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实施,我们每一个小学英语老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教学是母语多于英语,根本无法适应新教材的大容量内容模式,致使学生无法自如地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很难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小学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
一、弱化语法教学,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小学英语是实践课,英语教师应该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知识传授单向活动的教学方式。有些热心的老师甚至编写出顺口溜让学生背所谓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学生的操练,致使小学生虽然学习了规则,但由于知识水平跟不上,语言素材积累不够,他们依然是不明白规则,更糟糕的是小学生的兴趣就是在老师的知识传授中逐渐消失的。
作为英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提示、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观察、发现等方法去感受基本的规则。有的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单词时制作了许多单词卡片,把单词中的a用红笔突显出来,在教学生单词中引导学生注意a在不同单词中的不同读音,这就是一种引导,一种铺垫。随着小学生学习内容的扩展,再和他们一起总结字母a的读音规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语言知识的学习应该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即使是讲语言知识,也必须是将教学建立在小学生的语言实践基础上,不能单纯地就语法讲语法,从而忽视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道,而部分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寡言,不愿与人交流,那么,没有交际运用的过程即是一种死板的、书面化的文字,又怎能有所提高。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当一位教师把小学英语课看成是语法知识传授课时,他必然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主讲者的地位,采取母语讲授英文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然就成了被动的听众。小学生的好奇心会泯灭,灵感会消失,对英语的兴趣也会随之而去,这是可怕的课堂教学场面。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创造出生动的情景,让小学生在英语语言实践中去领悟必要的语言知识。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同时,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才可能学习到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
教师应设计、提供多方位、多途径的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开展英语活动周、校园英语节、英语课本剧汇演、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英美文化介绍、英语国家儿童生活情况集锦,评选英语大王、小博士、小能人等专题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氛围,让学生能有广泛、自由的交流机会,在各种交流中获得信息、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培养英文思维习惯,减少母语的介入,使他们养成乐于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
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到自信,教师应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言语实践,口头的、笔头的,只有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能力,才能增强自信,没有自信心的学生不是美的学习。要使每一个学生有较多的机会独立地、富有想象力地、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英语教学环境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说过: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接受教学和教育的。因此,凡来自环境的刺激,都对人的学习效果起着作用。环境对人的任何一种实践都是重要的,而对以语言交流为内容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说,环境就更加重要。利用英语环境的刺激,可以尽量避免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教室的布置。如墙上除有世界地图、英文字母外,还可悬挂世界各国国旗,以学生喜爱的方式介绍各国的首都,宣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在教室的墙壁或板报上写上一些英语句子、歌曲等;座位的重新编排;讲台上的录音机、面具、卡片、头饰等,无不都在暗示学生:英语课就要开始了。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期望,产生一种新鲜感、好奇感,为上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音乐的渗透。音乐能使人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上课时常伴以音乐声,能引起学生视、听上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是愉快而有趣的,不会产生枯燥无味的精神负担,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如英文歌曲 little star唱起来琅琅上口,又使小学生产生对美丽星空的联想,他们感受到英语文字独到的美,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提高了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其次,融英语句式、单词于歌曲中,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旋律下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英语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作为英语教师,应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实,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英语氛围。同时课上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用英语的良好氛围,逐步变“要我学英语”为“我要学英语”,形成“课内学、课后热”的喜人局面,真正把英语知识转变为文化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交际的能力。
一、弱化语法教学,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小学英语是实践课,英语教师应该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知识传授单向活动的教学方式。有些热心的老师甚至编写出顺口溜让学生背所谓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学生的操练,致使小学生虽然学习了规则,但由于知识水平跟不上,语言素材积累不够,他们依然是不明白规则,更糟糕的是小学生的兴趣就是在老师的知识传授中逐渐消失的。
作为英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提示、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观察、发现等方法去感受基本的规则。有的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单词时制作了许多单词卡片,把单词中的a用红笔突显出来,在教学生单词中引导学生注意a在不同单词中的不同读音,这就是一种引导,一种铺垫。随着小学生学习内容的扩展,再和他们一起总结字母a的读音规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语言知识的学习应该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即使是讲语言知识,也必须是将教学建立在小学生的语言实践基础上,不能单纯地就语法讲语法,从而忽视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道,而部分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寡言,不愿与人交流,那么,没有交际运用的过程即是一种死板的、书面化的文字,又怎能有所提高。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当一位教师把小学英语课看成是语法知识传授课时,他必然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主讲者的地位,采取母语讲授英文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然就成了被动的听众。小学生的好奇心会泯灭,灵感会消失,对英语的兴趣也会随之而去,这是可怕的课堂教学场面。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创造出生动的情景,让小学生在英语语言实践中去领悟必要的语言知识。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同时,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才可能学习到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
教师应设计、提供多方位、多途径的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开展英语活动周、校园英语节、英语课本剧汇演、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英美文化介绍、英语国家儿童生活情况集锦,评选英语大王、小博士、小能人等专题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氛围,让学生能有广泛、自由的交流机会,在各种交流中获得信息、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培养英文思维习惯,减少母语的介入,使他们养成乐于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
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到自信,教师应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言语实践,口头的、笔头的,只有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能力,才能增强自信,没有自信心的学生不是美的学习。要使每一个学生有较多的机会独立地、富有想象力地、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英语教学环境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说过: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接受教学和教育的。因此,凡来自环境的刺激,都对人的学习效果起着作用。环境对人的任何一种实践都是重要的,而对以语言交流为内容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说,环境就更加重要。利用英语环境的刺激,可以尽量避免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教室的布置。如墙上除有世界地图、英文字母外,还可悬挂世界各国国旗,以学生喜爱的方式介绍各国的首都,宣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在教室的墙壁或板报上写上一些英语句子、歌曲等;座位的重新编排;讲台上的录音机、面具、卡片、头饰等,无不都在暗示学生:英语课就要开始了。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期望,产生一种新鲜感、好奇感,为上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音乐的渗透。音乐能使人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上课时常伴以音乐声,能引起学生视、听上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是愉快而有趣的,不会产生枯燥无味的精神负担,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如英文歌曲 little star唱起来琅琅上口,又使小学生产生对美丽星空的联想,他们感受到英语文字独到的美,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提高了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其次,融英语句式、单词于歌曲中,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旋律下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英语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作为英语教师,应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实,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英语氛围。同时课上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用英语的良好氛围,逐步变“要我学英语”为“我要学英语”,形成“课内学、课后热”的喜人局面,真正把英语知识转变为文化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