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家的访客们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的兴趣爱好相当广泛,性情宽厚、为人谦和,一生最重友情,朋友极多。说到老舍交游广泛,几乎成了文艺界的共识。对老舍来说,没有朋友的话,他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或者也可以说,老舍简直就是为朋友而活的。
  老舍曾说:
  对于朋友,我永远爱交老粗儿。长发的诗人,洋装的女郎。打微高尔夫的男性女性,咬言咂字的学者,满跟我没缘。看不惯。
  不过,随着社交往来的增多,老舍的朋友圈逐渐扩大,朋友中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老舍天性古道热肠,时常予人温暖,他多年来一以贯之地帮助、关心、体贴朋友们,深得朋友们的心。曾经,老舍的晚婚也同重视友情有极大关系。当年老舍由英归国,已然三十有二,却还孑然一身。朋友们为他的婚姻大事焦急奔走,而老舍总是婉言相拒,他不愿因为结婚而疏远了朋友们。后来朋友们一致对他“讨伐”,如果再不结婚,便都不再和他来往,这可吓坏了视友情为第一的老舍,同意朋友们为他张罗婚事。很快,经过罗常培、白涤洲等好友的介绍,老舍与同为旗人的胡絜青女士喜结连理。
  因交友众多,老舍自然也是好客之人,特别是在定居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的丹柿小院之后,家中常常宾客不绝、高朋满座。老舍家的客人很多,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邻里工匠,不一而足。若要将这些来访的客人分门别类地划分一下,那么可以粗略地分为受邀来访和主动来访两大类。
  高朋满座
  第一种是老舍主动邀请的客人。其实这最初源自老舍的好请客之风。老舍的爱好之一便是邀朋友下小馆,时常约请不同的朋友下馆子吃饭,此为“下小馆”。这个爱好起码有两层目的,第一是会友,第二是品尝美食。自然,第一个目的更为重要。离开朋友无法生活的老舍,视下小馆是同朋友联络感情的绝好方式。第二个目的服务于第一个目的,品尝美食的核心还是和朋友交心闲谈。吃饭的内容倒在其次,能和朋友相聚才是题中之义。叶圣陶先生在日记中曾写出老舍先生爱“下小馆”的喜好:
  老舍尝谓盛宴共餐,不如小酒店之有情趣……共谓数十年之老友得以小叙,弥可珍也。
  1949年以后,下小馆则更多的改成了邀请朋友来家中叙谈,并且备下薄宴与友好同饭。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老舍几乎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两次到家里小聚,一次是腊月二十三的生日,另一次是重阳节前后赏菊。这几乎成了老舍家每年的保留项目。北京市文联的许多作家都接到过老舍的家庭宴会邀请。久而久之,到老舍家吃饭成了京城文化圈中的佳话。
  在老舍日记里,“同饭”这个词出现过多次。据专人统计,仅1950年1月到3月,“同饭”就有42次之多,1月份就有16次。同朋友一起吃饭,在老舍看来,十足是人生快事。
  要说应邀来丹柿小院的访客中最为特殊的,莫过于1951年北京人艺的 《龙须沟》 剧组成员。1949年末,老舍由美归国,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文学艺术的宣传教育功能,开始转型于话剧写作。读小说需要识字率,看戏则不需要,因此老舍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便开始了第二个身份的转变—— 从小说家变成了剧作家。《龙须沟》 是老舍回到北京后创作的第二部戏。1950年夏,老舍受命描写一部反映北京南城龙须沟地区修沟筑路事件的话剧。在今天看来,这是一项极其普通的市政工程,不过在195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份,却足以构成新闻话题。老舍不顾酷暑,专程来到龙须沟进行调查走访。大约一个月以后,老舍便拿出了三幕六场的 《龙须沟》 剧本。该剧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之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成为1950年北京地区最热门的文化事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因此和老舍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作品的成功让老舍非常高兴,决定在自家院子里办一次庆功宴。1951年深秋,老舍特意请了过去旧时的口子厨来家里给人艺的朋友们筹备餐饭。口子,是旧京一种特殊行业,由专门承应民间红白喜寿事宴席的厨师组成,他们没有固定的门店和字号,每天在茶馆等候需要雇厨师办事的人来找。过去老北京如有红白喜寿事,差不多都在自己家中操办。婚嫁要“坐着出街门”,“坐着进街门”(指坐轿子),丧事则要“体体面面出去”,时人把在自宅办事看得很重。当天,老舍家院子南墙根架起三口铸铁的灶台,同时开火,精心制作了一席经典的全猪宴。正房客厅摆上两张圆桌,《龙须沟》 戏组的导演焦菊隐、演员于是之、郑榕、叶子等人围桌落座。老舍笑吟吟地指着厨师对前来赴宴的剧组人员说:“可别小看他们,这些大师傅能把猪肉做出一百样不同的菜来。”席间,老舍频频举杯祝酒,很是兴奋,既为自己的戏剧作品被观众认可而欣慰,也对人艺的导演和演员们在舞台上将剧本完美地演绎表示感激。那天,《龙须沟》 戏组人员坐在丹柿小院,享受了一顿毕生难忘的“庆功宴”。
  有人戏称老舍是“北京土地爷”,因其对北京的各種小吃很有研究,在文学圈里也是出了名的美食家。而像老舍这样真正的美食家品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多的是食物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
  有一年重阳节,家中的菊花开得特别好,老舍便特意打电话请赵树理、欧阳予倩、曹禺等好友前来赏花。待到吃饭的时间,老舍点了两大盒“盒子菜”。这种盒子菜又称“苏盘”,是老北京的传统吃食。一些旧式餐馆会将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食品都切成薄片,分别放入雕漆食盘内,然后装进有九个格子的食盒里,这种大食盒足有三尺直径,呈扁圆状。顾客订购以后,餐厅派人将带手提梁的食盒送至顾客家中,吃时只将各薄片切成细丝,十分方便。这一次大家吃得兴高采烈、意犹未尽。赵树理三杯白酒下肚后扯着嗓子以震耳欲聋的高腔“喊”开了上党梆子,手舞足蹈,拍着大腿。在场的人先是目瞠口呆,后是笑得喘不过气,直不起腰。曹禺那天因高兴喝得酩酊大醉,酒席后众人都找不到他,原来他不知何时已然出溜到桌子底下呼呼大睡。
  老舍常在自家请客吃饭,说明他与朋友关系之亲密,对友情之珍视。
  “不速之客”
