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慈善组织发挥作用的特质及其社会管理意义

来源 :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慈善组织与一般的公益组织相比,由于其信仰和实践的独特性而有自身的特质。挖掘、归纳这些特质,探究其社会管理方面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笔者2013年6月对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的实地调查资料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立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探究宗教类慈善组织的特质及其社会管理意义。本文的探索可以丰富宗教社会学和社会管理理论,对于宗教类慈善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也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益组织 宗教类慈善组织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公益慈善事业是个人或慈善组织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对灾民、贫困者及其他生活困难者进行帮扶、救助活动的统称。人们常说,中国的公益慈善有“四条腿”:家族、宗教组织、政府、社会团体。宗教类慈善组织所开展的慈善活动是宗教最重要的传统之一。近年来,中国宗教界的社会慈善日益受到宗教界的重视,国家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引导。2012年2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鼓励和规范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宗教慈善组织与一般的公益组织相比,由于其信仰和实践的独特性而有自身的特质。挖掘、归纳这些特质,探究其社会管理方面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宗教慈善近年来成为宗教学界和公益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宗教慈善组织、宗教慈善事业的国内研究,近三年来学术界主要关注了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当代宗教慈善公益的“中国式困境”、宗教慈善的经验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有关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李向平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2012年5月,第五届中华百人慈善论坛[1]在台北举行,主题是“慈善与宗教”。李向平撰文介绍了这次研讨会的情况。他指出:“这一论题的出发点是公民社会以及宗教慈善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深层关系,而非仅仅是宗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单纯适应。在这场讨论中,宗教慈善被视为社会慈善的一种形式,并不局限于钱物的捐献,把慈善公益事业中的宗教组织的宗教性,置放于民间性、公共性与社会性等层面的互动关系中来考察,拓展了宗教慈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场讨论的共识是:宗教慈善唯有超越了宗教,才能真正做成公益事业。慈善与宗教,是重建社会认同或社会归属感的一种社会建设运动;而宗教的民间性与社会性,也通过慈善公益事业的进行,得到真正的建构。可以说,慈善公益事业是各种宗教参与社会的一种主要形式。”[2]2012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宗教慈善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学者也就宗教慈善对社会的作用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卓新平认为,宗教的慈善参与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平等,发挥宗教的社会资本整合慈善资源,是要协调社会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焦自伟认为,“中国宗教慈善的春天已经到来。宗教与社会对慈善都有需要,中国宗教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慈善方面的平等参与,这是宗教教义的要求,也是宗教修持和树立宗教正面形象的需要。社会上无论是改善贫富分配和传递爱心、凝结人心方面都需要宗教界的慈善参与。在慈善的动力源中,相对于经济利益(利)、社会认可(名)、感情冲动等多种慈善动力因素,宗教慈善的动力持久性长,宗教里面信仰因素很值得借鉴。”宗教慈善目标要传递宗教慈善带来的真实温暖、和谐与爱心[1]。杜克文指出,“宗教在促进和优化发展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宗教团体是非常有利的慈善机构。宗教的教导能培养利他、诚信、对他人的需要敏感和对他人尊重,以及对经济和其他形式发展极其重要的精神文化特质”。[2]
  关于当代宗教慈善公益的“中国式困境”,郑筱筠认为,“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3]要走出困境,必须践行中国宗教慈善的文化模式、体现慈善文化价值,增强公信力。
