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写作的璀璨星空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1993年開始读刘再复先生的《漂流手记》,到今天读刘再复先生的《我的写作史》,一如既往,我为书中的澄澈与明净震撼。这种感觉来自书的内容,也来自“一格一格只是生命”的文字。这篇时间跨度四十多年的写作史,携带近半个世纪的风雨。狂热、真诚、超越、纷争,在作者的写作自述中,始终呈现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大明净,风声雨声也因此渗入读者的心灵,成为“灵魂净化的先声”。
  《我的写作史》不可能不说到“我”,又让人觉得处处说我,处处无我。这种无我之境不在文字的表面,而在文字的深层,是作者的生命语境。我想到禅宗的自性,自性是真心,是清净心。“学术自述”常见,“我的写作史”不常见。读这篇“写作史”,我总是想到“内心传奇”,想到“最深邃、最久远的传奇全部蕴藏在内心之中,无所不在的美也在其中”。这“无所不在的美”,是我从文中看到的作者拒绝的勇气,质疑、创新、自省、超越的胆识,还有作者“在黑暗的森林中又走出的一条小路”,在这条“小路”上,他与莎士比亚相逢,与“托尔斯泰们”相逢,与慧能、王阳明、曹雪芹相逢,与本真自我相逢,并因此“再一次看到无遮蔽的碧蓝的星际”,那正是他要追寻的“心灵宇宙”。
  “自己如何可能”?“自我确立、自我实现如何可能”?
  从《我的写作史》中不难找到答案,《我的写作史》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答案。从“我注鲁迅”到“鲁迅注我”,从“人性真实的呼唤”到“无目的写作”,哲思无处不在,选择无处不在。刘再复先生说:“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命题,说的正是人首先选择成为自己,然后才能确立自己。用中国的哲学语言表述,便是首先‘知命’,然后才能‘立命’”。
  关于“时间性珍惜”,刘再复先生解释道:“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讲‘烦’、‘畏’、‘死’等大范畴,然后叩问存在的意义,李泽厚则突出‘珍惜’这一大范畴。而且在‘珍惜’前边加上一个重要定语:时间。这就变成‘时间性珍惜’。”
  刘再复好像从小就懂得“时间性珍惜”。在《我的写作史》中他写道:“由于我从小形成‘黎明即起’、从不恋床的习惯,所以至今还是一早就进入读书写作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种习惯便产生很大的力量并且产生很多‘成果’。时至今日,我的中文著作已出版一百二十四种。”
  借助《红楼梦》和禅宗来理解刘再复的文学理念,实在是因为他的文学理念与《红楼梦》和禅宗有相通之处。这种温和与严密,不是儒家的“中庸”,而是佛家的中道。很明显,“世俗角色”与“本真角色”,一为世间法,一为出世间法;一为俗谛,一为真谛。刘再复说的“逻辑很严密”,即真、俗二谛的互补结构。他分开“世俗角色”与“本真角色”,又说“既不反对”“又可提示”,用超越的眼睛看两端,世俗与本真,真谛与俗谛,两边都有道理。他讲述创作主体的超越性,文学艺术的个性、自性、人性,正是点明了作家在创作时要有佛的眼睛,菩萨心肠。这就是中道智慧。
  讲述创作主体的超越视角,刘再复有时称为“天眼”、“佛眼”,有时称为“宇宙极境的眼睛”、“大观的眼睛”。无论怎样命名,这双“观止”的眼睛,是中道智慧的眼睛。中道智慧来自大乘佛教,是中国大乘八宗一致尊奉的祖师龙树在他的《中论》中提出来的。到了禅宗六祖慧能,即以不二法门为其禅法的中心,讲述佛法是不二之法,定慧不二、动静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众生与佛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刘再复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部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因无果的艺术大自在,是一种超越的存在,也是不二法门,与慧能相通。
  刘再复先生讲述“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文学的天性”(真实与超越),“两种真理的兼容”(“实在性真理”与“启迪性真理”),“开辟第三空间”,“《红楼》真、俗的二谛互补结构”等,均与中道有关。他的“中道”不是刻意安排出来的(不是用现成的概念去“丈量”一切),而是从文学的本义出发,有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中道,一是他自性中本来就有,二是阅历而悟,才能够“道贯一切经法”。刘再复对功名利禄的放下,对人生本义的叩问,为“文学回归文学本义”所做的努力,都与“中道智慧”相合相契。
  在《我的写作史》“最后的觉悟”中,作者感慨:“回顾写作史,方才明白,自己的写作有个关键性的变化,就是从‘有目的’到‘无目的’的变化。所谓无目的,便是超现实功利,超现实动机,扬弃任何外在目的。这一变化是个渐变的过程,但也可以找到质变点。这个从“有”到“无”的质变点,我觉得也可称作丢“玉”得“心”的转折点,玉,是物。“是心为本体,还是物为本体,是心为第一性,还是物为第一性,是心至贵,还是玉至贵?”这是《红楼梦》的哲学问题,也是刘再复的哲学叩问。
