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情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病了,几乎每年的秋季都要患一次重感冒。别看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每次生病,无需打针输液,吃点药,躺几天就会挺过来。这次却是个意外,已经一个星期了,病不但没有好转,还日益加重。
  她听说了,急火火地赶来,推开门,看到病榻上的他,双眼深陷,红润的腮也塌下去了,面色灰暗。她抑制不住内心的难过,搂住他瘦削的肩膀嘤嘤啜泣:老哥哎,才几天不见,你就病成这个样子,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呀!
  听她这么一哭,来探视的人心里都酸酸的。在村里他可是公认的好人,他曾当过小学教师,写得一手好字,谁家的娃娃淘气挨了爹娘的打骂,赌气不吃饭了,他轻言细语地劝几句,娃娃就乖乖地端碗吃饭了。谁家过春节、结婚找他写对联,他立马写好给送去。村里人都很尊敬他。就是这么个好人被疾病折磨成这样,看了怎能不让人心疼?更何况她是他的弟媳,有亲情牵着,流些眼泪是情理中的事。他抬起双眼望望她,强作笑颜:“不要紧,估计过几天就会好的,去年把你们大家伙儿吓了一跳,后来不是也挺过来了吗?”言毕,一阵剧烈的咳嗽,那声音像鞭子一样抽打在她的心上。
  自从跟老实巴交的丈夫从河南老家搬迁过来,大伯子就成了他们家的主心骨,盖房子、儿子娶媳妇样样都得他操心,她心里很感激他。每到入冬前,手巧的她都要给他织件毛背心,他的气管不好,最怕着凉了。每次杀年猪,她都要把他连同他儿子一家喊来香香地吃顿猪肉,可有好几次,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每次她都没有叫上大伯嫂,为这事嫂子没少怄气,拿话给她听:“一家人就多我自己吗?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能吃你多少肉?顶多吃你一小碗,难道会把你吃穷了吗?”她自知理亏,笑嘻嘻地端碗肉去算是赔罪,但下一次还是没有招呼嫂子吃肉。
  正当人们期待他康复的奇迹再次出现的时候,却传来噩耗。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一下子背过气去,再也没有醒来。一向注意仪表的她,也顾不上洗脸梳头,跌跌撞撞地赶来。院门口,灵棚已经搭起来了,里面那口红木棺里躺着亲亲的他。棺木的正前方摆着他的大幅黑白照片,年轻俊朗的他头顶着白菊花正对着前来吊唁的人微笑呢。香烟一缕缕飘起来,萦绕在他的脸上迟迟不散。她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花白的头重重地磕在棺木上,“老哥呀,你怎么走得这么快啊……”话没说完就昏过去了。人们立即把她抬进屋,放在炕上,又是掐人中,又是呼喊她,一阵紧张的忙碌,她总算醒过来了,紧闭嘴唇,一句话也不说,失神的眼睛定定地望着天花板,眼泪一滴接一滴地落下来。
  “莫非中邪了?”
  “不能,是悲伤过度。”
  有人在议论。雨裹着厚重的悲伤还在下着,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想再好好地陪一陪他。一天一夜过去了,当黎明再次来临的时候,她依然躺在床上,水米不进,眼睛一直睁着。
  已经6点了,该起灵了,屋里的人大都去院门口观望,要送他走完最后一程。重重的棺木被抬起来放到车上。
  “起灵——”,随着一声命令,他的儿子“砰”地一声摔碎了那只盛过纸灰的瓦盆,灵车在“隆隆”声中缓缓启动了,披麻戴孝的黑衣人都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她突然手脚聚拢,口吐白沫,浑身抽搐起来。
  “快找人看看吧,她的魂被掳走了。”有人找来了医生,给她注射了镇静药和强心剂,她醒过来了,这回却是双眼紧闭。
  “怎么会这样呢?大伯子死了为他悲痛,流些眼泪是正常的,可她悲痛到这种地步,让人怎么也理解不了。”
  她是听得到这些窃窃私语的,却置若罔闻,她只知道,从此在这个世界里再也看不到他了。想起这些,已经干枯的眼里又盈满泪水,泪光中,如烟的往事波纹般一幕幕荡来——
  年轻的时候,她曾有过一段美满的婚姻,女儿出生那年,丈夫在一次下矿采煤时遇难。一个羸弱的女人带着孩子过活,日子很是艰难。有好心人给她寻婆家,就把回乡探亲的他介绍给她。他老母说:老大长相俊,还识文断字,不愁娶媳妇,还是说给闷葫芦一样的老二吧。媒人知道她心气高,提议由老大代弟相亲。他坚决不肯,可看到老母愁白的头发,弟弟可怜巴巴的眼神,他答应了。
  在一户农家,他见到了俊俏白净的她,素花衣服衬着那张桃花一样的脸,更加娇媚可爱。这么美的姑娘他还是头一次见到。看到她一汪盈盈的秋水,他心里很慌乱,忙把视线挪开,投到窗外新蕾初绽的桃树枝上,一对小鸟正热烈地对着情歌。
  看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领口露出一圈洁白的衬衣,英武的眉宇间闪烁着一双炯炯的眼睛,那风度、那气派是村里任何男子都无法相比的,她像喝了桂花酒一样,心儿都醉了,爽快地答应了这桩婚事。
  一周后,她嫁到了他们家。吃过酒席,晚上入洞房,羞答答的她左顾右盼,终于等来如意郎君。门开了,羞怯地抬起头,她一下子驚呆了,面前站着的这个人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他,却是又黑又丑、又憨又痴的老二。木已成舟,一切不可逆转,蒙上被子,她哭了一夜。那一夜,隔壁的他也没有合眼。
其他文献
懒洋洋的日头在午后向西挪动着,天空无精打采地静止在那里,成团的云杂七乱八地堆积。  我和妹妹坐在院子里,地面有些潮湿,角落处生了墨绿色苔藓,或大或小的蚂蚁从这里经过,我们就这样沉默地拿砖块磨着砖粉,中间已经有了很深的凹陷,砖粉深红、细腻,染得整个手都通红,背对的黑漆木门插得紧紧的,大人不在的时候,时间总是漫长又沉闷。  一排房子沿着南山脚下,向上环山腰,伸进茂密的杨树林。有树的地方,人家就稀稀拉拉
