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区域中的非結构材料以其材料收集的方便性、投放的多变性、多种的可玩性和创造的多维性。突破了高结构材料适用区域单、制作麻烦、幼儿容易在短时间内玩腻的情况,越来越被一线老师和学龄前幼儿喜欢。但目前,幼儿园仍存在有非结构材料投放盲目,老师无从下手的种种现象。那么,怎样让非结构材料引发幼儿游戏兴趣,让幼儿的游戏更加丰润,并从中获得发展呢?
一、什么是非结构材料
常常会发现许多教师花大量时间,设计和制作幼儿区域游戏的各种材料,但实际上,幼儿对于这些区域材料好像并不“买帐”,操作兴趣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究其原因,是老师对材料进行了过分的制作,玩法单一,结构高,幼儿兴趣自然减弱。因此,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人----老师,需要理清不同结构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作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开展持续的区域游戏。
二、非结构材料的收集与分类
非结构材料不但结构“低”,成本也可以很低。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和废旧材料经过收集和分类投放在适当区域,同样可以成为颇具特色的游戏材料。
1.生活中收集,亲子积极参与
为了开发更多的非结构材料,我们在每班建立个家园共收集的材料资源库,广泛挖掘幼儿及家长的资源,让家长出谋划策找材料,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搜集行动中。当然,搜集的物品可以是老师发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或家长发起的,老师还可以借助幼儿的作品和创意玩法激起家长参与搜集材料的积极性。
2.多维分类,让幼儿取拿方便
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材料也应该是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多渠道搜集的材料,其结构性程度是随意、多样的。尽管非结构材料越多,幼儿游戏行为会越丰富,但其多样性必然是建立在幼儿年龄特点、游戏需求、内容特质等基础上的。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恰当的材料分类、摆放时十分必要的。小年龄幼儿的材料种类不宜复杂,在分类摆放时按照一到两维度来分;中大班后期的孩子,材料种类及分类的维度可以广一些。比如:美工区的罐子:小班或中班前期可按大小长短两个维度分类,中班后期或大班,除大小、长短外,还可以结合颜色、截面方式或卡口大小进行细分类。分类完成的非结构材料必须放在相对整齐的箩筐或盒子中投放进区域,并贴上明显的分类标记图,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地了解该区域材料的特点,減免混杂摆放带来的干扰,为幼儿区域游戏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非结构材料在区域中的投放
我们要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非结构游戏材料,根据幼儿在不同区域的游戏需要,巧妙投放非结构材料,让每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1.针对区域特性,选择性投放非结构材料
许多老师容易走入“低结构材料越多越好”的误区,这样往往会造成“注意分散,难以深入”的弊端。无论是高结构、低结构材料还是非结构材料,投放种类过多的材料,其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非结构材料需要与其他结构材料优化组合,才能诱发幼儿更为丰富的游戏行为。如将非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组合、非结构和非结构、低结构和非结构材料组合摆放等等,以此来推动幼儿的游戏水平。从年龄段看,中、大班幼儿适合非结构多一些的材料,小班比较适合高结构偏多,非结构丰富的环境。从游戏区域特点看:学习目标突出的区域比较适合高结构材料,为了减少幼儿快速完成后的无所事事现象,这里的高结构材料品种还要丰富些;创意类活动区域就比较适合非结构材料的投放,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投放足够的非结构材料。
2.结合主材料需要,增加辅助材料
在区域游戏时,老师常常在材料投放方面费尽思,但如果材料过于单一,幼儿的玩法自然也就蜻蜓点水。结合教学活动和幼儿游戏,把一些小玩意当成辅助材料可能会引起幼儿新的操作兴趣。让幼儿在主辅材料的互动中不断玩岀想法、玩出创意,减除单一主材料单一玩法的现象,不失为提高幼儿游戏能力、生发幼儿游戏情境的一剂良药。
3.依据材料特性做点小改变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教师提供怎样的材料,对材料做什么样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的拓展。在材料原形的基础上加小小的改变,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能让幼儿共同参与制作的也可让幼儿动手制作,还能充分激起幼儿改进后再玩的积极性。
四、非结构材料与主题性区域游戏
1.随主题跟进激发活动之趣
兴趣是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前提,实践证明幼儿在主题背景下更容易走入情境,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所以借用主题环境、主题课程的背景中,能充分唤起幼儿对主题的认同,利于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在区域游戏中,围绕主题核心经验,教师选择能够诱发幼儿产生与主题相关探究活动的非结构材料,或提供符合主题的辅助材料,使幼儿的区域游戏与主题内容同步,幼儿的区域游戏就会在玩乐中增强趣味性,情境中的学习也会深化,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大大提升。有了主题经验的积累,幼儿想象更为丰富,情节更为拓展。幼儿在实现自己的设计时,同伴的认同和惊叹更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认同。
2.结合游戏需要巧用现场资源
非结构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游戏为,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区域游戏一般都在桌面上操作,但幼儿可以灵活地利用、改变或组合活动场景拓展游戏,从而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当然,区域游戏中非结构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年龄、经验、能力是相关的,教师应该用心去看待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和投放适宜的非结构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充分互动,使幼儿的游戏在材料与环境的不断丰润中得以丰富。
