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氛围下甘肃省业余体校可持续发展研究①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107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对甘肃省业余体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甘肃省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甘肃省15所业余体校项目设置雷同,偏向投资小、见效快的奖牌项目;甘肃省业余体校不断萎缩,究其原因是生源减少,办学资金短缺。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初中组尤为突出,但受初中升高中政策的(所占比例约50%)的影响,造成初中“校园足球”活动下涌现出来的拥有较高足球天赋和掌握较强足球技能的学生,升不上高中而有所流失。研究结论:甘肃省业余体校要拓展专业项目设置,寻找在市场经济下办学的新思路,应结合“校园足球”活动设立足球项目,获得生源,同时可以缓解“校园足球”活动后备人才流失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足球” 甘肃省业余体校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b)-0107-04
  目前甘肃省各县级业余体校已名存实亡,市级业余体校也将面临着各种生存困难,发展举步维艰。而“校园足球”活动在该省开展以来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初中升学率较低,中小学“校园足球”氛围下涌现出的大批具有较高足球天赋和较强足球技能的学生,由于考不上高中,无法得到持续的足球技能培养,造成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部分流失;另一方面业余体校的发展又面临着生源的俱减和办学经费短缺的困难,因此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途径,迫在眉睫。那么将“校园足球”活动和业余体校结合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以“业余体校发展、校园足球活动”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论文579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制定出问卷一《甘肃省业余体校管理人员问卷》,对甘肃省业余体校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全面了解甘肃省各业余体校的项目开展、场地设施、经费来源等办学现状;问卷二,《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教练员问卷》,通过对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初中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获得相关资料。对甘肃省15所业余体校发放了问卷一,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对甘肃省 “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初中71所发放了问卷二,回收率92%,有效率89.5%。
  1.3 实地考察法
  深入甘肃省部分业余体校,就目前的项目开展情况,招生现状、业余训练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到兰州市校园足球各布点学校考察和访谈。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省业余体校基本情况
  2.1.1 甘肃省业余体校项目布局情况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省各业余体校田径项目开设率为100%;武术、跆拳道、柔道、摔跤、散打一直以来是甘肃省的奖牌项目和传统优势项目,开设率较好,有一半以上的体校都在开展。15所业余体校中有5所体校开设了篮球,4所体校开设了排球,1所业余体校开设了足球,开设率较差。其余项目的设置主要以业余体校的奖牌项目为主,属于业余体校自己的优势项目。由此可见,甘肃省业余体校项目的开设运动项目偏少,不均衡,并且项目的开展主要集中在省级业余体校,仅有1所体校开展了足球项目,属于严重缺失状态。
  2.1.2 甘肃省业余体校生源调查
  对甘肃省业余体校在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调查发现, 86.7%的业余体校教职工在50人以上,93.4%的业余体校在校学生数为200人以下,只有一所省级业余体校的在校生人数在500人以上。可见,甘肃省业余体校在校生人数甚少,部分年级出现断层,甚至个别学校出现教职工多于在校生的现象。调查中得知,甘肃省业余体校招生的来源主要是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入高中的小部分学生,报考人数比较少,每年所招的入学新生与学校招生目标差距非常大。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学校玲琅满目,家长对子女的上学之路有了更多的选择,再加上现在初中、高中皆有自身特色的体育特长班,因此,父母会让子女在正常的初高中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最终考入体育院校。导致业余体校可选择的招生对象少之又少,面临严峻的招生困难问题。
  2.1.3 甘肃省业余体校毕业输送情况
  在对2010—2013毕业的549名甘肃省业余体校学生输送方向调查发现,其中有191人通过参加体育高考进入体育院校,站总人数的34.8%;23人选入国家队,占总人数的4.3%;53人进入更高一级的运动队,占总人数的9.6%;业余体校毕业后选择其它的人数为282,占总人数的51.3%。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得知,由于体育项目自身的特性,需要较好的运动天赋并且成材率低,不是所有的参加训练的学生都能够成才,并且由于当前生源减少,招生困难,业余体校学生入校也不再进行科学选材。因此只有少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进入上一级训练队或者体育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很早进入社会其它领域生活。
  2.1.4 甘肃省业余体校的办学经费调查
  由于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培养目标单一的业余体校已经无法获得较多的政府财政支持。但是,甘肃省业余体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还是主要为政府拨款以及学杂费。由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是支撑业余体校办学的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学杂费的有限性,业余体校的办学几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缺乏自主开拓资金来源的能力,明显缺乏社会赞助资金来源,对国家财政过高的依赖性已无法跟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的新理念。   2.2 甘肃省初中“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
  2.2.1 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注册统计
  截止2014年11月该省校园足球工作在全国校足办的大力支持下,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心指导下,通过布局城市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已发展1个国家级布局城市、10个省级布局城市,校园足球高中、初中、小学布点学校已达264所。2015年7月又遴选出了21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2.2 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教练员情况调查
  甘肃省初中“校园足球”布点学校教练员硕士学历为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6%;本科学历为5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1.8%;大专学历为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6%;中专学历为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0%。甘肃省初中校园足球教练员学历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符合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本科学历的要求,体育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基本达标,但足球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较低。
  2.2.3 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场地调查
  据调查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足球器材比较充足,但足球场地差异较大。65.1%的学校拥有大于400 m标准田径场的活动场地,27.4%的学校可活动场地为200~300 m跑道的田径场,7.5%的学校可活动场地为200 m跑道的田径场。因各学校条件各不相同,现有足球场地主要有天然草坪场、塑胶场地、水泥场地、混泥土场四大类。足球场地为人工草坪场地的学校有5所,占被调查总数的7.6%;塑胶场地的学校有3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48.4%;水泥场地的学校有17所,占被调查总数25.7%;混泥土场的学校有1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18.1%。,初中布点学校足球场地条件较差,水泥场地和混泥土场地占总数的43.8%。目前,水泥场地和混泥土场地的大部分学校都在尽快改善场地条件,为校园足球开展提供更好的物质环境。
