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仁国 中国“国酒”掌门人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他看来,现在茅台不光是酒,还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他锐意转型个人消费市场和休闲市场及“跳出中国”,推动这个民族品牌迈向国际化
  这位集团领导班子里唯一做过酒厂每个岗位的掌门人,谈起对茅台的感情,一言难尽:“我出生在茅台,19岁进茅台酒厂,那时厂里一千多人,现在已经三万多人了。我在各个位置摸爬滚打,经受锻炼走到今天,没有哪一块工作能难倒我。我常说我的血管里流的是茅台酒,茅台是我的平台,也在我这一任上得到了大发展。我要把我的毕生献给茅台,把茅台做强,做优、做大、做精,这是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是我的理想。”
  世上知酒者,谁不识茅台。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宴酒到融化中美、中日坚冰的外交酒,再到中国取得各项重大突破时的庆功酒,60多年来,茅台酒带着醇厚的芬芳,见证了现代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也融汇着国人的喜怒哀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适应,到应对洋酒的强势竞争,再到酒业深度调整期的抢抓机遇、逆势发展,茅台酒也不可避免在历史的潮流中跌宕沉浮。
  在市场化愈来愈深入的今天,如何坚守传统又开创出新?怎样塑造中国“国酒”的国际形象?……面对一系列新的时代课题拷问,一位中等身材、敦厚朴实却坚毅果敢的黔中汉子接过茅台传承发展的大旗,以20年砥砺前行,不仅用漂亮的成绩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而且书写了一段“国酒”新传奇。
  他就是袁仁国,中共十七大代表,十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最初进入茅台酒厂的制酒工,到如今成为掌管近三万员工的集团董事长,他用40多年的实践,亲历、引领茅台集团从当初贵州偏远山区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贵州省支柱企业、全国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不仅将茅台带向今天的高度,更向当今世界展现一个新的中国形象。
  承历史之责 为茅台发展按下“快进键”
  2017年4月10日,彭博社发布消息称:中国的贵州茅台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厂,超过全球烈酒老牌冠军帝亚吉欧。有人惊呼,相信茅台会赶上帝亚吉欧,“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有人分析:“这个变化背后,拉开了新的大幕。茅台为这一刻准备了16年,值得书写一笔。”袁仁国则显得波澜不惊:“茅台股票市值超越帝亚吉欧,不仅是茅台的骄傲,更是中国品牌的骄傲。我们距离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企业越来越近。”
  悠悠赤水河,从茅台镇蜿蜒而过,沉淀岁月的醇酿,也见证着茅台酒在新时期攀上巅峰的艰辛。1998年3月,袁仁国出任茅台酒厂总经理。那一年,茅台酒年产量不足5000吨,销售额不到8亿元,上缴利税才2.6亿元,在全国名酒中仅仅位列第11位。“我还特意打电话问中国商业协会一位处长,法国波尔多一年销售多少?他说整个波尔多地区一年销售相当于100亿人民币。我们才8亿,但我发誓要超过波尔多。”
  42岁的袁仁国,在上任第一天就坚定要把茅台品牌做大做强。并非天时地利人和,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年山西朔州假酒案的双重影响,全国大多数酒厂都门可罗雀,“茅台酒厂都贷款发工资,很多人都调走”。他在酒厂中干会上讲,“要唱好三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第一是国歌,茅台酒厂‘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二是《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第三是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茅台酒厂当年销售任务是2000吨,到了7月才卖出不到700吨。计划经济时代,茅台酒由各省糖酒公司统一供销,袁仁国打破了这个惯例,带领茅台跃入市场经济大潮。“我们在全厂招聘18个营销员,然后由我们厂领导和中干带队,组织营销员到全国各地主动找市场,在这一年度最后5个月,我们完成1400吨销售量的成绩。”此后,茅台的发展仿佛被按下“快进键”。
  “我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袁仁国果断说道。一边是增产。多年来,茅台酒不断扩大产量。现在,坐落山坳中的茅台酒厂,在十二五期间已经悄然成长为拥有23个制酒车间、180多栋酿酒厂房,绵延12公里、厂区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酿酒厂。这里也有全世界最大的库房,“我们的酒库200多栋,每栋储酒1500吨”。
  一边是营销。袁仁国重视营销:“1998年茅台酒步入市场经济大潮以来,营销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千锤百炼。我们深知,企业的兴衰存亡最终掌握在顾客手中,只有赢得了消费者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他曾在1999年撰写文章《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前瞻“文化酒時代的来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文中写道:“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白酒的故乡,民族酒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生命力。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积累过程,同样,文化酒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品牌在其自身领域中所塑造的形象应该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是惟一的、排他的和权威的。能够称为文化酒,至少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二,有着独特的工艺;其三,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曾经产生重大的影响;第四,必须是健康酒、生态酒。”并预判“文化酒时代的来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全国酒界引起震动。