一、什么是非结构材料
常常会发现许多教师花大量时间,设计和制作幼儿区域游戏的各种材料,但实际上,幼儿对于这些区域材料好像并不“买帐”,操作兴趣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究其原因,是老师对材料进行了过分的制作,玩法单一,结构高,幼儿兴趣自然减弱。因此,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人----老师,需要理清不同结构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作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开展持续的区域游戏。
二、非结构材料的收集与分类
非结构材料不但结构“低”,成本也可以很低。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和废旧材料经过收集和分类投放在适当区域,同样可以成为颇具特色的游戏材料。
1.生活中收集,亲子积极参与
为了开发更多的非结构材料,我们在每班建立个家园共收集的材料资源库,广泛挖掘幼儿及家长的资源,让家长出谋划策找材料,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搜集行动中。当然,搜集的物品可以是老师发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或家长发起的,老师还可以借助幼儿的作品和创意玩法激起家长参与搜集材料的积极性。
2.多维分类,让幼儿取拿方便
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材料也应该是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多渠道搜集的材料,其结构性程度是随意、多样的。尽管非结构材料越多,幼儿游戏行为会越丰富,但其多样性必然是建立在幼儿年龄特点、游戏需求、内容特质等基础上的。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恰当的材料分类、摆放时十分必要的。小年龄幼儿的材料种类不宜复杂,在分类摆放时按照一到两维度来分;中大班后期的孩子,材料种类及分类的维度可以广一些。比如:美工区的罐子:小班或中班前期可按大小长短两个维度分类,中班后期或大班,除大小、长短外,还可以结合颜色、截面方式或卡口大小进行细分类。分类完成的非结构材料必须放在相对整齐的箩筐或盒子中投放进区域,并贴上明显的分类标记图,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地了解该区域材料的特点,減免混杂摆放带来的干扰,为幼儿区域游戏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非结构材料在区域中的投放
我们要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非结构游戏材料,根据幼儿在不同区域的游戏需要,巧妙投放非结构材料,让每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1.针对区域特性,选择性投放非结构材料
许多老师容易走入“低结构材料越多越好”的误区,这样往往会造成“注意分散,难以深入”的弊端。无论是高结构、低结构材料还是非结构材料,投放种类过多的材料,其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非结构材料需要与其他结构材料优化组合,才能诱发幼儿更为丰富的游戏行为。如将非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组合、非结构和非结构、低结构和非结构材料组合摆放等等,以此来推动幼儿的游戏水平。从年龄段看,中、大班幼儿适合非结构多一些的材料,小班比较适合高结构偏多,非结构丰富的环境。从游戏区域特点看:学习目标突出的区域比较适合高结构材料,为了减少幼儿快速完成后的无所事事现象,这里的高结构材料品种还要丰富些;创意类活动区域就比较适合非结构材料的投放,老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投放足够的非结构材料。
2.结合主材料需要,增加辅助材料
在区域游戏时,老师常常在材料投放方面费尽思,但如果材料过于单一,幼儿的玩法自然也就蜻蜓点水。结合教学活动和幼儿游戏,把一些小玩意当成辅助材料可能会引起幼儿新的操作兴趣。让幼儿在主辅材料的互动中不断玩岀想法、玩出创意,减除单一主材料单一玩法的现象,不失为提高幼儿游戏能力、生发幼儿游戏情境的一剂良药。
3.依据材料特性做点小改变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教师提供怎样的材料,对材料做什么样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的拓展。在材料原形的基础上加小小的改变,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能让幼儿共同参与制作的也可让幼儿动手制作,还能充分激起幼儿改进后再玩的积极性。
四、非结构材料与主题性区域游戏
1.随主题跟进激发活动之趣
兴趣是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前提,实践证明幼儿在主题背景下更容易走入情境,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所以借用主题环境、主题课程的背景中,能充分唤起幼儿对主题的认同,利于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在区域游戏中,围绕主题核心经验,教师选择能够诱发幼儿产生与主题相关探究活动的非结构材料,或提供符合主题的辅助材料,使幼儿的区域游戏与主题内容同步,幼儿的区域游戏就会在玩乐中增强趣味性,情境中的学习也会深化,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大大提升。有了主题经验的积累,幼儿想象更为丰富,情节更为拓展。幼儿在实现自己的设计时,同伴的认同和惊叹更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认同。
2.结合游戏需要巧用现场资源
非结构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游戏为,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区域游戏一般都在桌面上操作,但幼儿可以灵活地利用、改变或组合活动场景拓展游戏,从而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当然,区域游戏中非结构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年龄、经验、能力是相关的,教师应该用心去看待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和投放适宜的非结构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充分互动,使幼儿的游戏在材料与环境的不断丰润中得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