了亲情。  小学三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妈妈笑眯眯地问我:“你想不想要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呢?”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我要一个可爱的、能陪我玩的小妹妹。”妈妈神秘地拿起我的手,放在她肚子上轻轻地抚摸:“小妹妹在这儿呢!”  我轻轻地、柔柔地抚摸着妈妈微鼓的肚子,似乎感受到了我未来的小妹妹正隔着肚皮向我打招呼,不由得笑了起来:“我有妹妹了,我有妹妹了!”  自此
斜晖脉脉,晕红的落日缓缓坠入群山。这时,晚风悠悠地吹来,悄无声息的,拂去了白天的燥热。夏日黄昏,总是让人平静而舒适。  外婆家的晚风从广阔的河面上吹来。河边葱郁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晚风轻拂人们的发梢,微微飘动。河面泛起层层涟漪,还有夕阳的点点红光铺在上面,像一幅有了生命的油画。我总喜欢搬来小板凳,坐在屋檐下,吹着晚风,望着远处南驰北往的火车。  当太阳一半沉入群山中,晚风就吹来饭菜的香味,吹
此前,一则伊朗的“友善之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动了无数人。近日,“友善之墙”的姐妹版“爱心墙”悄然出现在河南郑州、开封、驻马店、南阳等地。一面普通的墙壁,绘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任何人都可以把闲置的衣服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衣服。  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农业路附近的快速公交调度站的“爱心墙”上,挂着不少冬天穿的厚衣服、围巾还有挎包,尽管不是新的,但都干干净净,没有破损。调度员高国
守得云开见明月,梦想花开尘埃落,不忘初心,方为永恒。  ——题记  千回百转中寻寻觅觅,最终回到了起初最平凡的地方,浮沉的心终于又鼓起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勇气,成就了永恒的美丽与脱俗。  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只求内心的宁静。  夕阳静好,洒下一地的酡红,倏地唤醒了暮色沉沉的老街。音乐忽地响起,猝不及防,一个微小的音符在老街古朴的石板上蹦跳着,澎湃着,像颗小
烟花在小城上空绽放,好似一朵朵彩莲,闪耀在如墨苍穹。除夕夜景如画。  未回老家过年。高楼上,爸妈已睡,只有我孤身一人坐在冷寂的客厅里,对着电视里的春晚发呆。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去年那幅永远值得回味的守岁风景——  一座静卧在黑夜下的平房,屋内氤氲着茶香水汽。一家人坐在并不宽大的旧沙发上,围着二十八寸的电视机有说有笑。尽管门外飘着雪花,却阻挡不了屋内欢乐的蔓延。  爷爷从柜中取出一个红塑料袋,满胀着瓜子
穿着那件旧毛衣,我难以忘怀母亲的背影。  初冬,下着新雪。繁繁杂杂,纷纷扬扬,死拉硬拽,把温度拉到了零下几度。呼啸的寒风钻进教室内,刺入骨髓,我不禁打了个哆嗦,裹紧了衣服,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只留两个鼻孔出气。课代表催交作业,在书包里翻了半天,才想起我的作业还躺在家里的桌上呼呼睡觉呢。迫不得已迈开僵硬的腿,疾步奔到传达室,拿起电话就拨:“妈,我的作业本忘带了,你能不能回去一下帮我送来啊?”“好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