  刘再复是从走进大学的哲学课堂开始,就开始背诵“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存在决定意识、对立统一”的一代人。刘再复这样概括他两度人生的学术思考走向:“第一人生,我主要是在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并力求有所突破;第二人生,我则自觉地意识到要打通中西文化的血脉。例如,思维和审美不固化于‘两极’,而寻求中间地带,这一点中西就可相通。”如果把“打通中西文化血脉”理解为《坛经》所说的“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而这个大海,是人自身本性的般若智慧;把“思维和审美不固化于‘两极’,而寻求中间地带”理解为中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刘再复来到芝加哥大学。他说:“我本来就是一个恋土情结很重的人,一旦离开故乡故国就屈指回程的日子。这回被抛到大洋的另一岸,连根拔了,面临着的是无边的时间的深渊。我怎么也没想到,一年前还在研究所里指手画脚,身心紧紧地拥抱着大时代,今年却被抛到异乡异国,无依无着。”“无依无着”是一种“孤绝”状态。当时,刘再复“不仅有一种刻骨的孤独感,而且还有一种透不过气的窒息感,天天都觉得自己落入海里,快被淹死了”。重新寻求灵魂的支撑点,他意识到,唯一的出路是自救。
  自救的路,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不是求他人,而是求自己。“无依无着”的状态,反倒是作家的正常状态。在极度的苦闷中,刘再复的《漂流手记》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每一页纸、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只小船,把他从“快被淹死”的噩梦中救起来。自看、自审、自明、自度、自救,最后终于获得“身心的大解放”。刘再复的十卷《漂流手记》告诉我,没有人生的“依”和“着”,没有“妄念”,没有被他人他物确定,不寻求写作的目的,不寻求发表,甚至连回应都不寻求的写作,才有可能超越家国境界,进入天地境界。   二
  读《我的写作史》,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类宗教的心学体系。
  想描述它并不容易。虽为“心学体系”,作者提供的是“双重文本”,行为语言文本和书写语言文本。他的两度人生的行为语言,阐释了他对“文学自性”的追寻;他的“只写心中所想”的书写语言,又阐释了他的行为语言、他的真心本性。
  在《六祖坛经》中,“心性论”是慧能禅宗思想的核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到明代王阳明,他的“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以慧能的“心性论”去构筑他的“致良知”学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两个“玉”人:贾宝玉和林黛玉,曹雪芹喻黛玉为“灵窍”,就是心灵。贾宝玉离家出走之前说:“我已经有了心,要那玉何用!”更是“心”的彻悟,宝玉、黛玉这两个文学形象都是心灵的载体。
  刘再复先生认为:“中国的大心学应是三家,即慧能、王阳明、曹雪芹,不仅阳明一家。”他称“唐代慧能以宗教形式出现的自性心学”、“明代王阳明以哲学方式呈现的良知心学”、“清代曹雪芹以文学形式展示的诗意心学”为中国大文化史上三次“心學”高潮。
  刘再复先生以他的两度人生建构的完整的类宗教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大文化史上又一座心学高峰。他呼唤文学的自性,作家的自性,认定“文学是心灵的事业”。在他的五个向度(文学研究、经典阐释、人文探索、思想讲述、散文写作)的写作中,哲学思考、文学理论、生命体验、立身态度、诗意情感密不可分,均不离人性,不离心灵。
  六祖慧能的禅宗把宗教变为审美,刘再复在生命中打通了文学的自性、作家的自性与禅的本质联系。把向外求变为向内求,“菩提只向心觅”,慧能在《坛经》里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与慧能相通,刘再复把他在《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提出的“艺术批评的真善美标准”内转为“文学的心灵、想象力、审美形式三要素”,彻底回归文学的自性、文学的本义。这是文学的“自性三宝”。
  他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文学要向真向善,又不可设置道德法庭,怎么办?这才是真问题。文学只可设置审美法庭,不可设置政治、道德法庭,作家批评家不可当‘包公’,他们既悲悯秦香莲,也悲悯陈世美。他们不说‘麦克白’等是‘坏人’,只说是‘悲剧人物’。讲这些,才可抓住文学之核。所以关于真善美,还大可讲得丰富一些。”
  刘再复先生在这段话中提到的“文学之核”,就是作家批评家大悲悯的心灵。
  这个大悲悯的心灵,是《六祖坛经》所说的“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的不二佛性,是慧能“心性论”的起点,也是刘再复“心灵为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足点。
  刘再复的心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化批判,二是散文诗和十卷《漂流手记》;三是从唯物论到唯心论的两度人生。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禅宗的“佛性不二”贯穿始终。