  在宗教慈善的经验研究方面,刘影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观察的形式,对江苏基督教慈善个案[4]进行深描,以窥视当前教会开展慈善的总体局面。该研究发现:教会普遍对开展社会服务抱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并在理念上形成了自己较为系统完备的理念;每个城市教会开展慈善的组织形式不一;就慈善内容而言,在表示已经开展了社会服务的114所教会中,开展最多、最受关注的领域依次为救灾、养老、教育、助残。由此可见,“教会目前还缺乏对那些细水长流、效果暂时不显著而有长远意义的公益事业的关注,这可能与教会的人力、物力、专业服务能力的限制相关。如果教会更注重向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靠近,这种现状将有所改观。教会,作为一个宗教组织,其提供慈善服务不应局限于经济、人力的帮助,‘爱心’和心理关怀是教会的优势”。[5]莫光辉、祝慧以广西佛教济善会为个案,对其价值承载、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发展困境等进行了梳理分析。[6]
  上述文献角度多元、经验与理论兼备,但从社会建设角度探究宗教类慈善组织的特质方面还欠缺较为直接、翔实的研究成果。笔者根据2013年6月对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的实地调查资料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立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探究宗教类慈善组织的特质及其社会管理意义。本文的探索较上述研究而言有一定的研究角度方面的创新性,同时,也可以丰富宗教社会学和社会管理理论,此外,对于宗教类慈善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也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二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是由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发起,于2006年创办的,是经市民宗委同意,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的公募性基金会,其理事长为道坚法师。该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和管理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用于扶贫、赈灾、助学、助残、文化传播、社会公益项目等领域,促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基金会成立以来,在道坚大和尚主持下,先后在重庆6所高校设立“华岩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重庆、四川等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捐资修建了希望小学;为藏区同胞发起“送温暖,献爱心”以及帮助四川德格孤儿的活动;和特殊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等社会公益项目。2013年6月15日,佛门第一救援队——“华岩文教基金会救援基金”成立,使基金会在灾难救助方面拥有了更坚定、强大的力量。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所开展的活动从下表中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项目分类
  以上宗教类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有以下几项特质:
  1.参与慈善活动的主体怀有基于宗教信仰基础上的慈悲之心,这使得宗教慈善活动的动机非常纯粹、行为自律性强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开展活动依靠的是佛教义工。什么是佛教义工?佛教义工是一群践行佛教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情怀的佛教信仰者。他们“在帮助别人中成就自己,让爱心滋润自他,让法喜充塞人间。明辨是非而不说是非,以清净心对治烦恼心所,慈眼观察众生相,时时常不轻,处处观自在。虽是外相有为修持,然心念动处(此菩提心也),与光明藏同”。[7]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且引导着佛教义工基于慈悲之心基础上的慈善公益行为,使得他们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非常纯粹。正如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总结的那样:“重庆华岩寺、华岩文教基金会的义工菩萨们,长期以来他们默默地付出、奉献,不求回报,无怨无悔,满怀喜悦为众生服务,以自身影响力带动周围社会人群参加公益慈善行为,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8]
  据基金会秘书长张宏林介绍,基金会有5位义工长期动员志愿者参与基金会的各项活动。基金会的专职义工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一千来块钱。居士参与者有信仰,懂感恩,能自律,不乱花钱。张秘书长自己去参加一些会议都是坐公交车去,吃饭的时候只买个馒头吃,绝不浪费居士们的捐款。
  2.给受助者希望与自信
  宗教慈善活动不仅仅给人实际的帮助,也会从精神层面给受助者以希望与自信。
  以下摘录的是2012年9月2日, 一位受助学生写给基金会的感谢信。[1]
  我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世栋中学高二(2)班的学生,我叫林小东,在读高一时,曾得到过你们的帮助,那时才从初中升入高中。家里相当的贫困,就连报名费都是东挪西借凑的,你们的出现和帮助,让家里紧张的生活缓解了一下,更是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人,也让我更一步地了解了世界。
  在这之前,可能是因为我见识少,目光短浅,让我对人性的理解非常的片面。因为自幼家里非常贫困,受尽了很多比我们好的人的鄙视、嘲笑。不仅是目光,就连语言也是这样,非常的让人伤心,这让人根本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只觉得身边似乎到处都是寒冷的冰块,这让很小的我,就有了一些非常不懂事的理想伴我差不多快成人了,也让我内心极度空虚。从有这种思想开始,这样的思想似乎伴我成长了很多年。
