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
  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
  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呢?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凭借一定策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发展。
  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时的办刊数量、主体、种类等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有了一个大致扫描。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发挥作用和影响。
  教学实验的舆论先声
  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贡献。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營销推介等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
  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
其他文献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越发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实践者,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教师是保持学校稳定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取消重点校、重点班后,班级内的学生差异将拉大,教育教学过程的公平更需要引起重视。从现实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不公平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对一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形成教育的“死角”。教育督导特别要加强对教育“死角”的关注,引导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平等的理念,关注教育教学公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划分学生;而是用全面发展的
报纸网站运行了十几年,仍然没有较为成熟的赢利模式,大部分仍然在依靠报纸赚的钱养活。原本赖以生存的就是区域优势,如今,面临各大商业门户网站在各地的抢点布局,报纸网站面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Caveolin-1-TLR4-NR2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形成与发展。  方法:  雄性SD大鼠(120-150g)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配合小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技能实用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输了送各种技能人才。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这就为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担负着常规的教学工作,也担负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方向、实现人生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自2010年以来,笔者开始担任中职机电班
教育是影响学生生命发展的事业。布鲁姆说:“教育是一种改变学习者的过程。”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张广君认为教育是“文而化之,助
作为免疫学和临床医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临床免疫学》在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滨州医学院《临床免疫学》的课程现状,学校从教学内容、教学
教学的中心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课堂,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也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让教师的劳动更具意义。因此,如何让有限的一节课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就成为教师常常思考、自觉探索的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谈谈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高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课前的必备,优秀教师非常重视这一环节。高效化的教学设计涵盖的内容很多,大到课标在
音乐是基于一定音律和节拍的声音混合体,是人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审美创造,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很多教育专家认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不难发现,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激活,讓情感态度真正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利于学生在教学中掌握运用。本文从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情境教育问题,探析对新市民子女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教科书出现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证明,许多概念的形成过程均为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顺应数学的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自然且合理”。  范题解读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它是怎样定义的?  生1: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