  除了被邀约前来的友人,老舍家还有许多主动来访者。作家黄秋耘曾回忆,时常发现有些不寻常的客人来探望老舍,他们大多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有的还领着小孩。一见到老舍,他们就按照旗人的规矩,打千作揖行礼,一边还大声吆喝“给大哥请安”。事后老舍解释说,这些人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有在行商当保镖的,有在天桥卖艺的,还有曾在旧社会当巡警的。这些人与老舍同为旗人,先前都受到过老舍的周济,于是他们会自觉地养成定期到老舍家拜访的习惯,无需提前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准会前来探望问安。除此之外,到老舍家前来做客的还有许多类似的普通人,他们中有裱画的师傅、送牛奶的工人、报社的记者、剧团的演员,也有的是前后胡同里的老街旧邻。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主动来访的客人中,也不乏党和国家领导人。   20世纪60年代的某天晚上,老舍一家人正在吃晚饭,饭厅门口忽然走进来一个人,原来是彭真市长。那时事先也不通知,自然是来找老舍谈公务的,老舍便赶紧起身同彭真走进正房客厅。1954年,老舍作为崇文区代表被选为第一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在北京市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老舍又与彭真、张友渔、吴晗、梁思成、华罗庚、梅兰芳等成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北京代表团成员,一直到1964年。从当时的记录看,老舍参加会议频频发言,哪个地方没有路灯,就建议市政府去安装;哪个地方下大雨了,房漏,房塌砸人,哪个地方胡同里泥泞不堪,就建议政府及时抢修。这些提案非常实际,只要他提,彭真市长立即派人去办。老舍非常珍惜这一职务,他认为,既然这个政府是属于人民的,我代表人民,那就一定要在政府的会议上提老百姓的事。老舍经常拿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自己找事。所以,彭真市长也乐于来老舍家讨论一些具体的工作和想法。
  1959年的一天下午,周恩来总理突然造访丹柿小院。他关切地向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询问老舍的身体情况,并叮嘱她随时将老舍的健康情况向自己报告。随后,周恩来走进屋子和老舍畅谈。原来,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老舍的好友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家们相继入党,老舍见状也写了入党申请书,申请书最后被送到周恩来手里,于是便有了这次到访。二人相谈甚欢,到了晚饭时分还意犹未尽。老舍夫妇早就想请周恩来吃饭,可是他们一时没有准备,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款待,周恩来看到这种情形连忙说:“你们不要专门准备,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说完,他继续和老舍谈话。没过多久,胡絜青匆忙端上来一盘炒鸡蛋和一盘干鱼。周恩来一见就乐了,笑着对胡絜青说:“你和小超一样,知识分子出身的,不太会炒菜。”周恩来嘴里这么说,却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还边说:“吃到这样的菜已经很好了。当年我们长征,吃不饱,吃不好,有时只能用树皮、草根充饥。到了延安,生活仍然很艰苦,喝小米粥、啃玉米窝窝头是常事。”这次会面,周恩来的核心意见是,老舍暂时还是留在党外比较好。此后,老舍再也没有提过入党一事。
  周恩来到老舍家做客并非仅此一次,每次都习惯坐在客厅西墙下左侧的单人沙发上。而这张沙发恰恰是老舍自己平时习惯坐的,每当周恩来到访,老舍便让出自己的位子给总理。从1938年在武汉相识以来,二人志同道合,周恩来对老舍关照有加,老舍也视周恩来为良师益友,1949年后周恩来更成为老舍家的座上宾。
  这些没有经过事先约定而主动到访的来客,与老舍之间几乎都打破了各种世俗的礼节与客套的约束,更加真切地反映出主人老舍别样的为人待客之道。
  相知相亲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些到老舍家的访客似是难以归类的。最典型的例子莫如吴祖光。
  1958年初,作家吴祖光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1960年,吴祖光由东北回到北京,一次在王府井街上偶然和老舍相遇。老舍把他叫住,拉着手问:“什么时候回来的?为什么不来看我?我有一样东西给你,现在就到我家来吧!”便拉着祖光回了家。老舍从自己屋里取出一个画轴给吴祖光。原来这幅画本是吴祖光收藏的齐白石画的一幅白玉兰花。在吴祖光去东北劳动的时候,妻子新鳳霞因生活窘迫,便把吴祖光收藏的字画全部变卖了,其中就有这张画。老舍在荣宝斋意外发现了这幅画,便将之买了下来。老舍指着画对吴祖光说:“这是你的画,现在你回来了,就还给你。”吴祖光语塞,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老舍又说:“我很对不起你,我没能把你所有的画都买回来!”吴祖光的泪最终还是落了下来。后来,这幅玉兰一直高挂在吴祖光家的客厅里,吴祖光新凤霞夫妇逢人便说老舍先生的心是金子做的。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老舍家的访客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因老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交友之道纷纷走入丹柿小院老舍家中。丹柿小院仿佛也有某种魔力,不断吸引着老舍身边的好友前来做客。老舍自小从母亲身上学到了扶危济困的美德,从佛教与基督教等宗教中看到了乐善好施的光辉,他对身边朋友的无私付出无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给予,所换回的自然是好人缘与好口碑。老舍家的院门本是北京传统民居中最普通的小门楼,进深宽窄都比不上气派的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成语“门庭若市”更多是形容门洞较深的大户人家,这些院子由于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的特殊使得来访者络绎不绝。老舍家的小院门却能因为主人的热忱与友善打破了传统的门第之别而嘉宾如潮、胜友如云,不能不说是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博览群书》2019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家校协同培育过程中,微团队的创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促进了家长在培育孩子过程中的成长,增强了家校互信,通过微活动,构筑起亲子和谐共融和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 家校协同培育 微团队 微课程 微事件 微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10-01  微团队是指指非正