  9年过去,茅台营销策略已扩展为实施“九个营销”,即工程营销、文化营销、事件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个性营销、感情营销、诚信营销、智慧营销。“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坚持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不断深化“九个营销”,不断实施品牌战略、文化战略、差异化战略,2006年我们排名第一,用了8年时间。”
  听起来像是一段励志传奇,但茅台近20年的市场化业绩确实有目共睹。1998年,袁仁国接手茅台时,销售额仅8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销售额已达600亿元人民币;1998年,茅台的销售量占全国白酒不到0.01%,2016年在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已过半壁江山。现在茅台销售额已位列全球酒类单品第一。
  予万千深情 毕生心血倾注茅台   “为茅台,我基本付出毕生心血。”或许是“酒冠黔人国”的诗句,冥冥中注定了袁仁国与茅台酒的不解之缘,自1975年进厂,他历经各岗位、工种锤炼,从未离开。
  袁仁国1956年生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家里六兄弟中排行第二。父亲是当地县委办公室主任,母亲是县里农机公司干部。1973年,高中毕业的他被裹挟进上山下乡的洪流,到仁怀市中枢镇下乡当知青。十七八岁年纪的棒小伙,正是干农活的壮劳力。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山里,艰苦的劳动生活在袁仁国记忆中烙下终身难忘的印记:“我们从中枢镇城里挑粪到生产队,八九里崎岖山路,担子压得两个肩膀都红肿不堪,脱了好几层皮。在农村除了耙田未干过,其他的农活我都干过。”
  1975年,袁仁国通过招工进入茅台酒厂,先做了一年制酒工,紧接着当了一年制曲工。“制酒工、制曲工是很累的,当时还没有机械化,我们要自己背糟子爬到梯子上去。糟子很滑,一不小心就会从梯子上摔下来。”时至今日,在坚守传统工艺的茅台酒厂,制酒、制曲仍是公認的艰苦岗位。制曲车间密不透风,夏天最热时,车间温度超过40℃,加上工人要一直不断地干活,一般只能穿着轻薄的短裤背心工作。还有大量重力体力活,都由男性担任因此,在茅台集团公开招聘制酒、制曲工时,制酒、制曲岗位应聘者要首先经过体能测试,合格后才可进入笔试考察。
  尝过制酒制曲的苦,袁仁国被调入厂里供应科,干了一年保管员,“专门保管制曲的稻草”。而后是在宣传科当了两年宣传干部,再到办公室任秘书。不同岗位的历练,让年轻的袁仁国迅速成长。其间,曾报考贵州工学院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上了录取分数线而未被录取。当了办公室副主任后,适逢贵州省在企事业单位培养青年干部,他于1983年又考入昔日心仪的贵州工学院,学习了两年企业管理。
  30岁时,袁仁国成为茅台酒厂里最年轻的车间主任。压力在肩,那段日子令他难忘:“当时厂里有四个制酒车间,我在最大的车间当主任兼书记。日后回顾,这三年的车间主任对我锻炼是最大的。压力也很大的。对我来说这三年的车间主任兼书记,对我锻炼是最大的。其他制酒厂房都是一层,我们车间制酒厂房分两层,就是为了尝试两层楼发酵烤酒。”
  此后,袁仁国历任茅台酒厂厂长助理,1991年任副厂长,1998年任总经理、副董事长、副书记,一路刷新着所任职位的“最年轻”记录。2001年7月31日,“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袁仁国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2004年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身兼数职的袁仁国,成为新时期茅台的代名词。这位集团领导班子里唯一做过酒厂每个岗位的掌门人,谈起对茅台的感情,一言难尽:“我出生在茅台,19岁进茅台酒厂,那时厂里一千多人,现在已经三万多人了。我在各个位置摸爬滚打,经受锻炼走到今天,没有哪一块工作能难倒我。我常说我的血管里流的是茅台酒,茅台是我的平台,也在我这一任上得到了大发展。我要把我的毕生献给茅台,把茅台做强,做优、做大、做精,这是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是我的理想。”
  秉民族精神 引领中国“国酒”走向世界
  在漫长悠远的历史进程中,茅台在不同时期都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站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时代,这一代人将给未来一个怎样的茅台?袁仁国从未间断思索,也从未间断探索的步伐。
  坚守工艺的传统茅台。茅台酒独产于茅台镇,茅台镇在贵州省仁怀市的西北,地处赤水河东岸、寒婆岭下、马鞍山斜坡上,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加上峡谷地带具有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共同作用生成酿造茅台酒的天然特殊好水。茅台酒厂区就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融汇的赤水河上游,特殊的水质、近千年历史的酿造环境,再加上空气中活跃着的、丰富而独特的工艺和微生物群落,成就了茅台酒的独特性,但同时也局限了茅台酒的产量。