  生活虽困苦,思想虽不很好,但人总是要改变的。或许正因为这样的生活没有将我击垮,才让我更加的坚毅,自从上次见到你们后,看着你们不分贵贱、不分富贵地与我们站在一起,我非常的感动,当你们拿着钱递给我们时,我们想说一声谢谢,但你们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们,似乎在说:“小伙子们,我们看好你。”你们总是这样的亲切,让我们心中的那座冰山融化,正因为你们的关怀,让我领悟到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让我明白物质重要,精神更重要。因为比我们贫困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更需要帮助,或许帮助他们,他们更能够感受到人间的真爱。
  3.在灾难救援中,宗教可以发挥独特的精神、心理关怀优势
  重庆华岩寺僧人2008年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四川省北川县成立了“生命关怀中心”,为死难者超度亡灵,给生者以心理抚慰,以帮助灾区人民振作精神、重建信心、回归健康生活。这是宗教独特的精神、心理关怀优势的体现。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表示,震后有人会出现恐惧、愧疚、失眠等症状,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对未来失去信心。所以,灾后重建应该从心理开始,当他们以僧人的身份给予灾区群众安抚,把慈悲传递出去,会带来一种特殊的抚慰效果。道坚法师认为,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抚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尽量抚平震后群众心灵伤痛,该中心除传授防震基本常识外,还介绍一些应急反应、震后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对措施等。除此之外,该中心还向当地居民发放励志书籍,以及华岩寺自制心理抚慰光盘,鼓励他们走出伤痛。[2]
  4.对特殊群体予以特殊帮助与关怀
  据基金会秘书长张宏林介绍,基金会持续关注弱势群体,给特殊群体以相应的帮助,将钱、物直接送到受助者手里。在2013年的端午节,向重庆市的环卫工人发了粽子。下一步,要资助有困难的环卫工人的子女上学。对于流浪人员,基金会也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帮助。张秘书长向我讲了一个流浪老人的故事:他们在杨家坪的立交桥下慰问了一位流浪老人,老人因为儿子吸毒把家吃穷了,没办法,为了躲儿子,就跑了出来。他们还专门去关心了留守儿童。张秘书长说,留守儿童一般眼神呆滞,话很少。华岩寺内,还在一个殿里专门为中国远征军仁安之战牺牲的202位阵亡将士设置了灵位。
  2011年5月,华岩文教基金会爱心护童项目正式推出,项目流程和申请程序——《重疾儿童申请救助及审批程序》、《重疾儿童求助申请表》、《重疾儿童受助承诺书》在网上公布,使求助者可通过网上了解求助资讯。在资助活动实施过程中,义工们严格遵守本项目的规章制度,对病童家属给予心理的抚慰和生活关心,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为小孩送可口的饭菜、玩具、水果、善书等。对救助儿童,基金会进行了长期的善款资助,直至小孩痊愈。当了解到小孩时日不多的时候,义工们也会提醒小孩家长一些临终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家长从佛法的角度了解生老病死的平常道理,使家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护童群只是一个火种,去推动社会的慈善,唤醒人们的良知,让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让重疾儿童的家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3]。
  5.诚信意识强,有提升公信力的有效措施
  据基金会秘书长张宏林介绍,基金会的账目是公开、透明的,这体现了基金会的诚信意识、公信力意识。例如,对于居士们所捐的善款都会在网上公开。再如,2012年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对财务运行情况做了详细报告,并接受了权威部门的审计与监督,详见下表。
  (2012年度)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摘要节录
  公益活动情况摘要   ①接受捐赠、提供资助 单位:元
  ②公益支出
  公募基金会 单位:元
  财务会计报告摘要
  ①资产负债表摘要(2012年) 单位:元
  ②业务活动表摘要(2012年) 单位:元
  大额捐赠收入情况
  本表列示累计捐赠超过基金会当年捐赠收入5%以上的捐赠单位或个人:
  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报告
  本年度本基金会共开展了10项公益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①项目名称:青年才俊工程
  执行年度:自2010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和持续资助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录取的1469名贫困大学生,每人连续资助三年。
  ②项目名称:爱心护童
  执行年度:自2011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和持续资助在重庆医院医疗,患有重大疾病的况佳芯、何彩蝶、林涵、李春红等24名贫困家庭儿童的医疗救助。
  ③项目名称:民生朴基金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由民生银行重庆支行员工发起民生朴基金专项项目,用于助学、扶贫济困慈善项目。已资助重庆市沙坪坝区向家湾小学聋哑学校。