  “放下概念”是刘再复对慧能“不立文字”的解释,他说:“禅宗有一种说法就是不立文字,明心见性。有人说不用文字怎么可以呢,你总要写字的啊,其实是说,不要有概念的障碍,我们在面对真理的时候,首先不要想到概念。”慧能的“不立文字”,是不执着于文字,强调“心悟”。他对法达和尚说的偈语“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说的就是诵经应该是心转经文,而不是被经文所转,不要执着于文字相。放下执着,才能直契心性。刘再复追求学问与生命的联结,这一人生走向与慧能的理念有惊人地相似之处。是“心迷《法华》转”,还是“心悟转《法华》”?我找出两条刘再复先生的读书、写作感悟,似乎可以解经:
  一为学与悟。“学不一定就能悟。学常常会愈学愈迷,如鱼被困在筌中,迷在笼中。知识可能有益于悟,也可能产生障碍。有概念障、知识障,就堵塞了通道,让你落入迷津。所以学之后还得穿越‘学’,从‘筌’中跳出。我们下功夫学了之后,关键就在于学之后是走向迷,还是走向悟了。”
  二为穿透提升。“我读每一本书,大约都是三步曲:一,拥抱书本;二,穿透书本;三,提升书本。对待知识也如此:拥抱知识;穿透知识;提升知识。经典就不能提升吗?也可以,就是对经典的局部提出问题和审美再创造。”
  这两条,说的正是慧能不执着于文字,“心悟转《法华》”的要旨。
  刘再复说他出国后“皈依”禅宗,而且“只禅不宗,只禅不佛”。我认为“只禅不宗,只禅不佛”,说的是与慧能的“本来无一物”相通的文学的自性,也是他的生命状态。
  在这里,“宗”为宗派;“佛”为“相”,为偶像崇拜。这个解释,来自刘再复先生的一段论述:
  相是色的外壳,又是色所外化的角色。去掉相的执着和色的迷恋,才呈现出“空”,才有精神的充盈。《金刚经》中所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都是对身体的迷恋和对物质(欲望)的执着。中国的禅宗,其彻底性在于他不仅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且连佛相也放下,认定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信仰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内心对心灵原则的无限崇仰。
  理解“只禅不宗”、“只禅不佛”,我注意到禅给予刘再复的四点启迪:一、人生的要义在于自救。二、觉悟之后不以佛自居,仍以平常人自处以及和他人相处。三、破一切执,解一切“役”。四、明白心灵状态决定一切。
  这是禅法理念,也是文学理念。
  什么是第三空间?老子的《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就是第三空间。它奥妙无穷,是万物得以生存繁衍的空间。接下来的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前一句的补充。意思是天地万物,均包涵阴阳二气,冲气为三,是一种调和的力量,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红楼梦》第二回,也有关于因正邪二气激荡而生的第三种人的论述。贾雨村论及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之外,还有一种人,“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回归第三空间,在行为实践中,刘再复“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做“潮流外人”、“槛外人”,在美国的洛基山下,他“重构象牙之塔”立身于文学创作的第三空间。
  在“象牙之塔”中“面壁沉思”是孤独的,有陶渊明、慧能、王阳明、曹雪芹作伴,有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伴,有贾宝玉、林黛玉、晴雯、鸳鸯作伴,第三空间写作并不孤单。
  读《我的写作史》,我以慧能的《坛经》去理解刘再复,又以刘再复的文章去理解慧能,是为“双解”。若有感悟,欢欣不已。最终的领悟还是对“物拜”与“心觉”的领悟,对刘再复用赤子之心去行中道的领悟,对刘再复的“转化性创造”——以禅宗的“自性本体论”和“不二方法论”为哲学基石建构的文学理论体系与心学体系的领悟。虽然我无法把我感受到的这个心性本体直通宇宙,直通“第一义”的宏大心学体系的全部奥妙描述出来。
  我分明看到了第三空间写作的璀璨星空。
其他文献
我在来科大的路上,来接我的小车司机很自豪地告诉我:科大在一个国际大学排行榜上已经超越港大。这个排名版本是否足够权威,我不大清楚。但是我深深地相信,在座的香港科大的老师与同学们一定都出类拔萃。所以,我面对大家,感到既荣幸,又惶恐。  我不太敢做演讲。首先,是因为我的闽南普通话不够标准。其次,倘若我真能把我的想法、感受表达得清清楚楚,我也就不写诗了。正是因为我没有逻辑,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所以只好写诗
从一度以夸张变形名世的动漫来管窥一种文化,好像不太名正言顺,可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前期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四十三点五九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拥有四百三十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还有大量兢兢