  2012年白酒深度调整以来,而今,占有高端白酒市场份额超过50%的茅台酒,再度逆势发展,时常供不应求。而此刻的袁仁国,反倒更加严格坚守传统制酒工艺。一瓶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历经5个过程、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2000多个日夜。“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企业不靠自己生产,而是靠收购再重装出售,赚得多,获利快。当时也有人劝我们这么干,但这样质量保证不了,我们拒绝了。现在来看,我们是对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在严苛的程序里生活的茅台人,守真是种习惯和本能,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
  今天的袁仁国,依然带领茅台酒厂恪守“茅台工艺”十要素: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三高”工艺;四十天制曲发酵;五月端午制曲;六个月存曲;七次取酒;八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九次蒸煮;十种工艺特点(“三高、三多、两低、一少、一长”,即高温制曲、高温馏酒、高温堆积发酵,用曲量多、轮次多、耗粮多,大曲糖化力低、出酒率低,辅料少,陶坛长期贮存),还要经过长期贮存,精心勾兑。他说:“‘茅台工艺’是上世纪60年代,全国酿酒专家在茅台酒厂专门研究总结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虽然茅台酒很紧俏,但我们坚持‘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不到五年的酒我们绝不出厂。这是对传统、当下和未来的三重责任。”
  产融结合的集团格局。在2016年发布的贵州茅台“十三五”规划中,茅台集团的战略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走出酒的天地,一是酒的上下游同心多元化产业,二是产融结合的国际化酒业投资控股集团,打造新的增长平台。酒业是茅台集团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金融则是拉动茅台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牵引力。“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茅台打造成千亿集团。”面向未来,袁仁国自信果断。
  在2020年茅台集团千亿销售目标中,茅台酒板块占700多亿元,其余的200多亿元靠金融板块支撑。目前,茅台集团公司旗下金融业务已拥有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和华贵人寿保险四家金融公司,并投资参股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贵银金租等八家金融企业,储备了一批金融行业人才,为集团金融板块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实现“千亿茅台”的目标,有效整合集团金融资源,发展集团金融业务。
  “未来三年内,集团公司拟筹建成立茅台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将金融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持力量。我们当然还是以做酒为主,以实体经济为主干支撑。但是我们现金流充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足够丰富,如果金融搞不好就有点浪费资源。”袁仁国解释到,茅台集团进军金融产业,是通过组建金融公司加强资本运作,是用自有资金做金融,“这是实体经济的金融,不是虚拟经济”。
  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品牌。2017年9月,电影《战狼2》致敬民族品牌茅台酒,使得这张中国名片再次惊艳世界。其实,茅台的国际化步伐迈出已久。2005年,与全球免税店渠道经营商法国卡慕公司合作,“借船出海”入驻30多个国家、60多个国际机场的300多个免税店;2013年5月,茅台收购了久负盛名的法国波尔多海玛酒庄。在袁仁国看来,现在茅台不光是酒,还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他锐意转型个人消费市场和休闲市场及“跳出中国”,推动这个民族品牌迈向国际化。
  “口味不是酒类品牌国际化的障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时候,当时英国安德鲁王子在温莎城堡举行‘中国夜’活动,很多不喝白酒的外国人喝起茅台来,一喝就是几十杯,安德鲁王子也喝了七八杯茅台酒。”袁仁国对茅台进入国际酒市场充满自信。
  2015年,茅台酒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年之际,获奖地美国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将11月12日定为当地的“茅台日”。
  截至2017年年中,茅台酒已进入78个国家,其中26个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销售商分布于五大洲和全球重要免税口岸。“下一步要把茅台打造成享誉全球的中国‘国酒’、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这是袁仁国给自己和茅台定下的任务和目标。“茅台在全球市场的最新占位,是茅台品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它意味着茅台已经从海内走向海外,成长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未来,茅台酒将在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发展国际化等多个层面继续发力,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让全世界都知道茅台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
其他文献
高考虽结束,人生之路却刚刚开始,广大学子应轻装上阵,继续奋斗去迎接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6月9日,全国多数省份的高考已宣告结束,但部分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当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此外,目前四川、河南、湖南等多地相继公布了高考放榜时间。(新华网 6月9日)  高考是学子们的盛事,某种意义上也算学子们的一种“节日”,一份特殊的成人礼。随着今年高考的落幕,一批学子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面对这个