  ④项目名称:华岩奖学金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重庆大学、重庆华岩小学、重庆联合技工学校、重庆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万盛学校、贵州赤水丙安学校等254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华岩奖学金”。
  ⑤项目名称:慈善助学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及购买学习用品。
  ⑥项目名称:医疗救助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重大疾病患者吴道田、李瑞霖、吴海燕、刘斌等13名贫困家庭医疗救助。
  ⑦项目名称:残疾康复中心及悯孤养老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阳光康复中心、向日葵智力康复中心、慧灵智障康复中心等残疾人士,及社区、敬老院孤寡老人。
  ⑧项目名称:佛教文化、弘法利生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资助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佛教文化学术研究、公益论坛、放生护生、弘法利生项目。
  ⑨项目名称:资助南山涂山寺房屋及道路维修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定向资助南山涂山寺房屋及道路维修。
  ⑩项目名称 : 扶贫济困
  执行年度:自2012年至2012年
  项目内容简述:云南彝良地震灾区、重庆市九龙坡区华福雅苑、华龙家园社区贫困家庭等扶贫济困救助。
  重大公益项目大额支付对象
  说明:基金会向某交易方支付金额占一个重大公益项目支出5%以上的,该交易方为该项目的大额支付对象。
  三
  上述宗教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特质每一项都可以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对接,从而具有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在比较广泛的意义上讲,社会管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基础性的环境和条件,为“四大建设”提供稳定的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内容首次单独成篇,显示其已成为执政者心目中事关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慈悲之心、自律之心在当代中国社会是一种稀有的、宝贵的资源,在佛教的慈善组织和其义工中的这种资源是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给受助者以希望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使得弱势群体不至于将积累的对社会的怨恨爆发出来,用软性的力量、正能量引导弱势群体靠自强、自立、自信改变自身的处境,成为社会的强者,这是社会管理的内在机制和可持续性之所在。相较于刚性、外在的管理模式,更有其优势。在风险社会中,灾难救援已经成为常态的社会任务,救援的效果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效果。宗教在灾难救援过程中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缓解社会危机和风险的有效方式。对特殊的弱势群体的关怀,可以发挥公平、正义的作用,将温暖的阳光照耀到公共权力关照不到的地方,也为社会稳定做出了间接的贡献。诚信力、公信力是当代中国需要加以重点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对于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支持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宗教组织的探索有其积极的意义。
  冯波,女,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与社会管理、组织社会学、宗教社会学。
  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于2010年1月在北京发起,其宗旨是通过慈善经验的分享、慈善组织的培育,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言,促成慈善事业的茁壮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建设。论坛每年召开两次主题讨论会,邀请全球第三部门、政府和企业界的华人代表参与,共商当下影响大中华慈善格局的重大问题。迄今为止,该论坛已经举办过“富人与慈善之道”、“民间公益与政府责任”、“透明度与公信力”、“慈善与免税”等主题的研讨会数次。   李向平.“信仰.施舍.权利”[N].中国民族报,2012-06-05,(8).
  李琳、明世法.国际宗教慈善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4).
  同上
  郑筱筠.“另类的尴尬”与“玻璃口袋”[J].世界宗教文化,2012,(1).
  这些教会是江苏省的登记教会,且曾经或者正在开展慈善活动或有自己的慈善实体。为了使调查结果有代表性,该项研究的研究对象覆盖了江苏省、市、堂点三个层次。
  刘影.爱与信仰——江苏基督教慈善现状之实证研究[J].世界宗教文化,2012,(6).
  莫光辉、祝慧.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价值承载及运行机制研究——以广西佛教济善会为个案分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2,(5).
  “佛教义工:我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一只手”, 中国佛网-新闻中心-基金会新闻,[2011-12-15] http://www.hyfund.org/a/xinwenzhongxin/jijinhuixinwen/2011/1215/84.html.