期刊
我们沿着第一道沟塘子进山走了快两个小时了,不知道穿过了几片白桦林,几片松树林,几片混交林。雪地上早已不见行人痕迹,各种小动物的足迹却渐渐多了起来。  山林里很静,似乎连鸟儿的鸣叫都消失了。耳畔只有我们行走时咯吱咯吱踏雪的声音,和自己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这片林子似乎怎么也走不到尽头。白桦林里很清爽很明快,连同皑皑白雪,衬得树梢上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格外透彻干净。但与别处见到的不一样,这里常见到一种同
期刊
这里是你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最佳胜地;是你脱离城市喧闹、寻求清静的天然氧吧;是你体验户外生活,净化心灵的人间仙境!莫日格勒河如同一位美丽的少女藏在深闺之中,如果不是亲自见识莫日格勒河,你是无法想象这里到底有多美!在呼伦贝尔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范围内,有三千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有五百多个湖泊星羅棋布,还有号称亚洲第一的额尔古纳湿地、辉河自然保护区等,虽然每个景区都各有特点,但是,莫日格勒河无与伦比! 
期刊
一年仲秋季节,我从外地出差回林业局,突然得知老于师傅病故了,真遗憾未能亲自为他老人家送葬。  于师傅是我在林场二十多年的老邻居,他很平凡,很普通,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然而,他又极不平凡,极不普通,甚至应该永载史册。因为,他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名早期创业者,是林业企业的一位奠基人,是数百名支援林区开发建設荣转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他虽然长眠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绵绵群山之中,只有那满山的苍松与
期刊
一直想拿起笔写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可每每坐下来,伤感备至,情感难控,又无从下笔了。父亲,书写上就两个字,我却整整琢磨了八年。  八年前,父亲因突发脑出血,术后昏迷了十六天,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是爷爷奶奶的独苗儿。那时的三口之家,日子过得相当殷实。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突然间相继莫名其妙地去世。有关那段往事父亲很少提及,可能是不愿意触及内心的痛楚吧。但我长大后从史料和
期刊
还记得那年天蒙蒙亮,我带着棉帽子跟着父亲穿过那个熟悉的胡同,不知道自己是醒了还是睡着呢,天上的星星也好像还没醒来,都在眯着眼看着我。父亲在前头,步子很大,我好像两步才能赶得上他的一步。他好像看出来似的,故意走得慢些,路过那个狭窄的胡同时,他总是先过去再回头拿手电筒照着我,那家院子里的狗好像永远不会累,不论你是走过去,还是走回来,它总是不停地叫着……  父亲从车库把车倒出来,我用手比划着,当牵引钩和
期刊
“那只小鹿出现在河边,我屏住呼吸,在箭快要射出的时候,我想,肯定还有她母亲在后面……”熊爷的故事说了好多年,但每次都说不完,当他说出了前半句,已经有人把后半句在哄笑声中说了出来。“当然了,不止小鹿的母亲,还有熊爷爷也出来了。”  熊爷这个名字曾经很牛,但现在的熊爷一点都不牛,他已经是个七十岁的老头了,满脸皱纹,衣服破旧,走路的时候,瘸腿依靠着一个拐杖,就像是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的一艘小破船。他身上还散
期刊
我骄傲,我是根河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块辽阔的版图上  你就像鸡冠上佩戴的一朵小花  你为博大的中国增添了些许美丽的色彩  我骄傲,我是根河人  在无数的名山大川中  你就像一位与众不同的绅士  在17个民族的大融合中  你为额尔古纳河增添了华夏古老的文明  我骄傲,我是根河人  当你走在根河平静祥和的街巷  不时地可以看到不辞劳作的人群  朴实的商贩、工人,劳作的大众  这就是一副富有北方特色
期刊
思念  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目光  让我的心湖开启了梦一样的春晓  思念像一片疯长的水草  随着柔波甜蜜而忧愁地飘摇  心生出许多柔软的触角  臆想把朝霞般的梦境拥抱  轻轻触碰小心缠绕  我幽婉的歌可曾惹动你会心一笑  花影在如水的月色中轻摇  寂寥的咖啡飘起苦涩的味道  盼黎明给新一天带来更美的色彩  一任憧憬的蝶把夜舞成浪漫的仙岛  丝丝牵挂或许来自缘的根系  花的笑容可是你的心荡起的春潮  
期刊
霍保煜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大兴安岭是一本厚厚的书……一本厚厚的永远写不完的大书……”  然而,我的文笔拙劣,只言片语地写过大兴安岭,但更多的是我用一生阅读这本厚厚的书,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大兴安岭人,喜欢这本大书的厚重。  因为与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有因有缘,我几乎从幼年时代开始就在这美丽的山水间云游。几十年过去了,我几乎走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山村、小镇、林场、林业局,曾经在密林深处砍伐过树木,曾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