期刊
5月25日,由马青全国副总团长兼马青总团经济咨询委员会主席陈志雄率领的中国-马来西亚青年企业家“一带一路”经贸考察团,以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等赴安徽桐城考察。中國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安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君毅等出席考察活动。安庆市委书记刘中汉主持召开经贸考察座谈会。(张泓)
期刊
6月7日,云南省青联十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召开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定》《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组成方案及委员推荐办法》等。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罗永斌同志出席会议作工作报告并讲话。全省16个州市青联负责同志、省青联常委等100余人參加会议。(范宏)
期刊
為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培养技术型青年人才,6月10日,共青团温州龙湾区委和区教育局联合主办2017龙湾区青年众创大会。活动以“让创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现场将安排有市民互动体验等项目。活动期间举行“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经验分享、致敬“瓯越工匠”拜师仪式等。(王若梦)
期刊
6月2日,北京市青聯举办慰问城市副中心建设工地青年突击队员活动。北京青联委员们实地察看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文体界别委员为青年突击队员们献上了一场精彩演出;农业、金融、经济等界别委员们送去了慰问物资。团北京市委书记熊卓同志,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青联主席郭文杰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市青联委员50余人参加活动。(国潇冉)
期刊
6月1日,华力必维艺+1与北京文投旗下龙德基金、美国NHF基金组织签订艺术品鉴证溯源合作协议。NHF基金三年内将投入2亿元用于华力必维艺+1开展艺术品鉴证溯源项目。朝阳区青联常委、华力必维负责人李晟认为,三方作为各自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在合作过程中行业优势互补,为保障艺术品交易市场诚信交易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共同努力,助力中国艺术品鉴证技术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故事。(少華)
期刊
她教育孩子们不将眼光局限于个人的发展与目标的实现,而是把眼光放大,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用心去付出  刘芳岭是银川一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银川一中团委书记,8年来,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位于宁夏前列,获全国教育部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荣誉,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将成功经验辐射到全区,为各地校长、心理教师进行展示和培训,为促进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贡献;她致力于共青团工作,在银川
期刊
為深入推进“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增强思想教育效果,确保教育取得实效,为让即将毕业奔赴祖国4万公里边海防线上的学员们接受思想洗礼,坚定戍边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六月初,解放军边防学院把红色传统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在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地教学。  解放军边防学院前身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剿匪平叛等战役战
期刊
40年来,中国高考所承载的打通阶层壁垒、推动国家转型、刷新教育理念等重担至今仍然在肩  每年小区学校的周边开启“静音模式”,总会想起来给远在故乡的父亲打个电话,再听听老同志重复了半辈子的当年回忆。40年时光飞逝,看着今天全国为高考谋划、全城为考点避让、全家为考生服务,再想起父辈当年用被铁水灼出点点疤痕的手去书写考卷,总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时代的进步。  今天的孩子们无疑是幸福的,但老同志们有时候却并不
期刊
依照大学生成长规律、心理状况和课业安排等特点,石家庄铁道大学以一年四季为时间节点开展大学生“四季”校园文化科技活动,通过春季“校园文化艺术季”、夏季“社团文化艺术季”、秋季“新生文化艺术季”、冬季“科技文化季”等活动模式,开展百余项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文化育人工作贯穿全年始终,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用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把校园文化的内化教育功能与大学生自我塑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