改革开放这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从凭票购买紧张商品,到物质丰盈;从低矮的平房住进宽敞的楼房……  改革开放这些年,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这些年,你在变,我在变,他在变,那些发生在无数普通人身上的小故事,写就了一个国家发展前行的大景观。蛤蟆镜、喇叭裤、双卡录音机里摇摆青春  20世纪70年代末,国人穿的衣服几乎是统一的
【摘要】 听说考试中的故事复述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题,这一题型的备考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想要极力避开的“雷区”,因为在这一部分的教学难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备考过程除了应试技巧的指导之外,更多的是日常能力的积累与巩固,因此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下笔者将谈谈我个人在故事复述备考方面的想法与做法。   【关键词】 学生 核心素养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2008年,一位署名“饺克力”的青年发布了一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 《打,打个大西瓜》,短片一经发布即火遍全网,先后获得三十余个奖项。  彼时,“饺克力”29岁。站在青年边儿上的他耗时三年完成该作,结尾还列出了一张长长的idol名单,中二又血气正盛。然而此后十年里,“饺克力”在大众视野中销声匿迹,直到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那些不再年轻的网友才寻回了这位同样不再年轻的失踪人口。  这次,站在40
晚清文物市场上的早期书画名迹  由于大量的古代书画名迹已经在清代初期和中期进入内府,晚清已经没有清初那样的大书画收藏家。1860年9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被抢掠焚毁,一些内府收藏流入市场。圆明园被焚毁抢掠后,清廷曾设法追缴,并追回一部分丢失的文物。但是,从后来还不断有内府藏书画出现在厂肆来看,很多东西并未追回。官员收藏家见到这些文物时,也并没有要求卖家缴回内府。此后数年,圆明园流出的书画不时
【摘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语文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交流便利导致亲子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降低。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有效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但还存在亲子沟通低效等问题。以构建分析体验式家长学校课程为抓手,探讨如何正确解码亲子关系的良性沟通互动,提升家庭的幸福力。   【关键词】 分析体验式课程 亲子关系 良性沟通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注重英语的实用性,但是在實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英语教学不实用、与学生专业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探究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包括明确中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加强英语日常交流用语教学、结合中职专业进行英语教学、创设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模式等,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深入落实这些教学改革方案,能够有效提
【摘要】 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可以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可以深入运用这种方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知识内容、教学目标、班级学生化学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等,设计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方案,更好落实这项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方案,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划分讨论小组、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和指导小组
【摘要】 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健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要把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叫德育优先”。作为从教10多年的教师,笔者深深感受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首先要重构师德师风,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而不是粗暴;要有耐心,而不是放弃。唯有爱心、耐心“双心”合璧才是解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