  2.2.4 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布点学校经费,设施、器材调查
  对甘肃省校园足球初中布点学校66名注册教练员调查获知,89.4%的教练员认为学校对足球活动经费投入比较充足,能够保证学校足球队正常训练、学校日常足球活动开展需求和器材设施、饮水、服装装备、防护用品等的需要,并且有比较合理的教练员假期训练补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有10.6%的教练员认为学校对足球活动经费投入能够满足足球队训练、比赛等的基本需求;对于学校平时开展足球活动所需要的奖品等及教练员假期训练补助、饮水、服装装备等的资金投入较少,需要适当的增加,以便保证校园足球活动的更好的开展。由以上数据可知,甘肃省初中“校园足球”活动经费投入可以满足日常训练比赛需求,大部分学校经费投入比较充裕。
  2.2.5 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初中组联赛情况
  2010年3月27日在兰州第十中学举行了甘肃省“青少年校园活动”联赛启动仪式,2009—2010赛季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正式开赛,共有来自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白银市、嘉峪关市、张掖市的49所初中和81所小学队伍支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四百多场比赛。小学组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制,初中组采用单循环制。中学组注册队员948人,比赛近200场。从首届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正式开赛到2014年已走过5个赛季,参与人数在逐年增长。
  2.3 “校园足球”活动对甘肃省业余体校发展影响分析
  2.3.1 “校园足球”活动对甘肃省业余体校生源问题的影响
  从调查、访谈资料里获知,甘肃省初中升高中升学率约为50%左右,将近有一半初中生无法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如此,业余体校一直以来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曾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具备开展足球项目,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优势条件。由于市场经济下社会快速的发展及体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原有的业余体校办学模式暴露出许多弊端,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办学理念,面临许多生存困难。通过调查获知,制约甘肃省业余体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生源问题。生源剧减严重影响了业余体校的办学,招生数量较少导致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业余体校生存。初中升学率问题让将近一半的“校园足球”优秀后备人才无法进入高中继续足球技能培养,但同时也给业余体校带来了可用生源,业余体校应该开设足球项目,以中小学“校园足球”成果为基础,持续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招收这批学生,既有扎实的小学、初中文化课基础,又有较强的足球专业技能,成才率非常高,在经过业余体校持续培养后,可以送入足球专业队或者体育院校。同时还可以改善由于当前业余体校生源较少,入学没有进行科学选材,一大部分学生运动天赋较差,最终无法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从而导致毕业生出路难的问题。
  业余体校开展足球项目不仅从一定程度上上缓冲了“校园足球”活动后备人才的流失,保留了校园足球培养的大量人才,为专业队和体育院校提供了另一条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渠道,并且也解决了制约业余体校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通过业余体校进入体育院校的优秀足球后备人才会成为中小学体育师资,优异的足球专业技能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从而形成足球后备人才的循环培养,构建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高中“校园足球”活动(业余体校)—体育院校(专业队)—优秀的毕业生—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任教)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链条(见图1),确保足球后备人才不被流失,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共同促进“校园足球”活动更好地发展,推动足球项目的稳步发展。
  2.3.2 业余体校与初中“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可联合发展足球项目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甘肃省一部分“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场地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场地环境较差。虽然甘肃省“校园足球”活动学校体育教师大都具备本科学历,但个别学校没有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这部分体育老师只能充当“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员”,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的高水平发展。然而甘肃省业余体校由于生源缺少并且只有一所业余体校开展了足球项目,一部分老师出现闲置状态,造成师资的严重浪费,其中就包括业余体校一些比较优秀的足球教练。鉴于此,有足球教练员的业余体校应和缺少足球专业教练的“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进行联合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进行教练员资源共享。业余体校足球教练员可以担任“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的学生训练工作,帮助提高联合的“校园足球”布点学校足球成绩,并且业余体校教练员还可以深入了解小学、初中足球运动员信息,为业余体校足球项目的招生做准备工作。当前,业余体校和“校园足球”活动完全可以进行师资的共享,相互补充、促进发展。并且也可以进行场地等训练互补,共同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更强有力的保证初中“校园足球”活动培养的足球后备人才不会大幅度流失,在业余体校继续得到足球技能的培养,避免国家人才培养资源的浪费。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在培养这种信息文化素质和动手实
(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如果我们能够在2003年继续较好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而及时地进行宏观政策调整以适应宏观经济
地理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在开展地理教 学中,地图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现代地理学中,地图占 据关键地位,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教师在开展课 堂教学中,要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针对终身体育视域下贵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终身体育的思想已经得到了贵州省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五届四次理事会议.自1999年12月召开五届三次理事会以来,由于机构改革,已三年没有召开理事会.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
为比较不同品系鸭及其杂交组合的蛋品质差异,从绍兴鸭、缙云麻鸭、山麻鸭、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缙云麻鸭共5个品种(组合)选育出的5个青壳系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系随
四点插值细分法(简称四点法)是一种离散插值方法,在曲线和曲面造型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给出了四点法的一个保凸算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走出去”战略的稳步实施,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外宣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企业简介作为企业的门面,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从重新语境化入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社会适应能力、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现在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生不容乐观,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参加体