  “重庆市华岩寺、华岩文教基金会召开2010年度表彰总结大会”, 中国佛网-新闻中心-基金会新闻,[2011-12-25]http://www.hyfund.org/a/xinwenzhongxin/jijinhuixinwen/2011/1225/244.html
  “受助学生致基金会的感谢信”, 中国佛网-新闻中心-基金会新闻,[2012-09-19]http://www.hyfund.org/a/xinwenzhongxin/jijinhuixinwen/2012/0919/550.html.
  “重庆僧人北川设立‘生命关怀中心’抚慰灾民心理”, 中国佛网-新闻中心-基金会新闻,[2011-12-25]http://www.hyfund.org/a/xinwenzhongxin/jijinhuixinwen/2011/1225/202.html.
  “华岩文教基金会爱心护童项目2011年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中国佛网-新闻中心-基金会新闻,[2012-02-27]http://www.hyfund.org/a/xinwenzhongxin/jijinhuixinwen/2012/0227/380.html.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主权理论逐渐被公共服务的观念所取代,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的内容日趋复杂化、技术化、专业化,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时又不得不大量地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公共设施,从而能够达到一定的行政目的。大量的公有公共设施的存在,导致因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情形也增多。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并结合一则典型案例对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制度的发展提出
期刊
【编者按】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提出创新社会治理。这意味着中国的公共管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意味着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而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意味着这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政于民的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公民如何在新开放的社会治理领域里,发挥其应有的“民意”、“民智”,成为政府的替代者,这与公民的法治观念、素质意识问题息息相关,公民在进
期刊
【摘要】现代城市社区自治的关键在于居民,因为社区居民的自主管理和积极参与决定了社区自治程度的好坏和政府服务职能的贯彻程度。对于现代城市社区自治,需要始终贯彻民主理念,将居民的意愿作为第一要素,通过自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等方式保障居民在社区自治中的权利。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社区(街道)充分思考和关注城市社区的民主化管理,通过“4+1”工作法和回应诉求的“三站式直通车”,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实际民主管理的新方法
期刊
俞可平教授:  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理论版编辑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里提出了社会治理,对这一提法您怎么理解?  俞可平教授:我们以前讲国家统治,现在我们讲国家治理;我们原来讲社会管理,现在我们讲社会治理,虽说是一个字的差异,但却不是一个术语的
期刊
【编者按】  2013年12月5日,我刊与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联合召开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学习研讨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三中全会精神,一定要做到“讲实、讲透、讲全”。因此,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继续开展关于社会建设中的群众工作的研讨将使学习更加深入并指导工作实践。为此,我们这期选登了与会专家的论文,以期引
期刊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达到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这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到城市时代。但在中国进入城市时代的时候,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地铁上,同样有许多让人难以忍受的行为,比如儿童随地便溺,果壳乱扔,为争座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继杭州公交车内因为小伙子不让座,遭抱小孩妇女的丈夫连扇5记耳光后,上海地铁内也发生了一起因误以为女乘客不给带小孩的老人让座而大打出手的暴力事件。这些话题,已经不
期刊
【摘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正在加剧,近几年几乎每一秒钟都有一个人退休,而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现象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制度的双轨制,又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备受质疑。在养老制度中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之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给人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表明中央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我们可以在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坚持
期刊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近几年,党中央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社会为本位,是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现代化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以社会为本位,实现公共服务的规范、有效呢?市民热线网络体系的构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在完善公众信息反馈、政府体察社情民意、收集各类社会信息、服务
期刊
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建设等理念与目标的不断提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新时代。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调研所形成的“1+6”文件精神,清晰反映出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上的决心和力度。政府对社会建设从“管理为主”转变为“治理为主”,需要的核心要义包含:“改革”,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服务”,包括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法治”
期刊
上海12345热线为市民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作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线”,上海12345承载着“方便市民、服务市民”的责任。对大多数市民而言,政府各部门间的分工错综复杂,遇到问题感觉投诉无门,而拨打12345五位数号码,可以被快速接转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并获得服务,让市民与政府各部门间进行直接沟通。上海12345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解答、受理、办理市民对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的各类咨询、求助和投诉事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