2005年第一届超级女声之后,大陆粉丝文化研究逐渐兴起。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粉丝文化拥有巨大的发展活力和探索潜力,这些年获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作为粉丝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文本盗猎者》的初版诞生于1992年,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使得读者从自身经验去观照书中粉丝社群的活动时,感受到很多不同,但更重要的还是其中启发性的观点和理论,对于今天的粉丝文化研究依然具有启示性。  在《
一  夏志清(1921—2013)第一次见到钱锺书(1910—1998)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1943年秋季的一个晚上,夏志清的好友宋淇在家里开派对,邀请了在上海当大学讲师的钱锺书与会,由宋淇引荐,夏志清得以见到风度翩翩、以一部《围城》名闻上海滩的青年作家钱锺书,而夏先生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青涩的文学爱好者。据夏先生回忆,当时的钱锺书手持一根“史的克”(手杖),完全是一副英国绅士的派头。他说:
在高手如云的湖北文学界,裴高才以潜心钩沉乡贤“史记”、妙笔多产而闻名。虽然全国各地都有热衷书写本土文化的志士仁人,相关成果也相当可观,但像高才兄如此多产、且影响远及海内外者,似不多见。能够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遗产,勤奋笔耕,为广大读者奉献出累累硕果,殊为不易。从《无陂不成镇》到《首义大都督黎元洪》、《程颢程颐传》、《田长霖传奇》、《胡秋原传》、《共和先驱范熙壬》……一部一部,气象恢宏,既重现出黄陂
王洪伟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位真正扎实地读书做学问的人。他人大毕业后去了南方报业.做了几年记者.穿梭于广州和上海之间。后来,他又回到了学界。2008年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他的家乡河南禹州神垕镇的钧瓷文化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博士论文即《传统文化隐喻——神垕钧瓷历史变迁的社会学考察》,以此开端,开始了钧瓷文化历史研究。他专业是社会学,加上他的历史学的眼光视野和人类学的方法训练,以钧瓷这个
在珠海市委宣传部的资助下,由珠海市委宣传部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编纂的《韦卓民全集》2013年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欣闻此讯,异常兴奋,感慨万千。(一)  我与韦卓民先生相识有十一个年头,尤其在“文革”后期的1971年下半年至1974年春,还有幸与他同居一室,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历史原因,我对他却始终了解甚浅。记得1965年9月,当我考入华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时,就听高年级的同学介绍,资料室里有
一  今天,莎士比亚戏剧早已成为经典。除了英语,莎翁全集有近百种语言的译本,勇夺全球文学译本语种数量之冠。显然,对于这个结果,莎翁生前始料不及。  这位生于英格兰中部沃里克(Warwick)郡乡间小镇斯特拉福德(Stratford),早在距今四百零二年前的1616年去世的英国戏剧诗人,他的诗剧——或干脆说,这位乡巴佬写的戏,——有那么合乎我们的胃口吗?或者,你能想象他只是一个乡巴佬吗?  他的名字
2015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原诗》第一辑,副题是“汉语诗学融通的可能性”。同年6月,由同济大学诗学中心编选的《中华新诗档案》第一辑,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书,无心插柳地成为当年度汉语诗坛的一个事件,忝列《非非》、《非非评论》联合评选的“2015年中国诗歌界十大新闻”之一。作为一部学院派的诗学集刊,《原诗》的努力被誉为“开辟汉诗学术和研究新模式”;而旨在为全球华语诗人立此存照的《中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模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不仅见之于文坛艺苑学徒工的进修过程,在创作中也不罕见,当然水平有高下之分,精粗之别。此中花样很多,情形复杂,粗略地说,相对高级的模仿计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曰直仿。练习书法之描红、临帖,学习绘画之临摹,也都属于这种类型,只不过属于初级阶段罢了。高手的模仿不仅水平要高得多,而且可能具有独立的价值,例如临摹的书画如果仿得逼真,得其神韵,而其原作又不幸失传,则此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